从新发展理念到新发展格局——党员干部学习教育专题党课——
目录
中国经济体系拥有强大的韧性第一部分
面对新冠疫情冲击,中国经济持续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活力。2020年中国GDP增长2.3%,成为疫情下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2021年中国GDP增长8.1%,在主要经济体中继续名列前茅。即使在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疲弱、复苏受挫的同时,中国经济依然亮点纷呈。在去年30%高增速的基础上,中国对外贸易今年也取得了可观增长。按美元计价,今年1-8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4.19万亿美元,增长9.5%,中国实际使用外资1384亿美元,增长20.2%。这充分表明,外国投资者持续看好中国市场。在富有韧性的经济体系支撑下,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局面不会改变。2013年至2021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30%,位居全球第一。
一方面,使我国面临的发展环境更加复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居民和企业预期转弱;另一方面,使政策空间不断受到挤压,亟需提出新的思路和举措。外部冲击是各种矛盾和问题长期累积的结果,有其必然性和长期性,我们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挑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外部冲击导致不确定性上升,经济韧性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经济韧性既体现为经济体承受冲击和从冲击中恢复的能力,也体现为经济体适应变化和不断变革的能力。我国经济体量大、潜力足、韧性强,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很多。尤其重要的是,面对外部冲击,我国不但在政策实践上能够灵活应对,而且能够积极推动战略和理论层面的升级和完善。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叠加影响, 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
“我们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在这里,“扩大内需”为何被党的二十大报告重点提出来?因为内需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根本支撑,在百年变局世界进入新动荡期大背景下,建设强大国内市场,有利于把我国庞大的市场优势、内需潜力充分地释放出来,防范化解内外部风险挑战,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具体来讲,打通堵点、补齐短板,全面促进消费,建设现代流通体系。 之后,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着力扩大内需”。注意,在这里就提出了“着力扩大内需”,然后“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这就是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间,我们对当前的经济局面所作的针对性回应。在这样一个局面下,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
中国式现代化和共同富裕第二部分
下面,我们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一些具体内容看,首先来看中国式现代化。 第一个方面其一,我们强调了中国式现代化和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其二,我们并没有去输出中国模式,并没有强调中国的就是唯一和正确的,所以在后面讲到和平发展的时候,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冷战思维,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搞双重标准。”
第二个方面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注意这个判断很重要,因为战略机遇加了一个风险挑战,变成了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是并存的,这时候,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所以我们要有忧患意识,底线思维。
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中国式现代化有这样五方面的总结一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二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四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五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第一是我们人口规模巨大,“迄今为止,世界上实现工业化的国家不超过30个,人口总数不超过10亿。中国14亿多人口实现现代化将是人类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大事。”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的书面演讲中这样指出。 第二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是另外一个中国式现代化和其他国家不一样的地方。然后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 另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也就是绿色发展,我们绿色发展的标准更高了。最后一个,我们还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之后就是实施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原则: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为什么要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因为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并不容易,我们肯定要通过斗争,通过艰苦的努力才可以实现。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叫共同富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总体来说,我认为关于共同富裕有两个方面比较重要,第一点就是共同富裕不会自动实现,需要有力的制度保障和坚决的政策执行。第二点,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共同富裕不可能一蹴而就,会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从新发展理念到新发展格局第三部分
讲完中国式现代化和共同富裕之后,我们就进入比较核心的内容:从新发展理念到新发展格局,这是我们经济政策方面的核心论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所谓新发展理念就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 关于新发展格局,我给出的判断是新发展格局是中国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必然战略选择。当然在党的二十大报告里,新发展格局也处在一个核心的地位。新发展格局是什么?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面我们就从经济逻辑论证一个命题:中国要实现经济现代化,为什么必须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新发展格局是一种经济现代化理论和战略。经济现代化要通过现代经济增长来实现。现代经济增长是人均产出的持续增长,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等巨大的经济结构变化。迄今为止,能够取得高增长,顺利实现经济现代化的仍然只有少数国家。2019年全球人口超过500万、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的国家只有24个,总人口10.5亿,是全球人口的七分之一。 在这24个国家中,除了传统工业强国外,还有新兴工业化国家、石油输出国。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很快就会发现这些国家的共同特点:它们在全球分工体系中各居其位,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离开全球经济而封闭、独立地实现经济现代化。
经济现代化是一种整体性的全球化现象,想要实现经济现代化就必须加入这一整体性过程,与全球脱钩的封闭经济尚无成功先例。同时,加入全球化进程,除了适应和顺应,最重要的是要保持自主性,采取正确的应对策略,如此才能摆脱“依附”和边缘化位置,实现分工位置的跃迁和经济持续增长。由于不能协调国内利益,保持生产和分配的平衡,维护自主、畅通的国内经济循环,从而导致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经济现代化之所以困难,其核心在于对政府政策的苛刻要求。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现代化的道路绝非坦途,需要的政策也绝非一成不变。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面对不同的国际环境,政府需要采取不同的政策和策略。
自经济现代化发展以来,在人类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在主权国家构成的国家间体系的塑造下,全球经济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和剧烈变化。科技革命带来经济发展的突飞猛进,在其动力耗尽时经济会陷入停滞和衰退。主权国家的经济崛起要顺应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变化,而崛起的经济大国本身又会带来新的发展和变化。在经济力量和政治力量的此消彼长间,全球经济呈现出明显的周期交叠特征。这种大国兴衰的政治周期,叠加科技浪潮引领的经济周期,共同塑造了波涛汹涌的国际经济大循环。处于其中的主权国家,需要在不同情势下采取不同策略,在充分利用外循环市场和资源的同时规避其负面影响和冲击,借以不断畅通和扩大内循环,扩大本国市场、发展本国经济,从而顺利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现代化,最终崛起为强有力的经济大国。抓住新一轮科技浪潮机遇的经济大国,在自身实现经济现代化的过程中,不但会引领新的产业革命,也会对全球治理和规则制定产生深远影响,从而推动和重塑国际经济大循环。
面对经济周期和政治周期交错兴替的国际经济大循环,如果要加入其中以实现经济现代化,那么主权国家先要构建坚强、畅通的经济内循环。唯有如此,才能逐步提升本国在全球分工体系中的位置;唯有如此,才能保证在极端情况下本国经济能够维持安全运行;也唯有如此,本国才有可能抓住新一轮科技浪潮的机遇。在构建内循环的过程中,政府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而构建内循环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财政现代化,二是发展制造业。 1.财政现代化 在构建经济内循环过程中,政府的作用不可或缺,而政府发挥作用依赖于其财政能力。因此,要实现经济现代化,先要实现政府财政现代化。 2.发展制造业 制造业的规模和质量是衡量大国经济实力和地位的重要指标。首先,制造业是经济循环的根本。制造业发展是工业化的象征,也是工业化的本质。社会需要的几乎所有有形产品和物质产品,都来自制造业。经济循环所需的交通、通信基础设施,也要以强大的制造业为支撑。可以说,现代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转,不可须臾离开制造业。其次,制造业是经济创新的源泉。现代经济的大多数创新都来自制造业,很多创新都需要制造业来承载。现代制造业本质上已经成为一种生态或者平台,离开了制造环节,很多创新和研发就成为无源之水。另外,很多制造业对脑力劳动者的需求已经超过了体力劳动者,制造业正在向知识密集型的方向转变。总之,制造业能力是一个经济体创新能力的重要保证。
从历史经验看,制造业大国往往也是贸易大国,制造业强国往往也是贸易强国。强大、先进的制造业是货物出口的重要保障,而源源不断的出口也为制造业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但是,在国内经济力量相对弱小的时候,面对汹涌的国际经济大循环,政府需要通过保护和补贴来鼓励本国企业参与全球分工,达到“以外促内”的目的。在这一发展阶段,经济发展的重心在国外市场,本国企业需要从外部获得技术和资金,还要利用外部市场进行销售。在国内经济力量相对增强,尤其是制造业获得快速发展,构建起坚强的国内经济循环之后,政府就可以鼓励企业更为主动地加入国际经济大循环,在全球生产中承担更大责任,也在全球分配中拥有更多话语权,实现“以内促外”。在这一发展阶段,经济发展的重心就会回到国内,政府要以我为主,充分利用国内的制造业力量和大市场来整合全球生产。
在国内外经济力量对比发生明显变化之际,新发展格局是中国的必然战略选择。第一,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大国经济的优势就是内部可循环。而要发挥这个优势,就要畅通国内大循环。国内循环越顺畅,越能形成对全球资源要素的引力场,越有利于形成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新优势。第二,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处于核心地位,也是我国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的重要保证。第三,构建新发展格局,也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随时准备应对更加复杂困难的局面。只有立足自身,把国内大循环畅通起来,才能任由国际风云变幻,始终充满朝气生存和发展下去。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安全”一词出现了91次,是一个高频词汇。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统筹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夯实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基层基础,完善参与全球安全治理机制,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下面我们把目光集中在经济,讲一下经济安全。 经济安全的第一个方面,我认为从实体层面来讲,最重要的是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安全,我们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就可以看到两个提法,第一个提法:“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第二个提法:“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这是我们经济安全的第一个重要方面,也就是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上需要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安全,唯有如此才能确保整体经济的安全。 经济安全的第二个方面,是金融的安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这里的重点就在于“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这个论述近几年一直被提到,需要大家关注,然后就是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等等。
第一个词:温和。总体来说,党的二十大报告在经济方面没有提过于激进、冒进、刺激性的一些论述。我认为这个方面就体现了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间,其实是兼顾了各方的利益和感受,是一个比较平衡的结果。 第二个词:坚定。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政策导向也有非常坚定的一面,我们以前提到的那些政策,现在做了一定的补充和完善,把它更加系统化、全面化,我们的政策有非常强的延续性、继承性和稳定性,比如说共同富裕、新发展格局等等。我们是坚定不移地坚持原来的想法、战略和政策,包括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也看到了这种坚定不移的态度。 所以,我们可以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体会到党和国家对当前整个现代化进程是胸有成竹的,而且对未来有一个长远的规划。
......
标签:2022从新发展理念到新发展格局PPT红色精美风党员干部学习教育专题党课党建课件模板.pptx
- 编号 12246751
- 大小 74.3 MB
- 页数 共23页
- 软件 PowerPoint/WPS 查看教程
按+收藏好党课网
节省您50%的设计时间
此作品是由好党课网签约设计师设计上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请勿作他用。人物肖像,字体及音频如需商用需第三方额外授权;
好党课网尊重知识产权,如知识产权权利人认为平台内容涉嫌侵权,可通过邮件:1329633930@qq.com提出书面通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对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政治图案不享有权利,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的示例展示,禁止商用。另外您必须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方式,禁止以任何形式歪曲、篡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