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新任县级领导干部、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和正科级干部政治素养提升班开班式上的讲话同志们:市委举办春季培训班,一方面是坚持以训促学、以学促干,引导各级干部心怀国之大者,学懂弄通中央、省委的新部署新要求,结合汉中实际不折不扣抓好落实;另一方面,也是借此机会让大家从繁忙的工作中暂时抽离出来,静下心总结思考、充电提能,更好服务和推动新时代追赶超越、高质量建设“三市”。考虑在座的同志大部分是新任职或中青年干部,很有必要对汉中所处的发展环境、目标定位、战略举措有一个较为系统的了解,下面我结合“十四五”期间市委、市政府的一系列谋划布局,与大家作一探讨交流。一、对标“三新”实践要求,科学研判汉中发展面临的形势任务认清形势、把握大势,是正确决策的前提。我们要提高站位、放大格局,自觉把汉中放在“三新”的坐标系中审视定位,牢牢把握全市发展的正确方向。第一,进入新发展阶段,汉中必须总结得失补短强弱。**总书记指出,“新发展阶段就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阶段”,这是从理论依据、历史依据、现实依据出发作出的重大判断。我们要立足新发展阶段,系统总结“十三五”发展的得与失,努力在新一轮追赶超越中实现量质双升。“十三五”时期,我们聚焦追赶超越、建设“三市”目标,真抓实干、拼搏奋进,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如期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一是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全市生产总值接近1600亿元,是“十二五”末的1.5倍,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位居全省第一方阵;二是民生福祉大幅改善。累计减贫52.4万人,所有贫困县区全部摘帽,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三是绿色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以“四个在汉中”为引领的绿色产业蓬勃发展,兴汉新区、滨江新区、经开区、航空智慧新城等产业新区拔地而起;四是对外开放持续扩大。实现县县通高速,“三高三铁五国道一机场”立体交通网络畅联全国,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年均增长17.7%,越来越多的客商看好汉中发展、投资兴业汉中。但我们也要清醒看到,进入新发展阶段后,发展基础和从前不一样了,发展的要求更高了,特别是把汉中放在全国全省大局中去定位、作对比,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更加突出。从经济规模看,我市地域面积和人口数量分别占全省的13%和10%,但GDP仅占全省的6.1%,排在全省第7,县域经济规模总体偏小,大多数县排名处于全省中下游;从发展质量看,产业生态、产业结构、产业体系仍处于成长期和调整优化期,农业大而不强、特而不精,钢铁、有色等传统产业转型步伐不够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较慢、体量小,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不强;从民生供给看,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占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的78.5%和69.7%、90.9%和89.6%,解决群众本地就业存在突出短板,全市近90万农村劳动力需外出务工,产业对就业的支撑能力较弱。同时,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够丰富,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供给与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不少差距;从治理效能看“,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结合不够紧密,资本、土地、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配置不优,缺少高效的资源和服务平台,高水平市场体系仍不健全。总的看,我市发展的基础条件显著改善,持续走在追赶超越的上升通道,但底子薄、欠发达的基本市情没有根本改变,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补短强弱,推动“十四五”发展取得新气象、新作为。第二,践行新发展理念,汉中必须走稳走实绿色发展之路。新发展理念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系统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问题。推动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践行新发展理念,才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汉中是国家南水北调和陕西引汉济渭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地,肩负着保护秦岭巴山生态、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重大责任,既面临生态约束趋紧的发展环境,也具备绿色崛起的巨大潜能,只有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才能变劣势为优势、变被动为主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有机统一。市委、市政府立足绿色循环、生态宜居战略定位,坚定不移走生产、生态、生活“三生融合”发展之路,自觉把新发展理念贯穿于“十四五”规划布局各领域,努力在生态驱动发展上探出新路、创出特色。一方面,与时俱进完善发展思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全会安排部署,出台《关于扛牢使命埋头苦干奋力谱写汉中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的实施意见》,从强化创新驱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等方面谋划提出了26条务实举措,切实把树牢“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行动上。牢牢把握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的实践要求,确立了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生态经济强市、幸福宜居名市的战略目标,提出了打造学研、医养、旅居、兴业“四个在汉中”做靓城市品牌,实施制造业升级、新兴产业提速、幸福产业突破、现代农业增效、产业融合创新“五大工程”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交通商贸物流、科教文化、旅游集散、金融服务、农产品和中药材生产交易服务“六个中心”提升城市首位度的战略思路。另一方面,精心编制“十四五”规划。我们深入研判汉中发展的现实基础、重大机遇和风险挑战,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明确了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绿色制造业示范基地、幸福产业发展示范区、国际知名汉文化旅游目的地、西部重要交通物流枢纽”的战略任务,提出了“经济总量提占比、主要经济指标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居民收入指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的发展目标,谋划了一批重大改革、重大项目、重大平台、重大工程,其中储备重点建设项目933个、总投资1.17万亿元,项目总投资、五年计划投资、单个项目平均投资较“十三五”分别增长43.8%、54%、26.4%。我们要咬定目标不放松,把项目工作作为推动全市发展的中心工作、核心工作和创新工作,一步一步把蓝图变成现实。第三,融入新发展格局,汉中必须主动应变顺势而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这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一个主动调整的过程。从国际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东升西降”成为国际格局演变的大趋势,由美国主导的国际规则体系受到挑战,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使全球经济遭遇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打击,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部分国家加强外资审查和本国产业保护,跨国贸易投资大幅萎缩,我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和安全受到冲击,国际大循环动能明显减弱。从国内看,发展环境已经产生深刻变化。过去,我国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与发达国家经济互补性较强,形成了外向型经济模式。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经济增长客观上已经在向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转变,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多个年份超过100%,经济增长的内需潜力不断释放。同时,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丰富的人力资源、完整的产业体系、强大的科技实力,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口,形成了超大规模国内市场。所以讲,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时势使然、大势所趋。对汉中而言,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既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必须牢牢抓住的难得机遇,关键要做好两个方面。一方面,要把握好投资和消费的变化,注重在供需两端协同发力。投资最终是为了消费,但需求的满足要靠新的产品和服务。中央为什么要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因为之前的供给质量不高,很多投资和生产是无效的,满足不了需求。我们要提高供给质量,关键核心在创新,要通过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现代制造业等举措,创造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让升级的需求得到满足,让潜在的需求得到挖掘,让新的需求被创造出来。同时,要做好服务转型。我们一直讲企业是做服务的、不是做制造的,制造只是手段,服务才是目的。因为企业的价值在于满足客户的需求,只有站位服务对象的立场、着眼市场的需要推进生产经营,企业才能生存发展,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政府。另一方面,要聚焦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拓展开放融合的广度和深度。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是省委、省政府赋予汉中的使命任务,也是基于我市综合条件、区位优势作出的战略安排。汉中与毗邻的安康、广元、巴中、陇南等地市相比,我们的经济总量、产业基础、城市规模、交通条件相对较好,具备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基础,但城市首位度和对外开放水平还不高,下一步要以建设“六个中心”为载体,全面增强城市承载辐射能级。在具体过程中,我们要树立向开放要资源的理念,善于腾挪借用、融合共享,将先进地区的技术、人才、资本等,与汉中的资源、产业、市场、文化等嫁接融合,促进全方位开放合作。二、扛牢“三高”使命任务,准确把握汉中“十四五”发展的战略路径“十四五”时期,推动高质量发展是鲜明主题,创造高品质生活是根本目的,实现高效能治理是坚强保障。我们要把准主攻方向,扭住发展第一要务,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奋力谱写追赶超越、高质量建设“三市”新篇章。第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新时代的发展必须是高质量的发展。我们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其中“稳”就是要稳住发展速度,不能低于预期、滑出底线,“进”就是要努力提高发展质量,推动实现经济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一是构建产业生态。在谋划“十四五”发展过程中,市委、市政府着眼打造具有汉中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入研判新一轮产业变革带来重大机遇,在原来“六大产业集群”的基础上,提出大力实施制造业升级、新兴产业提速、幸福产业突破、现代农业增效、产业融合创新“五大工程”,这是未来支撑汉中经济发展的“四梁八柱”。比如,制造业升级工程重点是装备制造、现代材料、生物医药、绿色食品;新兴产业提速工程重点是清洁能源、数字经济、现代物流、科技金融;三产融合发展工程重点是促进一二三产融合,打造全产业链。在具体推进过程中,重点把握三个方面:要把创新驱动作为核心动力。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主动对接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加快航空产业研究院、高新技术孵化园、经开区创智谷等平台建设,发挥市绿色循环产业经济研究院、科技资源统筹中心等作用,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打造国家创新型城市。同时,要全力支持陕西理工大学发展,依托其建设研学小镇创新港,加快创办医学院,让本地高校更好服务汉中发展。要把壮大产业作为根本途径。夯实压紧市县“链长”责任,聚焦装备制造、绿色食药等6条重点产业链,“一链一策”制定专项扶持政策,延链补链强链,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关联、横向耦合发展。要把项目建设作为关键支撑。市委提出,市县四大班子和部门主要领导全部参与项目招商工作,抽调优秀年轻干部加入项目团队,保证一半以上的时间精力和干部力量投入到项目一线。就是要把项目工作当做评判干部能力素质的重要标尺,在全市树立以项目论英雄、选干部的导向,推动各级干部把重心和精力投入到项目招商中来,以项目建设化解存量不优矛盾、拓宽增量引入途径,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二是打造发展平台。平台是培育、聚集、链接、配置高端资源要素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要做大园区平台。近年来我们持续深化园区体制改革,通过健全“管委会+公司”运行机制,创建孵化园、加速器等载体,全市产业园区的承载能力、发展活力都显著提升。下一步,坚持统筹规划、一园一业、错位发展,明确各类园区主导产业,集聚高端资源要素,推进内涵式发展,以明晰的主业定位扛牢责任,减少同质化布局。比如,经开区要担负起支柱产业集群化发展使命,实施园区“机构整合+资产整合”双轮驱动,加快组建市级园区投资集团,鼓励跨区域联合建设产业合作园区,尽快实现规模升级;高新区要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汇聚创新要素,加快创建国家级高新区;航空智慧新城要做大做强航空装备制造及服务产业,建设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和临空经济先行试验区;各县区也要因地制宜,发挥各自优势,合理布局产业,都有拿得出、叫得响的特色产业品牌。要做活投融资平台。金融服务是经济血脉,没有充足的金融服务保障,任何产业发展、项目建设都是空谈。我们通过组建首家金融超市暨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引进兴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我市金融与产业深度融合、企业融资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下一步,要加快实现全市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依托投控集团、城投公司、产投公司等平台,组建市级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引导带动全市产业转型升级;完善金融超市平台功能,健全各类风险投资、产业投资基金等投融资平台,为创新主体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发展普惠金融和互联网金融,壮大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要做优服务平台。当前,我市服务业发展能级不高,个性化供给缺口较大,无法为市场主体和消费者提供多样化、便利化的优质服务。下一步,要加强对先进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的业态研究,优化政策引导、资源整合,构建与区域中心城市相适应的服务业空间布局。生活性服务要周到,提升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完善水电路气网等配套公共设施,让生活更加便利、城市更有温度;生产性服务要完善,以智慧城市建设为载体,培育发展智慧物流、研发设计、融资租赁等生产性服务业;政府服务要优化,深化放管服改革和政府扁平化管理改革,把权力、压力、动力交给市场和市场主体,最大限度减少对市场资源的直接配置和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
好党课网提供在全市新任县级领导干部、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和正科级干部政治素养提升班开班式上的讲话模板供会员免费下载,作品格式为DOC。更多精彩领导讲话素材,尽在好党课网。
标签:在全市新任县级领导干部、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和正科级干部政治素养提升班开班式上的讲话,领导讲话,笔杆子
标签:在全市新任县级领导干部、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和正科级干部政治素养提升班开班式上的讲话,领导讲话,笔杆子
本网站所有作品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
- 编号 11726153
- 大小 38.705KB
- 页数 共12页
- 软件 Word 查看教程
按+收藏好党课网
节省您50%的设计时间
好党课网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权利。对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政治图案不享有权利,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的示例展示,禁止商用。另外您必须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方式,禁止以任何形式歪曲、篡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