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邮箱投稿,仅供学习参考,请勿照搬照抄!如何准确把握“忠诚、干净、担当”的实践要求忠诚、干净、担当,内含着正确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内含着高尚精神境界、道德操守,内含着强烈责任意识、进取精神,是党员干部理应具备的人格、品格、风格。忠诚、干净、担当,三者相辅相成、有机统一。忠诚是为政之魂,干净是立身之本,担当是成事之要,三者犹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共同铸就着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范,共同诠释着党员干部的政治本色,共同支撑着党的事业的健康发展。一、忠诚是共产党人的价值底色,做到对党忠诚,必须严以修身、做人要实天下至德,莫大于忠。自古以来,“忠”被看作是最重要的道德规范,体现了对人的精神、文化价值的敬重,体现了道德价值的无上崇高地位。“忠、孝、仁、爱、信、义、和、平”被称为“八德”,“忠”列“八德”之首。“忠”不仅被看作是个人的“修身之要”,而且被定为“天下之纪纲”“义理之所归”。早在《尚书》《左传》等典籍中,就有“忠德之正”的思想。孔子的主要思想被概括为“忠恕而已”。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评价一个政治人物的好坏,常常看一个“忠”字,忠臣名垂青史,奸臣遗臭万年。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岳母刺字“精忠报国”,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都是广为传颂、脍炙人口的佳话,成为立德、立言、立功的楷模。忠诚是考量一个人道德的基本要求,是一种品质、一种责任、更是一种美德,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网络上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他( )牺牲生命,( )出卖组织。”60后说应填“宁可…也不…”, 70后说应填“害怕…所以…”,80后说应填“与其…不如…”,90后说应填“宁可…也要…” 。看到00后填,他白白牺牲生命,忘了出卖组织。虽然是一则笑话,但也可以折射出:忠诚作为一种宝贵的品质,近些年似乎越来越稀少,越来越珍贵。对于我们党员干部来说,对党忠诚就是最根本的政治品质,是党性的基本要求。党章中明确规定,共产党员要“对党忠诚老实”;入党誓词中也镌刻着:对党忠诚,永不叛党。党员干部如果丧失了对党的忠诚,就丧失了作为共产党员的最起码的资格。那么,忠诚从哪里来呢?我想,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讲信仰,筑牢理想信念“总开关”。对党忠诚,首先要忠诚党的信仰。共产党人的命脉和灵魂是什么?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如果一名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滑坡,不信马列信上帝,说什么对共产党有感情,对上帝也有感情;如果一名党员干部在党不忧党、在党不为党,对那些有损党的利益的言行熟视无睹、听之任之,甚至自己也做出一些有损党的利益的事情来;如果一个党员干部不信组织信个人,把对党的忠诚变成对关系网的依附;如果一个党员干部把对党忠诚作为向组织交换的筹码,个人欲望得不到满足时就牢骚满腹,甚至贪赃枉法、腐化堕落;如果一个党员干部在危机关头、重大考验面前,动摇、妥协、变节,那么“忠诚”二字从何谈起呢?多次强调,“崇高信仰始终是我们党的强大精神支柱”,“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总书记一再告诫全党,信仰缺失是一个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一些党员干部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眼界就宽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胜利和顺境时不骄傲不急躁,在困难和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经受住各种风险和困难考验,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关于信仰,我想和大家讲几个实例。第一个是关于陈望道先生的故事。陈望道是我国著名教育家、语言学家,早年赴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回国后曾任复旦大学校长,翻译了中国第一篇《共产党宣言》。那是1920年春天的一个夜晚,陈望道在简陋的屋子里专心致志地翻译《共产党宣言》,母亲给他送去粽子和红糖,过了一会儿,母亲在屋外喊:“红糖够不够,要不要我再给你添一些?”儿子应声答道:“够甜,够甜的了!”谁知,当母亲进来收拾碗筷时,却发现儿子嘴边满是墨汁,红糖却一点儿没动。原来,陈望道竟然是蘸着墨汁吃掉粽子的!我想这就是信仰的味道、信仰的力量。所以,有人说,信仰的味道是甜的。正是这种无以言表的精神之甘、信仰之甜,无数革命先辈才心甘情愿地为着信仰吃百般苦、受千般罪。宋庆龄在写给美国同学的信中说:“孙中山好几次告诉我说……他下了决心,认为中国农民的生活不该长此困苦下去。中国的儿童应该有鞋穿,有米饭吃。就为这个理想,他献出了他40年的生命。”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也出现了很多信仰坚定的榜样。比如: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同志“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以对人民的无限忠诚铸就了精神上的永恒;草鞋书记杨善洲,“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用自己的生命为大凉山百姓留下了一片绿野。还有新时期的吴天祥同志。吴天祥同志从部队复员后到地方工作,经过多个岗位,官至副厅级。作为全国道德模范,他50多次义务献血,4次跳进长江救人,几十年任劳任怨,从来没有变过,分析其中原因,他求什么?最终只能一条,有信仰。现在70多岁的老人,还承担着信访工作、群众工作,不厌其烦。他就像一个牧师布道一样,不计报酬不计回报,受到人民群众的爱戴。从反面来看,如果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信仰迷失、理想缺失,往往容易会身败名裂、身陷囫囵。比如:原四川省委副书记李春城,他仕途一度受挫,不是理想信念支撑自己,而是迷信大师,说你要修一套阴宅,会保你今后飞黄腾达、仕途顺畅。一个省的副书记、党的高级干部,似乎也是人文积淀也比较厚,但他听信大师的,让企业出资200万给大师,这就是贿款。如此荒唐,但就是在一个党的高级领导干部身上发生了,最后送上法律的审判台。分析个中原因,还是理想信念出了问题。多次强调,“精神上‘补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经常补、不断补。”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安身立命的主心骨,作为修身立业的压舱石。要坚持思想建党这个传家宝,注重理论素养这个必修课,从思想深处解决好信仰信念问题。我们要把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践行“三严三实”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更好地补精神之“钙”,固思想之元,守为政之本,做到真学真懂、入脑入心、触及灵魂,自觉转化为人生信条和行为自觉,不断强化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二是讲纪律,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 守纪律、讲规矩作为成就大业的基石,自古以来就受到重视。比如:曹操贵为丞相,是实际上的“皇上”,仍讲规矩、守纪律。割发代首的故事传颂于民间,今人可能不理解,“割”个“发”,岂能“代首”?殊不知,在古代,“身之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割发是大逆不道,动古人一根“毫毛”,就相当于杀了他的头。曹操割发代首体现了他政治家的智慧,因为严守纪律、讲规矩,才能在官渡之战中,打败实力数倍于己的对手,成为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无独有偶,曹操的老对手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典故更是世代流传。作为刘备三顾茅庐、委以丞相重任的诸葛亮,一生勤谨,蜀汉的大权掌握在他一人之手,马谡是他一手培养出来的,也是他的心腹高参之一。作为街亭战役的总指挥,马谡的官职也是诸葛亮亲手任命的。然而,当马谡失街亭后,诸葛亮并没有因马谡是“自己人”而为之开脱,同时自贬三级,承担领导责任。讲纪律、守规矩,不拉山头、不结团伙,是诸葛亮之所以能辅助刘备三分天下有其一的重要原因。 我们党是最守纪律、讲规矩的党,诚如所言,我们党是把党章作为总章程、总规矩来遵循的,我们党把遵守党的纪律作为刚性约束,全党必须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永远忠诚于党组织。革命战争年代,我们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纪律约束党和党领导下的军队——“一切行动听指挥”,这是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纪律,使军队高度集中统一,凝聚了党和军队的战斗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保护了群众的利益,得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真诚的拥护;“一切缴获要归公”,体现了党领导下的军队团结一致、没有山头、不搞团伙利益的纪律。新时期,我们党涌现出了雷锋精神,这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纪律的体现;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是党员干部执政为民、一心一意为群众谋福祉纪律的体现;三次援藏的干部孔繁森,是只要党和人民需要,就坚决服从纪律的体现……就是靠着纪律和规矩,我们党带领人民群众建立新中国,发展新中国,使我们的国家不断走向繁荣富强。 强调,要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这是党中央从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深沉的使命忧患感、顽强的意志品质对全党同志提出的要求。守纪律、讲规矩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是对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度的重要检验。衡量一个党员干部合不合格,严守纪律和规矩是一条重要标准。从党的十八大以来落马的“老虎”“苍蝇”来看,哪一个不是从不守规矩的一小步,逐渐滑向贪腐深渊的;哪一个不是视纪律规矩为“稻草人”,肆无忌惮胡作非为的;哪一个不是阳奉阴违,守着规矩不干事,抛开规矩就乱来的!周永康、令计划、苏荣,他们一方面是经济问题,更重要的是拉帮结派、团团伙伙,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上出了大问题。只有懂得并且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规矩,个人才能不触雷、不踩线,党才能更有凝聚力、战斗力。 XX区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争做讲纪律守规矩的表率。首先,要牢记自己党员的身份,做到真正的心中有党,这是守纪律的要求,更是讲规矩的具体表现。近年来,网络上出现的爆粗口、说雷语事件,很值得我们深入反思。郑州市规划局主管信访工作的副局长“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的雷语反问;毕福剑用侮辱性语言取笑人民领袖不雅视频风波,还有河南一女民警在电话里骂老百姓“傻了吧唧”“三脚砸不出来个屁”事件;这几天,“任性的领导讲话”视频在又网上热传,太原古交市客运办主任任长春在会议讲话中大爆粗口:“国家规定是狗屁”“我说谁是腐败就谁是腐败”“谁要工资谁滚蛋”,等等。语言是思想的外衣,爆粗口、说雷语或许都有彼时彼地偶然因素的影响,但是背后折射出的却是宗旨意识的淡漠、纪律规矩意识的缺失等问题。党员干部只有真正做到心中有党,才能自觉用党员的标准规范自己,用党的纪律约束自己,才能明了哪些事不能做,哪些话不能说;哪些该这样做,哪些该那样做;哪些要请示,哪些要报告,才能真正做到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其次,要带头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当政治上的清醒人、明白人、局中人。遵守党纪党规没有选择项,也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没有人可以搞特殊、当例外。党员干部必须牢固树立纪律、规矩意识,始终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要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与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与党同心同德,决不允许阳奉阴违、自行其是。要严格遵守组织纪律、服从组织决定,决不能在执行上级决策部署时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决不能目无组织,自由散漫,不服从组织决定;决不能不讲党性原则,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大家要注意:对党忠诚不是抽象而是具体的,具体到对党组织所有的纪律、规矩都要不折不扣、老老实实地执行,没有什么可以隐瞒的。比如:如果重要决策、重要事项不请示,如果个人和家庭的重要事项不报告,这样的干部哪里还谈得上对党忠诚?又怎么值得党组织信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诚信,作为共产党的干部,更要带头讲诚信,做到光明磊落、行为有矩、诚实做人,该请示的必须请示,该报告的必须报告。 三是讲忠实,立志做好“老实人”。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是共产党员最基本的要求。**同志曾指出:“一个革命者,是不是忠于党、忠于人民,就是看他是不是老实,是不是实事求是。”杨善洲同志说过:“无论是做事还是做人,总得有个标准,有个原则。要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党员干部只有做人上老老实实,工作上求真务实,才能不负组织重托,党和人民的事业才能生机勃勃、兴旺发达。 做老实人,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踏实干事、不事张扬,甘于奉献、不怕吃亏。在这方面,“办事不吭声”的张思德同志,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一生三过草地,三次负伤。当了七年班长,又改当战士。对此,他毫无怨言,在平凡的岗位上,恪尽职守,勤奋敬业,在不声不响中袒露出一个普通士兵那灵魂的高尚——纯净而不服浅,憨厚连着忠实。在一次带领战士执行烧炭任务时,即将挖成的窑洞突然塌方,他奋力把战友推出去,自己却被埋在窑洞,牺牲时年仅29岁。毛zd同志参加了他的追悼会,亲笔题写了“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的挽词,并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演讲,高度评价了张思德思想境界和革命精神。周恩来同志曾经说过:“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最老实的人,因为只有老实人才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考验。”党员干部要成为“老实人”,既要具有普遍人性的良知,更要不断锤炼党性。要有良好的情操。具备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具备立党为公的觉悟、情操和为真理而献身的精神,认认真真按规律办事,不做形式主义的事情,不做违背原则的事情。党员干部要以“身正”“言规”“行不逾矩”作为身份标识,敢言慎言,敢为慎为,敢于批评“歪风邪气”,也敢接受“逆耳忠言”,做到胸襟坦荡、公道正派。要有独立的人格。具有健全完善的人格魅力,坚守共产党员的人格尊严。思想务实、生活朴实、作风扎实,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甘于奉献,老老实实做人。不妄自尊大,不妄自菲薄,不趋炎附势,不仗势压人。胸怀坦荡,不徇私情,淡泊名利,对上不争名,对同级不争权,对下不争利。在维护党和人民根本利益上,敢作敢为,敢于斗争,勇于牺牲。要抵抗得住诱惑,对丰厚的利、妩媚的色、华丽的衣、可口的食增强“免疫力”,做到不该拿的不拿、不该去的不去、不该办的不办。需要区分的是,党员干部要做的是“老实人”而非“老好人”。老实人讲真理,老好人讲面子;老实人坚持实事求是,老好人信奉实用主义;老实人积极进取、奋发有为,老好人庸庸无能、碌碌无为;老实人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加强团结,老好人则是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 说“老实话”,首先,话要“实”。毛zd在《反对本本主义》指出: 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你对于某个问题没有调查,就停止你对于某个问题的发言权。在任何时候,做任何工作,都必须坚持尊重实践、尊重事实,要时刻牢记并用好党的群众路线这个法宝,要加强调查研究,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与群众一道破解难题,加强总结提炼,在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中,发现和找到规律性的东西,研究事物的内在规律。其次,话要“真”。就是讨论问题、反映情况、汇报工作、提出建议时,要敢于讲真话、讲实话,光明磊落、襟怀坦荡;敢于直面客观存在的事实,敢于暴露矛盾和问题,不能文过饰非。再次,话有“信”。要言必信、行必果,言行一致、诚实守信;要明是非、辨真伪,坚持真理、捍卫真理,以行动验证表态、用实践兑现承诺。现在个别同志,工作与基层实际脱节,不愿深入调查,不愿接受新事物,不愿开动脑筋、创新意识不强,不愿用数据、事实说话,喜欢用成绩、功劳说话;有的总爱揣摩领导的喜好,上级喜欢听什么,就讲什么,甚至编造假情况。办“老实事”,首先要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感,对工作尽力,对职位尽责,对事业尽心。自觉把自己的工作与党和人民的事业联系在一起,把工作当成事业、当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永不满足、永不懈怠,保持高昂的斗志和旺盛的精神状态。其次,要秉承务实的精神。对工作要尽心、尽力、尽责;谋划工作要开阔胸襟、放眼全局、思考长远。要勤于政务、勤于正事、勤勉尽责,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敢于决断,勇于负责,不回避矛盾,不推卸责任。抓工作要坚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不投机取巧,不贪图便宜,不弄虚作假,不欺上瞒下,不作表面文章,使每一项工作都取得实效。再次,要强化服务意识。要牢固树立“领导干部就是服务员,工作就是服务”的理念。始终把为企业发展服务作为行为准则,体现到工作中,落实到行动上。要在政策允许范围内,给企业方便,帮企业解困。要创新服务方式,简化办事程序,改善服务环境,提升服务效果,做到“宁可自己多出力,也要企业少跑腿”,实实在在的为企业排忧解难。对于我们来说,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前景美好但没有坦途捷径可走。虽然近两年XX区发展速度很快但也还存在着一些短板,具备相对竞争优势但还没有足以笑傲江湖的“杀手锏”,我们只有唯“真”唯“实”唯“干”,坚持实事求是,踏踏实实做事,扎扎实实工作,才能把握机遇、攻坚克难、加快发展,创造出新的辉煌业绩!二、干净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操守,做到个人干净,必须严以律己、严以用权一切权力属于人民。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用的,只能用来为党分忧、为国干事、为民谋利。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现在,恰恰有些干部把权力用偏了、用歪了、用邪了。有的把公权力当成谋私利的工具;有的不与组织交心交肺,却与利益相关人勾肩搭背,大搞利益输送;有的心存侥幸,对中央三令五申置若罔闻,对反“四风”高压势态视而不见,不收敛不收手;还有个别部门和干部仍存在软拖硬磨、吃拿卡要等现象。究其根源,主要是公私天平失衡、法纪意识谈薄。“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领导干部犯不犯错误,往往也在一念之间。如果凡事出于公心,为国计民生计,就会自觉严以律己、严以用权。如果奉行“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必然腐化堕落、以权谋私、贪赃枉法。如果心中无党纪、眼里无国法,出事是必然,不出事才是偶然。如何做到清白做人、干净做事?重点要把握好“道德、权力、法纪”三条“线”。一是坚守道德底线。什么是底线?底线是安全的极端线,是退让的最后一道防线,是由量变到质变的分界线。在社会生活中,底线是人们应该遵循、不可逾越的最低警戒线,也就是大家平常所讲的凡事都要有个度,如果突破了这条最低的警戒线,就要承担某种不利的后果,比如权利的丧失、道德的谴责等等。所以说,底线意识是为人处世做官必须牢固树立的一种根本意识,遵守底线是对每一个人的最低要求和标准,是不能再退的最后一道防线。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触碰底线甚至突破底线的事情屡见不鲜,当前社会发生种种丑恶现象,绝大多数都与底线意识缺乏有关,如有的突破食品安全的底线,生产出售有毒有害食品;有的突破社会公德的底线,损害他人利益;有的突破职业道德底线,制假药、做假账、吹黑哨;有的违反网络言论底线,散谣传谣,诬告陷害他人。央视《百家讲坛》学者,厦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易中天曾说过,当下中国最缺的就是底线,一个人,没了底线,就什么都敢干;一个社会,没了底线,就什么都会发生。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强化底线意识,坚守人生底线,才能幸福平安生活。那么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应当遵守哪些底线呢?我认为,有这样几条。思想道德底线。这主要是世界观的底线,重点要解决“为谁活着、用什么武装”这个根本问题。领导干部不同于普通群众,必须把为党和国家的事业活着、为百姓谋福利活着、为社会服务活着放在首位,其次才是为自己和家庭活着。如果在“为了谁”的问题上“公”与“私”错位,那就突破了应当具有的世界观底线,就会出现问题。就可能出现用错误的政绩观指导工作,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损失;就可能出现在个人对职位和利益的要求不能满足时,放松要求、消极沉沦、贪污腐败等问题。领导干部不同于普通群众,还在于必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自己,把马列主义作为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自己怎样活着、怎样为人民谋福利的指明灯,不能信奉宗教和迷信。这也是不能突破的底线,如果突破了,就会迷失方向。职业道德底线。作为领导干部,最重要的职业道德是勤政和廉政。勤政,就是要“在其位谋其政”,因为后面还会提到,这里就不多说了。关于廉政,当官就不要想发财,想发财就不要当官。如果既想当官又想发财,就突破了职业道德的底线,就可能出现腐败问题。当然,我们也并不一概反对领导干部谋求个人利益,底线在于是不是利用职权。伦理道德底线。家庭是领导干部道德水准表现的最重要的场所之一,也是当前道德发生问题、突破底线的一个薄弱环节。孝敬父母、夫妻和睦、抚育子女,既是做人的道德底线,也是做官的道德底线。古今中外,都看重这条底线。试想,一个连父母都不孝敬的人,能尊重人民吗?一个对子女都不尽抚养教育义务的人,还能领导和教育广大干部群众吗?一个背叛家庭的人,能忠诚于组织吗?作为领导干部,不仅要遵守伦理道德,做孝敬父母、爱家教子的模范,而且要成为引导家庭成员遵守道德规范的模范。对于家庭成员中的不道德思想和行为,如果不制止,甚至任其借助领导干部的名义去谋取好处,做违反法律规定的事情,同样也是道德失职的,在现实生活中许多领导干部就是从此处突破底线走向腐败的。家务事不是小事,虽然家庭道德问题隐蔽性强,但最能反映出领导干部的真实道德状况,在这方面突破道德底线的人,我们应对其高度警惕。生活方式底线。生活方式非小节,反映道德大问题。作为领导干部,应当根据自己的收入情况选择恰当的物质生活方式,不能羡慕老板的生活方式,非要想方设法坐超标的豪华轿车,非要戴几十万一块的世界名表,非要使自己变成先富一族等等,这都超越了领导干部的物质生活底线。荀子讲“德不称位,能不称官,赏不当功,罚不当罪,不祥莫大焉”。倘若为官从政没有良好的人品官德做底子,迟早是要栽跟头的。翻看近几年落马的高官,其中有不少是智商颇高、才华出众、年轻有为,却往往因为没有恪守道德底线,在杯来盏往中丢掉原则,在裙角飞扬中麻醉迷失,在蝇头小利前败下阵来,最终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作为领导干部,必须懂得,当了官不等于品行过关,职务高不等于境界就高。我们要把加强道德修炼作为十分重要的人身必修课,自觉立德、修德、践德,恪守道德底线,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二是明确权力界线。古代长安(今西安)有个种树的人。他种的树,高大茂盛,果实结得又早又多,长安城里的豪门富人建造观赏游乐的园林,要么请他种树,要么买他的树,效果都很好,没有一棵不成活的。其他那些种树的,都学他,结果都学不像。于是就奇怪,他是怎么种树的。这个人说,道理其实很简单,他不过是顺着树木的天性,使它的本性得到充分发展罢了,树根要舒展,培土要平,用熟土,砸密实,然后,就不用管它了。栽种的时候,要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种完以后,放到那里就如同扔掉一样,这样树木的天性没有被破坏,它的本性就得到发展了。其他人怎么种树呢。他们过分关心它的生长,过多地忧虑它能不能活,早晨去看看,晚上去摸摸,刚刚离开又回来看看,甚至用指甲抠破树皮来检验树的死活,摇动树根来观察培的土是否结实,树的本性就逐渐被破坏了。这个故事其中的道理,如果套用现在的说法,就是不扰民。也可以引申为,一个官员,一个掌握权力的人,无论你身居何位,权力有多大,你的权力总是有边界的,不能越界;权力一旦越界,不管侵犯的是民还是官(下属),都会制造混乱,带来不良后果。把权力装进制度的笼子。加快简政放权,合理配置公共权力。要按照“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大幅度减少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和干预,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要素价格的干预”的要求,以制定权力清单、负面清单、责任清单为契机,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自我革命的勇气,加大简政放权力度,真正把政府职能的重心转移到加强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上来。织密制度“笼条”,减少权力腐败。围绕限定权力范围、厘定权力界限、减少自由裁量、规范权力运行建立健全制度,使权力授予、行使、监督全过程和各环节都有制度规范,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特别要围绕问题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及时对现有制度笼子查漏补缺,修缮巩固,把行使权力的漏洞彻底堵死。要运用科技手段固化权力流程,把一些制度科学设计为计算机程序,实现制度执行程序化,不能随意变通、跳过或逃避,如实行评标专家由电脑随机抽取、自动通知,防止因人为因素而导致权力滥用。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千个制度万条规章,最重要的是民主集中制,是“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这16个字。权力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为民谋利,造福一方。使用不当,将会伤及国家、人民和自己。人民利益包括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个体利益和集体利益。在决策时要谨慎,寻求各方面利益的最佳结合点,遵循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科学决策的前提是把情况搞清楚,把问题想明白。搞清楚情况唯一的办法是调查研究,除此没有别的途径;把问题想明白就是要深思熟虑、集思广益,发扬民主,保障大家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发言权,博采众长。严格按领导班子内部议事和决策机制办事,凡“三重一大”事项(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的使用),必须经集体讨论做出决定,防止个人说了算,防止独断专行,防止公权私用,确保权力规范运行。领导干部掌握的情况可能比别人多一点,见识可能比别人广一点,但决不是先知先觉的神仙。拍脑袋决策,家长制领导,一言堂做主,强烈的表现欲、权威欲、发展欲、政绩欲,都是对权力的滥用。为官一任,雄心勃勃,急于在短期内获得成功,实现大变样,出发点未必不正当,但结果与往往愿望差之千里,人走政息,折腾到最后,面貌依旧,民生如故。后任要么收拾摊子填平补齐,要么重起炉灶进入新一轮的循环。一个急功近利、不严谨的决策,也许不会给领导个人带来损失,甚至还能作为“政绩”成为发展进步的“跳板”,但可能会带来无法估量甚至不可挽回的损失,如普遍见得到的千城一貌,政府债务,土地财政,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等等。凡是官德未泯的官员,都有必要对用权是否谨慎科学进行认真的思考。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始终保持最大限度的透明度,这也是笼子的应有之义,按照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特例的要求,把所有用来关权力的制度笼子公之于众,不仅要让所有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也要让所有关权力的制度笼子为社会群众所知晓。要尽快出台权力清单,加快实现党务、政务公开,特别是办事流程公开常态化、全覆盖。要抓早抓小,发挥好纪检监督、公众监督与媒体舆论监督的作用,坚持自律和他律有机结合,坚决防止公权滥用。要加强对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违反制度的要严格进行问责追责,以制度的有效执行防止和减少违纪违法现象的发生。三是远离法纪红线。凡事都要讲安全,从政也不例外,忽视了安全,轻则身败名裂,重则身陷牢狱。如何做到安全从政,我认为关键是要遵守法纪制度,远离法纪红线。要敬畏法纪。朱熹说:“君子之心,常怀敬畏。”敬畏不是害怕,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尊重,也是一种对自身的基本约束和自我修正。法纪既是对个人的约束,也是对个人的保护,如果缺乏对法纪的敬畏感,就会轻视法纪,心存侥幸,放纵自我,腐败问题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对法纪缺乏敬畏、践踏法纪红线的结果。周永康、武长顺等很多落马高官都有政法工作经历,哪一个不精通法律呢?这些都说明,如果没有对法纪的敬畏之心,即使你再懂法,最终也必将受到法纪的制裁。十八大以来,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并提出“ 在对待党和国家事业上始终保持进取之心,在对待人民赋予权力上始终保持敬畏之心,在对待个人名利地位上始终保持平常之心”。事实证明,只有常怀畏权之心,才能慎待权力不迷失,才能尽心为官不懈怠;只有常怀畏民之心,才能执政为民不轻民,才能为民谋利不营私;只有常怀畏法纪之心,才能发扬民主不独断,才能严于自律不乱为。作为一名领导干部,一定要强化法治观念,树立对法纪的敬畏意识,并内化为自身的信仰和自觉行动,切实做到心有所敬,行有所循;心有所畏,行有所止。要严守法纪。遵守党纪国法是一名党员干部的基本义务,法纪是“红线”和“高压线”,每一名党员干部,不管地位多高,官职多大,都要严守法纪。有人总结说贪官有“六怕”:一怕职能部门查出来,二怕其他案件带出来,三怕梁上君子偷出来,四怕事业对手盯出来,五怕情妇内讧闹出来,六怕群众举报喊出来。中国有一句古话: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在违纪违法问题上,任何人都不要心存侥幸,只要实施了违纪违法行为,就随时有被发现的可能;只要谋取了不义之财,就好比背上一颗不定时炸弹,说不准哪天就会爆炸。据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共有100多名省部级以上高官落马,这些老虎有的是牙口好正在吃,有的是退了休没了牙,还是照样被打。一个个鲜活的反面案例,带给我们诸多的思考和警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领导干部要远离法纪红线,必须从心中有“戒”做起,切实做到三个“决不要”,不沾不贪,留一个清清白白的好名声。决不要错一笔账。马克思说过:“不可收买是最崇高的政治道德。”要算清楚利益账、法纪账、良心账三笔账,不要出现吃人家嘴软、拿人家手短、被别人牵着鼻子走的情况。古人说得好:“家有黄金万两,每餐不过一饱;纵有广厦千间,每眠不足七尺。”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做人不能老是打心里那个小算盘,要会算大账、算总账、算明白账,对金钱财富要想得透、看得淡、看得轻,心安理得地吃饭、睡觉、做人、做官。决不要生一只蝇。算清楚得失利弊之后,自己就要掂量掂量为了一些蝇头小利败坏自己值不值!大家看到了,反腐败是苍蝇老虎一起打。大家手中都或多或少有一些权力,有时候难免会有利益从手边过,这时候可千万不要沾油水贪便宜。要知道吃了蝇头小利就变成苍蝇,就会被“啪”的一声拍成烂肉。同志们要经常在自己思想里喷喷消毒剂和空气清新剂,不让心里生蛆变苍蝇,要做一个干干净净、一尘不染的好干部,这样才能在大事、大节上过得硬。决不要踩一点泥。有位长期在纪检系统工作的同志说,官员走向贪污腐败的历程形形色色,但是有一条铁律——莫伸手,伸手必脏手、伸手必被捉。偷偷摸摸、战战兢兢地第一次伸手后,沾点荤腥又没被发现,就会慢慢放松廉洁自律的防线,防线一崩溃就一步步滑向腐败堕落的深渊。古代有这么一则故事:在一个下雨天,一个轿夫脚穿着新鞋,小心翼翼地走在路上,生怕弄脏了新鞋。进城后,路面脏泥越来越多,轿夫一不小心,踩进一个小泥坑,鞋子沾上了一点脏泥,这时他就想,反正鞋子已脏了,不必小心翼翼走了,就高一脚低一脚地随意踩下去。这个故事道理很简单,却反映出人心的复杂——有了第一次伸手就脏了手脏了心,有人因为尝到甜头刹不住,有人干脆破罐子破摔。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做一个清清白白的干部,就要坚持防微杜渐、决不乱伸一次手,即便不小心脏了点,也要立马改正,切实做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三、担当是共产党人的优秀品格,做到敢于担当,必须要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多次强调,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应该说,XX区绝大多数党员干部是勇担当、敢作为的,这也是近年来面对错综复杂宏观环境,经济社会能够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原因。但也确实有一些干部没有担当精神,不愿担当、不敢担当。有的不认真履行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一岗双责”意识淡薄,抓业务工作很用心,抓反腐倡廉不上心,抓所属党组织建设不上心,仅满足于开个会、讲个话、签个责任书,失之于宽,失之于软,使之于虚;有的领班子带队伍责任意识不强,认为只要洁身自好,就算尽到职责、万事大吉,对班子成员和干部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奉行“好人主义”,对不正之风不敢“翻脸”、拍案、“做恶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闻不问,放任自流,生怕会被同事和下属说成是“不近人情”、“不食人间烟火”,有的对下属工作“哄着”、问题“护着”,顾忌四时八节、秋后算账,测评呀,推荐呀,选举呀,票数会丢掉。所以,时时慈眉善目,事事“感情投资”,大家一团和气;有的面对急难险重任务只挂帅、不出征,要求别人冲在前,自己躲在屋檐下,有麻烦溜得早,有功劳抢的快;还有一些干部抱着“只要不出事、宁可不干事”的想法,为官不为、庸懒散奢。林则徐有句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生动诠释了中华儿女的担当精神和民族气节。在座的同志都是XX区中坚骨干,在敢于担当这个问题上理应要求更高,标准更严。我们不能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要以“为官避事平生耻”为人生处事原则,努力做到尽职尽责、严谨负责、敢于担责。一要尽职尽责。德国大文豪歌德说得好:“尽力履行你的职责,那你就会立刻知道你的价值”。清代学者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讲了一个故事:一个官员在阎王面前表白自己,所到之处只饮一杯清水,无愧于鬼神。阎王笑曰:“设官是为了兴利除弊,如果不贪钱就是好官,那么在公堂上设个木偶,岂不胜你?”这个官员辩解道:“我虽无功,但总该无过吧。”阎王说:“此种无功就是有过啊!”现实生活中,这就是“为官不为”。在前段时间的专题党课上,XX同志对不作为的现象,概括了“四不”现象,即调查研究不深入、工作落实不到位、履行职责不认真、解决问题不及时。联系我们XX区的实际,我认为也不同程度地对应存在。有的面对经济、科技、产业发展的新情况、新模式、新问题,不是积极主动去学习去研究,依然用僵化的思想、老化的知识去面对,这必然是见识缺乏新意,工作难以打开局面;有的工作拖沓,效率不高,甚至有的工作捂在手里,闷在肚里,既不说“行”,也不说“不行”,宝贵的时机在拖拉中流失;有的服务基层、服务企业的意识不够强,缺乏了解掌握企业诉求的主动性,总是被动坐等企业求上门。什么是尽职尽责?就是要想事。不能脑子里不装事,心里不想事,满足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浑浑噩噩。希望大家都清晰自己的职责所在,都清楚所分管领域、所分管工作实际现状是怎样?有什么制约的问题和症结?怎样破解这些难题和矛盾?积极主动为两委提出有效的建议和方案。什么是尽职尽职?就是要干事。马克思有一句名言:“一步实际行动胜过一打纲领”。再好的蓝图和思路不在干中落实也是枉然。在困难面前不想干事,可以找出一百条理由,想干事只需一条就够了,这就是责任感。希望大家都始终保持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走在第一线、冲在最前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拿出实实在在的行动,少搞些嘴上和纸上功夫,真正使XX区在全市改革创新中破难题,探新路,做示范。二要严谨负责。严谨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是务实、高效、追求完美的一种表现。《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曾经讲过这样一件事。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升空过程中解体坠毁,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据事后调查,坠毁的主要原因是左翼前缘的隔热瓦受损引起的。而早在1月23日,地面控制人员就发现了类似问题,但认为是“不值一提”的小毛病,结果酿成了人类航天史上最大的悲剧。当前,XX区发展方向、发展目标都已明确,如果没有严格、认真的细节执行,再宏伟的目标、再英明的决策,也是难以成为现实。因此,严谨负责就是要体现用心的态度。用心就是做任何工作都会积极主动、用心去做,并力求达到最佳的效果,不会有丝毫的放松。用心对待工作每一环节、每一步骤,工作才会出色,才会完美。用不用心工作区别很大,你用心了,就会有一份责任、一份力量、一份感情;你用心了,就会在你所做的事情中听到你心的跳动,感觉到生活的动力和生命的意味。我们常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其实领导的眼睛也是雪亮的,是用心还是偷懒,是严谨还是松散,组织上看的一清二楚,如果凡事得过且过、轻率敷衍,那么肯定会被排除在组织选择之外的。严谨负责就是要体现专业的精神。曾讲过“领导干部除政治上可靠之外,总是需要在理论上、笔头上、口才上或其他专长上有‘几把刷子’。”我理解,总书记讲的这“几把刷子”,就是我们的业务能力。在知识经济的时代,作为领导干部不能满足于“什么都懂一点,什么都不精通”的粗放型知识结构,要静下心、钻进去,学深一点、学透一点,努力成为本专业、本领域的行家里手。只有学习认真深入,业务素质过硬,才不会说外行话、办外行事,才能敏锐捕捉稍纵即逝的机遇,才能在日复一日的常规工作中创先争优,才能在群众中树立威信。三要敢于担责。尽责须从担责始,担当是责任感和道德修养的试金石,不敢担当、不能担当,就不配做XX区的干部。《把信送给加西亚》中的罗文就是敢于担当的典范,罗文在接到送信任务后,只知道要把信送给古巴盟军将领加西亚,至于加西亚在哪里,怎么去找加西亚,他一概不知,但是,罗文仍然成功把信送到了加西亚手中,这就是责任心使然。不同的历史阶段总是面临不同的历史课题,不同的发展时期需要担当不同的历史使命。当前XX区发展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平台,把我们所从事的最开放的事业在我们这代XX区人手里进一步发扬光大,是我们的责任,是我们的担当。要担抢抓机遇之责。XX区面临着多重战略机遇的叠加,算一下至少五大机遇。一个区域能同时面对这么多国家战略机遇的叠加,真是我们这代XX区人的幸运,机遇来之不易,机遇更是稍纵即逝,如果抓不住、用不好,甚至白白浪费掉这些机遇,我们是要承担历史责任的。比如,XX协同发展战略中,我们如何充分利用XX合作示范区这一重要平台,使之成为疏解XX核心功能的核心载体,成为XX合作的先手棋,成为率先践行国家战略的新亮点。比如,在XX新区开发开放的机遇中,我们如何发挥总部优势、调动一园两街积极性,如何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如何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机制,为新区改革探索路径、做出示范。比如,利用XX新区综合配套改革的独特优势,加快建立XX区版的政府权力、责任、负面清单,都需要我们尽快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与成果。再比如,自贸区与自创区的双自联动。有些同志认为,自贸区的获批多多少少削弱了自创区的影响力,这有一定道理,但比较片面。我们应该用开放的心态在充分竞争中寻找机会,完成从竞争状态到“竞合”状态的转变,既竞争又合作,在竞争中提升,在合作中共赢,而突破口就在于加快推进“双自联动”取得更大的实质性突破。在双自联动方面,XX已走在前列。近期,我们通过在中心商务区购置一栋楼宇作为双自联动的突破口,但和XX的战略性、纲领性、系统性推进比起来,我们差得还太远。双自联动是个大课题,也是个新问题,不知道在座诸位是否有过深入研究?要担攻坚破难之责。记得去年年底,我们曾梳理上报新区需要协助解决的五个方面17项具体问题,其中既有体制机制的问题,也有经济发展、项目建设的具体问题。我看这其中很多是事关我们能否健康发展、快速发展、和谐发展的核心问题,很多是“挠头事”,很多是“硬骨头”。是否愿意干“挠头事”,是否敢于啃“硬骨头”,检验着我们各级干部的担当,也检验着我们各级干部的境界。辩证地看,“难”是发展的另一个方面,把难解决了,事物就必然进入到一个更新更高的层次和水平,这就叫提升。最近以来,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把我们示范区建设得更好,在全国示范区行列中真正有我们的位置?前两天,我看到上海发布了《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梳理22条意见措施,涉及科技、教育、财税、金融等诸多领域的改革,处处可见政府简政放权、创新管理的思路。创新是需要自由生长空间的,是需要良好发展环境的,它不是靠政府管出来的,不是靠财政资金扶持出来的,它是靠科学的制度释放出来的。制约科技创新的最大障碍在哪里?在于体制机制的藩篱。我们能否在示范区这个小环境里,大胆破题,大胆攻坚,做一些尝试,比如如何改革现有收益分配制度,如何改进政府管理体制,如何完善市场化投入机制,如何健全产业链、创新链?如果我们能尝试在破体制障碍、拆制度藩篱,除陈规旧矩、扫暮气旧习上做先行,也许我们示范区会迎来真正“创新的春天”。要担夯实基础之责。“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础性工作由于其具体琐碎、周期长、见效慢等,往往容易被忽视。再加上不科学的政绩观影响,不少领导干部往往在当前与长远、现实和基础、显性与隐性方面做权衡时,往往倾向前者。对于XX区来讲,加强夯实基层基础工作尤为重要。比如,建立基础台账,梳理档案卷宗,加强痕迹管理,做到心中有数方面,我们做得怎样?譬如政策体系梳理,实事求是讲XX区目前的政策十分庞杂,有的是贯彻落实上级精神的落实型政策,有的是XX区层面的主导性政策,有的是XX区相关部门的引导性政策,获批示范区以后,我们又新增加了6+4政策,现在正在研究原创政策,这么多政策,对于驻区企业、创业人员来说,显得太过繁杂,同时还存在着政策精神相冲突、部门化痕迹太重的问题。这急需我们把这些政策系统化地梳理一遍,建立一个清晰、透明、完备、操作性强的大政策体系框架。比如,信息共享与沟通机制,有些班子成员之间、业务部门之间不通气、不沟通,各干各的、各自其是,站在部门立场与利益角度思考问题、做出决策。这就使本来一些可以实现“乘数效应”的,反而是“减法效应”,影响了XX区的整体利益。再比如,基层组织建设,面对六、七千家中小企业我们是否都做到了党的工作全覆盖,是否每个党组织都坚强有力?只有基层基础工作扎实了,我们的发展才能行久致远。要担主体责任之责。不久前,我们出台的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文件,其核心之一就是,各级领导干部不仅要管业务,更要管队伍,如果队伍管理出现问题要追究领导责任的。大家都是处以上干部,或多或少都是一个团队的核心。作为你那个团队的核心,不知情是失职,知情不问就是失察。无数案例揭示,一个团队如果出了问题,就可能对所从事的事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一个干部如果出了问题,可能带来两种后果,一是影响工作,二是葬送政治生命。面对不正之风时,不能为赢取口碑,而像“孔雀”爱惜自己羽毛一样,不敢发声,不敢亮剑;面对违反原则的人和事,不能像“猫头鹰”一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提醒、不批评、不纠正。问题和隐患从来都是激发于苗头和萌芽,如果领导者平日对干部很少打“预防针”,等到动“外科手术”时,必然会“伤筋动骨”。作为我们各级党组织,尤其是各级主官必须要强化这样一个意识:干部管理必须要切实负起责任,旗帜鲜明地讲原则、重规矩、树正气,用铁的决心、铁的纪律、铁的制度整治歪风邪气,使干部不敢懈怠、不敢失责,让干部懂规矩、守规矩;要严格经常性教育,坚持抓早、抓小、抓平时,打牢干部为民务实清廉的思想根基,严守做人从政为官的底线;要严格日常管理,改进考核考察,加强分析研判,对干部德才表现了然于胸,对干部的苗头性问题及早提醒,引导干部心存敬畏、谨言慎行,更好地尽职尽责。
好党课网提供如何准确把握“忠诚干净担当”的实践要求模板供会员免费下载,作品格式为DOC。更多精彩公文范文素材,尽在好党课网。
标签:如何准确把握“忠诚、干净、担当”的实践要求,如何准确把握“忠诚、干净、担当”的实践要求
标签:如何准确把握“忠诚、干净、担当”的实践要求,如何准确把握“忠诚、干净、担当”的实践要求
本网站所有作品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
- 编号 11558179
- 大小 70.852KB
- 页数 共28页
- 软件 Word 查看教程
按+收藏好党课网
节省您50%的设计时间
好党课网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权利。对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政治图案不享有权利,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的示例展示,禁止商用。另外您必须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方式,禁止以任何形式歪曲、篡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