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委书记车俊公开讲话文章汇编材料汇编【图片、文字、动画均可编辑】

首页 > WORD文档 > 领导讲话 > 浙江省委书记车俊公开讲话文章汇编材料汇编.DOCX 【图片、文字、动画均可编辑】
浙江省委书记车俊公开讲话文章汇编材料汇编 浙江省委书记车俊公开讲话文章汇编材料汇编 浙江省委书记车俊公开讲话文章汇编材料汇编

目录车俊: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4在全省机构改革总结会议上的讲话 15车俊在省直单位厅局长工作交流会上的讲话 25在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的讲话 32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40车俊在浙江日报创刊7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52在县委书记工作交流会上的讲话 57以钉钉子精神整治形式主义突出问题 切实减轻基层负担 64建设平安浙江要重点抓好七方面工作 75以更高标准当好省委坚强“前哨”和巩固“后院” 77以“三服务”转作风强担当促落实 84造就新时代高素质年轻干部队伍 93在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结束时的讲话 98打造呱呱叫的“浙江牌”年轻干部队伍 103在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结束时的讲话 112在温州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上的讲话 117在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结束时的讲话 125争当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排头兵 130在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38在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结束时的讲话 150在全省深化“千万工程” 推进乡村振兴现场会上的讲话 155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 推动作风大转变 工作大提高事业大发展 167在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结束时的讲话 174聚力打造山海协作工程升级版 实现更高质量的区域协调发展 180车俊在全省对外开放大会上的讲话 189高举改革大旗 扛起改革担当 当好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排头兵 210在第四届世界浙商大会上的致辞 233大力弘扬“红船精神” 奋力走在新时代前列 239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将“最多跑一次”改革进行到底 243浙江省委书记车俊: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 254不忘初心 勇担使命 260弘扬“红船精神”,与浙江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269加强审计工作 服务改革发展 274 车俊: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2019年8月23日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做好经济社会工作意义重大。今年上半年,在形势比较复杂的背景下,全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改革开放和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实现了稳中有进。各地各部门要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不辜负对浙江的新期望,以主题教育为动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聚精会神抓发展,担当作为抓落实,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继续走在前列,努力为全国大局多做贡献。充分肯定成绩,坚定发展信心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全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八八战略”,着力抓好改革开放、三大攻坚战、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三件大事,突出稳企业、增动能、保平安三方面工作,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确保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同时,经济社会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困难和问题。可以用3个关键字来概括:“稳”: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坚决贯彻落实“六稳”工作要求,深入开展“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活动,抓好中央减税降费等一揽子政策落实,打好以提振民营企业为重点的稳中求进组合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主要经济指标运行在合理区间,主要平安稳定指标持续好转,体现了走在前列的要求。“进”:改革开放和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实现了稳中有进。体现在4个方面: 一是新旧动能加快转换。淘汰落后产能和整治“低散乱”企业均完成年度目标的八成以上,数字经济、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均快于规上工业。 二是质量效益持续提升。规上工业亩均税收和亩均增加值均有提高,财政收入、企业利润和城乡居民收入均有增长,水、空气等环境质量均有改善。 三是发展协调性增强。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开局良好,山海协作和东西部扶贫力度加大,城乡居民收入比继续缩小。 四是改革开放走深走实。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动各领域改革,以“一带一路”为统领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基本完成各级机构改革任务,进一步改善了营商环境,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以实施融资畅通工程为主要抓手,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迈出实质性步伐。“忧”:外部经济环境变中趋紧,困难风险挑战需要客观全面分析。总体上,当前正处在过关期,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增加,经济波动性加大,区域行业分化加剧,新旧动能转换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特别是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我们要善于从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供应链的影响变化来进行深入分析研判,主动优化产业布局,着力提高优势产品的附加值,从供、需两端重构创新生态,突破卡脖子技术问题,从而把即期应对和中长期应对紧密结合起来,强化定力渡过难关,真正做到化危为机。总之,我们要坚持辩证法、两点论,科学全面看形势。既要把工作和成绩肯定到位,更加坚定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信心和决心,进一步凝聚起“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强大力量;又要把问题和挑战分析到位,勇于破题、善于解题,稳扎稳打、稳中求进,以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的不确定性,以实打实的举措稳定预期、提振信心,牢牢把握经济工作主动权。在内蒙古调研,**总理专门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都反复强调要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我们要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和高质量发展。 要清楚看到,虽然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但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是确定的,必须坚定不移推进转型升级; 深层次改革、高水平开放是确定的,必须大力提高政府的服务效能,为市场主体创造更好的公平竞争环境; 长期过紧日子是确定的,既要更多让利于企业、让利于民,也要更加注重集中财力办大事,把有限的资源真正用到最紧要的事情上; 干部需要干得更苦、干得更巧也是确定的,要奋发有为、担当作为,不能寄希望于做一两件事、搞一两个项目就解决所有问题,不能再靠旧思维和老办法搞经济搞发展。总的还是要保持定力,既要有信心,也要有耐心,更加主动地做好各项工作。 坚持善作善成,狠抓工作落实 成绩属于过去。上半年我们有了很好的基础,下半年要再接再厉,持续发力,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下半年重点是6方面工作:  一是着力抓好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落实,重点要在产业、创新、自贸区赋权扩区上寻求突破; 二是着力抓好三大攻坚战落实,重点防范企业流动性风险、P2P风险、房地产风险; 三是着力抓好改革开放,重点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打造最优营商环境,积极应对中美经贸摩擦,做好稳外贸稳外资工作; 四是着力增强企业主体活力创新力竞争力,重点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深化“三服务”、融资畅通工程等工作; 五是着力培育经济新动能和新增长点,重点抓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和推动形成强大国内市场; 六是着力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重点做好民生实事、防台抗灾、扫黑除恶、社会治理。总的来说,就是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落实中央“六稳”工作要求,持续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地见效,持续推动“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持续推动稳企业、增动能、保平安,以优异成绩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对标对表找差距。对中央和省委作出的决策部署、发出的政策文件、确定的重点事项,要一一落实责任,紧扣目标任务制定时间表、绘就路线图,抓好每一个细节,抓实每一个项目,抓紧每一天进度,确保说到做到、如期兑现。比如,今年省委部署实施融资畅通工程,上半年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也要清醒看到,我省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空间还很大,真正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还任重道远。我们要耐下心来,把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信用体系和评估体系建设、金融和科技的结合、考核激励机制的建立等基础性工作做好做扎实,既要讲速度,更要高质量,久久为功,推动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取得实质性突破,从根本上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能。又如,“三服务”工作各方面反映好,对稳企业、增动能、保平安起到了积极效果,但与群众和企业的需求还有很大差距。“三服务”不能一阵子,要长期坚持,久久为功,尤其要与现在正在开展的主题教育结合起来,突出重点,组团服务,取得更好实效。各领域各方面的工作,都要对标对表,做得好的再接再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落后的要查明症结、尽快解决,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完成。精准施策求实效。抓落实不能依葫芦画瓢,简单照搬照抄。要坚持问题导向,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情况,把握工作规律和特点,综合运用市场办法、法治方式和行政手段,创造性地抓好落实。防住风险守底线。要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十四届五次全会精神,坚决打好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安保维稳攻坚战,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深化平安浙江、法治浙江建设,办好民生实事,确保社会安定有序。进入台风多发季,要进一步落实责任,完善应对预案,理顺体制机制,应急管理部门负责统一指挥、综合协调,主管部门切实扛起主体责任、具体负责,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研究管用实招,破解新题难题当前经济运行中呈现的问题,有的是延续性的,有的是近期新出现的,其成因非常复杂,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有周期性原因、也有结构性体制性原因。现在正处于各种机遇挑战、矛盾问题的交织交汇期,同时面临着自身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内在压力和中美经贸摩擦的外部冲击,面临着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新机遇和内部结构性改革、政策调整的新要求,面临着新旧动能转换、消费结构升级态势和投资信心、消费信心不足的客观现实,面临着“两个高水平”建设大投入的需求和政策性减税降费的影响,面临着破解融资难融资贵的迫切需要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非常规关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着力当前,着眼长远,以破解难题为工作导向,瞄着问题去,追着问题走,做好各种应对。重点要应对好几个新问题:应对好内销产值增速回落问题。全面落实提出的形成国内强大市场要求,在参与国内大市场建设中适应市场、拥抱市场、开拓市场、创造市场。 一要全面推进“浙江制造”品牌建设,立足国内一流、力争国际先进,聚焦中高端、覆盖中小企业、面向中高收入群体,加快推出满足群众对品质生活需求的“浙江制造”品牌产品,进一步确立浙江制造的好口碑。要在消费者心中打下烙印,浙江制造就是优质优价,好的产品没那么贵。 二要更好发挥互联网平台企业作用,以“互联网+优质制造”模式,打通消费需求、研发设计、产品制造、原材料供应各环节,鼓励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引领制造业升级,增加高质量有效供给。 三要以改善民生为导向培育新的消费热点,重点抓好智慧、健康、文旅服务业等领域的优质供给。 四要深化放心消费在浙江行动,破除制约居民消费的各种障碍,汽车、休闲旅游、农村消费等要研究新的政策,促进消费稳定增长。 五要谋划系列浙江进口商品展和浙江制造产品展,在组织参加好第二届进博会的同时,进一步放大进博会溢出效应。与此同时,要落实好国务院稳外贸政策措施,支持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努力保持外贸出口份额。应对好工业下行压力加大问题。全面落实中央关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充分激发企业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改善制造业发展预期,扎实推进凤凰涅槃、腾笼换鸟,着力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创新力。 一要抓重点项目。大力招引大项目、好项目,特别是对产业有引领性、对“卡脖子”技术有突破性的项目。加强要素保障,优化审批流程,确保好项目引得来、早落地、早投产。  二要抓重点下行行业稳定发展。专题研究解决汽车、纺织、通信、医药等行业困难问题,鼓励兼并重组、创新发展。  三要抓重点企业和产业集群。采取一企一策,帮助龙头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排忧解难。把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现代产业集群建设结合起来,整体考虑统筹推进。 四要抓重点园区整合提升和有机更新,加快打造新型产业平台。 五要抓重点产业链提升。加快重点装备、技术的国产化进口替代,努力在高端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数字经济等领域构建起强大的产业链和创新链。同时稳妥有序组织企业走出去,防止出现产业空心化。 六要抓服务业扩量提质,推进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着力解决创新和破解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要以新的理念和超常规的力度,推进创新强省建设,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和人才高地。  一要营造更好的创新生态,构建起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开放包容的政策体系。  二要集聚更高质量的创新资源,更大力度引进大院名所、引进创新团队和高端人才。  三要实实在在推进创新联盟建设,支持浙大、阿里、西湖大学等国内高端科研机构、科技企业,按照国际规则建立一批创新联盟,强化共性技术和基础科学集中攻关,突破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  四要更大力度支持产业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研究制定一批首台套、首批次政策,促进创新产品的应用,从供、需两端共同发力推进创新创造。  五要大力发展知识产权,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把知识产权保护作为改善营商环境的重点来抓。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办什么事要有先后顺序,怎么办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先后顺序怎么定,要看是不是发展中最紧要的问题、民生中最迫切的问题。要突出3条原则: 一是减税降费必须全面到位,不能因为有困难、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加大而打折扣,下半年可能加重企业负担的财税政策一律不允许出台。要依法纳税,保证税收质量,确保完成全年财政税收目标任务;要严格控制非税收入。 二是“三保”必须做好,保基本的民生必须全面加强,事关高质量发展的项目投资必须全力保障。 三是注重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学会弹钢琴,既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又要用创新的思路、规范的办法支持发展,该发的债还要发好。 突出抓好主题教育,以发展实效检验教育成效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是当前首要的政治任务。要通过主题教育,更好地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真正把精力放在深化改革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增进民生福祉上来,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以实实在在的改革发展成效,交出一份主题教育的高分答卷。  一要聚焦改革发展,在一体谋划推进上下功夫,把主题教育与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与当前我们正在做的事情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主题教育和各项工作两不误、两促进。 二要激发创新创业斗志,在创新工作载体上下功夫,确保主题教育彰显红船味、浙江味,努力实现“六个新”的目标。要关爱基层,让基层更有活力、让干部更有激情。 三要突出实干实效,特别是第二批主题教育在市县开展,更要突出学习教育与推动工作相结合,更加聚焦“推动发展有新成效”的要求。要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切实破解制约企业、群众获得感提升的痛点堵点难点,推动主题教育和改革发展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在全省机构改革总结会议上的讲话2019-08-20车俊 这次机构改革,在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我省各级各单位思想统一、行动迅速,统筹有力、紧凑有序,高质量完成了中央部署的机构改革任务,使党的全面领导得到有效落实,全省组织机构体系更加健全,机构职能配置更加优化,从中央到地方的工作体系更加顺畅,改革整体效应更加凸显,“最多跑一次”的理念和要求充分体现到了机构改革中。当前,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在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总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持续做好改革成果巩固和深化工作,努力开创全面深化改革新局面,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刻领会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增强改革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在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总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充分肯定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取得的重大成效和宝贵经验,对巩固机构改革成果、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部署,思想性、指导性、针对性都很强。我们要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深刻学习领会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切实抓好贯彻落实。深刻把握“五个方面”的重大成效,进一步坚定改革的决心这次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重大动作,是一次战略性战役。从五个方面系统总结了改革取得的重大成效,充分证明了党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充分反映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良好政治效应,充分彰显了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深刻把握“六个坚持”的宝贵经验,进一步深化规律性认识在讲话中高度概括的“六个坚持”宝贵经验,是在机构改革实践中探索和积累的,有力指导了机构改革的实践,是这次机构改革取得重大成效的法宝,彰显了党对治国理政的规律性认识进一步深化。深刻把握“巩固机构改革成果”的主要任务,进一步明确完善机构职能体系方向从“七个方面”明确了做好下一步机构改革工作任务,为完善机构职能体系、推进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提高执政能力和治理水平指明了正确方向。深刻把握“开创全面深化改革新局面”的目标要求,进一步增强当好新时代改革排头兵的责任担当全面完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的改革举措,是中央明确的硬任务。要求我们,要充分用好机构改革创造的有利条件,乘势而上、尽锐出战,集中力量突破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我们要从浙江“三个地”的政治高度,保持改革定力,扛起改革担当,努力在全面深化改革上走在前列、当好排头兵,为全国面上改革提供浙江素材、作出浙江贡献。再接再厉、接续努力,高质量做好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强调,完成组织架构重建、实现机构职能调整,只是解决了“面”上问题,发生了“物理变化”,真正要发生“化学反应”,还有大量工作要做。现在,机构改革组织实施工作已经结束,但推进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提高履职服务能力水平的工作永远不会结束。要以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统领,把调整优化职能、理顺职责关系与健全完善制度机制有机统一起来,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机构改革成果。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体制机制完善好这次机构改革,对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作出了制度安排,我们要把它完善好、运用好,切实把作用发挥好。要进一步优化党委对重大工作的领导。在一些重要领域设置的议事协调机构,目的是谋大事、议大事、抓大事,更好地坚持民主集中制,提高议事的科学性。议事协调机构对重大工作的领导是总揽而不包揽,不要事无巨细都抓在手上,重点是要提高议事能力和协调水平。不少议事协调机构是新设的,要及时制定议事规则,明确议事范围、议事重点、议事流程,切实为党委决策服务好、参谋好。议事协调机构的办事机构,也要准确定位、履职尽责。要进一步加强党政机构职能统筹,发挥好党委职能部门统一归口协调管理的职能,统筹本领域重大工作。被归口的部门,要立足职能定位,自觉接受领导,做好请示汇报。党委职能部门加挂政府机构牌子的,要依法履行好承担的行政职能,以政府机构名义开展工作。把部门“三定”规定正确履行好“三定”规定具有法规属性,是部门运行和依法履职的基本依据,目的是明确部门职能定位、厘清职责边界、规范权力运行,避免职责越位、缺位、错位。各部门要严格执行“三定”规定,把精力放到转变和优化职责上来,加快内部职责、业务有机融合。对多个部门管理的事项,“三定”规定中明确了谁为主、谁配合的主次关系和职责分工,相关部门要建立协调配合机制。特别是安全生产、生态环境、应急救援、社会稳定等重点领域,要明确责任链条分界点、衔接点,确保责任链条无缝对接,决不允许出现相互衔接不畅而失管、漏管、脱管。比如防台防汛、森林防火、抗震救灾等,要妥善处理好“防”与“救”的关系,加强协同配合、形成整体合力。对内部职责整合,各部门要按照“事合、人合、心合、力合”的要求,加快从“物理整合”向“化学融合”转变。要对改革后的机构运行情况、特别是“三定”规定落实情况进行评估,对反映出来的问题统筹研究解决,把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流程抓到位,真正实现脱胎换骨。把相关配套改革任务完成好在事业单位改革方面,要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优化布局结构、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的要求,加快推动改革任务落地见效。各地各部门必须把责任担起来,把任务落下去。要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清理规范整合,加大“小、散、弱”事业单位和职能相近事业单位的撤并力度;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要提质提速,确保今年全省基本完成改革任务。在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方面,要根据中央专项部署,加快市县5个领域执法队伍整合组建,省级主管部门要加强指导,确保按期到位。要规范执法行为、改进执法方式,加强对行政处罚、行政强制事项的源头治理,最大限度减少不必要的执法事项。继续探索在更大范围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加快完成全省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执法力量整合,建立健全部门间、领域间执法联动机制。要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等方面力量,在乡镇(街道)逐步推行一支队伍管执法,保证基层事情基层办、基层权力给基层、基层事情有人办。特别要把提高基层履职能力和持续战斗能力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多关心关爱基层干部,多渠道、全覆盖开展乡镇(街道)工作人员培训,确保部门下放的事项基层接得住、托得起、管得好。把机构编制法定化落实好机构编制是重要政治资源、执政资源。我省用编需求与编制控制的矛盾较为突出,必须把好钢用到刀刃上。要贯彻“严控总量、统筹使用、有减有增、动态平衡、保证重点、服务发展”的思路,做到“瘦身”和“健身”相结合。这次机构改革,我们对机构限额和编制职数把得紧,效果也明显,各地各部门都讲政治、讲大局、讲原则,体现了很强的政治纪律性。今后,还要做好长期过“紧日子”的准备,继续从严从紧掌握,定下的原则不能“翻烧饼”,精干设置的机构编制不能反弹。上级部门要支持地方工作,对“一对多”“多对一”情况要优化领导方式、加强工作指导、做好上下衔接,不允许以任何形式干预地方机构编制事项。要认真执行《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加快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部门履行职责要以“三定”规定为依据,设置机构、配备人员要按“三定”规定核定数执行,强化机构编制严肃性、权威性。要推进编制精细化动态管理,加大部门间、地区间编制统筹调配力度,用创新的办法走出一条符合浙江实际的路子来。扛起责任、自我加压,坚定不移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走在前列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时强调,全面深化改革是我们党守初心、担使命的重要体现。浙江是改革开放先行地,全面深化改革就是浙江的使命、浙江的担当。当前,外部环境总体趋紧,挑战和压力不断增多,面临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越来越复杂,推动改革任务落实更为紧迫、更加艰巨。我们要以争当排头兵的使命担当,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总抓手,把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改革、涉及重大制度创新的改革、有利于提升群众获得感的改革放在优先位置,攻坚克难、善作善成,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发展。对接国家战略,抓紧研究落实一批改革举措着力抓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落实,紧扣“一体化”“高质量”,深化研究示范区和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建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努力在重大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产业创新、平台合作共建、油气产业合作创新等方面取得新突破,着力打造浙江自贸试验区2.0版。着力推进“一带一路”走深走实,高标准推进“一带一路”系列站、境外经贸合作区和国际合作产业园建设,加快宁波“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16+1”经贸合作示范区、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建设,努力在制度、载体、项目上进行创新突破。其他涉及我省的国家战略举措,也要认真推进落实。全面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提质扩面,努力打造营商环境最优省持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把改革取向、改革精神、改革效应更加充分地体现到各领域改革中,把改革全面向乡镇(街道)、村(社区)延伸,向公共服务、中介服务、司法服务、机关内部等领域延伸,引领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最大限度发挥“最多跑一次”改革对全面深化改革的牵引作用。全面实施“10+N”优化营商环境便利化行动,打好“标准地+承诺制”、投资审批便利化、“亩均论英雄”等改革组合拳,所有民生事项、企业事项全部都要开通网上办理,全面打造稳定可预期、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聚焦高质量发展,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创新特别要完善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坚决打破“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的阻隔。要围绕跨越融资的高山,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融资畅通工程,把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信用体系和评估体系建设、金融和科技结合、考核激励机制等基础性工作做好,推动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取得实质性突破,从根本上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能。要围绕跨越转型的火山,研究更大力度支持产业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的改革举措,推出一批首台套、首批次政策,促进创新产品应用,从供需两端共同发力推进创新创造。强化共性技术和基础科学集中攻关,加快重点装备、技术的国产化进口替代,支持浙江大学、阿里巴巴、西湖大学等高端科研机构和企业建立一批创新联盟,集中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要围绕跨越市场的冰山,深入推进“互联网+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深入推进“浙江制造”品牌建设,深入推进浙江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围绕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短板问题,全面铺开各领域治理工作的数字化转型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思维,推进系统对接、数据共享、业务协同,打造一体化数据平台,加快推进政府经济调解、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环境保护等各项职能及政府运行的数字化转型。健全矛盾预警排查和多元化解机制,推进“基层治理四平台”综合集成,以“数字化+网格化”推进基层治理创新,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水平。完善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探索普遍认可的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等“旧改”模式,健全垃圾分类制度体系,统筹推进美丽乡村、美丽城镇建设,让群众有更多的改革获得感。加强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切实增强干事创业敢担当的本领改革越到深处,越要担当作为、蹄疾步稳、奋勇前进,不能有任何停一停、歇一歇的懈怠。要健全改革委牵头抓总、改革办统筹协调、专项小组分领域负责、牵头单位组织推进、责任单位具体落实的改革责任体系,牢牢抓住牵一发动全身的重点改革,确保党中央和省委改革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要完善改革领导决策和推动落实机制,压实各级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抓改革落实的责任,发挥督察机制作用,确保改革决策落地生根。要研究支持改革创新的管用办法,鼓励各地各部门探索更多的创造型、引领型、集成型改革,释放更多改革红利。要准确把握新机构新职能新任务,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充分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聚焦事关改革发展的重点难点,聚焦制约群众获得感提升的痛点堵点,多谋实招硬招,扎扎实实做事,以改革的实际成效践行初心使命。 车俊在省直单位厅局长工作交流会上的讲话  2019年7月29日今年伊始,省委就部署开展了“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活动。在全年时间任务都过半这个节点,我们利用这样一个机会,对开展“三服务”活动进行再部署再推进。省委之所以采取厅局长上台交流这种形式,让厅局长们走到前台,就是希望改变过去仅是县委书记唱主角、厅局长当听众的情况。省委初步考虑,今后还将根据形势和任务的需要,进一步拓展县(市、区)委书记工作交流会这个平台的功能,请不同的工作主体上台交流,以此更好地推动全省各地各部门在“三服务”中比一比工作作风、比一比担当精神、比一比落实能力、比一比服务业绩。 当前,随着“三服务”活动的全面推进、深入开展,企业、群众、基层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对“三服务”的规律性认识也在不断完善、逐步深化。进入新阶段之后,“三服务”如何深入持久有效地开展下去,更好地破解困扰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难题,更好地解决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更好地补齐制约基层改革发展的突出短板,更好地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成果体现到“三服务”中,将“三服务”打造成浙江工作的又一响亮品牌?关键是做到:“聚焦四个重点、打开四个通道”。 一要聚焦“初心使命”,进一步打开从“要我做到”到“我要做好”的通道。中央部署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后,省委就明确提出把“三服务”活动作为浙江推进主题教育的特色载体,要求各地各部门特别是第一批开展主题教育单位在“三服务”的过程中努力实现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有机融合、相互促进,真正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开展“三服务”活动,目的就是以实打实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有力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做到哪里困难多就去哪里服务,哪里问题突出就到哪里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讲,“三服务”活动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精神实质上是高度契合的,在根本任务上是高度相通的,在具体目标上是高度一致的。可以说,我们对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认识得越深刻、越透彻,开展“三服务”就会越自觉、越主动。实事求是地讲,现在全省“三服务”面上的成效是比较明显的,企业、群众、基层的反响也是比较好的,但也存在一些短板和问题。归根结底,还是思想认识不到位,没有真正从践行初心和使命的高度来认识“三服务”,没有看到“三服务”中有政治、有大局、有民心,没有把“三服务”作为一种分内职责、一种高度自觉。如何才能进一步提高开展“三服务”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呢?就是要借开展主题教育的东风,对照提出的“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总要求,突出抓好3个方面: 一是从“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增强做好“三服务”的定力。要真正把“三服务”的过程作为自觉践行赋予浙江新期望的过程,以“三服务”的实际行动持续推动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在浙江一贯到底、落地生根,努力实现维护意识、维护行动、维护能力、维护效果的高度统一。 二是以争当学懂弄通做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排头兵的使命担当,提高做好“三服务”的能力。要深入学习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所蕴含的初心使命、立场原则、观点方法,特别是坚持好发展好在浙江工作时确立和倡导的为民办实事、坚持发展“枫桥经验”“跟着群众跳火坑”、推进机关效能建设等重要制度、宝贵经验、有效做法,从最突出的问题着眼,从最具体的工作抓起,想方设法破解企业、群众、基层在发展中遇到的困惑和难题,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三是站在为企业、群众和基层设身处地着想的角度,激发做好“三服务”的动力。要切实把握群众思想脉搏,及时了解各方利益诉求,用心体悟企业创业立业的艰难、群众生产生活的艰辛、基层工作环境的艰苦,在服务中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以心换心,真心实意为他们在经济上解困、生活上解难、思想上解惑,以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提升企业和群众的幸福指数。 二要聚焦“提质升级”,进一步打开从“多点开花”向“重点突破”的通道。我们做任何工作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只有把握“时”与“势”,抓住关键节点、找准突破口,应势而谋、因势而动、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才能推动各项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一步一个台阶往上迈。“三服务”现在也到了一个全面提质升级的关键卡口。当前,企业、群众、基层服务需求越来越具体、越来越多元,而我们的服务供给还存在不平衡、不充分、不对路的问题。前一阶段,“三服务”是侧重于把各方面的力量动员起来,全面铺开、形成声势;下一步,关键是要把各方面的力量整合起来,突破难点、打造亮点。重点是要打好“三张服务牌”: 一是在创新服务载体上打好“特色牌”。要对照“三条原则”“三张清单”,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自选动作,真正把自身的服务职能充分发挥出来、服务潜能充分挖掘出来、服务优势充分展现出来,努力打造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叫得响、立得住的服务品牌。 二是在提升服务内涵上打好“融合牌”。要把服务企业的重点落到优化营商环境上,为他们提供土地、资金、技术、人才等全要素服务;要把服务群众的重点落到提升生活品质上,为他们提供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全方位服务;要把服务基层的重点落到力戒形式主义上,以自我革命、刀刃向内的勇气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进一步为基层减负。在此基础上,还要把服务企业、服务群众和服务基层融为一体、贯通起来,形成全覆盖、全过程、全天候服务的“三足鼎立”之势,真正以大服务、深服务让服务对象有更多的获得感。 三是在完善服务机制上打好“联动牌”。为解决好涉及多个部门和层级的“三服务”问题,省里专门建立了“三服务”小管家(协同办理平台)。下一步,要借助这个平台、用好这个平台,在全省纵向打通问题梳理分类、汇总提交的双向通道,横向建立跨部门协调交办、跟踪督查的有效机制,进一步加强部门间和上下层级间的协调配合,推动各级各部门主动认领问题、合力解决问题,让问题在部门之间流转起来、化解开来,不让企业、群众、基层找来找去、求来求去,不断提高“三服务”活动的质量和效率。这里要强调的是,决不能为了追求办结率,就少输入、漏输入难办结和需要长时间办结的问题。因为,“三服务”活动的本质就是破难攻坚,而回避问题、弄虚作假、失信于民就背离了初衷,是我们必须坚决防止、坚决反对的。 三要聚焦“精准精细”,进一步打开从“主动破题”到“有效解题”的通道。开展“三服务”活动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要更实、更细、更精准,把服务更加高效地落到企业、群众、基层的急需处。总的来看,各地各部门大多是按照这样的要求在做。特别是一段时间以来,全省各地各部门在调查研究中收集梳理出来的问题,都已经开始破题见效了,但离解决所有问题、彻底解决问题,还有不小的距离。这就要求我们,把问题研究得更深一些、更透一些,把措施制定得更精准一些、更精细一些。重点要做好3件事: 一是既要网上“键对键”,又要现实“面对面”。一方面,要发挥好各类网络信息平台收集各方诉求渠道广、解决具体问题速度快的优势,让“三服务”插上科技的翅膀。另一方面,也要经常深入到企业、群众和基层中开展调查研究,用脚步丈量民情,多听一听各方面的真实诉求、多看一看问题解决的实际进展、多学一学人民群众的经验智慧。 二是既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又要“解剖一只麻雀、解决一类问题”。在坚持一企一策、一事一议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的基础上,要对反映强烈、带有共性的突出问题系统梳理、深入剖析,多从制度上找原因、多从规律中找办法,该打政策补丁的及时打补丁、该校正执行偏差的坚决纠正,努力起到举一反三、以点带面的作用。 三是既要拿出“钉钉子”的韧劲,又要下足“绣花”的功夫。要把开展“三服务”和主题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认真梳理中央环保督察、扫黑除恶督导中反馈的问题和意见,紧密联系近年来我省发生的重大事件、典型案例和一些信访案件,主动对照反思,作为查摆的重要内容、整改的重点方面。特别是结合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抓好9项专项整治,逐条逐项列出清单、明确时限,不达目的决不收兵。 四要聚焦“开明开放”,进一步打开从“体内循环”到“群众评价”的通道。“三服务”活动成效怎么样,要靠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说话,要让服务对象、让广大人民群众来评判,决不能关起门来自娱自乐、自说自话,也决不能“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我们要始终牢记人民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开展“三服务”的最高标准和推动工作的最大动力。特别是要充分利用各种渠道深入宣传“三服务”帮企业爬坡过坎、为群众排忧解难、为基层减轻负担的进展和成效,让人民群众知晓“三服务”、主动参与“三服务”、评价推动“三服务”。同时,要及时对照人民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把外力推动和自我加压结合起来,拿起督察考评利器,以督促改、以改增效,努力向人民群众交出更加优异的服务答卷。 在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的讲话2019年6月28日车俊 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上指出,要坚持通过深化改革来破难题、解新题,加快改革创新,推动任务落实,强化制度集成,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增强应对挑战、抵御风险能力。当前,我省改革发展形势正处于深刻变化之中,外部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改革工作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因势利导、统筹谋划、精准施策,在改革攻坚克难中出实招、出硬招,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向纵深发展,推动改革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聚焦关系经济发展全局的改革,着力解决高质量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从资源小省跃居为经济大省,靠的就是推进改革开放,充分释放市场活力和全社会创造力。新时代,浙江要在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更需要以有力有效的改革举措,支撑经济运行的稳、带动质量效益的升,增创“市场有效、政府有为、企业有利、百姓受益”的体制机制新优势。进一步推出对接服务国家战略布局的改革举措。服务“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是浙江的使命所在、责任所在、活力所在。要以“一带一路”为统领,争取自贸区赋权扩区,推进海港、陆港、空港、信息港“四港”联动发展,加快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研究出台和落实一批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改革举措,在跨省毗邻地区一体化合作、产业创新平台合作共建、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等方面取得新突破。进一步推出应对突出风险挑战的改革举措。当前,传统竞争优势减弱等问题,给我省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小的风险和挑战。战胜这些风险挑战,唯有改革攻坚。特别是面对中美经贸摩擦的不确定性和长期性,以及对科技、产业、就业等领域产生的次生影响,必须树立未雨绸缪的意识,加快建立有效的监测预警管理系统,做好压力测试和应急响应,形成多方案可选、多部门协同、省市县联动的工作体系。要加大对相关企业的支持力度,在助力企业攻关“卡脖子”技术、支持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加强资源要素保障等方面出台更有含金量的政策。进一步推出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改革举措。国有经济优,民营经济活,多种所有制经济相得益彰、共同发展,是我省的一大优势。■ 要不断做大这一优势,就必须持续深化市场取向改革,让无形之手、有形之手各司其职,国资民资外资各显神通,唱响合奏曲,释放新动能。■ 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充分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功能,扎实推进国有企业混改、整合重组、资产证券化,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让国有企业成为新时代改革发展的排头兵。■ 要创新招商引资机制,加大高质量外资引进力度,在推动央企合作方面迈出更大步伐。■ 要积极推广温州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台州小微金改等经验做法,完善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机制,打好减负降本、融资畅通、企业帮扶等组合拳,并积极以立法的形式,把改革成果固化下来、上升为法律。■ 要聚焦打造营商环境最优省,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要求,激发市场活力,挖掘市场潜力,增强市场主体竞争力。推进优化营商环境“10+N”行动,一方面盯着企业开办、获得信贷、纳税、执行合同等营商环境主要指标,对标国际国内领先水平,在压缩时间、精简环节、减少材料方面持续发力;另一方面盯着企业的切身感受,建立起规则公开透明、监管公平公正、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的制度体系,更多地以企业承诺替代政府审批,以制度标准替代自由裁量,真正让企业办事“不求人”。■ 要把天然气体制改革作为惠民利企和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有力保障供给,下决心降低价格,更好地满足企业和群众用气需求。聚焦涉及重大制度创新的改革,着力解决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中的短板问题改革总是与制度创新相伴而行、相辅相成,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数字革命的大背景下,推动各领域治理工作的数字化转型是时代潮流和大势所趋,也是改革攻坚和制度创新的重要着力点。浙江在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数字化转型上见事早、决策早、启动早,走在全国前头。我们要乘势而上,以更大力度推动数字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让“数字化转型”成为浙江改革一张新的金名片。继续加快政府数字化转型。大力推进“互联网+放管服”,优化和推广“浙里办”“浙政钉”,全力打造“掌上办事之省”“掌上办公之省”,加快实现“跑一次是底线、一次不用跑是常态、跑多次是例外”。尤其在推进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改革中,要依托“浙政钉”平台,推动各单位办公系统整合对接,实现办文办会办事、督察督办、后勤管理等数字化应用。全面铺开各领域治理工作的数字化转型。大力实施城市大脑、电子发票、无感支付、电子身份证等一批标志性项目,变盆景为全景,形成体现浙江特色的数字化转型新模式、新方案。■ 在城市治理领域,推广杭州“城市大脑”建设经验,打造汇集各类信息的城市智慧中枢,在态势感知、资源配置、决策指挥、预测预警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在社会治理领域,在加快系统整合、数据共享的基础上,推动各地综治中心、诉讼服务中心、矛盾纠纷调解中心等整合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实现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聚焦提升群众获得感的改革,着力解决群众牵肠挂肚的问题人民群众有没有获得感、有多少获得感,是衡量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准。我省“最多跑一次”改革之所以能取得重大成果,根本原因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开门搞改革,让群众成为改革的监督者、推动者、受益者。当前,“最多跑一次”改革正在向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领域持续延伸覆盖。要坚持把群众牵肠挂肚的问题,把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作为改革的指向、攻坚的重点,精准聚焦、靶向发力,不断提高群众的改革获得感。针对群众办事的烦点攻坚。要加快推进办事事项迭代升级、流程再造,推动办事由“手动”上网代替“脚动”跑路。省委改革办要牵头编制“一件事”办事指南,深入推进减事项、减环节、减材料、减次数、减时间、减费用,加快实现群众和企业“一件事”全流程“最多跑一次”。省大数据局要大力推进“一件事”数据流程的整合优化,在政务服务网、“浙里办”APP等平台设置“一件事”主题套餐,加快推进“网上办、掌上办、一证办”。找准群众感受明显的突破点攻坚。要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向高频服务事项、人流密集场所聚焦,努力办成一批顺民意、聚民心的大事要事,让群众有更多看得见、摸得着、感受明显的改革获得感。要把推动杭州火车东站服务大提升作为“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公共场所延伸扩面的当头炮,省委改革办统筹协调,杭州市担起属地责任,省级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合力打造最快捷、最民生、最智慧、最国际、最杭州的“未来枢纽”。积极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全省火车站、汽车站、机场、码头、地铁站等交通设施延伸,向体育馆、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文化馆、纪念馆等文化场馆延伸,向居民小区、校园、医院、商场、景区等一切群众有需求的地方延伸,让“最多跑一次”改革带着温度延伸扩面、落地生根。聚焦民生领域的热点攻坚。■ 要从群众反映集中的民生问题中、从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中,发现需要改革攻坚的热点民生事项,以“最多跑一次”的理念和方法创新模式、完善机制、形成长效。■ 要认真落实关于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抓紧谋划和行动,坚持因地制宜、效果导向,充分调动居民、企业、政府在垃圾分类工作中的积极性,努力推动我省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走在前列。■ 要把老旧小区改造作为给群众“发红包”的惠民工程和拉动投资的发展工程,加大小区环境整治力度,积极探索普遍认可的老旧小区加装电梯、配建停车设施新模式,加快发展居家养老、托幼、医疗、助餐、保洁等配套服务,并在优化审批流程、创新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等方面加大力度。当前,我省改革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改革推进在部门间、区域间、层级间还不够平衡,有的改革落实不够到位,有的改革工作人员配备不足,有的专项小组作用发挥有待进一步加强,等等。我们要以中央改革办改革督察为契机,做长长板、补齐短板,推动我省改革工作全环节全链条大提升,重点跑好两个“一公里”:■ 一要跑好“最先一公里”。在改革顶层设计环节,敢于破题、善于解题,抓实问题、开对药方,使每一条改革举措都内涵清楚、指向明确、解决问题。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深改组和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并需要我省贯彻落实的文件,都要逐一明确牵头单位,严格时间节点,保证质量、加快出台。■ 二要跑好“最后一公里”。落实不到位,一切都是零。要强化改革的实效评估,既看单项改革执行落实情况,也统筹考虑相关制度的集成效果,及时发现改革推进中变通走样、夸大吹牛、慢落实不落实等问题,拿起督察考评的利器,以督促改、以改增效。要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开展“三服务”活动,抓好改革专题调研,对于存在“中梗阻”问题的改革项目,逐一研究、督促整改,加快让改革的蓝图变成现实,以更好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大局。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9年6月26日车俊根据形势发展和任务需要适时开展集中教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鲜明特色和重要抓手。从抗战时期的延安整风到改革开放初期的全面整党,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三讲”教育到新世纪初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从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都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党的十九大提出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这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作出的重大部署和战略安排,是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实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目标任务的迫切需要。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就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专程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嘉兴南湖红船,回顾建党历程、重温入党誓词、弘扬红船精神,向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宣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坚毅决心。5月13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从今年6月开始,在全党自上而下分两批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紧接着中央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意见》。5月20日在江西考察期间,专门赴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于都县,探寻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之源,强调中央即将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作出部署,各地区各部门要抓好落实、抓出成效。5月31日中央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对主题教育进行了全面动员部署,拉开了全党主题教育的大幕。省委对这次主题教育高度重视,根据中央要求,结合浙江实际,前期作了认真准备。6月2日,省委常委会会议专题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审议通过了全省开展主题教育的实施意见和省委常委会带头深入开展主题教育的实施方案等文件,对高标准高质量组织实施好我省主题教育进行了深入研究、作出了总体安排。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部署要求,以走在前列的政治自觉高标准开展主题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加快推进“两个高水平”建设。一、学深悟透、对标对表重要讲话精神,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思想自觉开展主题教育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开展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全面阐明了主题教育的根本任务、总要求、重点措施和工作要求,为开展主题教育提供了根本指针和重要遵循。开展好这次主题教育,首先就要吃准吃透、学懂弄通重要讲话精神,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部署要求上来。1. 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是什么”,为我们扛起新时代历史重任、走好新时代长征路锚定了前进坐标。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反复告诫全党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这次重要讲话中,再次强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可以说,提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个伟大时代命题,体现的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历史规律、时代潮流的深刻把握,彰显的是对党、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赤诚情怀,展现的是勇于自我革命、保持旺盛斗志的崇高品质。学习好贯彻好重要讲话精神,就必须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我们党执政70个年头这个特殊历史节点上,搞清楚我们为什么出发、为谁而奋斗,弄明白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以“赶考”的心态、“接力”的状态,朝着党的十九大绘就的宏伟蓝图不懈努力、向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砥砺前行,切实担负起我们这一代人在特定历史阶段必须担负起的重大使命。2. 的重要讲话深刻总结了“我们党走到今天靠什么”,为我们烧旺理想信念之火、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夯实了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功的秘诀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始终把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摆在突出位置,以理论上的清醒保证思想上的统一,从而实现政治上的团结、行动上的一致。在这次重要讲话中,就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强化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发扬革命精神等进行了深刻论述,对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提出了新要求。学习好贯彻好重要讲话精神,就必须来一次理论大学习、思想大洗礼,其中最首要、最根本的是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命脉和灵魂。3. 的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党的一切工作为了谁”,为我们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巩固党长期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根基确立了价值导向。反复强调,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在这次重要讲话中,又深刻指出人民是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我们党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再次重申我们党除了人民利益以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并要求全党同志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学习好贯彻好重要讲话精神,就必须深刻领悟党的领袖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和博大情怀,始终牢记“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教育引导全省广大党员干部自觉践行党的根本宗旨,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深深镌刻在脑海中、自觉落实到行动上,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永葆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谋幸福的赤子之心。4. 的重要讲话深刻指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着力点在哪里”,为我们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指明了努力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巨大的政治勇气全面从严治党,以坚定决心、顽强意志、空前力度整治“四风”、惩治腐败,消除了党和国家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党内政治生活气象为之一新,使我们党在革命性锻造中焕发出新的强大生机活力。在这次重要讲话中,再次告诫我们,党面临的“四大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面临的“四种危险”是尖锐的、严峻的。特别是结合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就如何理性认识和从容应对中美经贸摩擦,对领导干部明确提出了增强忧患意识、发扬斗争精神、敢于担当作为等要求。学习好贯彻好重要讲话精神,就必须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命、自我提高的能力,同一切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问题作坚决斗争,不断展现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总之,对的重要讲话学得越全面、越深入,我们就越发深刻感受到:这一重要讲话是面向全党全国发出的政治动员令,是通篇闪耀真理之光、传递信仰之力的纲领性文献,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与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的执政宣言书,是深刻洞悉世情国情党情、贯通过去现在未来的生动党课。浙江作为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改革开放先行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有责任、有条件、有使命在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上走在前列。因此,我们必须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努力对重要讲话精神认识得更深一些、理解得更准一些,对党中央作出的决策部署跟进得更快一些、落实得更好一些,确保交出一份高分答卷。二、全面对照党中央部署要求,紧密结合浙江实际,以勇立潮头的姿态推动我省主题教育走在前列对这次主题教育的根本任务、总要求、具体目标、方法步骤,阐述得很全面很深刻,党中央规定得很具体很明确。省里下发的实施意见结合浙江实际,又作了深化细化具体化。从思路原则、工作方法的角度,我们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在一体谋划推进上下功夫,确保主题教育一鼓作气、一气呵成。这次主题教育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只有坚持系统思维、统筹谋划推进,才能取得最好成效。一是对照总要求落实重点措施。这次主题教育的总要求是“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这12个字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我们必须全面把握其丰富内涵和内在逻辑,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这次主题教育与以往不同,不划阶段、不分环节,我们必须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坚持边学习、边调研,边查摆问题边整改,不能等到最后再来整改问题。二是做到两个批次紧密衔接。我省主题教育自上而下分两批进行,其中第一批为省直机关及其直属单位,杭州、宁波市直机关及其直属单位,省属国有企业;第二批为省以下各级机关及其直属单位、高校和其他基层组织。两个批次要有机衔接、合力合拍,紧扣不同的时间节点、针对各自的情况特点,突出差异化、提高精准度,作出有针对性的具体安排。三是实现两不误、两促进。开展主题教育要与省委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与我们当前正在做的事情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主题教育和各项工作相互促进、良性互动,以推动工作的实效检验主题教育的成效,切实防止“空对空”,坚决避免“两张皮”。比如,要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促进各级领导干部下沉到基层、下沉到一线,切实解决企业、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推动省委部署的“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活动开展得更实更细更精准;加快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和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建设方案,加快实施浙江省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行动方案,努力书写好新时代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浙江篇章;放大治理的格局视野、创新治理的方法路径,进一步提升地方治理现代化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在创新工作载体上下功夫,确保主题教育彰显“红船味”“浙江味”。要在开展主题教育上走在前列,就必须对照中央5个方面的目标要求,高质量地完成规定动作。与此同时,也要用足用好浙江作为“三个地”的独特优势,积极地做好自选动作,充分体现浙江特色。为此,我省的实施意见提出了理论学习有新进步、思想政治有新加强、干事担当有新作为、为民服务有新提升、清正廉洁有新形象、推动发展有新成效等“六个新”的目标。全省各地各部门要紧扣这六个方面,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创新方法、丰富载体,激发创造性、增强针对性、突出实践性,决不能搞上下一般粗、横竖一刀切、左右一样齐。一是在理论学习上,要结合对“八八战略”的再学习再解读,加深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大政方针的理解,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更加坚定自觉地推动“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二是在思想政治上,要把开展主题教育与自觉践行对浙江的新期望结合起来,不折不扣落实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真正把“两个维护”落细落实、见诸行动。三是在干事担当上,要从红船精神、浙江精神中汲取营养,激发直面矛盾的斗志、保持创业创新的激情,特别是要在防范化解风险隐患等重大考验中彰显担当、建功立业。四是在为民服务上,要在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基础上,以“最多跑一地”改革为突破口,更好地化解社会矛盾,不仅要把为民的好事办得更好、实事办得更实,更要努力让人民群众的难事不再难办、烦事不再烦心。五是在清正廉洁上,要全面落实清廉浙江建设要求,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廉政教育月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分明公私、分开“亲”“清”,始终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六是在推动发展上,要结合常态化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活动,把主题教育激发出来的干事热情和进取精神转化为推动加快“两个高水平”建设的强大动力,努力使浙江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三是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确保党员干部受到触及灵魂的教育、人民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这次主题教育的一个鲜明特点是,坚持问题导向,直奔问题去。在这次重要讲话中点出的一些突出问题,在我省也是不同程度存在的,有的甚至还比较突出。比如,在思想理论方面,有的不真学,装样子、搞应付,甚至按要求要写的学习体会文章也是从网上直接拷贝复制;有的不真信,不信马列信鬼神;有的不真用,学用脱节、知行不一,执行上级政策打了折、走了样。比如,在执行纪律规矩方面,有的对党不忠诚不老实,该请示的不请示,该报告的不报告,该集体决策的不集体决策;有的履行主体责任不担当不作为,日常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有的对组织的教育提醒不在乎不接受,在正风反腐如此高压态势下,依然我行我素,不收手、不收敛,甚至组织函询谈话或者调查时,还遮遮掩掩、闪烁其词。比如,在服务群众方面,有的政绩观错位,搞“材料政绩”“数字政绩”,结果“工作材料编得好,但是群众不叫好,数字指标报得高,但是干部威信不见高”;有的权力观扭曲,不仅没有为人民用好权,反而滥用权力甚至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走到了人民的对立面;有的责任心缺失,对群众感情淡漠,不愿跟群众打交道、不把群众的事当回事,一些本来能够及时解决的问题,久拖不决,甚至小事拖大、大事拖炸。比如,在担当作为方面,有的不愿担当、不敢担当、不善担当,信奉“不做不错、多做多错”哲学,习惯于当“太平官”,为了不出事、宁愿不干事,遇到事情推起来“打太极”、拖起来“赛蜗牛”、躲起来“藏猫猫”。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开展主题教育,主动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翻箱倒柜再查摆、全面彻底再剖析,深挖思想根源,把“改”字贯穿始终,立查立改、即知即改、能改全改。特别要结合专项整治,逐条逐项列出清单、明确时限,坚决确保取得实际效果、解决实质问题。三、强化落实之功、执行之力,以强有力的组织领导、过硬的作风确保主题教育开局顺利、走深走实根据中央要求,现在我省开展主题教育的领导小组和办公室都已经成立了,工作方案、活动安排也确定了,关键是要抓好落实。一是坚持以上率下。省委常委会作为省委的领导核心,必须为全省当示范、作表率。省委常委会全体郑重承诺做到“五个始终”“六个带头”,即始终高举思想旗帜,始终秉持政治忠诚,始终担当履职尽责,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始终恪守务实清廉;带头参加学习研讨,带头深入调查研究,带头听取群众意见,带头检视查摆问题,带头抓好整改落实,带头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也必须充分发挥头雁效应,无论是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都要先一步、深一层、实一些,真正为广大党员干部做出样子。二是压紧压实领导指导责任。各级党委(党组)是抓好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主题教育的责任主体,必须把开展主题教育作为当前重大政治任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精心谋划、周密组织。党委(党组)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负总责,班子成员要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加强对分管领域的指导督促。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的第一批单位要抓紧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以便发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能作用,形成齐抓共管合力。为确保主题教育质量,省委已经组建并将派出18个巡回指导组,对第一批单位进行督促指导,市委和行业系统主管部门党委(党组)也要派出巡回指导组加强指导。要注重强化宣传引导,充分运用各类媒体,大力宣传中央和省委关于主题教育的重要精神和决策部署,大力宣传主题教育工作进展和实际成效,大力宣传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努力营造良好氛围。三是求真务实力戒形式主义。开展主题教育,必要的形式是需要的,但不能搞主义。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这次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主题教育取得实效的重要保证。因此,开展主题教育,要严格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有关规定,决不能一边反形式主义一边又不知不觉搞形式主义。学习教育不对写读书笔记、心得体会等作硬性要求;调查研究不搞层层陪同,不搞“作秀式”“盆景式”调研;检视问题不大而化之,不避实就虚,不以上级指出的问题代替自身查找的问题、不以班子问题代替个人问题、不以业务问题代替思想政治问题、不以旧问题代替新问题;整改落实不能空喊口号、蜻蜓点水,不能虎头蛇尾、久拖不决,确保以好作风抓出好效果。 车俊在浙江日报创刊7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2019年5月9日同志们: 今天对于浙江日报来说,是一个载入报史、值得纪念的重要日子,也是一个再启征程、再谱新篇的重要起点。首先,我代表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向浙江日报创刊70周年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全体员工和离退休老同志致以诚挚的问候!浙江日报是浙江省委机关报,是省委重要的新闻舆论阵地。70年来,浙江日报忠实宣传党中央的方针政策和省委的决策部署,热情讴歌浙江干部群众创业创新的生动实践,为浙江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这些年来,浙江日报坚决贯彻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深入宣传我省推进“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成效,做到了有声有色有气势、出新出彩出精品,为我省“两个高水平”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舆论支持和精神支撑。对于浙江日报的工作,对于一代又一代浙报人的辛勤付出,省委是充分肯定的。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颠覆性、革命性变化的新形势,如何更好地肩负起提出的“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是新时代对主流媒体提出的重大命题,也是浙江日报在发展道路上必须回答好的考卷。浙江是中国革命红船的起航地、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萌发地。希望浙江日报以创刊70周年为契机,深入贯彻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始终牢记“争创一流党报集团”的殷切期望,认真落实黄坤明同志的批示精神,以排头兵的姿态,拥抱时代、守正创新,更好地发挥新闻舆论工作的主阵地、主渠道、主力军作用,努力展现新时代省委机关报的新担当,为我省推进“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加快“两个高水平”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具体来说,就是要展现“四个新担当”: 一要在坚持“党报姓党、党报为党”上展现新担当。党性原则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原则。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媒体格局如何变化,这条原则始终不能变。浙江日报由党创办、为党而生、随党而兴,流淌的是党的血液,传承的是党的基因,必须把姓党、爱党、护党、为党作为不变初心、坚定信念、光荣传统。希望浙江日报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旗帜鲜明地把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的要求落实到新闻生产、舆论引导、阵地管理的各领域各环节。特别是对于每一篇新闻、每一篇评论,怎么报道、以什么角度报道、报道到什么程度,都要坚持政治标准、考虑政治因素、注重政治效果,更好地引导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 二要在奏响主流舆论最强音上展现新担当。主流媒体的主责主业,就是做大主流、归并支流,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入。当前,随着我省“两个高水平”建设进入关键期,凝聚人心、汇聚力量、集聚智慧等方面的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希望浙江日报不断坚持改革创新,继续紧紧围绕推进“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这条主题主线,聚焦推动改革开放走深走实、打好三大攻坚战、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三件大事,突出稳企业、增动能、保平安三方面重点工作,充分发挥自身权威性、传播力和影响力优势,精心组织开展各类主题宣传、形势宣传、政策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进一步做大做强正面宣传,打造更加强大的主流舆论场。特别是要全面提高正面宣传的质量和水平,在“入眼入耳”的基础上解决好“入脑入心”的问题,始终把优质内容生产作为党报的核心竞争力,深化新闻生产的“供给侧改革”,提升“时度效”,努力把理论讲透彻、把思想讲鲜活、把实践讲生动,让“有意义”的正面宣传变得“有意思”,提升优质内容阅读率、到达率、点赞率、转发率,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推动党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在浙江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三要在推进媒体融合发展上展现新担当。媒体融合发展是一场不容回避的自我革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大趋势,是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大考验。在这场变革中,谁反应得快、行动得快,谁就能占据主动;谁犹豫不决、麻木不仁,谁就会被边缘化。希望浙江日报坚持导向为魂、移动为先、内容为王、创新为要、人才为本,紧紧围绕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这一根本任务,以更高标准、更广视野、更大的改革力度,去谋划和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大力推进内容品质化、媒体品牌化、传播智能化、服务智慧化,特别是要在打造更有影响力的新型主流媒体、提升内容优势、培养全媒体人才上下更大功夫,加快把先发优势转变为领跑优势,努力交出一份让省委满意、读者用户满意的媒体融合发展“浙报答卷”。四要在服务群众、提升群众获得感上展现新担当。新闻工作的源头活水在人民群众,力量也在人民群众。只有走近人民、服务人民,主流媒体才能吸引人民、赢得人民。希望浙江日报更加积极地参与“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活动,运用新闻媒体独特的发现能力、传播能力、引领能力,助推全省“三服务”落实落细。特别是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信息量大、敏锐性强的优势,了解群众的新期盼,及时发现倾向性、萌芽性的问题,紧盯“最多跑一次”改革等与群众密切相关的改革领域,及时掌握和反映社会动态,积极开展新闻舆论监督,认真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同时,要引导全体浙报人坚决克服新闻宣传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放下架子、俯下身子,不仅人到身到,而且情到心到,真正把新闻写在田间地头、写在车间码头、写进兵营校园、写进群众心里。 在县委书记工作交流会上的讲话2019年4月16车俊 同志们: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我省实现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省委明确提出,今年工作的主题主线仍然是“‘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推动工作的重要抓手还是“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活动。在一以贯之抓工作、步步深入抓落实的同时,我们也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不断丰富抓工作的载体、创新促落实的形式。大家都知道,去年元旦后的第一个工作日,省委召开了高规格的全省全面深化改革大会,宣示高举改革大旗、将改革进行到底的意志和决心。今年元旦后的第一个工作日,省委启动了“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活动,省四套班子领导分别带队到全省各地开展服务。初步统计,省四套班子领导已赴52个县(市、区)开展“三服务”活动,通过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收集问题417个,其中现场解决问题76个,明确后续落实解决问题204个,带回来典型问题137个。企业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引进高端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加大金融支持、降低用工成本和运输成本、能源“双控”、完善单项冠军培育机制、注重企业家队伍培育等方面。群众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支持发展民宿等富民产业、异地就医、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推进城乡教育融合发展等方面。基层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支持生态功能区加快发展、重视村集体经济发展、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向村一级延伸、加强街道人大工作、出台发展设施农业政策等方面。应该说,当前“三服务”活动已经初步形成了声势、起了一个好头。今天,我就围绕如何高质量地、深入持续地开展“三服务”活动这个主题,讲3点意见: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认识到位了,开展“三服务”活动才能更加自觉、更加有力。大家可以从3个方面来认识和把握“三服务”活动:第一,服务永无止境、常做常新,省委部署开展的“三服务”活动有着新的内涵和定位。或许有的同志会问,服务不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吗?我们每天不都在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吗?实际上,这里面有一个变和不变的辩证法。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价值追求,这是永远不会变也不能变的。但服务的理念、内容、层次、方法是因地、因事、因人而变化着的,是需要与时俱进地不断更新和提升的。因此,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对照“稳企业、增动能、保平安”的工作要求,省委把“三服务”活动明确定位为:是深入践行对浙江工作新期望、推进“‘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具体行动,是推进浙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也是今年推动“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活动往深里做的具体抓手。“三服务”活动,不是开年之初搞一阵子就完事了的,而是要贯穿全年工作的始终。年初要有部署,年中要有督查,年末要有总结。省委初步考虑,由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共同牵头负责这项活动的督导检查。第二,部署开展“三服务”活动,既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实际行动,也是推进浙江高质量发展的顺时应势之举。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增多。特别是中美经贸摩擦影响仍在持续,外部环境给我们带来的不确定因素仍然比较多。这种复杂、严峻、多变的形势,给企业、群众、基层带来了一些思想上的困惑和现实中的困难,也给我们推进高质量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冲击。越是这个时候,企业越需要帮扶、群众越需要关心、基层越需要指导;越是这个时候,我们各级党委、政府越需要主动跟进服务、全面升级服务、真心实意服务。因此,省委在这个时候开展“三服务”活动,就是要带着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及时回应企业、群众、基层的诉求与期盼,有力地提振企业、群众、基层的信心;就是希望能起到济困解危、雪中送炭的作用,真正让企业轻装上阵、让群众收获满满、让基层活力迸发;就是要进一步树立高质量发展的导向,推动解决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第三,开展“三服务”活动,是省委给全省党员干部提出的一道新考题,考的是作风、是能力、是水平。**同志说:什么叫领导?领导就是服务。这就深刻地告诉我们,服务既是一种责任、一种担当,也是一种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你领导水平是高还是低,一定程度上就看你服务的能力是大还是小。因此,我们评价一个地方、一个部门、一个领导干部“三服务”活动开展得好不好,就看你访了多少家企业、进了多少户家庭、走了多少个乡村,真情实意帮助他们发现了多少问题、提出了多少举措办法,并最终解决了多少问题。省委将以此作为全面检验全省广大党员干部作风、能力、水平的试金石,作为推动我省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发展的重要途径。省委也将通过“三服务”活动来识别、发现、选拔一大批作风好、能力强、水平高的优秀干部,推动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增强本领、锤炼能力、激发干劲,凝聚再深化再出发的力量。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服务方法,采取了精准的服务方式,“三服务”才能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取得成效。各位省领导开展“三服务”后都有一个共同的体会是:服务活动要质量高、效果好,必须方法对路、必须精准务实。结合我开展“三服务”的体会思考和省领导开展服务后反映的情况,我认为要开展好 “三服务”必须把握“三条原则”、建立“三张清单”:“三条原则”:第一条就是奔着问题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企业、群众、基层最深恶痛绝的东西。开展“三服务”活动,决不能做表面文章,决不能搞形式主义,搞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也不能翻来覆去地只去那几家明星企业、明星村、明星人物那里,而是要聚焦发现问题、破解难题,做到哪里困难多就去哪里服务,哪里问题突出就到哪里服务。领导干部下到问题最多的地方去了,真正了解和帮助解决了突出问题,企业、群众和基层就会从内心深处赞同和支持“三服务”活动。第二条就是坚持效果导向、群众满意导向。领导干部开展“三服务”活动,如果只是从某一方自身利益出发,小算盘打得很好,而没有顾及大多数人的利益,那么服务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所以在服务过程中,一定要从大局、从长远、从群众立场出发,体现和落实“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小道理服从大道理”的理念。特别是遇到涉及企业和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时,一定要善于把大账算好、把政治账算明白,切不可因小失大、久拖不决,影响党委、政府的威信。第三条就是不为办不好找理由、多为办得好想办法。干工作、做事情,主动性、创造性很重要,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事在人为、办法总比困难多”。如果你虽然人下去了,但心底里并没有真正想为企业、群众、基层搞服务,那么你遇事就可能会去找各种各样的理由借口来推脱;相反地,如果你是真心诚意地去搞服务,那么你一定可以想出恰当合理的办法去解决问题。像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企业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之前我们虽然做出过一些努力但实际上还没有取得大的突破。这次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我们摸排分类、深入研究,提出了建立融资“三张名单”等创新举措,一张是需要帮扶纾困的企业名单,一张是需要支持的优质企业名单,一张是量大面广、经营正常又需要资金的中小微企业名单,这样就有效打通了民企融资的“最后一公里”。“三张清单”:第一张是全面的“问题清单”。开展“三服务”活动,到一家企业、一个地方,不能先入为主想当然,下车伊始就呱啦呱啦说上一通,而要先听先看,把情况摸准摸透。对于反映的问题,能当场答复的就直接答复,能现场协调的就现场协调,解决不了的就一一记下来,并交给相关部门去梳理研究。建立“问题清单”的目的,就是要弄清楚影响企业经营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搞明白制约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升的症结所在,把握准基层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短板。特别是要仔细分析哪些问题是长期的、哪些是短期的,哪些是制度性的、哪些是业务性的,既就事论事、对症开方,又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第二张是精准的“落实清单”。对于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每一个地方、每一家企业、每一位群众都可能有不同的诉求。因此,开展“三服务”活动不可能有包打天下的“一招鲜”,也不可能搞横竖一个样的“一刀切”,而必须强化分类指导、分别施策,建立一企一策、一事一议的“落实清单”,面对面、一对一地去做工作,真正抓住需求点、疏通堵点、消除痛点。这次省领导集中开展“三服务”活动时,很多企业都提到了“人才引进难、留住难”的问题,但原因也是各种各样的,有的反映留不住人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孩子上学的问题解决不了,有的则反映人才引进与产业发展还不适应,有的还反映引进高端人才后,学历认证手续烦、时间长。对此,我们只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该搭建平台的搭建平台,该落实政策的落实政策,该开通绿色通道的开通绿色通道。这样去做,我们的落实才是精准的、有针对性的、有效的。第三张是明确的“责任清单”。对于企业、群众、基层提出的问题,各级各部门都要主动认领、各负其责,能在本级解决的就不要等着上一级来解决,一个部门能解决的就不要多个部门扯来扯去。需要强调的是,在履行责任的过程中,党委、政府内部可以有分工、该走的流程还是得走、互相之间也可以有协调,但决不能让企业、群众、基层跑来跑去、找来找去。所以,开展“三服务”活动也要贯彻“最多跑一次”理念。客观地讲,现在有的党员干部也知道搞好服务很重要,讲起来头头是道,但是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回事,走了样、变了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根子还在作风上。因此,我们必须以优良的作风来开展“三服务”活动,必须以改作风、转作风、正作风来实现真服务、深服务、大服务。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五多”:一要多一些主动上门,摆正位置,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勤务员,不能老想着自己是个啥官、在级别上是什么“长”,而要眼睛向下看、重心向下移,放下架子、迈出步子,从机关大院走到田间地头、厂矿车间去现场办公,变“要我服务”为“我要服务”。二要多一些绣花功夫,不能搞花架子,不能开空头支票、搞套路捣糨糊,而要聚焦具体的事,亲自走、亲自看,亲自问、亲自盯,把情况摸得实之又实,把解决问题的方案考虑得细之又细。三要多一些齐整合拍,一方面加强统筹协调,对帮扶的企业、镇村、农户都有一个相对平衡的安排;另一方面坚决破除中梗阻,切实避免服务热情层层递减、服务效率逐级下降的现象。四要多一些细水长流,开展“三服务”活动,不是一锤子买卖,不能动辄就搞运动式、层层加码,而要掌握节奏、保持韧劲,注重经常性、常搞“回头看”,在持续深入的服务中、在切实解决问题中,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我们的信任感和满意度。今年服务企业是重点,民营企业是重中之重。要通过有效服务、及时服务,分期分批扩大服务企业的面和数量,增强企业进行投资和技术改造的信心和决心。五要多一些群众评判,对开展“三服务”活动的成效,应该是让群众看、群众说、群众评。不能一听到奉承话就飘飘然,一听到批评意见就跳起来,而是要以开明的姿态、开放的胸襟,听得进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受得了各种批评甚至怨言,始终保持一份平常心。以钉钉子精神整治形式主义突出问题 切实减轻基层负担——在县(市、区)委书记工作交流会上的讲话摘要2019年4月15日中共浙江省委书记   车俊这次县(市、区)委书记工作交流会以“整治形式主义突出问题、切实减轻基层负担”为主题,主要是基于3点考虑:第一,这是中央提出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作风建设,从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关乎人心向背的高度,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韧劲与形式主义等“四风”问题作坚决斗争,取得的重大成就有目共睹、有口皆碑。前不久,专门作出重要指示,强调2019年要解决一些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切实为基层减负。上个月,中办专门印发了《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并将2019年确定为“基层减负年”。中央有要求,浙江就要有行动。全省上下必须从“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改革开放先行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的高度,切实担负起这个重大政治责任,回答好整治形式主义突出问题、切实减轻基层负担这道政治必答题。第二,这是要传递一个强烈信号。这些年来,省委大力倡导理性担当、真抓实干的工作导向,以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活动为重要载体和抓手,深入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四风”问题,形成了持之以恒抓作风、转作风、正作风的良好环境。但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形式主义的顽疾在我省各地各部门都或多或少存在,这与赋予浙江的新期望是不相符合、水火不容的,也是对我省“两个高水平”建设的一大阻碍。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县(市、区)委书记工作交流会,进一步统一思想,把全省上下动员起来、组织起来,对形式主义再宣战再亮剑,对切实减轻基层负担再深化再推动,使我省开展的“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活动更深入更有效。第三,这也是借此作出一份庄严承诺。对于整治形式主义突出问题、切实减轻基层负担,省委是下了决心的,也是动了真格的。前不久,我们在深入调研、广泛听取基层意见的基础上,出台了浙江减轻基层负担“二十条”,可以说条条都是干货实货、条条都是奔着问题去的,条条都是对基层呼声的回应。这“二十条”能不能落到实处,基层干部都非常关注、人民群众都看在眼里。这次县(市、区)委书记工作交流会明确这个主题,就是要让基层干部和群众更加深切地感受到省委是言出必行、说到做到的,不达目的是决不收兵的。我们强调要整治形式主义突出问题、切实减轻基层负担,并不表示我们反对一切形式。因为,形式是内容的载体,任何事物、任何工作、任何活动,都必须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在工作中必要的形式还是需要的。比如,党代会、“两会”以及工作会、座谈会等该开的会还是要开,一些重要问题、重大政策该发文件的还是要发,前提是必要的。但如果只重形式,不重内容和结果,那么就会过犹不及,甚至出现形式大于内容、只注重形式不注重效果,这就变成了形式主义。要整治形式主义,首先必须在思想认识上破除两大误区:第一大误区是觉得形式主义无大碍。认为形式主义无外乎就是工作不扎实、不到位的作风问题,是小事小节,没必要小题大做、搞得兴师动众的。这种认识错就错在没有看到形式主义的巨大危害性,没有意识到形式主义是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事业的大敌,搞形式主义那一套是大祸害。形式主义也能害死人,这决不是危言耸听,而是血淋淋的事实。从一些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来看,早有预兆,有的检查多次、处罚多次、整改多次,但往往都是走过场、走形式,存在落实层层“降格”、整改次次“落空”、责任长期“虚化”等形式主义的问题,最终小事拖大、大事拖炸,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第二大误区是觉得整治形式主义可以毕其功于一役。认为我们现在决心这么大、举措这么多,只要集中优势兵力猛打一阵子、猛冲几下子,形式主义就会彻底败下阵来,从此可以一劳永逸了。这种认识错就错在没有看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形式主义由来已久,已经成为一种顽症痼疾,极易反弹回潮。我们千万不能掉以轻心,既要快刀斩乱麻,让基层干部群众在较短时间内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更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久久为功、步步为营,以永远在路上的韧劲常态化整治形式主义,一年不行我们就搞两年,两年不行我们就搞三年,决不刮一阵风,决不搞“半拉子工程”,决不能虎头蛇尾、功亏一篑。那么,如何整治形式主义突出问题、切实减轻基层负担呢?中央出台的文件和省里出台的“二十条”,已经把各项举措规定得很明确很具体了。这里,我主要就如何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文件精神,从原则方法上再提5点要求,概括起来说,就是“五个破除、五个坚持”。一要破除只唯上、不唯实的盲从,坚持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相统一。毛zx在《反对本本主义》中说过一段很经典的话:盲目地表面上无异议地执行上级的指示,这不是真正在执行上级的指示,这是反对上级指示或者对上级指示怠工的最妙办法。我们可以用这段话来检视工作中存在的形式主义。现在有的地方和部门干工作只一味强调“上级要求”,而不考虑基层实际和群众愿望,搞成上下“一般粗”、左右“一样齐”,搞成“一刀切”,这样从形式上看起来似乎与上级保持高度“一致性”,实际上导致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在基层走了样、变了形、打了折,实际上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通常讲的“低级红”“高级黑”。对此,基层干部和群众意见很大,说一些干部抓工作的出发点是“不怕群众不答应,就怕领导不认可”。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源就在于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把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整治形式主义突出问题、切实减轻基层负担,首先就要求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做决策、干工作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正确领会上级精神和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前提下,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创造性地抓好中央和省委各项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称得上是尽到职、负好责,才可以说是上对得起党中央、下对得起人民群众。二要破除只留痕、不留绩的虚招,坚持工作手段和实际效果相统一。实事求是地讲,加强工作督查、开展业绩考核,也是强化党员干部责任意识的重要手段。但是,如果在督查考核中过于注重痕迹甚至要求事事留痕、处处留痕,那就是把手段变成了目的,那就是本末倒置。我们发现,少数地方、有的干部只调查不研究,有的只调研不解决,有的只督查不整改,做的是“为下基层而下基层、为调研而调研、为督查而督查”的表面文章。一些基层干部反映,为了应付各种各样的考核检查,只能停下手上的工作,加班加点补台账、凑报表、写总结。有的地方还要求装软件、传截图、录视频,搞所谓的图文并茂。特别是各类APP、公众号、微信群让人应接不暇,有的基层干部不得不配几部手机、加入多个微信工作群。这样一来,督查考核的指挥棒就偏了,有些基层干部都把心思花在了编材料、造数据、修图片上了,还哪有功夫去抓落实、干实事呢?我们整治形式主义突出问题、切实减轻基层负担,就要从优化考核评价机制抓起,一方面下大力气解决考评过多、过频、过度的问题,对现有的考核项目能取消的取消、能合并的合并;另一方面,在确需保留的考核检查中,更加注重效果导向、群众满意导向,引导广大基层干部重“痕”更重绩,留“痕”更留心,让踏实干事的人有舞台、有奔头、有甜头。三要破除走老路、吃老本的惰性,坚持守正固本和创新求变相统一。形式主义看似勤勤恳恳、认认真真,而实际上是一种低级的、幼稚的、机械的行为,也是思想懒汉不动脑子、简单化的结果。遗憾的是,现在我们还有一些干部习惯于依赖开会发文抓落实,习惯于凡事都出个证明、报个材料,不管形势怎么发展、情况怎么变化,还是抱着原来的那套老东西不放。一旦遇到问题,还振振有词地说:“以前就是这么干的。”这种形式主义,暴露出了我们的党员干部干工作抓落实还存在思维上的定式、路径上的依赖、手段上的匮乏、本领上的恐慌。当前,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的广泛运用,工作手段越来越丰富、越来越便捷了,我们完全有可能借助科技手段,删繁就简、整合资源、提高效能。像我们开展的“最多跑一次”改革之所以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欢迎,就是因为它在整治形式主义突出问题、切实减轻基层负担、方便企业群众等方面很管用、很有效,不仅带来了流程的再造、效能的提升、服务的改进,更推动了思想的解放、理念的转变、方法的创新。我们要把“最多跑一次”理念融入到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纵向畅通从省到市县再到镇村的信息渠道,横向打通各条线部门之间、部门与地方之间的“数字鸿沟”,找到找准更多整治形式主义突出问题、切实减轻基层负担的新方法、好载体,真正让基层干部少受折腾,让群众少受形式主义之扰。四要破除只加码、不放权的做派,坚持责权利、人财事相统一。基层管的面宽、干的事杂,基层干部吐槽最多的“三个字”是:“累、难、苦”。“累”是因为人少活多、工作任务重。有的乡镇干部反映,他们一个人要对应上面好几个部门,一天忙到晚,一年忙到头,连家庭也顾不上。一旦有事请假的话,好几块工作就没法运转。“难”是因为权小责重。有的地方反映,有些上级机关权重衙门作风也重,乡镇基本没有执法权力,但按属地管理要求却必须承担主体责任;上级部门把信访、交通、消防、食品、安全生产等任务下沉到了乡镇,却没有赋予相应的财权和事权,名为层层压实责任,实则变相向基层搞“责任甩锅”。“苦”是因为不仅干得苦、而且心里也苦。有的基层干部说,不怕工作累和苦,就怕不被理解和尊重。有的地方不论大事还是小事,动不动就搞“一票否决”、一遇到问题就搞问责,把基层干部搞怕了、积极性搞没了。我们整治形式主义突出问题、切实减轻基层负担,既要高度重视基层责权利不相称、人财事不匹配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出台一些举措,尊重和支持基层的同志,给基层赋权增能,把基层管理迫切需要且能有效承接的审批服务执法等权限赋予乡镇(街道),同时在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给予相应保障,确保基层权力给基层、基层事情基层办、基层事情有人办。特别是要让容错纠错机制发挥作用,为那些愿干事、干实事、多干事的人解除后顾之忧,让他们真正感受组织对他们的尊重、关怀和厚爱。五要破除发令多、服务少的官气,坚持整治形式主义和整治官僚主义相统一。官僚主义逼出形式主义、形式主义迎合官僚主义,两者如影随行、沆瀣一气。我们整治形式主义突出问题、切实减轻基层负担,就要抓住关键少数,坚持以上率下,做到上下齐心。省、市、县各级领导干部要带起头来,少开会、少发文,开会讲短话、讲管用的话,下基层调查研究要接地气、实打实、奔着问题去,同时对下级的形式主义要敢于较真碰硬,及时亮红灯、踩刹车。省、市、县各级机关部门要克服本位主义,善于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基层着想,做决策充分考虑是否符合基层实际,出政策充分考虑能否在基层落地见效。特别是要常态化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活动,深入开展“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活动,及时回应基层的诉求与期盼。特别是像哪些会议没必要开、开到什么范围就够了;哪些文件材料不需要报、是口头报还是书面报;哪些考核是重复的、考核指标合理不合理;哪些问责处理不规范、容错纠错不到位等等,都要主动听一听基层干部的真实心声,经常看一看基层减负的实际成效,决不能坐在大院里大楼里拍脑瓜、关在办公室里想当然。最后我还想说的是:我省广大基层干部,绝大多数都是揣着一颗做实事、出实绩的赤子之心在干工作,都是怀着成就一番事业、实现人生价值的理想信念在干工作,都是新时代浙江最可爱的人。我相信,在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打赢整治形式主义突出问题、切实减轻基层负担的攻坚战,真正让基层干部卸下包袱、轻装上阵,真正让基层更加充满动力、富有活力,更好地服务我省高质量发展和“两个高水平”建设。 建设平安浙江要重点抓好七方面工作2019年3月29日车俊 全省建设平安浙江工作会议3月29日在杭举行。车俊强调,建设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平安浙江,要抓住关键处、打开突破口。具体怎么做?要重点抓好七方面工作:一要坚持不懈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以浙江的稳和进,为全国大局添分增光。二要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纵深发展,着力在深化打击、深挖幕后、依法惩治、综合整治、固本强基、督促指导上下功夫,打一场扫黑除恶的人民战争。三要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从根本上遏制道路交通事故、毒品案件、坑老骗老等案件事故的高发态势。四要对公共安全领域的普遍性问题警钟长鸣,抓好风险隐患大检查,努力实现重要指标明显下降。五要大力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市县重在健全制度、搭好平台,乡镇(街道)重在整合资源、抓好落实,村(社区)重在服务群众、做细做实。六要有效应对互联网环境下的新问题,重点抓好涉网贷平台投资受损引发的问题和网络赌博、电信网络诈骗等问题,做到防范在早、控制在小。七要加快推进社会治理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建设完善统一指挥、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基层治理信息系统,按照需求和应用来推进智能化建设。各地要旗帜鲜明地加强党对平安浙江建设的领导,突出共建共治共享,进一步完善机制格局,把平安建设的“大合唱”唱得更响,营造公平公正、依法治理的法治环境,努力为深化平安浙江建设提供有效保障和支撑。 以更高标准当好省委坚强“前哨”和巩固“后院”——在省委办公厅系统总结表彰会上的讲话车俊 2019年2月15日 我到浙江工作近3整年时间,到省委这边工作也将近2整年时间。我感觉时间过得真快,一天一天、一个月一个月、一年一年就这么过去了,不知不觉就过去了。为什么过得这么快?是因为很忙碌、很充实。我想大家的感受跟我一样,那就是虽然每天在不停地干、不停地忙,但心情很愉快,也很有成就感。刚刚过去的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八八战略”实施15周年,是我们“致敬历史、再启征程”的不平凡一年。党和国家的事业、全省的事业、省委办公厅系统的事业,都更加兴旺发达了。一年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省委带领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自觉践行赋予浙江的“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勇立潮头方显担当”新期望,奋力推进“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扎实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活动,纵深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全力打造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打出一套以提振民营企业为重点的稳中求进组合拳,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结提炼新时代“枫桥经验”,书写了“两个高水平”建设的浓墨重彩篇章。浙江高质量发展的特征越来越明显,突出体现在4个方面:1.全省实现生产总值56197亿元,增长7.1%,为全国6.6%的增速作出了浙江贡献;2.财政总收入11706亿元,增长13.6%,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598亿元,排名由全国第5位升至第4位,增长11.1%;3.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55574元和27302元,增长8.4%和9.4%,收入比缩小至2.04:1;4.出口21182亿元,增长9.0%,占全国总量的12.9%。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掌舵领航的结果,是全省干部群众理性担当、团结拼搏的结果,也凝聚着省委办公厅系统全体同志的辛勤付出和心血汗水。这里,我代表省委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上个月,我在参加所在的省委办公厅党支部组织生活会时,曾经说过:我们在座的这些同志,职务有高低、年龄有长幼,但我们在一起就是一个战斗集体。同样地,我们整个省委办公厅系统也是一个强有力的战斗集体。过去的一年,省委办公厅系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要事、紧抓急事、不避难事,强化大抓落实之功,展现主动担当之为,特别是“两个维护”坚决坚定,参谋服务有方有为,统筹协调高质高效,督促检查到边到底,自身建设从严从实,较好地发挥了省委坚强“前哨”和巩固“后院”的作用。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我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我们从世界看中国、从全局看局部、从未来看当下,就更能深刻认识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更能深刻认识和把握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也更能体悟到我省改革发展面临外部环境的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可以说,摆在我们面前的使命更光荣、任务更艰巨、挑战更严峻、工作更伟大。我们要深入践行赋予浙江的新期望,继续把“‘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作为工作的主题主线,积极应对困难风险挑战,聚焦聚力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提升、现代化建设,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省委办公厅系统的工作做得好不好,事关省委工作大局,必须有高标准、严要求。2014年5月,明确提出办公厅工作要做到“五个坚持”。去年10月,又对党委办公厅明确提出了“建设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模范机关”的要求。在去年这个场合,我代表省委向大家提出“脑中有政治、胸中有大局、手中无小事、心中有戒尺”的“三有一无”要求。的重要指示和省委的要求,必须一以贯之地抓好落实,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今天,我想对大家再提“四个永无止境”的新希望。第一,践行忠诚永无止境,必须以实际行动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忠诚对于每一名共产党人来说都是最起码的要求,对于省委办公厅系统的同志来说更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标准必须更高、成色必须更足,必须更好地体现在日常行为、一言一行上,而不是停留在口头上、文件中。希望大家把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终身追求,常学常新、常悟常进,从中不断汲取强大的真理力量、思想力量、实践力量,铸就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自觉把讲政治贯穿于党性锤炼全过程,主动适应党的事业发展需要、党委办公厅工作需要,在实践中加强政治历练、在斗争中提高政治能力,善于从政治上认识、把握和处理问题,坚决同一切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言行开展斗争,以时时处处事事讲政治、守规矩的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绝对忠诚,坚决维护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定于一尊、一锤定音的权威;特别是要把贯彻落实对党委办公厅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关于党委办公厅工作的部署要求,把贯彻落实在浙江工作期间对省委办公厅系统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以最坚决的措施、最高的标准、最严的要求抓好落实,确保落细落地、见诸实效。第二,加强学习永无止境,必须不断加强调查研究、提高能力素质。有人说:每个人的世界都是一个圆,学习是半径,半径越大,拥有的世界就越广阔。这话有一定的道理。应该说,省委办公厅系统的干部学历层次比较高、综合素质比较好,理论水平、工作能力也比较强。但实事求是地说,十个指头有长短,即便是水平较高的同志吃老本也是不行的,因为知识都有“保质期”,本领都有“折旧率”,能力都有“迭代率”,如果不保持“本领恐慌、能力不足”的警醒,就很有可能被拉下、被淘汰。希望大家真正把学习作为追求、爱好和生活方式,把加强理论武装与增长广博的知识结合起来,把书面阅读和实践运用结合起来,不断增强素质、提高本领、提升能力。这些年,省委办公厅每年都组织机关干部开展集中下基层调研,特别是去年结合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活动,形成了一批有质量的调研报告。这样的集中调研很好,应该坚持下去,并进一步创新方式方法,推动机关干部沉下身去,更好地摸一摸基层“原生态”的情况,学一学基层干部群众创造的带着“泥土味”的经验,不断从中获得营养、提高自我,更好地推动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第三,做好服务永无止境,必须做到主动服务、规范服务、精细服务。服务是常做常新、与时俱进的。今年元旦后的第一个工作日,省委启动了“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活动,以此作为今年深化“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活动的具体抓手。目前这项活动已经从上到下都动起来了、形成了声势,得到企业、群众、基层的认同。对于省委办公厅系统来说,你们本身就承担着机关“三服务”的职能,即:服务领导、服务部门和基层、服务人民群众。我认为,省委办公厅系统“三服务”的职能与省委部署开展的“三服务”活动,从内容上看不完全相同,但本质是高度契合、完全一致的。希望大家把履行机关“三服务”的职能和服务保障省委“三服务”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有机统一起来,抓住用好办公厅系统机构改革的契机,创新完善工作机制、服务方式,优化流程、配好资源,更好推进全过程、全天候、全方位保障,在改进服务工作、提高服务质量上精益求精、锦上添花。第四,清正廉洁永无止境,必须永葆党办人干净干事、作风过硬的良好形象。廉洁自律是党员干部必须坚守的底线。在个人清正廉洁问题上,搞一次特殊就损一分威信,坏一次规矩就留一个污点,谋一次私利就失一片民心。省委办公厅系统要成为模范机关,党员干部就必须成为廉洁自律的模范。希望同志们常怀敬畏之心、律己之心、感恩之心,始终保持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谨慎,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自觉做到慎独、慎初、慎微、慎交友,坚持从小事小节上约束自己,自觉接受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监督。组织上一方面要重视大家的成长进步,关心大家的工作生活,帮助大家解决实际困难,另一方面也要严格要求,切实加强对每一个干部职工的教育、监督、管理,加强纪律教育和反腐倡廉建设。 这里我还想说的是:省委办公厅系统的同志们事情都比较多、任务都比较重,但无论事情再多、工作再忙,也要注意劳逸结合、张弛有度,既有条不紊又忙而不乱,既把工作干好又把家庭照顾好。 以“三服务”转作风强担当促落实 ——在第六次县(市、区)委书记工作交流会上的讲话2019年1月14日浙江省委书记   车俊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我省实现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省委明确提出,今年工作的主题主线仍然是“‘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推动工作的重要抓手还是“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活动。在一以贯之抓工作、步步深入抓落实的同时,我们也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不断丰富抓工作的载体、创新促落实的形式。大家都知道,去年元旦后的第一个工作日,省委召开了高规格的全省全面深化改革大会,宣示高举改革大旗、将改革进行到底的意志和决心。今年元旦后的第一个工作日,省委启动了“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活动,省四套班子领导分别带队到全省各地开展服务。初步统计,省四套班子领导已赴52个县(市、区)开展“三服务”活动,通过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收集问题417个,其中现场解决问题76个,明确后续落实解决问题204个,带回来典型问题137个。企业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引进高端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加大金融支持、降低用工成本和运输成本、能源“双控”、完善单项冠军培育机制、注重企业家队伍培育等方面。群众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支持发展民宿等富民产业、异地就医、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推进城乡教育融合发展等方面。基层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支持生态功能区加快发展、重视村集体经济发展、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向村一级延伸、加强街道人大工作、出台发展设施农业政策等方面。应该说,当前“三服务”活动已经初步形成了声势、起了一个好头。今天,我就围绕如何高质量地、深入持续地开展“三服务”活动这个主题,讲3点意见:一要准确认识和把握省委部署开展“三服务”活动的决策意图和工作导向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认识到位了,开展“三服务”活动才能更加自觉、更加有力。大家可以从3个方面来认识和把握“三服务”活动:第一,服务永无止境、常做常新,省委部署开展的“三服务”活动有着新的内涵和定位。或许有的同志会问,服务不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吗?我们每天不都在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吗?实际上,这里面有一个变和不变的辩证法。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价值追求,这是永远不会变也不能变的。但服务的理念、内容、层次、方法是因地、因事、因人而变化着的,是需要与时俱进地不断更新和提升的。因此,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对照“稳企业、增动能、保平安”的工作要求,省委把“三服务”活动明确定位为:是深入践行对浙江工作新期望、推进“‘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具体行动,是推进浙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也是今年推动“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活动往深里做的具体抓手。“三服务”活动,不是开年之初搞一阵子就完事了的,而是要贯穿全年工作的始终。年初要有部署,年中要有督查,年末要有总结。省委初步考虑,由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共同牵头负责这项活动的督导检查。第二,部署开展“三服务”活动,既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实际行动,也是推进浙江高质量发展的顺时应势之举。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增多。特别是中美经贸摩擦影响仍在持续,外部环境给我们带来的不确定因素仍然比较多。这种复杂、严峻、多变的形势,给企业、群众、基层带来了一些思想上的困惑和现实中的困难,也给我们推进高质量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冲击。越是这个时候,企业越需要帮扶、群众越需要关心、基层越需要指导;越是这个时候,我们各级党委、政府越需要主动跟进服务、全面升级服务、真心实意服务。因此,省委在这个时候开展“三服务”活动,就是要带着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及时回应企业、群众、基层的诉求与期盼,有力地提振企业、群众、基层的信心;就是希望能起到济困解危、雪中送炭的作用,真正让企业轻装上阵、让群众收获满满、让基层活力迸发;就是要进一步树立高质量发展的导向,推动解决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第三,开展“三服务”活动,是省委给全省党员干部提出的一道新考题,考的是作风、是能力、是水平。**同志说:什么叫领导?领导就是服务。这就深刻地告诉我们,服务既是一种责任、一种担当,也是一种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你领导水平是高还是低,一定程度上就看你服务的能力是大还是小。因此,我们评价一个地方、一个部门、一个领导干部“三服务”活动开展得好不好,就看你访了多少家企业、进了多少户家庭、走了多少个乡村,真情实意帮助他们发现了多少问题、提出了多少举措办法,并最终解决了多少问题。省委将以此作为全面检验全省广大党员干部作风、能力、水平的试金石,作为推动我省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发展的重要途径。省委也将通过“三服务”活动来识别、发现、选拔一大批作风好、能力强、水平高的优秀干部,推动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增强本领、锤炼能力、激发干劲,凝聚再深化再出发的力量。二要把“三服务”精准高效地落到企业、群众、基层的急需处,就必须有正确的工作方法和完善的工作机制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服务方法,采取了精准的服务方式,“三服务”才能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取得成效。各位省领导开展“三服务”后都有一个共同的体会是:服务活动要质量高、效果好,必须方法对路、必须精准务实。结合我开展“三服务”的体会思考和省领导开展服务后反映的情况,我认为要开展好“三服务”必须把握“三条原则”、建立“三张清单”:“三条原则”:第一条就是奔着问题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企业、群众、基层最深恶痛绝的东西。开展“三服务”活动,决不能做表面文章,决不能搞形式主义,搞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也不能翻来覆去地只去那几家明星企业、明星村、明星人物那里,而是要聚焦发现问题、破解难题,做到哪里困难多就去哪里服务,哪里问题突出就到哪里服务。领导干部下到问题最多的地方去了,真正了解和帮助解决了突出问题,企业、群众和基层就会从内心深处赞同和支持“三服务”活动。第二条就是坚持效果导向、群众满意导向。领导干部开展“三服务”活动,如果只是从某一方自身利益出发,小算盘打得很好,而没有顾及大多数人的利益,那么服务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所以在服务过程中,一定要从大局、从长远、从群众立场出发,体现和落实“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小道理服从大道理”的理念。特别是遇到涉及企业和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时,一定要善于把大账算好、把政治账算明白,切不可因小失大、久拖不决,影响党委、政府的威信。第三条就是不为办不好找理由、多为办得好想办法。干工作、做事情,主动性、创造性很重要,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事在人为、办法总比困难多”。如果你虽然人下去了,但心底里并没有真正想为企业、群众、基层搞服务,那么你遇事就可能会去找各种各样的理由借口来推脱;相反地,如果你是真心诚意地去搞服务,那么你一定可以想出恰当合理的办法去解决问题。像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企业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之前我们虽然做出过一些努力但实际上还没有取得大的突破。这次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我们摸排分类、深入研究,提出了建立融资“三张名单”等创新举措,一张是需要帮扶纾困的企业名单,一张是需要支持的优质企业名单,一张是量大面广、经营正常又需要资金的中小微企业名单,这样就有效打通了民企融资的“最后一公里”。“三张清单”:第一张是全面的“问题清单”。开展“三服务”活动,到一家企业、一个地方,不能先入为主想当然,下车伊始就呱啦呱啦说上一通,而要先听先看,把情况摸准摸透。对于反映的问题,能当场答复的就直接答复,能现场协调的就现场协调,解决不了的就一一记下来,并交给相关部门去梳理研究。建立“问题清单”的目的,就是要弄清楚影响企业经营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搞明白制约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升的症结所在,把握准基层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短板。特别是要仔细分析哪些问题是长期的、哪些是短期的,哪些是制度性的、哪些是业务性的,既就事论事、对症开方,又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第二张是精准的“落实清单”。对于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每一个地方、每一家企业、每一位群众都可能有不同的诉求。因此,开展“三服务”活动不可能有包打天下的“一招鲜”,也不可能搞横竖一个样的“一刀切”,而必须强化分类指导、分别施策,建立一企一策、一事一议的“落实清单”,面对面、一对一地去做工作,真正抓住需求点、疏通堵点、消除痛点。这次省领导集中开展“三服务”活动时,很多企业都提到了“人才引进难、留住难”的问题,但原因也是各种各样的,有的反映留不住人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孩子上学的问题解决不了,有的则反映人才引进与产业发展还不适应,有的还反映引进高端人才后,学历认证手续烦、时间长。对此,我们只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该搭建平台的搭建平台,该落实政策的落实政策,该开通绿色通道的开通绿色通道。这样去做,我们的落实才是精准的、有针对性的、有效的。第三张是明确的“责任清单”。对于企业、群众、基层提出的问题,各级各部门都要主动认领、各负其责,能在本级解决的就不要等着上一级来解决,一个部门能解决的就不要多个部门扯来扯去。需要强调的是,在履行责任的过程中,党委、政府内部可以有分工、该走的流程还是得走、互相之间也可以有协调,但决不能让企业、群众、基层跑来跑去、找来找去。所以,开展“三服务”活动也要贯彻“最多跑一次”理念。三要以优良的作风,来保证“三服务”活动开展得见人见事见效客观地讲,现在有的党员干部也知道搞好服务很重要,讲起来头头是道,但是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回事,走了样、变了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根子还在作风上。因此,我们必须以优良的作风来开展“三服务”活动,必须以改作风、转作风、正作风来实现真服务、深服务、大服务。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五多”:一要多一些主动上门,摆正位置,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勤务员,不能老想着自己是个啥官、在级别上是什么“长”,而要眼睛向下看、重心向下移,放下架子、迈出步子,从机关大院走到田间地头、厂矿车间去现场办公,变“要我服务”为“我要服务”。二要多一些绣花功夫,不能搞花架子,不能开空头支票、搞套路捣糨糊,而要聚焦具体的事,亲自走、亲自看,亲自问、亲自盯,把情况摸得实之又实,把解决问题的方案考虑得细之又细。三要多一些齐整合拍,一方面加强统筹协调,对帮扶的企业、镇村、农户都有一个相对平衡的安排;另一方面坚决破除中梗阻,切实避免服务热情层层递减、服务效率逐级下降的现象。四要多一些细水长流,开展“三服务”活动,不是一锤子买卖,不能动辄就搞运动式、层层加码,而要掌握节奏、保持韧劲,注重经常性、常搞“回头看”,在持续深入的服务中、在切实解决问题中,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我们的信任感和满意度。今年服务企业是重点,民营企业是重中之重。要通过有效服务、及时服务,分期分批扩大服务企业的面和数量,增强企业进行投资和技术改造的信心和决心。五要多一些群众评判,对开展“三服务”活动的成效,应该是让群众看、群众说、群众评。不能一听到奉承话就飘飘然,一听到批评意见就跳起来,而是要以开明的姿态、开放的胸襟,听得进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受得了各种批评甚至怨言,始终保持一份平常心。 造就新时代高素质年轻干部队伍2019年1月11日车俊 重视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强调,要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队伍,“注重在基层一线和困难艰苦的地方培养锻炼年轻干部,源源不断选拔使用经过实践考验的优秀年轻干部”。身处伟大新时代的年轻干部要珍惜机遇,提高素质,练好内功,干出一番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事业。一、扣好对党忠诚的第一颗扣子,立志做大事而不是立志做大官对于年轻干部来说,标准有千条万条,但第一条是对党忠诚,当前第一位的就是对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绝对忠诚。要坚决把这条最根本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落实到具体行动上、体现到一言一行中,真正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不当“两面人”。如果政治立场出现偏差、对党忠诚有水分,那就相当于穿衣服第一颗扣子扣错了。年轻干部必须把讲忠诚、讲政治刻在心上、融入灵魂,切实增强“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正确处理公与私、义与利、大道理和小道理的关系,自觉做到党叫去哪就去哪,党叫干啥就干啥,力戒自我设计,切勿醉心于晋升路线图,也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对党忠诚,就必须立志做大事,而不是立志做大官。很多干部就是因为对做事与做官的辩证关系把握得好,对“当干部有限、干事业无限”的朴素道理理解得透彻,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事业,从而树起了对党忠诚、无私奉献、赤诚为民的一座座丰碑。年轻干部应自觉向身边的榜样学习,见贤思齐、不忘初心、永葆本色。二、打牢干事创业的底子,本领过硬而不是本领恐慌俗话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年轻干部要接好、抓牢事业发展的接力棒,让组织放心、让干部服气、让群众满意,就必须有过硬的本领。要努力学深悟透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参与“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活动,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干事本领。一是要有宽阔的视野。应胸怀全局、放大格局,对世情、国情、省情、市县情了然于胸,不能把眼光局限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要把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放在全局中去谋划、去推进,从中发现机遇,找到结合点,打开新天地。二是要善于学习、勤于思考。读书养性,学可立德。不读书,思想就会缺少灵气,讲话就会缺少底气,行动就会缺少锐气。学习要抓住关键,有深入的思考。有的年轻干部平时五花八门的书也读了不少,工作看起来也是忙忙碌碌,但工作能力水平却一直提高不快甚至原地打转。这与干得多学习得少、执行得多思考得少有很大关系,特别是与缺乏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有直接关系。年轻干部应从时代要求和岗位需求出发,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静下心来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切实掌握共产党人的看家本领,真正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三是要增强创新意识、涵养创新精神。干工作,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是难以成事的。年轻干部应充分发扬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较快的优点,拿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和激情,敢于破旧立新、善于推陈出新。决不能把老气横秋当成熟、把墨守成规当稳健,陷入凭经验办事的俗套之中,也不能把创新当“时髦”来喊,玩些概念性、虚头巴脑的东西。三、敢挑攻坚克难的担子,担当作为而不是拈轻怕重年轻干部要挑起千钧重担、干出一番事业,学历阅历固然重要,理想激情不可或缺,干劲闯劲必不可少,但更重要的是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有了事业心、责任心,就不会一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一遇到挫折就意志消沉、一遇到压力就寝食难安。应牢记“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道理,克服“骄娇”二气,增强攻坚克难的勇气和担当,主动到边远地区、艰苦环境中去经受锻炼,到问题集中、矛盾复杂的地方和吃劲岗位去“墩墩苗”,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真正把经历变成经验、把阅历变成能力。尤其是年轻领导干部,更应倍加珍惜组织提供的舞台,真刀真枪干起来,敢于冲锋、勇挑重担,干出年轻人应有的朝气、锐气和豪气。四、走好服务群众的路子,身入心入而不是浮于表面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年轻干部只有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说话办事特别是做决策真正从群众角度去考虑,才能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拥护。要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化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用脚步丈量民情,认真把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一件一件地解决好,以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特别要注意做到“三多三少”。一是多跑基层、少拍脑袋。调查研究多了,基层跑遍、跑深、跑透了,情况了解清楚了,做决策才能精准,干工作才能到位。当前,浙江省委发动全省各级领导干部深入企业摸清情况,打出了一套以提振民营企业为重点的稳中求进组合拳。在这过程中,年轻干部就应深入到基层去、到企业去,弄清楚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问题还有哪些,对症下药、精准发力,不能坐在办公室里想当然,不能“情况不明决心大,胸中无数点子多”。二是多脚踏实地、少好高骛远。应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学会算大账、算长远账,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沉下心、扎下根,谋划好事关本地区本部门长远发展的规划,踏踏实实干几年,干出几件像样的实事来。三是多点实在、少点圆滑。年轻干部能干点啥、干出了些啥,群众的眼睛都是雪亮的,组织上也都是有数的。年轻干部一定要当老实人、讲老实话、做老实事,实实在在把工作做好,不搞自我包装,决不能当做样子、混日子、要位子的“官油子”。五、常照清正廉洁的镜子,防微杜渐而不越规逾矩做官先做人,做人得有原则、有底线、有规矩。浙江市场经济比较发达,干部在工作中与企业家打交道比较多,面临的风险考验更多,如果处理不好政商关系,就很有可能掉入各种陷阱,过去的一切努力也可能付之东流。要始终牢记“当官就不要发财,想发财就不要当官”的教诲,常怀感恩之心、敬畏之心、律己之心,始终保持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谨慎,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自觉做到慎独、慎初、慎微、慎欲,不断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干事、坦坦荡荡为官。特别是年轻领导干部作为众人眼中的“潜力股”,比较容易成为被“围猎”“投资”的对象。越是这样,越要保持清醒头脑、培养健康情趣,多想想“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决不为人情世故所累,决不为花言巧语所惑,决不被“糖衣炮弹”击倒。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百年大计,是各级党委(党组)责无旁贷的政治责任。浙江省委将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年轻干部工作重要指示和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精神,把年轻干部工作牢牢抓在手上,加强统筹谋划和长远规划,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实举措、更大力度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 在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结束时的讲话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车 俊(2018年11月30日)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顺利完成了立法、监督、决定、任免和议案建议等一大批事项,开得很成功。我觉得,有这么3个特点:一是内容丰富,4天的时间里听取和审议了35项议程,会期和议程数均为今年之最。二是议题重要,特别是听取和审议的省政府关于浙江省“十三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支持和保障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决定,都事关我省改革发展大局。三是审议通过的16个地方性法规都很有浙江特色,其中涉及9个市的10个地方性法规针对性都很强,特别是审议通过的《浙江省保障“最多跑一次”改革规定》,把我省改革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上升为地方性法规,作出了一系列具有浙江特色的创制性规定,是新时代我省地方立法的一个亮点。今年是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履职的开局之年。总的来说,一年来,省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认真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开展了许多有创新、有特色、有成效的工作,有力推动和保障了省委决策部署的落实落地。我们印象比较深的有6个方面:一是围绕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地方立法、开展专项督察,二是以省市县三级人大联动的方式开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执法检查,三是首次开展对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专项监督,四是深化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五是推进长三角地区人大工作协作,六是组织开展人大系统“思想大解放行动大担当”活动。这些都在全省产生了较大较好的反响,也与各位委员、同志们的努力,是分不开的。现在,距离年底只剩下一个月时间,各项工作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可以说,大事要事比较集中,各项工作十分繁忙。希望大家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进一步振奋精神、真抓实干,有条不紊抓好各项任务实施,努力为2018年工作划上圆满句号。第一,在学深悟透上下更大功夫,坚持不懈抓好人大理论武装。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完善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一段时间以来,全省各级人大按照省委常委会的部署要求,掀起了学习贯彻的热潮,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学习贯彻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是新时代人大面临的长期任务,是一个持续深入的过程。全省各级人大要把学习贯彻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作为政治建设和理论武装的首要内容,作为履职的必修课、基本功,结合深入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活动,在前一段学习贯彻的基础上,加强人大制度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深化对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就人大工作作出的理论和实践探索研究,深化人大工作宣传,把理论武装工作做得更深更厚,教育引导人大代表和人大干部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第二,按照全力以赴、周密细致的要求,精心做好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的筹备工作。省委已经对2019年省“两会”召开时间作了统筹考虑,拟于2019年1月下旬召开,今年12月份的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将依法作出关于召开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的决定。这次会议将审议决定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的目标任务,对于推进我省“两个高水平”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是全省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现在距离大会正式开幕只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各项组织筹备工作要按照计划全面推进。本月中旬,省人大机关成立了大会秘书处各组,召开大会筹备工作第一次会议,明确任务分工和职责要求。接下来,梁黎明副主任还将召集大会秘书处各组组长召开筹备工作第二次会议,听取各组筹备工作情况的汇报,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的筹备工作。大会各工作组要加强协调配合、落实责任分工,全力以赴、周密细致地做好各阶段、各环节工作。省级各有关部门要协同参与、联动配合,共同做好筹备和服务保障工作,确保大会圆满成功。这里我要特别强调的是,起草好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是开好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的重要工作。在报告起草过程中,要注重实事求是地总结工作,注重提炼升华有益的做法和经验,注重反映各级人大的特色和亮点,注重研究推动新时代我省人大工作继续走在前列的有效举措。省人大常委会报告形成后,要广泛征求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认真修改完善,并按程序提请审查。第三,着眼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科学谋划好明年工作思路。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县级以上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40周年。省委将召开全省人大工作会议,对新时代全面推进我省人大工作和建设作出部署。省人大常委会要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紧紧围绕“两个高水平”建设,紧紧围绕“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紧紧围绕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三大攻坚战、数字经济“一号工程”等重点工作,进一步找准人大发挥作用的着力点和切入点,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拉高工作标杆,认真拟订2019年省人大常委会的工作要点和立法、监督等计划,努力推动我省人大工作高质量高水平发展。需要指出的是,科学谋划好明年工作思路,要突出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这个重点。全省各级人大要深入学习贯彻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学习和领悟省委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一系列政策举措,进一步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加强和改进地方立法,用实用好人大监督职权,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助力帮扶解困政策落实落地,积极促进民营经济、实体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打造呱呱叫的“浙江牌”年轻干部队伍——在年轻干部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2018年11月22日车俊 各位年轻干部、同志们:重视选拔培养年轻干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一大优势。在新中国建立之后、社会主义建设如火如荼开展之际,毛zd同志激情满怀地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在改革开放之初,面对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的局面,**同志向全党疾呼:“一定要真正把优秀的中青年干部提拔上来,快点提拔上来。提拔干部不能太急,但是太慢了也要误现代化建设的大事。”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郑重号召全党:“大力发现储备年轻干部,注重在基层一线和困难艰苦的地方培养锻炼年轻干部,源源不断选拔使用经过实践考验的优秀年轻干部。”实践充分证明,正是因为始终高度重视选拔培养年轻干部,我们党才有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才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保持着旺盛的生命活力,才使我们的伟大事业薪火相传、继往开来!实践告诉我们,关注重视年轻干部就是关注未来、谋划未来,选拔培养年轻干部就是制胜未来、赢得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讲,选拔培养年轻干部决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战略之举、根本之策,实在太重要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人生际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机缘。今天的年轻干部,相对于你们的父辈、祖辈,无疑是极为幸运的。我认为,这种幸运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其一,幸运身处伟大新时代。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年轻干部既是这个新时代的亲历者、见证者,更是这个新时代的建设者、受益者,迎来了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最佳机遇。其二,幸运恰逢发展黄金期。从现在起到2035年这段时间,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今后近20年的时间里,是我们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年轻干部干事创业、报效国家的黄金期,年轻干部必将大有可为、大有作为。其三,幸运干在浙江这方热土。浙江是中国革命红船的起航地、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萌发地,正在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加快推进“两个高水平”建设。在这个历史进程中,年轻干部只要想干事、会干事,就一定能干成事、成大事。其四,幸运遇上好政策好环境。当前,从中央到地方都前所未有地重视年轻干部、前所未有地选拔培养年轻干部。年轻干部成长的隐性台阶逐步打破、成长的路径不断优化,年轻干部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环境正在形成。年初省委部署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活动,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开展年轻干部工作的督导调研。前不久,省委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激励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 奋力推进“两个高水平”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关于适应“两个高水平”建设需要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实施意见》,为年轻干部的成长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总之,作为过来人,我特别想和大家说的一句话是:作为幸运的一代人,年轻干部一定要珍惜机遇,一定要振奋精神,一定要苦干实干,干出一番无愧于时代、无愧于青春、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事业来!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八八战略”实施15周年,赋予浙江“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勇立潮头方显担当”的新期望,省委也作出了推进“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决策部署。践行的新期望、落实省委的决策部署,都对我们的年轻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请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作为新时代的浙江年轻干部,应该有什么样的格局境界,应该有什么样的能力素质,应该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应该有什么样的担当作为?我的回答是:浙江的年轻干部必须有浙江年轻干部的样子,浙江的年轻干部必须有浙江年轻干部的口碑,浙江的年轻干部必须个顶个、呱呱叫,真正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是“浙江牌”年轻干部。借此机会,我想对全省年轻干部提5点希望:第一,扣好对党忠诚的第一颗扣子,立志做大事而不立志做大官。大家应该都参观过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也应该都知道当年参加中共一大的13名代表,虽然他们年轻时都是立大志、干大事的,但为什么最后有的名垂青史、有的遗臭万年?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信仰坚定不坚定、对党忠诚不忠诚。对于年轻干部来说,标准有千条万条,但第一条是对党忠诚。如果政治立场出现偏差、对党忠诚有水分,那就相当于穿衣服“第一颗扣子”扣错了。如果一个年轻干部信仰上不坚定、政治上不敏锐,对党的事业缺乏忠诚,对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既不清醒、也没定力,即便能力再强,也难堪大任。希望年轻干部把讲忠诚、讲政治刻在心里、融入灵魂,切实增强“两个维护”的思想和行动自觉,正确处理公与私、利与义、大道理和小道理的关系,自觉做到党叫去哪就去哪,党叫干啥就干啥,力戒自我设计,切勿醉心于晋升路线图,也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坚决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落实到具体行动上、体现到一言一行中,真正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不当“两面人”。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对党忠诚,就必须立志做大事,而不立志做大官。我们很多干部就是因为对大事与小事、大官与小官这对通俗而深刻的辩证关系把握得好,对“当干部有限、干事业无限”这个朴素道理理解得透彻,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事业,从而树起了对党忠诚、无私奉献、赤诚为民的丰碑。全省年轻干部要认真向他们学习,见贤思齐、不忘初心、永葆本色。第二, 打牢干事创业的底子,本领过硬而不本领恐慌。俗语说得好: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年轻干部若要接牢接好事业发展的接力棒,让组织放心、让干部服气、让群众满意,就必须有过硬的本领。坦率地讲,对年轻干部来说,最大的危机是素质的危机,最大的挑战是能力的挑战,最大的恐慌是本领的恐慌。希望年轻干部学深悟透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参与“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活动,不断提高综合素质,不断提升工作能力,不断增强干事本领。特别是要做到3点:一要有博大的视野。40年来,浙江一直领风气之先,走在改革开放的前列。这就要求浙江的年轻干部必须胸怀全局、放大格局,有全球视野、战略眼光、大局意识,对世情、国情、省情、市县情都了然于胸,随时随地都能够说出个道道来,而不能把自己的眼光局限在“一亩三分地”的小天地里。比如,“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等,都是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与浙江的改革发展息息相关的。浙江的年轻干部一定要拓宽视野,把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放在全局中去思考、去谋划、去推进,从中发现机遇、找到结合点、打开新天地。二要善于学习、勤于思考。读书养性、学可立德。不读书,思想就会缺少灵气,讲话就会缺少底气,行动就会缺少锐气。书读得多了,身上的书卷气、儒雅气、清气骨气自然多了,市侩气、霸道气、俗气媚气也就少了。现在有一些年轻干部,平时经济、文化、科技、历史等五花八门的书也读了不少,工作干起来也是风风火火、忙忙碌碌,但读了这么多书、干得这么辛苦,工作能力水平却一直提高不快甚至原地打转。我想,这与干得多学习得少、执行得多思考得少,有很大关系,特别是与缺乏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有直接关系。年轻干部要从自身知识结构出发,坚持“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学什么”,特别是要静下心来认真读一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著作,好好悟一悟辩证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真正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三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干工作,不把好做法好经验坚持下去是难以成事的,因循守旧、故步自封也是难以成事的。年轻干部要发挥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较快的优点,树立怀疑精神、批判精神、开拓精神,拿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和激情,敢于破旧立新、善于推陈出新,特别是对一些难啃的硬骨头、难趟的深水区,换一个角度去思考、换一个途径去探索、换一个思路去解决,决不能把老气横秋当成熟、把墨守成规当稳健,陷入凭经验办事的俗套之中,也不能把创新当“时髦”来喊,玩些概念性、虚头巴脑的东西。第三,敢挑攻坚克难的担子,甘入苦海而不拈轻怕重。这些年来,省委谋划部署和推进了不少大事要事,特别是“最多跑一次”改革、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数字经济“一号工程”等等,都取得了较好成效、产生了较大影响。大家想一想,如果没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这些工作哪一项能做成呢?年轻干部要挑起千钧重担、干出一番事业,学历阅历固然重要、理想激情不可或缺、干劲闯劲必不可少,但更重要的是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有了事业心责任心,就不会一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一遇到挫折就意志消沉、一遇到压力就寝食难安。希望年轻干部牢记“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道理,克服“骄娇二气”,增强攻坚克难的勇气和担当,主动到边远地区、艰苦环境中去经受锻炼,到问题集中、矛盾复杂的吃劲岗位去墩墩苗,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真正把经历变成经验、把阅历变成能力。第四, 走好服务群众的路子,身入心入而不浮于表面。古人推崇“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我们现在讲“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对于年轻干部来说,要懂得这样一个道理:群众心中有杆秤。只有把群众装进自己心里去,说话办事特别是做决策真正从群众角度去考虑,才能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希望年轻干部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化群众观念和群众意识,用脚步丈量民情,认真把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一件一件地解决好,以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具体来说,要做到“三多三少”:一是多跑基层、少拍脑袋。调查研究多了,基层跑遍、跑深、跑透了,情况了解清楚了,做的决策才能精准,干的工作才能到位。年轻干部一定要多到基层“跑”,深入基层一线去掌握第一手资料。当前省委发动全省各级领导干部深入企业摸清情况,打出了一套以提振民营企业为重点的稳中求进组合拳。在这一过程中,年轻干部就要深入到基层去、到企业去,弄清楚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问题还有哪些,对症下药、精准发力,不能坐在办公室里想当然、“情况不明决心大”。二是多务实、少好高骛远。年轻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学会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战略账,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沉下心来、扎下根去,谋划好事关本地区本部门长久发展的规划,踏踏实实干几年、干出几件像样的实事来。三是多点实在、少点圆滑。你能干点啥、你干出了些啥,群众的眼睛都是雪亮的,组织上也都是看得到的。年轻干部一定要当老实人、讲老实话、做老实事,实实在在把工作做好,不捣糨糊,不搞自我包装,不当做样子、混日子、要位子的“官油子”。第五,常照清正廉洁的镜子,防微杜渐而不逾规越矩。做官先做人,做人得有原则、有底线、有规矩。年轻干部要走的路很长,特别是浙江市场经济比较发达,在工作中与企业家打交道比较多,面临的风险考验更多,如果处理不好亲清政商关系,就很有可能跌入各种陷阱,过去的一切努力也可能付之东流。希望年轻干部始终牢记“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的教诲,常怀敬畏之心、律己之心、感恩之心,始终保持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谨慎,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自觉做到慎独、慎初、慎微、慎欲,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干事、坦坦荡荡为官,确保行得稳、走得远。特别是年轻干部作为众人眼中的“潜力股”,比较容易成为被“围猎”“投资”的对象。越是这样,越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培养健康情趣,多想想“我身上有什么、他们想要什么”“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决不为人情世故所累,决不为花言巧语所惑,决不被“糖衣炮弹”击倒。最后,我还想说的是:年轻干部在单位里是骨干力量,在家里也是顶梁柱,平时都很忙很辛苦,一旦出现闪失,对单位、对家庭伤害都很大。大家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身心健康,干好工作、照顾好家庭! 在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结束时的讲话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车 俊(2018年10月23日)10月4日,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浙江省机构改革方案》。10月15日,省委召开十四届四次全会,传达学习中央批复同意的《浙江省机构改革方案》精神,研究部署了下一阶段我省机构改革组织实施工作。今天上午,省委召开全省机构改革动员大会,正式启动实施《浙江省机构改革方案》,打响了全面推进我省机构改革的发令枪。按照中央和省委关于深化我省机构改革的部署安排,今天下午,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增开第六次会议,听取关于省人民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作出《关于省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涉及省的地方性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职责调整问题的决定》,依法决定任免部分省政府组成部门主要负责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顺利完成了预定的各项议程。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第一,学深悟透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自觉用以指导和推进新时代浙江人大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高度重视人大工作,就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9月26日至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召开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交流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同志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栗战书委员长在讲话中列举了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重要思想的十个方面内容,即“十个坚持”:第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二,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第三,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四,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第五,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第六,坚持民主集中制;第七,坚持全面贯彻实施宪法;第八,坚持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第九,坚持正确监督、有效监督;第十,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这“十个坚持”,是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是新时代人大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昨天,省委常委会议专门传达学习了交流会精神,并就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提出了明确要求。全省各级人大要把学习贯彻关于坚持和完善人大制度的重要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把学习贯彻关于坚持和完善人大制度的重要思想与学习贯彻在浙江工作期间关于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的重要论述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栗战书委员长在浙江考察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深刻认识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历史必然、特点优势、实践要求,深刻领会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的重大原则、思路举措、重点任务,自觉把人大各项工作紧紧扣在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上来,紧紧扣在回应人民群众重大关切上来,紧紧扣在厉行法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上来。第二,认真履行法定职能,为深化机构改革提供坚实的法治和组织保障。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内容,是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力指导下,在省委的周密部署、统筹安排下,我省机构改革有序推进、进展顺利,当前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12月底前,省级机构改革将基本完成;2019年3月底前,市县机构改革将基本完成。全省各级人大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紧扣改革任务,认真履行法定职能,及时制定修改有关地方性法规,依法任免国家机关领导人员,从法治和组织上为全省深化机构改革提供有力保障。刚才,省人大常委会作出《关于省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涉及省的地方性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职责调整问题的决定》,明确了职责承担和工作衔接的重要原则。各级各部门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认真落实决定要求,强化协同配合,做好工作对接,机构组建或者职责划入已经到位的,由组建后的机构或者划入职责的机构承担职责;相关职责尚未调整到位之前,原承担该职责和工作的机构要继续承担,坚决防止责任缺位、工作断档的情况出现。特别是涉及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维护社会稳定等工作的部门一定要始终绷紧神经,不能有丝毫松懈、半点马虎,决不能影响工作、出现差错,决不能因为工作交接出现监管空隙和纰漏。各部门“一把手”特别是刚才新任命的省政府组成部门“一把手”,要切实担起责任,牵头挂帅、靠前指挥,关键环节亲自协调、落实情况亲自督察,抓好本部门本单位机构改革组织实施工作,确保本部门机构改革工作保证质量、适度提前、高效完成。第三,以深化机构改革为契机,全面加强人大系统自身建设。这次机构改革,省人大的任务也很重。根据中央统一部署,将整合省人大相关专门委员会职责,组建省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并把省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更名为省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进一步完善人大专门委员会设置,健全人大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省人大常委会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要求和省委改革方案上来,提高政治站位,严明纪律规矩,抓紧组织实施,坚决完成好各项改革任务,同时加强对市、县人大机构改革的指导,不断夯实全省人大工作的组织基础。要准确把握新时代人大工作的特点规律,以本次机构改革为契机,进一步健全人大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履职机制,着力推进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人大机关建设,努力打造一支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人大工作队伍,推动新时代我省人大工作高水平发展、继续走在前列。 在温州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上的讲话——在第六次县(市、区)委书记工作交流会上的讲话车俊 2018年10月16日浙江是我国民营经济的发祥地,在民营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风向标的地位。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和**总理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保持定力、守牢底气,上下同欲、形成合力,进一步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活力,把民营经济做得香香的、做得好好的,加快推动我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充分认识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家在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民营经济是浙江经济的最大特色优势,对浙江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002年底,到浙江工作不久的同志明确指出:“浙江最大的优势是民营经济先发优势,我一直在考虑,怎么把这个优势发挥好。” 经过改革开放40年特别是“八八战略”实施15年来的发展,我省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日趋成长发展为我省市场经济的主体力量,民营企业家也日益成为经济社会特别重要的建设者。民营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八八战略”实施15年来,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从5346亿元上升到3.4万亿元,年均增长13.1%。目前,民营经济创造了全省56%的税收、65%的生产总值、77%的外贸出口、80%的就业岗位、90%的新增就业,夯实扎牢了我省经济基础盘。在发展的大潮中,涌现出一大批民营大企业集团,在最新发布的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我省占比近五分之一,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民营企业是产业升级的引领者。进入新世纪以来,广大民营企业积极响应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号召,在技术改造、研究开发、品牌打造上下苦功,为推动我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立下汗马功劳。今年1—8月,全省高新技术、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为48.6%、40.4%和29.6%。民营企业是改革开放的弄潮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民营企业敢于自我革命、推动管理制度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为市场经济体系注入改革动力和活力,是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推动者和参与者。目前,我省429家上市公司中,民营比重达到84%;全省7700家股份制企业中,民营占比95%以上。在扩大对外开放进程中,大批民营企业积极拥抱全球化,努力开展跨国经营,在全球市场开疆辟土,茁壮成长为很有影响力的本土跨国公司。民营企业家是我省各类人才中最重要的人才之一,浙商优势是浙江各类优势中最重要的优势之一。浙商勇立改革开放的潮头,遍布在全球130多个国家、地区和全国各地创业,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历程中留有浓墨重彩的一笔。总的来说,民营经济在我省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跨越、从内向经济向开放经济跨越、从资源小省向经济大省跨越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十分突出的作用,也必将在未来发展中继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浙江拥有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坚实底气改革开放40年,“八八战略”实施15年,不管外面风云如何变幻,不管有什么困难和挑战,但我们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始终是一贯的。对经济社会向前发展的趋势,对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我们完全有充足底气。底气来自党中央的大政方针和亲切关怀。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始终关心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数次宪法修订都阐述了个体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表明“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党的坚定立场。早就做出“三个没有变”的重要判断,即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没有变,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没有变。特别是9月底他在东北三省考察期间,重申“两个毫不动摇”的大政方针,指出现在的很多改革举措都是围绕怎么进一步发展民营经济。党的大政方针说明了党中央始终坚定地和民营企业站在一起,始终关切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给民营企业家吃了“定心丸”。而且,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我省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给予很多先行先试的改革权限,对我省民营经济实现新飞跃寄予厚望。**总理9月来我省考察,送来“7个具体事项”的利好,明确要求在改善营商环境上下真功夫,在减税降负政策上下大力气,真正把企业各类成本降下来,把企业的创业创新活力放出来。可以断定,国家各类优化发展环境、提振市场预期的政策利好还会持续释放,民营企业的政策获得感将会越来越多。底气来自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客观分析和理性认识。我们要客观理性看待当前经济发展趋势和逻辑,准确把握经济发展的大方向,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做到廓清迷雾、拨云见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要充分认识当前经济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大态势,平稳是主基调,向好是总趋势。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连续12个季度保持在6.7%至6.9%之间,保持稳中向好态势具有牢固基础。我省经济高于预期、好于全国、领跑东部,各项经济指标继续保持良好态势,上半年全省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6%,相关指标匹配性较好,如工业用电增长8%,全社会货运量增长10.1%;据初步统计,前三季度主要经济指标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经济结构和发展质量持续向好。从企业层面看,并不是所有企业都感到压力很大,而是出现了分化现象,许多产品结构好、适应市场快、创新能力强的企业,经营比较正常、对前景也比较乐观。根据我省企业年报情况,我省企业经营情况总体向好、业绩显著提升。要理性分析中美贸易摩擦可能带来的经济风险,科学分析、综合论证,认真看待存在的挑战。我省经济外贸依存度已大幅降低,我省对美国出口占全部出口比重不到20%,出口放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逐步减弱;浙江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还有较强竞争力,产品性价比优势还一定程度存在。还要看到我国有着巨大的国内大市场,大国经济所具有的韧性好、潜力足、转圜余地大的发展基本面没有变。要看到更多积极因素,保持乐观、变中取胜。底气来自对产业升级趋势和规律的准确把握。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历程,特别是近年来我省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明显加快,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等新动能支撑力明显增强,呈现出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只要我们坚定不移走产业升级之路,这种态势就不会轻易改变,我省产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就会持续增强,就会最大限度降低关税壁垒的影响。而且,关税提高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具有双面性,一方面,随着向价值链高端攀升,面临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产业升级的难度越来越大;另一方面,这是市场对产业升级的一种倒逼,逼着企业生产性价比更优的产品。我们要把握产业升级的辩证法,越是面对挑战,越要危中寻机,锚定产业升级不停步,咬住技术创新不放松,使贸易摩擦不论怎样演变,最后都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磨刀石”。民营企业家要保持定力、攻坚克难民营企业家不能光有经营能力,还要有一股精气神,才能在前进道路上步伐铿锵有力,蹚开战胜困难、通向成功的“光明之门”。拿出攻坚克难的锐气。广大浙商都是从市场风浪中打拼过来的,要把困难和挑战作为事业上升的云梯,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树立必胜信念,攻城拔寨、攻坚克难,不断开辟事业新天地。保持坚守实业、坚守主业的智慧。越是经济景气下行时期,越要保持对主业尤其是制造业的高忠诚度。任尔东西南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屏住一股劲深挖一口井,把聚焦本源作为安身立命之本,把专注主业作为创新发展之基,把转型升级作为凤凰涅槃之举,让自己在困难时候也能立于不败之地。发挥创业创新的精神。浙商奋斗史就是由一部又一部激情澎湃、感人肺腑的创业故事汇集而成,广大浙商的创业创新精神力量是强大的。广大企业家要大力弘扬新时代浙商精神,拿出“四千精神”来,掀起再次创业的热潮。同时,要把全面创新作为应对挑战的最好利器,通过技术、管理、模式、制度、营销等多种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以过硬的产品、优质的服务、良好的口碑、多元的战术来应对变化、抢占市场,推动企业更上一层楼。大力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的综合环境不管是经济顺行的时候,还是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党和政府都始终与民营企业站在一起。**总理在浙江考察时提出,如果说有难关,那么政府和企业就要共渡难关,政府就要为市场主体创造更优的发展环境。努力降低营商成本。落实好国家降低企业税费负担的各项政策,切实降低企业的各项成本。企业成本中土地、人工、物流成本是大头,我们不要以市场调节为借口无所作为,而是要想方设法加以降低。同时金融部门要从民营企业实际需求出发,提供更多精准服务,把中央要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政策落实落细,切实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继续加大降低企业成本力度,超额完成年初确定的1500亿减负目标。营造优质服务环境。这是降低制度性成本的重要举措,要按照做“放管服”改革排头兵的要求,把“最多跑一次”改革引向深入,努力把政府服务优势打造成为区域比较优势,成为我省投资环境竞争力的重要亮点。要全面落实国家对民营企业投资准入行业的新政策,打破民营经济前行路上的“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让民营企业享受平等待遇。打造优良法治环境。把建设法治社会作为民营经济综合环境的重要一环来抓,严厉打击违反市场秩序的种种行为,保护守法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特别要切实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对任何侵犯民营企业产权的行为坚决打击,让企业家安心放心创业干事。提高民营企业家社会地位。民营经济无论是管理者、经营者还是生产者,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要大力宣传表彰有突出贡献的民营企业家,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家参政议政作用,让民营企业家感到更加光荣和自豪,让全社会对企业家高看一眼、厚爱三分,激发民营企业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贡献力量的雄心壮志。各地各部门要切实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集中到一点就是做好稳企业的工作,努力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在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结束时的讲话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车俊(2018年9月30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顺利完成了预定的各项议程,取得了重要成果。应该说,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以来的这两个月时间里,我省人大工作的要事大事特别多。在省委的领导下,省人大常委会精心实施、通力协作,攻坚克难、连续作战,确保了重大任务的圆满完成,交出了满意的答卷。有这样几项工作令人印象深刻:一是认真做好关于民主法治和人大工作的重要思想在浙江的萌芽发展和实践轨迹的研究阐述解读工作。在“八八战略”实施15周年之际,省人大常委会于7、8月集中推出5篇理论研究文章,引起良好反响。前几天,全国人大常委会召开了深入学习贯彻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重要思想交流会,梁黎明同志代表省人大常委会作了典型发言。二是出色完成全国人大常委会交办的两项重要任务。精心保障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团来浙江开展视察活动,高质量做好第二十四次全国地方立法工作座谈会服务保障工作,受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充分肯定。三是成功举办我省人大工作的两项重要活动。召开了全省各级人大常委会主任学习会,进一步理清了做好新时代我省人大工作的思路和举措。还召开了全省深化“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座谈会,对推动票决制这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发展作出具体部署。总之,这段时间省人大常委会各方面的工作都干得不错,应该给予充分肯定。下面,我围绕深入学习关于地方人大工作重要论述和贯彻栗战书委员长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我省人大工作高质量高水平发展,再讲两点意见:第一,深入学习关于地方人大工作重要论述,深刻领会栗战书委员长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增强推动新时代我省人大工作继续走在前列的责任感使命感。9月25日,省委常委会议认真学习在浙江工作期间关于地方人大工作重要论述精神,就贯彻落实第二十四次全国地方立法工作座谈会精神和栗战书委员长在浙江考察调研重要讲话精神,提出了具体意见。省人大常委会第一时间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专题学习讨论,对做好学习宣传贯彻工作作出全面部署。一段时间以来,全省各级人大常委会对学习贯彻栗战书委员长重要讲话精神抓得紧、抓得实,取得了初步成效。全省各级人大常委会要按照省委的部署要求,把学习贯彻栗战书委员长重要讲话精神与自觉践行赋予浙江的新期望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省委十四届三次全会各项决策部署结合起来,进一步深化认识、提高站位、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不断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浙江的生动实践与创新发展,推动新时代我省人大工作继续走在前列。第二,突出重点、真抓实干,把栗战书委员长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到浙江人大的具体工作中去。栗战书委员长对我省人大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并寄予厚望。特别是,栗战书委员长就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加强和改进地方立法工作、加强监督工作、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特别是基层代表的作用、建好用好人大代表联络站、加强人大及其常委会自身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结合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活动,加以系统谋划、全面落实。重点要抓好以下7项工作:一要深入学习贯彻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重要思想,特别是结合在浙江工作期间就人大工作作出的重要论述和指示要求,开展理论研究、深化理论指引。二要充分挖掘浙江作为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草案起草地的独特资源,大力开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宣传教育活动,配合中央做好宪法学习宣传实施专项督察,推进宪法实施。三要突出浙江特色、提高立法质量,加强生态环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民生等“三个重点领域”立法,加快制定具有探索性、标志性、引领性的法规。省人大常委会要认真做好全省立法工作座谈会准备工作,及早编制好2019年度立法计划。四要聚焦“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这个中心任务,创新人大监督方式方法,特别是要在创新执法检查、专题询问的组织方法上下功夫,深化对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监督,努力推动重点工作任务的落实和群众关切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五要更好发挥人大代表特别是基层代表的作用,深化人大常委会联系代表和代表联系群众的“双联系”制度,打造代表联络站“升级版”,激发代表履职活力,加强对代表的履职保障和服务管理。六要高标准抓好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以“钉钉子”精神抓好中央和省委有关文件的贯彻落实,查弱项、补短板、建机制、促改革、增活力,使浙江县乡人大工作更加规范、更有成效。七要从严加强自身建设,全面加强人大常委会及机关党的建设,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贯穿于人大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常态化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活动,深入开展“思想大解放行动大担当”活动,全面落实清廉浙江建设决定,努力建设一支符合新时代好干部标准的人大工作队伍。最后还要强调的是,时间即将进入第四季度,今年的各项工作已进入冲刺阶段。接下来的3个月时间,省人大常委会要对照年度各项计划倒排时间、加快进度,制定好《浙江省保障“最多跑一次”改革规定》《浙江省地方金融管理条例》等法规,认真审议“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的报告,扎实开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执法检查,确保年度目标任务顺利完成。省委常委会已同意明年适当时候召开全省人大工作会议,请省人大常委会提早开展调研督查,起草好相关报告,做好有关筹备工作。 争当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排头兵中共浙江省委书记 车俊2018年09月19日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浙江省“八八战略”实施15周年。今年7月8日,对浙江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勇立潮头方显担当”的新期望。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特别是深入学习贯彻重要指示精神,自觉践行寄予浙江的新期望,高举改革大旗、扛起改革担当、狠抓改革落实,奋力推进“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争当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排头兵。一、坚决扛起推进“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政治使命2003年7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同志在深入调研、深邃思考的基础上,作出“八八战略”重大决策部署。其中第一条、第二条讲的都是改革和开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改革开放大旗,开启了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浙江省委认真贯彻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蹄疾步稳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积极进展,特别是“四张清单一张网”、“最多跑一次”改革、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河长制、特色小镇等得到党中央充分肯定,G20杭州峰会效应不断放大,世界互联网大会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越来越大,这些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浙江的今天,更没有浙江的明天。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关于浙江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2017年6月,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要突出改革强省和开放强省的工作导向,强调要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突破口撬动各领域各方面改革,以“一带一路”建设统领新一轮对外开放,谋划实施一批群众最期盼、发展最急需的重大改革举措和一批最体现浙江资源禀赋、最契合国家战略使命的重大开放举措。今年年初,省委把“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确定为全年工作的主题主线。1月,省委召开全省全面深化改革大会,出台《关于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 推动重点领域改革的意见》。5月,省委召开全省对外开放大会,谋划更高层次的开放格局,出台《关于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 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意见》。7月,省委召开十四届三次全会,深入学习贯彻对浙江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研究部署推进“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的重大问题,发出了浙江争当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排头兵的集结号和动员令。二、自觉践行寄予浙江的新期望,加快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实现新突破,努力再创浙江体制机制新优势对浙江的新期望,体现了对浙江工作一以贯之的要求、越来越高的要求,为浙江争当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排头兵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把对浙江工作的新期望转化为攻坚克难、闯关夺隘的强大动力,保持战略定力、瞄准顽症痼疾、找准主攻方向,推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快突破、纵深推进,努力再创浙江体制机制新优势。一要在健全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上走在前列。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创新政策资源要素供给机制。完善科技创新机制,大力支持浙江大学、西湖大学、之江实验室、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全面实施人才新政,深入推进人才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人才评价发现、激励服务、收入分配机制,努力打造人才生态最优省。二要在健全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上走在前列。聚焦聚力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打造有影响力的国际油品交易中心。深化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和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加快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贸易竞争新优势。办好中国—中东欧国家投资贸易博览会,重点打造若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进口商品展销平台。优化产业基金引导、研发创新支持等方面的政策措施,高质量打造外资集聚地。创新对外投资方式,推进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本土跨国公司。健全完善海港、陆港、空港、信息港融合发展机制,打造世界级一流港口集群。健全长三角交流合作机制,在产业科创、区域市场、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等领域加快实现一体化。完善对口支援、帮扶、合作工作机制,助推对口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三要在健全区域协调和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上走在前列。聚焦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构建浙江大湾区一体化发展机制,创新大花园统筹建设机制,健全开放、湾区、美丽三大通道省域联动发展机制,完善大都市区协调发展机制。深化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健全完善小城市培育试点和小城镇综合整治推进机制,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深入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和美丽乡村建设,深化农村土地制度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农民合作经济体系建设,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全面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打赢低收入百姓增收攻坚战。探索科创合作新载体,打造山海协作工程升级版。四要在健全文化繁荣兴盛体制机制上走在前列。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深化“八八战略”学习和研究。完善文化产品创作生产扶持引导机制,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高水平推进之江文化产业带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村文化礼堂、城市文化公园等公共文化设施运行管理机制。五要在健全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体制机制上走在前列。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加快乡镇综治工作、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便民服务“四个平台”建设,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加快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完善普惠共享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十方面民生实事”制度,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问题,不断增强全省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六要在健全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上走在前列。推进“多规合一”,强化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约束,实行差别化的区域管理政策和负面清单管理。全面推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对在任期内严重破坏生态的实施终身追责。完善绿色发展财力奖补机制,研究制定流域生态环境补偿制度,建立健全排污权有偿使用机制。全面推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与处罚惩戒等制度。七要在健全法治建设体制机制上走在前列。完善坚持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健全地方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完善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制度,建立立法与改革决策衔接机制,完善政协民主监督机制,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坚决落实党中央确定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任务,优化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强化司法责任制,切实防止冤假错案。大力发展基层民主,积极推广“后陈经验”“村民说事”“村级小微权力清单”等经验和做法。八要在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制机制上走在前列。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维护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加强好班长好班子好梯队建设,打好干部工作“管育爱”组合拳,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推进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坚持和规范“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深入推进监察体制改革,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加快建设清廉浙江。三、加强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激发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动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浙江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任务、主攻方向、重大举措已经明确,可以说“四梁八柱”立起来了,已经进入密集施工期。推进各项改革落地见效,关键靠人,关键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我们要坚持好干部标准,突出改革导向和实干导向,注重在改革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培养锤炼干部、选拔使用干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改革担当、提高改革本领、干出改革实绩,争当改革的促进派和实干家。一要深入推进“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活动。今年年初,省委在全省部署开展了“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活动。各级领导干部以上率下,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参与,推动全省形成了支持改革、推动改革、深化改革的浓厚氛围。要把这项活动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下去,通过大学习进一步凝聚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共识,通过大调研进一步夯实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基础,通过大抓落实进一步打通全面深化改革的“最后一公里”,真正把这项活动打造成为提升党员干部素质能力的重要载体和抓手。二要大力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到今天,比认识更重要的是决心,比方法更关键的是担当。要全面落实浙江省《关于进一步激励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 奋力推进“两个高水平”建设的实施意见》,完善市委书记例会、县委书记工作交流会、专题现场会等制度,形成激励改革创新的良好制度环境。要注重对干部推进改革实绩的评价,褒奖重用想改革、敢改革、善改革的干部,进一步树立鼓励改革、支持改革的用人导向。要按照“三个区分开来”的要求,把容错纠错机制嵌入重大改革发展部署,旗帜鲜明地为改革创新者加油鼓劲、撑腰壮胆。要让更多的年轻优秀干部到改革一线蹲苗磨炼、摸爬滚打,并大胆提拔使用经过长期扎实历练、改革实绩突出、群众公认度高的优秀年轻干部。三要压紧压实改革责任。改革能不能向前推进,落实责任是关键。要完善省委定期研究部署重大改革方案制度、省领导年度联系重点突破改革项目制度,构建省、市、县三级联动的改革项目“指挥长”体系,层层压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要引导督促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担起改革责任,当好改革的组织者和施工队长,既积极统筹各项改革任务、科学配置改革资源,又勇挑最重的担子、敢啃最硬的骨头,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各项改革举措早落地、见实效。要用好改革督察“利器”,重视督察结果运用,褒奖改革实绩突出的干部,严肃处理改革推进不力的干部,最大限度调动和保护干部推进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在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8-08-16车俊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摆到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举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浙江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坚决落实中央扶贫开发的战略部署,创新精准脱贫方法,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率全国之先消除绝对贫困,走出了一条富有浙江特色的扶贫开发路子,成为全国省区农民收入最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小、区域发展差距最小的省份之一。2015年,全省家庭年人均收入4600元以下绝对贫困现象得到全面消除,兑现了不把绝对贫困带入“十三五”的庄严承诺。2017年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775元,实际增幅13.6%,全面完成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计划的各项目标任务。这些年,我们之所以能赢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实现一批又一批低收入农户脱贫,归根结底在于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在于一以贯之深入实施“八八战略”,找对符合浙江实情的脱贫路径,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自觉践行对浙江提出的“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勇立潮头方显担当”新期望,全面推动“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谋好浙江脱贫攻坚新篇,苦干实干拼命干,坚决打赢低收入百姓增收攻坚战,让高水平全面小康成果惠及全省人民。从确保高水平全面小康成果惠及全省人民的高度,充分认识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意义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和底线目标,提升到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局的新高度,是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中的一个重大观点,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工作的一个重要特征。早在浙江工作期间,同志就明确提出“不能把贫困村、贫困人口带入全面小康社会”的战略要求,强调“现代化建设不能留盲区死角,实现全面小康一个乡镇也不能掉队”。党的十八大后,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近,又作出“要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确保不漏一村不落一人”的重要指示。这些论述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共享发展的新理念,我们要深刻领会、自觉践行,认真落实到我省脱贫攻坚的各项决策中,全面融入带领低收入百姓奔小康的各项工作中。经过多年努力,我省已经消除了绝对贫困现象,但脱贫群众生活依然较为困难,自我发展基础较弱,因病致贫、因灾返贫时有发生,目前尚有800多个年收入10万元以下的集体经济薄弱村,还有淳安等26县仍然是区域协调发展的明显短板。这些群众、村集体和县(市、区)离全省平均水平依然有较大差距。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两个高水平”奋斗目标。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但要体现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明显高出全国平均水平上,更要体现在我省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走在全国前列上,体现在我省全面小康成果实现区域、群体的全覆盖上。我们要切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按照确保高水平全面小康成果惠及全省人民的最严要求和最高标准,不漏一村、不落一人,扎扎实实把扶贫开发工作做好,为第二个高水平阶段实现更平衡更充分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准确把握我省扶贫开发的阶段性特征,进一步明确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目标要求扶贫工作没有完成时。任何事物发展都遵循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规律,扶贫开发工作同样也是从一个阶段向更高阶段不断推进的。随着家庭年人均收入4600元以下现象的消除,随着淳安等26县逐步形成充分发挥生态优势的发展新格局,我省扶贫开发工作已从消除绝对贫困阶段,全面进入减缓相对贫困的新阶段,如何有效落实共享发展理念、努力朝着共同富裕不断迈进,成为我们扶贫领域面临的主要问题。正是在全面分析我省扶贫开发工作进入新阶段、面临新问题的基础上,省委十四届二次全会提出要打赢低收入百姓增收攻坚战。这是我省根据中央精神、结合浙江实际作出的重大部署,是在扶贫领域落实继续走在前列要求的实际行动,是为全国2020年后扶贫开发工作带好头、引好路的自觉担当。可以说,打赢低收入百姓增收攻坚战,就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浙江版本,就是我省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主载体。我们要紧紧扭住这个主载体不放松,拓展扶贫内容,完善扶贫政策,创新扶贫方式,让集体经济薄弱村和低收入农户得到更大的帮扶支持,不断满足低收入百姓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对全面小康的期盼。进入减缓相对贫困新阶段,打赢低收入百姓增收攻坚战,意味着扶贫开发工作的主要目标已不是解决温饱和生存问题,而是解决生活得更好一些的问题,让低收入百姓同全省人民一道进入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围绕这个主要目标,在具体工作目标的设置和落实上,要重点把握好三点:一、既要系统全面又要突出重点要着眼于低收入百姓的全方位需求,在经济收入基础上更多考虑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基层治理等领域,全面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的指标水平,实现更高水平的“两不愁三保障”,确保让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享受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安全住房。同时要特别关注低收入百姓增收和集体经济薄弱村增收两大核心指标,使这些群众和村集体收入状况得到明显改观。二、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着眼于逐步缩小群体、区域差距,确保低收入农户各项指标增长高于同期全省平均水平,确保区域之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同时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财力情况,制定合理标准,不急功近利,不吊高胃口,不搞一步到位,夯实稳定脱贫、逐步致富的基础。三、既要确保全面小康又要面向现代化低收入农户全面小康的时间节点要钉在2020年,这是落实中央精神的硬要求,是向全省人民的郑重承诺,必须不折不扣完成。同时前瞻性考虑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建立健全减缓相对贫困长效机制,让低收入农户在2020年以后继续保持较快的收入增长速度。目标就是动员令,目标就是责任状。全省各级务必加倍努力,积极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加快构建大扶贫格局,注重把扶贫开发工作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与打造山海协作工程升级版有机结合、与基层治理创新有机结合,推动各项工作形成最大的协同效应、综合效应,确保如期实现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各项扶贫开发工作目标。突出重点、精准出招,全面落实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各项任务低收入百姓增收攻坚战是一场硬仗,是推动低收入百姓共享高水平全面小康成果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撸起袖子、扑下身子,突出精准性、使出绣花功,实打实、硬碰硬做好各项工作,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积极拓宽低收入农户增收渠道。要从根本上解决低收入农户长期持续增收问题,就必须在收入来源上多想办法、多谋路子。幸福都是干出来的,要把产业和项目扶持作为关键,支持低收入农户依托特色资源优势,积极发展一批农、林、牧、渔特色产业项目,大力发展农家乐民宿、休闲观光农业、电子商务等产业。要把扶贫同扶智、扶志结合起来,深入实施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和扶贫致富带头人培训计划,帮助低收入农户提升就业能力,开发多种形式的公益岗位,引导低收入农户就近就业,让这些群众就地有活可干、有钱可赚。要在拓宽农户财产性收入上想办法,搞活农村“三权”、林权、集体资产股权等财产性权能,打造持续收益的“活水源头”。要把下山移民作为农民脱贫增收的重要途径,提高异地搬迁补助标准,做好搬迁后续服务保障发展工作,让他们下得来、稳得住、富得快。同时,做好地质灾害点农民搬迁工作。切实提高低收入百姓综合保障水平。照顾好最弱势群体是社会的基本良心,织密织牢社会保障网是新阶段扶贫工作的重要手段。要精准识别低保对象,建档立卡、动态更新,稳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对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城镇和农村困难群众做到应保尽保,让这些人群都能感受到政府关怀和社会温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统筹好城乡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社会保障政策,特别是完善大病兜底保障机制,逐步提升标准,扩大惠及范围,加大救助力度,让低保户及低保边缘户普遍过上小康生活。持续提升低收入百姓公共服务水平。找准老百姓生产生活的痛点和难点,在教育、健康、文化、金融等领域精准出招,多渠道改善低收入百姓生产生活条件。要充分认识教育在扶贫开发工作大局中的基础性、根本性、可持续性作用,确保各项教育扶贫措施精准落实,切实减轻低收入家庭的教育负担,确保在浙江不发生一起因贫失学、因学返贫的事情。要深入开展健康扶贫行动,加大对低收入家庭的医疗服务倾斜,提供基本公共卫生、基本医疗服务和健康综合服务,鼓励支持低收入农户购买大病医疗补充商业保险,切实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同时要协同推进文化扶贫、金融扶贫、旅游扶贫、科技扶贫、网络扶贫等工作,汇聚起方方面面的强大工作合力。大力促进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村集体家底不厚实,直接影响带领群众奔小康。要继续抓好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这项工作,尚未“消薄”的800多个村要集中攻坚,已经“消薄”的村要加快提升稳定增收能力。要加大对集体经济薄弱村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安排专项资金,落实有关项目,给予重点帮扶。要积极引导集体经济薄弱村抱团发展“飞地经济”,异地开发、集中联建发展物业经济、农旅经济、民宿经济,实现整体“消薄”。要加快完善集体经济薄弱村的网络、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特别在交通方面要实现客运班车“真正通、安全通、长久通”,让这些村与外界保持信息资源畅通,加快改善发展条件。同时要扎实做好新一轮结对帮扶工作,继续实施省、市、县三级与重点帮扶村的结对帮扶制度,深入开展“千企结千村”专项行动,按照“一户一策、一村一计”要求做好“帮户、扶村”工作,精准支持带动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推进高质量区域协调发展。淳安等26县依然是区域协调发展的薄弱地区,也是我们扶贫开发的重点区域。要继续加大对26县的帮扶力度,用好“两山”建设财政专项激励政策,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水平提升上给予更多的资源倾斜,切实增强这些地区内生发展能力。山海协作是推进我省高质量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抓手。要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山海协作工程推进会精神,打造山海协作工程升级版。协作双方要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更加主动、更加积极、更加有效地在协作平台、协作项目等领域精诚合作、精准对接,充分发挥山海协作在区域扶贫开发工作中的重要作用。26县要立足自身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经济基础,找准自己错位发展的重点方向,努力实现生态富民、绿色发展、科学跨越。坚决扛起东西部扶贫协作政治责任,全力帮助对口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党中央对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高度重视,把它作为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大战略,作为加强区域合作、优化产业布局、拓宽对内对外开放空间的大布局,作为实现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大举措,持续加以推进。我们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持算政治账、全局账、长远账,坚决扛起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帮扶合作这一重大责任,把对口地区当作我们自己的地方一样对待,把帮扶地区发展作为浙江自己的事来办,主动加强与对口地区的精准对接和密切合作,推动我省对口支援帮扶合作工作真正走在全国前列。2020年对口地区全面实现脱贫是一项硬任务,我们要把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摆在首要位置,为全国脱贫攻坚贡献浙江力量。要坚持精准滴灌、靶向治疗,推动各类帮扶资源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向农村基础设施、民生服务等重点领域倾斜,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倾斜,提高对口支援帮扶合作的实效。要进一步深化携手奔小康行动,创新扶贫思路和办法,做深做实整村推进、产业带动、技术指导、民宿培育、电商引领等扶贫工程,充分发挥“造血式”帮扶的持久效应。要找准劳务协作结合点,开展精准化劳务培训,经过培训贫困群众可以到“扶贫车间”工作,也可以精准组织到浙江就业。要做好社会帮扶大文章,组织引导商会、社团等社会组织和党员群众参与精准扶贫,特别是要助力广大浙商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发挥更大作用。产业合作是增强对口地区“造血”功能的治本之策和拓展我省发展空间的重要途径,必须作为重要任务全力推进,力求更多成果、形成更多亮点。要找准产业合作的切入点,把握好发挥政府推动作用和市场化运作的结合点,加快实施一批重大项目、重大平台、重大工程,促进对口地区产业发展和提升,不断增强对口地区内生发展动力。产业合作要注重发挥我省比较优势、挖掘对口地区潜在优势,在合作中实现双方优势的相得益彰、产业的共同发展。在做好重点工作的同时,全面拓展合作领域,形成全方位支援帮扶合作的良好格局。要加强社会领域合作,帮助对口地区发展教育、医疗、卫生、社保等事业,支持建设学校、医院、福利院和养老院,提高对口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要加强基础设施领域支援力度,努力帮助对口地区推进“厕所革命”、新房改扩建、供水供电、广播电视等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对口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要根据受援地人才需求情况,加强干部双向挂职、双向交流,加大专业人才派遣力度,更加关心援藏、援疆、援青等干部,提升受援地人才支撑水平。要进一步深化交往交流交融,开展商会等社团间互动对接活动,加强青少年交往交流,真正把对口支援帮扶合作工作打造成为加强民族团结的工程。压实责任、尽锐出战,确保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取得实效打赢低收入百姓增收攻坚战不可能轻轻松松取得胜利,必须汇聚方方面面力量,攻坚克难、乘势前进。加强组织领导。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要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抓、部门参与的扶贫开发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落实“一把手”责任制,五级书记一起抓,层层传导压力,一级带着一级干,真正把责任扛牢压实。各级党政正职要亲自主抓、靠前指挥,勇于扛起脱贫攻坚的重任。低收入农户和集体经济薄弱村相对集中的县、乡正职要保持相对稳定,对他们的考核要加大扶贫攻坚的权重,使他们真正沉下心来,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工作。打造过硬队伍。好钢用在刀刃上,精兵用在关键时。要把脱贫攻坚一线作为锻炼、选拔干部的重要阵地,选优配强工作人员,把更多能力突出的干部配备到攻坚战场上。加强驻村帮扶干部的选派管理,选好乡镇科技特派员和农村工作指导员(第一书记),引导各类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充实到基层一线帮扶队伍,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帮助扶贫干部真正沉下去,扑下身子到村里同群众一起干。要分级分类组织好扶贫干部培训,采取多种形式交流经验做法,培养懂扶贫、会帮扶、作风硬的扶贫干部。突出作风建设。2018年是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打赢脱贫攻坚战,要通过作风建设来保驾护航。要认真抓好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力度,重点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严不实等突出问题。完善督战机制,采取巡查、暗访、约谈、考评等形式督导各地加大攻坚力度,对推进不力、完不成任务的,要约谈主要负责同志,落实问题整改。要加强扶贫资金管理,建好扶贫项目库,实施扶贫资金、项目公示公告制度,对挪用、贪污扶贫款项的行为严惩不贷。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及时组织开展扶贫资金管理使用和政策跟踪审计,确保扶贫资金和政策落到实处。 在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结束时的讲话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车 俊(2018年7月27日)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八八战略”实施15周年。年初,省委就把“‘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确定为工作主题主线,部署开展了“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活动。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坚决贯彻落实省委决策部署,以参与“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活动为抓手,依法履职尽责、主动担当作为,实现了新一届人大工作的良好开局。让人印象比较深刻的有这么3个方面:一是大学习形成了浓厚氛围。省人大常委会按照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论述精神,创新完善党组会议学习制度,不断丰富学习载体,推动全省各级人大形成了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浓厚氛围,使各级人大代表和人大机关工作人员在不断的学习中,进一步增强了“四个意识”、坚定了“四个自信”、提高了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的本领。二是大调研取得了丰硕成果。省人大常委会坚持调研开局、调研开路,梁黎明等6位副主任多次带队赴基层开展调研,并结合调研实地检查督察工作,摸实情、察实况、支实招。调研结束后,还形成了一批站位有高度、研究有深度、建言有温度、对策有力度的调研报告,有的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有的体现到了推动人大工作的制度文件和工作举措之中。三是大抓落实成为了行动自觉。省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省委中心工作,勇担当、善作为,以求真务实的精神、真抓实干的作风,推动各项重点工作落地见效。比如,高票任命通过了新一届省政府组成部门主要负责人,并组织开展了庄重的宪法宣誓仪式。比如,扎实开展“最多跑一次”改革专项督察,并在本次常委会会议上初审通过了“最多跑一次”改革创制性立法。比如,较好完成了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执法检查实地检查和会议审议。比如,进一步创新完善了代表接待活动,推动解决了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具体问题,等等。总之,上半年省人大常委会开局良好、履职顺利,许多工作有创新、有特色、有成效。对此,省委是满意的,应当给予充分肯定。前不久召开的省委十四届三次全会,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对浙江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研究部署“‘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重大问题,审议通过了《中共浙江省委关于推进清廉浙江建设的决定》。认真学习贯彻这次省委全会精神,是当前全省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的一项重大任务。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迅速动员起来,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学习贯彻,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推动省委决策部署落实下去。这里,我提4点要求。第一,理论学习要再深入。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首要的是学懂弄通做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系统地掌握这一重要思想所蕴含着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更加坚定自觉地用这一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全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在前一阶段开展大学习的基础上,继续以良好的学风推动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要把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学习贯彻在浙江工作期间的决策部署和思想体系、与学习贯彻到中央工作后对浙江工作作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特别是最近提出的新期望结合起来,进一步做好关于民主法治建设和人大工作的重要思想在浙江萌芽发展和实践轨迹的研究阐释解读工作,努力推出一批高质量有分量有影响的研究成果,推动浙江人大工作继续走在前列。第二,使命担当要再强化。贯彻落实省委十四届三次全会精神,推进“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人大责无旁贷,也大有可为、大有作为。全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自觉践行对浙江提出的“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勇立潮头方显担当”的新期望,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使命担当,以更加扎实有力的举措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生动实践和创新发展。要深入贯彻省委立法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党的领导与人大主导的有机统一,高效行使地方立法权,加紧制定出台探索性、标志性、引领性的法规,不断满足浙江高质量发展的立法需要。要聚焦“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用好宪法法律赋予人大的监督职权,坚持问题导向、对症下药,以“钉钉子”精神助力省委中心任务的落实。要充分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和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创新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载体途径,激发全省8万多名人大代表履职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凝聚起“两个高水平”建设的强大合力。第三,履职水平要再提升。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从今年1月底换届产生到现在整整半年时间,今天这次会议既是上半年工作的总结会,也是下半年工作动员部署会。希望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机关工作人员在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和主任会议的领导下,对照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逐项梳理、查漏补缺、细化分解,一项一项抓落实、一件一件抓落地。要认真筹备全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学习会和深化“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座谈会,把这两个会议开出好效果。要高标准组织新一届香港全国人大代表来浙视察和承办全国地方立法工作座谈会,提早谋划,加强对接,全力保障,确保出色完成全国人大交办的这两项重要任务。今年下半年,省人大常委会还要审议多项地方性法规草案,开展多次专项审议监督和执法检查。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要积极参与相关调研和检查,依法出席各个会议和活动,全面有效履行法定职责,共同完成既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第四,清廉建设要再发力。推进清廉浙江建设,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负有重要责任。要坚决贯彻省委决策部署,把清廉的要求自觉体现到立法、监督、重大事项决定和人事任免等全过程,更好地参与和推动清廉浙江建设。要适应清廉浙江建设需要,推进重大改革和重点领域立法,及时修改完善相关法规,为纪法贯通、法法衔接奠定基础。要围绕重大政府性建设项目、国有资产管理、行政综合执法、审计查出问题等,开展执法检查和专项监督,发挥法律监督“巡视利剑”作用。要深入贯彻宪法和监督法,按照主任会议刚刚通过的试行办法,适时组织听取监察委员会专项工作报告,保证行政权、监察权、审判权、检察权正确行使。要认真履行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职能,推动重大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为防范重大廉政风险提供保障。同时,要坚决扛起主体责任,把严明政治纪律放在首位,驰而不息转作风、正作风,全面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坚持问题导向,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哪些问题突出就解决哪些问题,努力建设清廉机关。 在全省深化“千万工程” 推进乡村振兴现场会上的讲话2018年7月25日车俊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新旗帜和总抓手。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揭开了美丽浙江建设的宏伟篇章。15年来,全省上下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给浙江农村大地带来了全面深刻、影响深远、鼓舞人心的变化,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奠定了扎实基础。推动“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乡村是一个重要战场,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关键战略。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勇立潮头方显担当”的新期望,认真落实省委十四届三次全会提出的“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上谋好新篇”要求,拉高标杆、大胆探索,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加快走出一条符合浙江实际的新时代乡村振兴新路子,努力在乡村振兴上继续走在前列。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乡村的大振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的领先是最重要的领先。我们只有比别人站得更高一点、看得更远一些、谋得更深一层,才有可能抢占乡村振兴的制高点。当前,我省党员干部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总体上是到位的,但也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偏差,比较突出的有四种:一是有的认为“美丽乡村已经搞得这么好,再稍微搞一搞、弄一弄,乡村振兴的目标任务就可以完成了”,存在着骄傲自满、夜郎自大的心理;二是有的把乡村振兴简单地与美丽乡村建设划等号,而没有认识到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三是有的认为城市只是城市、城镇只是城镇、农村只是农村,没有把城市与乡村作为一个整体来谋划、来推进、来建设;四是有的没有重新审视乡村所具有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生活价值,没有看到乡村振兴面临着重大机遇。这些思想误区不破除,就根本谈不上乡村振兴继续走在前列。乡村有无限发展空间,乡村振兴大有文章可做,我们不能让老办法老套路老经验束缚了思想。要解放思想、增强信心,主动创新求变,勇于打破常规,善于转换思路,多拿出符合实际的锦囊妙计、推出更多的高招良策。我们讲的思想解放,不是无的放矢,而是遵循乡村振兴规律,进一步更新工作理念。一要突出规划先行。乡村振兴不是每个村都大搞建设、大搞开发,不同的村有不同的建设任务和建设强度,该建设的就搞建设,该保护的就做好保护,该移民搬迁就移民搬迁。要在规划上多花点时间和精力,做到谋定而后动。规划的编制要既契合实际又适当超前、既有科学性又有可操作性,特别是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切忌单一模式、千村一面。要建立健全县域乡村建设规划、村庄规划、村庄设计、村居设计四级体系,落实多规融合,做到村村有规划图、镇镇有规划师,今年年底前完成所有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规划做出来后,就要刚性执行,不能规划建设“两张皮”。二要突出融合发展。乡村振兴本质上是对工农、城乡关系的重塑。乡村振兴的资金、人才、项目从哪里来?主要从市场中来、从城市里来。要统筹谋划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不仅推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上的融合,也要推进产业体系、生态保护上的融合,还要推进规划布局、要素配置上的融合,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三要突出系统推进。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用系统化、体系化的思维方式,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同时,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找准有杠杆作用的重要支点,找到工作的突破口,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落一子而全盘活”的撬动效果。四要突出共建共享。农民群众是乡村振兴的主体,也是乡村振兴的最大受益者。要明确推进乡村振兴农民是主体。增强农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让他们当家作主,让他们都明白自己在这个过程中要做什么、能做什么,发动他们积极参与进来,真正做到“大事一起干、好坏一起评、事事有人管”。积极培育乡村产业振兴的新动能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没有产业支撑,农村各项事业发展就没有了依托,农民增收只能是一句空话。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来抓,在人、钱、地等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全面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不断增强乡村产业振兴的动力和活力。做好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科技兴农的文章。乡村产业振兴,首先一定是农业振兴。现在和将来,农业都是大有可为的产业。要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放到突出位置,大力发展现代种养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和乡村服务业,完善乡镇科技特派员和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打造一批科技型的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切实提高农业的供给质量、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特别是要走绿色安全高质量的路子,加强源头治理,健全从田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监管体系,加快推进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畜牧业绿色发展,打造一批高品质、有口碑的浙江农业金字招牌。做好工商资本和人才“上山下乡”的文章。乡村振兴要靠人才、靠资源。各类人才特别是年轻人回归乡村、服务乡村,工商资本从城市流向农村,是产业振兴的根本动力,也是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标志。乡村产业振兴靠政府包打天下是做不起来的,必须要充分发挥好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的作用。随着农村吸引力越来越强、发展机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到农村度假、休闲、养生、养老、创业,工商资本和人才“上山下乡”的意愿越来越强烈。我们要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充分发挥我省的浙商优势、市场优势和人才优势,抓好“最多跑一次”改革在农村的延伸,完善融资贷款、配套设施建设补助、税费减免、用地等扶持政策,引导工商资本下乡支持农业、带动农民,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新乡贤、退伍军人、外出农民工等回归农村,培养造就一支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努力在乡村形成人才、资本、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对于工商资本下乡,我们要进一步完善政策、加强引导,明确下乡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设立必要的“防火墙”,防止跑马圈地、脱离农业、把农民挤出去,防止侵害农村集体产权、侵犯农民利益。做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文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乡村产业振兴的核心所在。2017年我省一产占比只有3.9%,如果仅仅就农业抓乡村产业,或者简单移植城市二三产业,是抓不出产业振兴的。只有立足本乡本土资源优势,不断延伸农业的产业链、价值链,乡村产业振兴才会有广阔的空间、有无限的可能。要充分挖掘农业的功能和乡村的价值,让乡村产业插上互联网和科技的翅膀,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娱乐体验、养生养老产业、农村电商产业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乡村从主要“卖产品”,向更多“卖风景”“卖文化”“卖体验”转变。做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文章。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是新形势下农村改革的主线,也是农村产业振兴的关键所在。要积极深化农村产权和土地制度改革,稳妥推进农村承包土地“三权分置”和宅基地“三权分置”,进一步激活农村土地经营权,盘活农村闲置废弃农房和闲置宅基地,进一步打通要素流入农村的通道。特别是要发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牵引作用,大力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积极推进适度规模经营。高质量建设美丽乡村对照乡村振兴战略对美丽乡村建设提出的新要求,重整行装再出发,大力实施大花园建设行动计划,全域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像打造艺术品一样来打造我们的乡村,让我省的乡村不仅干净,又充满温度、各具韵味、富有活力。更加注重乡村特色。乡村有特色,才有吸引力,才有生命力,才有竞争力。搞乡村建设,一定不要把传承记忆的东西给破坏了,把自己的特色给弄没了。平原村、山区村、海岛村、临湖临江村,由于存在自然差异性,必然带来村庄的多样性,每一个乡村都可以有自己独特的地方。要充分挖掘和利用乡村的自然环境、乡土文化、农耕特质、民族特色、地域特点,把保持原有村居风貌和引入现代元素结合起来,在独一无二的东西上做文章,努力让每一个乡村都散发属于自己的独特味道。更加注重环境治理。美好环境是个“易碎品”,治理难,巩固更难。对于治水拆违,必须加强、不能削弱,必须持续推进、不能停滞不前。我们要以高水平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三年行动为抓手,大力推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不断深化农村“厕所革命”“垃圾革命”,巩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消除劣V类水成果,全面打赢治危拆违攻坚战,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全域推进“四边三化”工作,决不能让来之不易的治理成果付之东流。各地要扎实开展存量违建清零“回头看”工作,坚决杜绝新增违法建筑的产生,尤其关注村级留用地、临时建筑、工业小区、城郊接合部等新增违建,做到有危必治、有违必拆、即查即治。要高标准推进“无违建县(市、区)”创建,未创成“基本无违建县(市、区)”的41个县(市、区)和18个功能区,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再造声势、再出重拳,争取早日创建成功。已经创成的,要落实长效防控机制,进一步巩固创建成果,决不能背着“无违建县(市、区)”的名而被曝光存在违建情况。更加注重乡风文明。乡村振兴,必须坚持既“富口袋”、也“富脑袋”,既塑形、也铸魂。建设现代乡村文明,不是传统农耕文明的简单回归,更不是重拾封建糟粕,而是要对传统乡村文明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农村优秀传统美德中有很多好的东西,比如孝老爱亲、扶危济困、勤读力耕、诚实守信等,在乡村都是高度认可、代代相传的。我们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村,传承好乡村传统文化、农耕文化、习俗文化、礼节文化,建设现代乡村文明。要全面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在传统礼俗和陈规陋习之间划出一条线,告诉群众什么是提倡的、什么是反对的,特别是要坚决反对不承担养老责任等异化行为。充分发挥农村文化礼堂作用,吸引村民多走进文化礼堂。更加注重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建设,归根到底是为了让农民群众生活得更好。我省乡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欠账还比较多,突出体现在:对交通主干道建设投入比较多,对遍布乡村的交通“毛细血管”的维护还不到位,乡村信息等基础设施还比较滞后,在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方面差距就更明显了。要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加快推进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和公共服务下乡,特别是高水平建设“四好农村路”,改造提升农村信息基础设施,认真办好农村教育、医疗、养老、社会保障等民生实事,努力使乡村具有与城市一样的吸引力、让农民享有与市民一样的品质生活。加快补齐美丽城镇建设这个短板城镇上接城市、下连农村,在城乡融合发展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作用。这些年在城市和乡村这“两头”抓得紧,但城镇建设相对抓得不够,导致一些乡镇集镇所在地还不如好一点的村庄,对城市应有的承接疏导作用和对农村应有的辐射带动作用更是远远没有发挥出来。在乡村振兴这盘大棋局中,要把城镇建设成为带动乡村发展的龙头,而不能搞成只是城市的延伸。我们要把美丽城镇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战略支点和重要突破口,完善城镇功能、彰显城镇特色、强化城镇统筹能力,以镇带村、镇村联动,加快走出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努力打开乡村振兴的新天地。以更大力度抓城镇环境整治。要像抓美丽乡村建设那样来抓美丽城镇建设,持续深化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城镇规划建设水平,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着力彰显特色、提升品位、打造形象,让美丽城镇与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美美与共、各美其美。以更大力度做大做强城镇产业。产业是城镇发展的核心,也是增强城镇带动力的根本所在。要坚持因地制宜,在加快城镇特色产业发展上想办法、出实招,更好地发挥产业集聚作用,有效解决农民离土不离乡的就业问题。要充分发挥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倒逼作用,加快淘汰城镇落后产能,努力推动城镇产业做出特色、壮大实力。以更大力度统筹城镇和乡村的公共服务。城镇是农民群众就近享受优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重要平台。我们要加强以乡镇政府驻地为中心的农民生活圈建设,大力加强公共服务和设施的共建共享,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城镇教育、医疗、文化等优质公共资源对乡村辐射力度,特别是要统筹推进城镇和乡村的供水、供电、供气、宽带服务、金融网点、垃圾处理等建设,努力满足农民群众对优质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需求。让乡村治理更加有效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是保障。当前,农村生产生活变化、社会结构变动,对乡村秩序造成很大冲击,给乡村社会治理带来很大挑战。要围绕建设善治乡村,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巩固和完善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发挥好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坚强、最可靠的保障。实践证明,凡是搞得好的乡村,都有一个战斗力、组织力、号召力强的基层党组织,特别是有一个有威信、有思路、有办法的党组织书记。反之,如果村党组织软弱涣散,那么这个村的各项工作就抓不起来,建设没有特色、发展没有生机。要牢牢抓住组织振兴这个“牛鼻子”,强化农村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和政治功能,高标准落实农村基层党建“浙江二十条”,深化“整乡推进、整县提升”,旗帜鲜明加强农村党组织对农村各类组织、各项事务的领导,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和党员队伍建设,整顿软弱涣散农村基层党组织,努力把每一个农村基层党组织都打造成坚强的战斗堡垒。要发挥一些基层党组织强、产业发展好的村的带头示范作用,联动周边村共同规划、共同建设、共同发展。要根据时代发展要求积极创新治理方式,推进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民委员会主任,推行村“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对党员数量较少、产业多元化的村,可以跨村成立联合党支部、产业链党支部,对党员数量较多的大村,可以设立党委或党总支,下面再分设党支部。同时,要重视做好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工作,在盘活用好集体资源资产、发展多种形式股份合作、转变村庄经营方式等方面多动脑筋,确保消薄任务如期完成。加快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我省基层治理创新中总结出来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经验,是推进乡村治理的有效路子。要用足用好基层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以自治为基础,以法治为根本,以德治为引领,发挥“三治”各自优势,加强“三治”的融合运用,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坚决整治影响乡村平安的突出问题。当前,我省一些农村还存在着影响平安的突出问题,给乡村治理带来较大挑战,必须高度警觉、高度关注。要以纪念毛zd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55周年和同志批示坚持发展“枫桥经验”15周年为契机,深入排查、精准发力、重拳整治,决不让这些问题成为乡村振兴的绊脚石,决不让这些问题削弱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各级党委、政府要深刻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切实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加快构建体现优先的乡村振兴保障体系,切实做到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要严格落实各级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做到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特别是县委书记要把更多精力放在抓“三农”工作上,当好乡村振兴“一线总指挥”。各部门要结合自身职能定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主动对表、积极作为,加强资金投入、要素支持和制度供给。要认真落实浙江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暂行办法和乡村振兴年度工作报告制度,切实把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 推动作风大转变 工作大提高事业大发展2018年07月19日车俊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八八战略”实施15周年。今年省委工作的一条主线,就是“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是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具体行动,是“‘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的重要内容,是打好三大攻坚战、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全省各地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主动性,扎扎实实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推动作风大转变、工作大提高、事业大发展。 大学习是筑牢全面深化改革思想的基础,要迅速兴起大学习的热潮,不断提升各级领导干部素质能力 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重要保证。党的十九大闭幕后第三天,就号召“全党来一个大学习”。我们开展大学习,应该学什么?怎么学?要从以下方面加以把握。 首先,要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只有这样,浙江改革才不会因为站位不高、认识不深、脱离实际而偏离方向。浙江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萌发地,浙江这些年改革发展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全省上下深学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结果;浙江如果有哪些方面做得还不够好,其根子也在于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得还不够、不到位。客观地说,全省各级领导干部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认真的、努力的,但对这一光辉思想的核心要义和创新观点领会得还不能说深刻、不能说透彻,对这一光辉思想在浙江的发展脉络和理论渊源把握得还不够全面、不够具体。比如,“八八战略”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八八战略”的丰富内涵有哪些、“八八战略”蕴含了怎样的优势论和方法论、“八八战略”实施得怎么样、实施过程中还存在哪些短板、“八八战略”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什么关系,这些对我们浙江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来说,都是必须全面准确掌握的,而一些同志在理解和把握上尚有差距。各级干部要把深入学习领会“八八战略”作为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作为从政履职的必修课,认真研读“八八战略”文献资料,全面领会“八八战略”丰富内涵,准确把握“八八战略”精神实质,自觉从“八八战略”中找方向、找思路、找办法,自觉运用“八八战略”蕴含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解决改革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真正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加快“两个高水平”建设的具体举措。 其次,要广泛学习经济、政治、历史、哲学、文化、社会、科技、军事、外事等方面的知识特别是各种新知识。当今时代,伴随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和突飞猛进的科技发展,知识更新的周期大大缩短,各种新知识、新情况、新事物层出不穷。作为领导干部,如果不加强学习、不抓紧学习,就难以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情况、完成新任务。一句话,不学习就会被时代所抛弃、就不能胜任工作。比如,省委、省政府把数字经济列为一号工程。那么数字经济到底包含哪些新技术新产业?兄弟省份发展数字经济有哪些好的经验做法?本地本部门为发展数字经济可以做什么?这些都需要学习和研究。要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始终保持对新知识新事物的好奇心、敏锐性和学习的饥饿感,多学习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新规则,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化、专业化水平,努力使自己真正成为行家里手、内行领导。 再次,要结合各自工作,在学习中深入思考,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古人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的过程,不能是一个被动的、机械的过程,而必须是一个主动思考、积极消化的过程。我们在先进地区学习,向新的实践学习,要坚持边学习边思考,边考察边研究,才能学有所获。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开动脑筋,深入思考,活学活用,把学习与岗位职责紧密结合起来,与分析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结合起来,真正把所学的知识消化吸收,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本领。 大调研是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实践的基础,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把实际情况摸得更清更透  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在《之江新语》开篇就讲到,调查研究就像十月怀胎,决策就像一朝分娩。调查研究的过程就是科学决策的过程,千万省略不得、马虎不得。是这样要求的,自己更是带头这样做的。我们要向学习,坚持调研开局、调研开路、调研推动,落实好工作方法,把调查研究作为一项基本功,贯穿于改革发展全过程。为什么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我们特别提倡调查研究?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坚持需求导向抓改革,需要大调研。调查研究摸清民意,改革才能有针对性。“最多跑一次”改革实践已证明了这一点。二是坚持问题导向抓改革,需要大调研。改革就是找到合适的方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触及的深层次利益关系和矛盾错综复杂。必须通过大调研,找到改革的难点痛点进行突破。三是坚持系统推进抓改革,需要大调研。改革之难,难在各种束缚、各种掣肘纠缠。只有通过大调研,摸清脉络,抽丝剥茧,才能重点突破、全面推进。要按照开展大调研活动通知的要求,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实施“八八战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聚焦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各项决策部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聚焦人民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深入一线、解剖麻雀,既注重总结成绩经验,更注重查找短板不足,努力提出一批有针对性、有价值的对策建议和工作举措。当前,要着重调研和思考至关重要的重大问题。  我们提出要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龙头,引领各方面各领域特别是重点领域的改革。怎么去引领?哪些是重点领域?改革中遇到了什么样的突出问题和难题?这些突出问题和难题如何破解?等等,需要下大力气调查研究。浙江自贸试验区建设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广东、福建两省的自贸试验区建设相比,差距还是很大的。我们既要增强信心、保持定力,又要增强紧迫感、危机感,始终保持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劲头,千万不能陶醉于过去的历史,千万不能陶醉于现有的几块“金字招牌”。各级干部要行动起来,走出大院、走出大楼,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对本地本单位改革工作情况做个大摸底,并想一想:以前有没有干成几件有影响的大事,可以在全省乃至全国拿得出、叫得响?现在能不能在工作中创造一些好经验好做法,值得全省乃至全国学习借鉴?今后能不能团结带领干部群众闯出一条既符合上级精神、又彰显特色的发展路子,在浙江乃至中国改革开放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只有把这三个问题想清楚了、搞明白了,才能做到深思而毅行、谋定而后动,才有可能找准改革的突破口、工作的着力点,才有可能打造更多引领性强、公认度高、让人服气的浙江改革“金名片”。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如何做强做大实体经济,这个问题非常值得我们认真调查研究。本地实体经济的发展态势怎么样、有哪些竞争优势、存在什么样的困难?实体经济中科技创新的贡献度怎么样、现代金融的服务水平怎么样、人力资源的支撑作用怎么样?如何进一步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培育发展新动能?等等。需要在调研中重点关注和了解掌握。特别是在当前中美发生贸易摩擦的形势下,要高度重视我省涉外企业可能会遇到的情况和问题,坚决落实中央提出的各项应对措施,深入走访企业,认真听取企业呼声,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要进行重点帮扶,并完善应对预案,做好政策储备。 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浙江是制造业大省,但真正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核心技术有多少呢?对全省的核心技术,我们也要摸摸底,搞清楚我省在哪些细分领域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搞清楚我省哪些高新技术企业在国际市场中有了一定的竞争力,搞清楚我省发展哪些关键技术最有可能、最有潜力。在此基础上,抓紧研究出台一批前瞻性强、扶持力度大、含金量高的政策举措,举全省之力,加强自主创新,努力在我省一些优势领域取得核心技术的突破。  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是深化农村改革的一条主线,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所在。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在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方面提出了许多新举措,深受广大农民群众欢迎。但是,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什么样的实现形式效果最好?土地流转规模多大比较合适?如何盘活闲置农房和宅基地?如何积极稳妥地推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怎样有效破解农业设施和休闲旅游设施的用地困境?要带着这些问题,深入调查研究,尊重农民意愿,探索提出符合本地实际、富有本地特色的工作举措,真正把中央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好政策落实下去。 在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结束时的讲话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车 俊(2018年5月31日)这次会议是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的第三次法定例会。到今天,新一届省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职刚好四个月整的时间。这期间,常委会组成人员、专工委组成人员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学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大业务知识,不断熟悉人大工作情况,较快进入角色,履职能力水平明显提高。这期间,省人大常委会及机关一丝不苟地做好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浙江代表团的服务保障工作,为新一届国家机构领导人员高票乃至全票当选、为大会取得圆满成功,作出了积极贡献,充分展示了浙江人大饱满的精神状态和严谨的工作作风。这期间,还成功召开了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依法任命了新一届省政府组成部门和有关工作机构主要负责人,举行了庄严的任命书颁发和宪法宣誓仪式。这期间,常委会地方立法、专项监督、专题调研、代表议案建议办理等各项工作全面启动,并产生初步成效。总之,新一届省人大常委会工作开了一个好头!各位委员、同志们!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八八战略”实施15周年,也是本届省人大常委会全面履职的第一年。我们要在开局良好的基础上,按照今年省人大常委会工作要点和立法、监督两个计划,本着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振奋精神、精心谋划、狠抓落实,努力开创新时代我省人大工作新局面。第一,以“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为抓手,学懂弄通做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民主法治建设和人大工作思想。围绕“‘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工作主线,深入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活动,是开年省委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目的在于推动全省上下作风大转变、工作大提高、事业大发展,以实际行动向改革开放40周年、“八八战略”15周年献礼。省人大常委会积极响应,迅速行动,第一时间制定印发实施方案,还及时召开全体组成人员和机关干部大会进行动员部署,为全省各级人大作出了示范和表率。当前,正是省十三届人大工作全面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新一届人大有什么样的作为、什么样的担当、什么样的举措,决定着今年乃至今后五年民主法治建设和人大工作成效。各级人大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认真组织开展这项活动,通过大学习,深刻领会关于民主法治建设和人大工作的重要思想,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自信,自觉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通过大调研,摸清全省人大工作和建设的真情实况,思考新时代人大履职定位和主抓方向,谋划人大工作新思路新举措;通过大抓落实,把立法、监督、代表工作等任务做实做细,以人大的法定职能优势,推动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明年是本届人大的第二年,省委将召开人大工作会议。这也是在浙江工作期间立下的规矩、定下的制度。省人大常委会要以筹备此次会议为契机,认真研究总结在浙江工作期间关于民主法治建设和人大工作的重要论述、实践探索,深入分析研究新时代人大工作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提出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对策建议,更好地指导新时代全省人大工作。第二,强化职责与使命担当,确保高质量完成全年重点任务。根据“一要点两计划”和近期工作安排,列入今年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的立法和监督项目共有26项,这些常委会层面的任务安排,集中体现了省人大围绕省委中心、服务全省大局的要求,是全年工作重点,必须抓紧抓出成效。人大常委会及各专工委要切实把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能担负起来,一步一步抓好实施,一项一项加以落实。对年内拟初次审议的保障“最多跑一次”改革规定、地方金融管理条例等法规项目,要集中时间和力量,重点研究论证和落实起草,确保按时按质提请审议。开展“最多跑一次”改革督察和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执法检查,是今年省人大监督工作的“重头戏”,各位常委会副主任都将率队奔赴各地开展督查和检查。要按照“执法检查必须严格,督察必须有力度”的原则,加强对这两项监督工作的统筹协调,坚持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着重在实地督查和检查上下功夫,真正推动解决实际问题,发挥好人大执法检查和督察“法律巡视”的功效。建立政府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和改革任务。5月上旬,全国人大专门召开座谈会作出具体部署。我们要按照党中央和全国人大要求,坚持正确监督、有效监督,分步推进实施,抓紧建立省政府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保证在年底前听取审议相关专项报告,书面审议综合报告。对“十三五”规划实施中期评估等各项监督任务,都要精心组织实施,落实责任分工,细化工作举措,确保重点任务全面高质量完成并取得实效。第三,着眼保障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好发挥代表主体作用的各项举措。加强代表工作,发挥代表主体作用,是人大常委会的基础性任务。最近,我们印发了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基层省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中心组和小组、省人大代表专业小组等几个方案,标志着新一届代表工作的组织网络已经建立。5月中旬,根据省人大常委会统一部署,我到淳安参加了接待代表活动,结合代表建议办理,面对面听取意见、实打实解决问题,感到这确实是一种很好的联系人大代表的方式载体,也愈加切身感受到代表工作要做得好、真正成为推动人大工作发展的活跃因素,就必须不拘一格、形式多样。要依托现有的架构和载体,全面落实组成人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两联系”制度,进一步扩大代表参与常委会及专工委工作的度,进一步扩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面,更好地发挥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要认真组织代表闭会期间活动,既要在精准选题上下功夫,更要创新活动方式,丰富组织形式,讲求代表活动的实际效果。要在去年底进行初任培训的基础上,全面开展新一届省人大代表履职培训,促进代表系统学习,夯实代表能力基础。同时,还要加强对代表履职的深度保障,促进代表知情知政,认真处理代表议案,加大对代表建议的督办力度,强化代表履职登记服务,激发代表履职积极性和主动性。第四,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不断提高人大及人大机关履职能力。面对日益繁重的民主法治建设和人大工作任务,人大常委会必须从自身建设抓起,锻造过硬的素质和本领,使人大成为全面担负起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成为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要深入贯彻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和我省“36条办法”,把全面从严治党管党的责任落实到人大履职的方方面面,彰显人大作为政治机关的本色。要准确把握新时代人大工作的特点规律,健全人大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制度和机制,更好保障人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依法履职。当前,我省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正在紧锣密鼓、有条不紊地进行,这次改革力度前所未有,需要各级各方面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深刻理解改革、热情支持改革、积极投身改革。人大机构改革也是这次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委会及机关要加强调查研究,充分做好相关准备,及时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要求和省委改革方案上来,自觉抓好机构改革任务的落实,着力推进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人大机关建设,努力打造一支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人大工作队伍。 聚力打造山海协作工程升级版 实现更高质量的区域协调发展——浙江省委书记车俊在全省山海协作工程推进会上的讲话2018年5月30日山海协作工程是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为加快我省欠发达地区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站在新时代新起点上,我们要以崭新姿态扛起新的历史使命,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聚力打造山海协作工程升级版,实现更高质量的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推进“两个高水平”建设,以优异的成绩向“八八战略”实施15周年献礼。深刻认识打造山海协作工程升级版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同志在浙江担任省委书记期间,从事关全省发展大局的战略高度谋划实施山海协作工程,明确指出实施山海协作工程是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载体,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提高浙江综合实力的必然要求,必须作为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抓紧抓好。当时,同志经常到浙西南山区调研区域协作情况,每年主持召开山海协作情况汇报会,亲自谋划工作思路,亲自部署工作任务,亲自督导重大项目,为我省区域协调发展夯牢基石。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我们要在历届省委接续奋斗的基础上,打造这一工程的升级版,必须从更高的站位去认识和把握其重要意义。充分认识打造山海协作工程升级版是各地各部门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山海协作是“八八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打造山海协作工程升级版是省委在新时代深化“八八战略”、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和贫困户现象的重要举措。这和中央交给我们的对口支援、对口帮扶、对口合作、东西协作任务一样,是省委的重点工作,是省委交给大家的一项政治任务。各地各部门要切实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以“舍得给予”的气度和胸襟,做好“共创共享、合作共赢”这篇大文章,不折不扣落实好省委的决策部署。充分认识打造山海协作工程升级版关乎我省“两个高水平”建设的发展大局。当前,山区是集体经济薄弱村和低收入群众比较集中的区域,赶上全省发展步伐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既是我们的短板,也是发展的潜力。没有山区县的“两个高水平”建设,就没有全省的“两个高水平”建设。各地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服从大局、服务大局,把打造山海协作工程升级版与美丽浙江建设结合起来,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结合起来,与打赢低收入百姓增收攻坚战结合起来,与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结合起来,汇聚各方力量加快山区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跨越,共同实现“两个高水平”奋斗目标。充分认识打造山海协作工程升级版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我省经济正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既要求沿海地区在高质量发展上更上一层楼,也要求山区经济加快转型升级、迎头赶上。在这样的背景下,区域协作必须有新思路、走新路子,传统的区域间产业梯度转移模式需要调整,特别是发达地区将高耗能高污染等落后产能转移至加快发展地区的做法必须坚决摒弃。我们要顺应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通过打通要素双向自由流动的通道,把“山”的特色与“海”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山区经济更快转型升级,促进全省经济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坚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打造山海协作工程升级版始终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曾指出,搞山海协作工程,不能简单地推动欠发达地区去复制发达地区走过的传统工业化道路,必须把合作重点放在优化产业结构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上,放在推动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上,放在提高劳动力素质上,放在资源集约利用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上。这些观点深刻隽永、历久弥新,是新发展理念的前瞻性探索实践,给我们指明了山海协作工程升级的方向。在新时代新起点上,我们打造山海协作工程升级版的核心要义就体现在新发展理念上,要自觉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始终,以理念的提升带动工作的提升。实现山区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必须坚持创新引领。以创新合作为重点推进新时代山海协作,是升级版的一个重要特征。要根据山区发展条件持续改善的实际,研究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向山区转移的好办法,把山海协作平台打造成为项目孵化的摇篮、人才集聚的高地和成果转化的桥梁,推动协作内容从传统产业梯度转移更多向创新成果转化落地转变。区域协调发展是我省的亮点,要提升协调发展质量、把亮点做得更亮。我省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水平走在全国前列,但也不能忽视内部的不平衡性。我们要继续在解决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上下功夫,通过山海协作升级版这个重要抓手,把区域协调发展的质量提得更高。同时要看到,实现地区间均衡发展是一项长期任务,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久久为功、坚持不懈地抓下去。绿水青山是山区最大的优势和财富,必须把这个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山区是我省重要的生态屏障,是众多水系的发源地,是需着力建设的大花园,无论是推进山区的开发建设,还是实施山海协作工程,都要把“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作为重要工作理念,保护好我们的绿水青山。要更加坚定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的信念,坚决摒弃生态保护是负担的陈旧观念,树立生态资源是宝贝的全新观念,打好山海协作中的生态牌,努力把生态资本转化为发展资本、富民资本,加快打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通道。浙江的开放是全域的开放,山区要充分挖掘潜力、塑造更多开放亮点。全省对外开放大会对全面推进开放强省建设作出了系统部署。浙江的开放不是一个市、两个市、几个市的开放,而必须是全域的开放。山区传统上是我省开放发展的洼地,但也是潜力所在、空间所在。要通过打造山海协作工程升级版,加快实现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双向贯通,进一步打开山区开放发展的空间,以旅游国际化为突破口提升经济国际化水平,打造向国际社会展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践成果的重要窗口。山海协作工程的成果最终要体现在山区群众的获得感上,必须突出共享导向、做好民生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山区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上,放在山区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上,放在山区人口素质的提升上,带着为山区人民谋福祉的深厚感情,把山海协作工程做得更实,让更多群众在山海协作工程中得到更大实惠,共同把山区民生保障提到新的水平。紧抓打造山海协作工程升级版的重点任务不放松推动山海协作工程实现升级,最终要落实到一项项创新性举措上去,落实到一个个务实的项目上去。我们要坚持硬件与软件水平共同提升、山区与沿海优势共同发挥、造血与输血功能共同增进、政府与市场力量共同加强,推动山海协作取得更大成果。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十几年来的发展积累,山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已大为改善,县县通高速正在推进,多条高速铁路通达,山区不再是落后闭塞的代名词。但客观地讲,交通仍然是制约山区发展的最大因素,无论是对外通道,还是内部交通网络,都需要继续改善。连接省外的高铁、高速通道,要深化谋划,积极争取进入国家“大盘子”;连接省内各地的通道,要在全省大通道建设的框架下加快推进;内部的“毛细血管”建设,要按照高水平建设“四好农村路”的要求抓实抓好。同时,要加强通信、能源、水利、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山区空间开发和保护格局,构建区域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着力建好协作发展新平台。共建产业园区是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协作平台。这次升级版提出,要重点谋划建设“飞地”园区、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园、山海协作产业园等三类平台。各类平台都要进一步明确各自功能定位,创新建设内容和形式,实现特色化高质量发展。“飞地”园区要突出发挥在创新成果转化落地方面的重要作用,既大力支持沿海地区到山区建设“飞地”园区,又大力支持山区到沿海地区设立“飞地”园区。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园,要依托山区良好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历史人文景观,引进沿海地区的资本和管理运营模式,打造山海协作工程的新名片。山海协作产业园要更加注重集约化发展,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积极招引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大项目好项目,打造山区生态工业发展的主平台。切实提升山区生态产业发展能力。打造山海协作工程升级版,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山区造血功能始终是关键。在提升特色生态工业上,结对双方要务实开展产需对接、产用结合和产业链上下游整合,既加快提升传统制造业,又积极培育发展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在做强做优生态农业上,要大力推进山区现代农业园区和特色农业强镇建设,积极利用省级和沿海地区各类大型展会、营销网络和互联网平台,帮助山区开展产销对接,扩大山区绿色农产品市场占有率。在推进农旅融合上,要合理开发利用农、林、渔业资源和田园景观、农耕文化,打造一批农家乐和精品民宿,构建一批精品乡村旅游线路。目前,制约农家乐发展提升的因素还很多,省级层面要强化政策统筹,进一步优化农家乐发展环境,结对城市要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入手,帮助山区提升农家乐发展水平。加强高端要素和公共服务供给。与发达地区相比,山区的技术、人才等高端要素存在明显短板,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相对滞后,必须进一步丰富山海协作内涵,围绕实施富民惠民安民行动计划,高质量建设一批社会事业和民生合作项目。要加大技术、人才协作力度,鼓励和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到浙西南山区开展产学研合作,深化沿海和山区人才引育合作,搭建高端人才共享交流平台,引导高端科技人才为山区科技创新和企业发展服务。统筹全省优质医疗、教育资源,完善“双下沉、两提升”政策,创新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加强师资交流,深化学校结对,提升山区医疗、教育质量。深入实施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三年行动计划和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计划,坚决打好低收入百姓增收攻坚战,消除薄弱村要推广“飞地”共建模式,下山脱贫文章要让群众“下得来、稳得住、富得起”。 同时,进一步精准施策,坚决防止因病致贫、返贫的问题。这两件事不能有一点马虎,务必做好。形成打造山海协作工程升级版的强大合力山海协作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领域广、牵涉单位多,必须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协调推进。省级层面要加强统筹力度。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入实施山海协作工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若干意见》,各级党委要每年专题研究山海协作工程实施情况。坚持每年召开全省山海协作工程推进会,并在财政投入、干部互派等方面加大统筹力度,努力把协作的强度提上去,把协作的效果增起来。省山海协作领导小组要切实发挥组织协调推动作用,健全工作推进和目标考核机制,好的要表扬,差的要批评,加强对各地和部门工作的指导。部门要加强协同配合。省直相关部门切实负起责任,把支持山海协作工程当作部门职责,群策群力把山海协作工程推向深入。省山海协作领导小组十个专题合作组,要明确工作内容和责任分工,按照职责分工、目标任务,切实行动起来,想市县同志所想,急市县同志所急,有所求就有所应,做好服务,做好协调,真抓实干,抓出成效。结对市县要全力支持。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要切实负起对口协作的责任,亲力亲为推动工作,主动到对口地区进行对接,主要负责人每年至少互动一次,及时了解当地需求和协作意向,及时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做到真重视、真协作、真互动、真落实。要在做好省里规定动作的同时,积极创新自选动作,把产业协作做到位,把对口帮扶做到位,努力推动山海协作工程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全省山区要奋发图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山区的发展要靠奋斗出来。全省山区要发挥主体作用,摒弃“等靠要”思想,铆足干劲,“人一之,我十之”,主动作为,主动联系,主动对接,主动合作,主动实施,在更好发挥生态优势、后发优势上下功夫,在做好贴心周到的服务保障上下功夫,在建立更加灵活的利益共赢机制上下功夫,切实把山海协作工程升级版的机遇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在全省“两个高水平”建设中再立新功。 车俊在全省对外开放大会上的讲话2018年5月9日同志们,朋友们: 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和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郑重宣示了新时代开启中国同世界交融发展新画卷的坚定信念,旗帜鲜明提出了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发出了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动员令,掀起了一波强劲的“改革开放热”。今天,我们召开全省对外开放大会,表彰对外开放先进单位,研究部署对外开放工作,就是要在新时代新起点上,动员全省上下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坚定战略自信,推进开放强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奋力书写同世界交融发展的美好画卷,为推进“两个高水平”建设提供强大动力和坚实支撑。时间是最伟大的书写者。40年来,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人民持续推进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成功实现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转折,推动我国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浙江人民顺应时代潮流,发扬敢为天下先的精神,率先到世界市场的汪洋大海中去游泳,推动开放型经济蓬勃发展。从改革开放之初到2017年,全省对外贸易连续跨过三个千亿美元台阶,出口占全国的比重达到12.7%;实际利用外资从132万美元提高到179亿美元,占全国的比重达到8.1%;境外投资从基本为零提高到96亿美元,存量超过700亿美元。大开放有力地推动了大发展。到2017年,浙江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近5.2万亿元,相当于世界第18位的土耳其;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连续32年和16年居全国省区第一位,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36万美元,成功迈进高收入经济体行列!这40年的历程,是一段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贫穷走向富强的辉煌历程,更是一段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相互激荡、观念创新和实践探索相互促进的变革历程。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科学引领下,我们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开放中深化开放,一步接着一步、一个阶段连着一个阶段,书写了开放图强的壮丽篇章。——开放图强的壮丽篇章,源自于“打开国门搞建设”的历史抉择。改革开放之初,**同志深刻指出:“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乘着改革开放的浩荡春风,浙江在开放发展的道路上探路先行。以宁波港对外开放为起点,从宁波经开区获批到自贸试验区挂牌,从义乌小商品市场开放到“义新欧”班列首发,从首家中外合资企业西湖藤器有限公司成立到179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从首家贸易机构亚利公司在香港注册到阿里巴巴美国上市、吉利收购沃尔沃,浙江大地演绎了一个个“春天的故事”,对外开放图景次第展开、日新月异。——开放图强的壮丽篇章,源自于“立足全局发展浙江、跳出浙江发展浙江”的战略指引。新世纪之初,面对加入世贸组织的重要机会窗口,时任省委书记同志以卓越的全球意识和战略眼光,作出了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战略部署:将开放纳入“八八战略”,将开放图强纳入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提出“立足全局发展浙江,跳出浙江发展浙江”的重要思想,召开全省对外开放工作会议,全面拓展了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开创了对外开放工作新局面。——开放图强的壮丽篇章,源自于“进一步打开国内经济和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相得益彰通道”的时代要求。党的十八大以后,我们全面落实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的方向转变。特别是近年来,我们坚决贯彻国家开放战略和主场外交战略部署,举全省之力做好G20杭州峰会服务保障工作,成功承办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谋划打造“一带一路”枢纽,大力推进自贸试验区等平台建设,大大提升了浙江在世界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将浙江对外开放推到了一个新高度。一滴水可以反映出太阳的光辉,一个地区的变化可以成为一个时代变迁的缩影。浙江的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正确之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新时代,和平合作、开放融通、变革创新的潮流滚滚向前,要发展、要创新、要美好生活,必须毫不动摇走开放发展道路。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八八战略”实施15周年。历史的鼓音总是在时代转进的关键处擂响,纪念这个重要时间节点的最好方式,就是旗帜鲜明推动“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我们要坚持以对外开放重要思想为引领,牢固树立开放强省鲜明导向,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在风云激荡中不断开辟对外开放新境界,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一、学习践行关于对外开放的重要思想,奋力走在新时代对外开放的前列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矢志推进对外开放理论和实践创新,系统回答了新时代要不要开放、要什么样的开放、如何更好推动开放等重大命题,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对外开放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为回答当今世界“时代之问”提供了中国答案,也为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思想引领。当今世界正处在开放与封闭、前进与后退的十字路口,越是在这样的时候,越需要先进理论的指引,越需要学深悟透对外开放重要思想。对外开放重要思想,是我们应对国际形势变化的“强大武器”,是新时代推进对外开放的“指路明灯”。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格局,面对个别国家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的冲击,我们必须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贯彻落实对外开放重要思想,在凝心聚力服务国家开放战略中彰显浙江作为,确保对外开放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前进。浙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萌发地和改革开放先行地,当好学习践行对外开放重要思想的模范生,我们责无旁贷。要通过“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结合对浙江开放工作的具体要求,努力在学习践行对外开放重要思想上做到更进一步、更深一步。牢牢把握提出的“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的战略方向,毫不动摇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牢牢把握总书记提出的开放发展理念,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发展的内外联动性;牢牢把握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伟大倡议,勇当“一带一路”建设排头兵;牢牢把握总书记提出的“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战略部署,既在开放的范围和层次上进一步拓展,更在开放的思想观念、结构布局、体制机制上进一步拓展;牢牢把握总书记提出的“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实践要求,以开放的扩大推动改革的深化,以开放的主动赢得发展的主动,创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崭新业绩。当好学习践行对外开放重要思想的模范生,必须更好肩负起新时代对外开放的新使命。要按照“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要求,确立更高的目标追求,努力在三个方面走在前列。——在参与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上走在前列。“一带一路”,是着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的伟大倡议,是我国为世界提供的最大公共产品。我们要把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作为最大使命、最大机遇、最大平台,充分发挥战略交汇、全球大港等优势,全面提升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中的参与度、连接度和影响力。到2020年,基本建成现代物流枢纽、国际科创产业合作高地、新型贸易中心、新兴金融中心、国际人文交流基地。在此基础上接续奋斗,全面建成“一带一路”的重要枢纽。——在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上走在前列。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开放型经济也迎来了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的攻关期。我们要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切实解决开放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到2020年,优进优出的国际贸易格局、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的国际投资格局基本确立,全球市场份额进一步巩固提升,初步建成高品质产品产销基地和高质量外资集聚地、高水平对外投资策源地、高层次人才创业地,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中高端迈出坚实步伐。——在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上走在前列。我省“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理念、举措、作风,与优化营商环境高度契合。我们要充分发挥“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牵引作用,对标国际最高标准,破障碍、去烦苛、筑坦途,推动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使各领域营商环境指标达到国际公认标准的先进水平,使企业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全面提升。二、紧紧聚焦“一带一路”统领,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和省委十四届二次全会先后明确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大决策部署,这是学习践行对外开放重要思想的重大战略安排,是新时代我省推进对外开放的重大创新实践。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围绕这一决策部署,一手抓谋划、一手抓实施,大力推进对外开放平台项目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许多大事要事有了新进展,有力推动了全省对外开放进程。但也要清醒认识到,我们已做的工作、已取得的成绩,只是万里长征中的一小步。我们必须牢牢扭住“一带一路”统领做文章,在“全面开放”上下足功夫,加快形成新时代全面开放新格局。(一) 全力打造“一带一路”重要枢纽。新时代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首要任务是实施打造“一带一路”枢纽行动计划,全面增强枢纽功能,更好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要找准中央总体目标与我省特色优势的结合点,积极争取国家层面重大平台、重大项目、重大活动落户浙江。在国际合作中,始终秉持和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多做“一加一大于二”的事,多让沿线群众分享发展红利。在对口支援、对口合作和东西部扶贫协作地区,建设浙江出口产业合作园等平台,助力对口地区打开开放发展通道。要把握地方参与互联互通建设的切入点,以海港、陆港、空港、信息港为关键支点,打造海上、陆上、空中、网上四位一体的国际大通道,率先在建设现代物流枢纽上取得突破。建设国际大通道,我省已有较好基础,下一步要靶向施策、精准发力,海上通道重在提升综合竞争力,空中通道重在增强服务能力,陆上通道重在提高运营质量,网上通道重在强化领先优势。大力推进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和义甬舟大通道建设,加快实现“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双向贯通、联动发展。在做好“硬联通”的同时,大力加强标准化“软联通”,实施标准国际化重大项目建设,不断增强标准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要拓宽技术孵化转移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契合点,围绕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和重点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瞄准全球创新资源富集地区,布局建设海外创新孵化中心,推动创新能力开放合作持续健康发展。在创新合作中,我们的企业既要严格遵守所在国法律,也要更加注重有效维护自身权益。要打造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更多特色亮点,积极推进宁波“一带一路”建设综合试验区发展,加快建设中国—中东欧“16+1”经贸合作示范区,创建制造模式先进的全球精准合作示范基地,积极谋划、分步建设“一带一路”境外系列站。建设“一带一路”枢纽最终要落到一个个项目上。各地各部门要扎实抓好关键项目落地,加快建成一批综合效益好、带动作用大、各方普遍受益的示范项目,打造一颗颗闪亮的“丝路明珠”。(二)全力优化省域开放发展布局。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开放空间布局必须进一步拓展和优化。要按照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总体部署,激活开放元素,强化开放优势,补齐开放短板,推动省域开放层次全面提升。浙江的开放不是一个市、两个市、几个市的开放,而必须是全域的开放。大都市区要成为开放发展的引领区。大都市区的开放水平,决定着区域的开放水平。要在全球大格局中找准四大都市区的定位,深入实施国际化战略,努力成为吸引全球高端要素的主载体、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主平台,带动中小城市全面提升国际化水平。支持杭州建设独具韵味、别样精彩的世界名城,支持宁波建设国际港口名城,支持温州建设国际时尚智城,支持金义都市区建设国际商贸名城、影视文化之都。大湾区要成为开放发展的主战场。大湾区天然具有开放基因,2017年全省对外贸易的72%、对外投资的74%、利用外资的92%集中在环杭州湾地区。要把开放高地建设作为打造世界级现代化大湾区的引擎,面向全球发“招贤令”、引新技术、聚好公司,培育以数字经济为标志的世界级先进产业集群,以此推动现代产业高地、“互联网+”科创高地目标的实现。全面接轨上海,以上海建设全球城市为契机,深化长三角区域开放合作,促进更高质量的一体化发展。大花园要成为开放发展的新亮点。衢州、丽水等地是我省开放发展的洼地,在生态文明时代,这一洼地的后发优势将日益凸显。要努力在更大范围发挥绿水青山优势,加快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在全球打响“诗画浙江”旅游品牌,深化山海协作,提升经济全球化水平,打造向国际社会展示“两山”理念实践成果的重要窗口。(三)全力发展更高水平的国际贸易和投资。开放型经济的层次高不高,最终体现为国际贸易和投资的水平高不高,不仅要看出口的增速,更要看出口的结构和附加值;不仅要看引进外资的数量,更要看外资的质量和技术含量;不仅要看走出去的规模,更要看带回来的价值。我省外贸发展这些年来稳居全国前列,出口仍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力,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必须深入实施多元化战略和国际竞争力提升战略,千方百计巩固提升市场份额。要深入推进外贸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贸易竞争新优势。以更大力度培育跨境电商、市场采购、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等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把服务贸易放在突出位置,做大做强外贸新增长点。招引高质量外资是我省“三外”中的一块短板,要采取更大力度打造高质量外资集聚地。着眼长远、有所取舍,在精准招引外资上多想办法,在优化外资结构上多做文章,在提高外资质量上多下功夫。不能“捡进篮子都是菜”,不能光看项目数量和投资量,而要重点盯引综合实力突出的“旗舰型”企业、竞争力强劲的行业“领头羊”、细分领域“隐形冠军”、高科技“独角兽”。深化实施省市县长项目工程,要像我们抓波音大飞机项目那样,亲自出马,紧盯不放,只要每个地方主要负责同志都能够抓好一两个大项目,引进高质量外资新局面就打开了。“走出去”是开放型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要坚持“跳出浙江发展浙江”,加快打造高水平对外投资策源地。要按照市场规律开展海外并购和国际品牌创建,妥善应对国际投资限制措施,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本土跨国公司。高水平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引导中小企业海外抱团发展、集群发展。跨国公司客观上就是开放平台,是所在区域连接世界的重要渠道,要积极引导跨国公司增强开放平台功能,在引进国际高端要素、带动中小企业走出去、促进城市国际化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今天,当我们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之时,我们面临的矛盾、风险、博弈也前所未有。在对外开放进程中,要始终把防范和化解国际经贸风险放在心上,按照中央决策部署,既坚定自信、保持定力,又综合施策、精准应对,立足于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努力将风险控制在最低限度,将挑战转化为发展动力。(四)全力建设新时代高能级开放平台。目前,我省已形成多类型、多层级、广覆盖的对外开放平台体系,但客观看,平台的能级还不够高,特别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标志性、引领性平台比较少。同先进地区相比,我省开放的差距突出表现在平台的差距上。平台能级高不高,关键要看制度创新的影响大不大,经济发展的实力强不强。所以,一方面要突出先行先试,着力创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经验。特别是浙江自贸试验区、跨境电商综试区、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等,承担着国家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任务,要继续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积极创造更多的制度创新成果,及时向全省其他地方推广。要在省级权限范围内赋予义乌改革开放最大自主权,支持义乌聚焦大众化国际贸易,构建中小微企业“买全球、卖全球”的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建成世界小商品之都,把义乌这一重要开放窗口打造得更好。另一方面,要做强开放型经济,用发展实力、发展质量说话。各类开发区、产业集聚区等开放开发平台,要全域规划,做好腾挪空间、盘活存量的文章,做好集聚高端要素、扩大增量的文章,做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的文章,做强实力、做优质量。目前,我省完成能源双控目标面临巨大压力,有的地方甚至5年指标2年就用光了。要完成这个目标,关键靠两条,一条是腾笼换鸟,一条是做大分母,实现这两条,靠谁?不可能靠小企业、小微园,就要靠大平台,特别是经济开发区、高新区、产业集聚区平台。这里我给大家提一个明确的要求,各类开放开发平台,都要放到全国同类平台中去比拼赛马、争先进位,你们要有雄心壮志,争取进入到全国十佳甚至前五、前三。同时需要看到,重大国际会展也是促进国际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通常还是开展主场外交的重要舞台。要以一流担当办好重大国际会展活动,重视做好杭州亚运会筹备工作,做到标准更高、措施更实、服务更优,充分发挥“大事件”对提高国际知名度、增强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促进作用。(五)全力推进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新时代扩大对外开放,不但要推动人文交流合作“走出去”,更要推动“走进去”,不断强化思想认同、文化认同、情感认同。要大力加强国际友城建设,优化国际友城发展总体布局,实施典范友城创建工程,进一步扩大我们的“朋友圈”,推动地方政府间开展务实交流合作。鼓励各类群团组织和民间组织加强对外交流,深化与世界各地浙籍侨领、侨商、侨团、侨企的联系,更好发挥民间外交在国际人文交流中的作用。要从青年入手、从学生做起,把教育合作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以开放合作助力实施高水平大学引育工程,加大力度引进国际知名院校来我省合作办学;广泛吸引更多海外学生来我省接受学历教育,进一步打响“留学浙江”品牌。要多办一些群众喜闻乐见、普遍受益的交流活动,围绕文化、体育、旅游、医疗、养老等领域,搭建国际交流合作平台,更好向国际社会展示浙江发展成果。发挥文艺春风化雨的功能,利用市场化力量,积极举办国际化高品质的文艺节目和活动。(六)全力加强营商环境建设。营商环境就是竞争力,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高竞争力。一年多来,我们大力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为提升营商环境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继续优化营商环境,必须锚定“国际一流”目标。对标国际最佳实践,聚焦企业办事的痛点堵点难点,持续深化制度创新和技术变革,不断降低企业办事全流程的时间和费用,加快建成营商环境最优省。必须全面深化对外开放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加快建成国内领先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在确保今年整体通关时间压缩三分之一以上的基础上,到2020年再压缩三分之一以上,力争贸易便利化程度率先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让外资“准入之门”更加宽敞、开办企业更加便利,同等享受企业投资项目“最多跑一次”“最多100天”改革成果。深化出入境管理、外国人管理服务等领域改革,让群众办理涉外民生事项最大限度感受到方便快捷。必须发挥“最多跑一次”改革牵引作用,系统集成推进营商环境建设。营商环境是一个系统工程,既包括生产经营环境、社会生活环境,也包括法治环境、平安环境。要加快形成与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相衔接的地方法规规章体系,严格依法平等保护各类产权,严格兑现向投资者及外商投资企业依法作出的政策承诺。“新官”不能不理“旧官”的事,后任不能不理前任的事,必须保持一致性,这就是信誉,这就是信用。营商环境好不好,评判权在企业手中,归根到底要由企业说了算。各地各部门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要多到一线听取企业声音,鼓励企业大胆反映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将营商环境建设推向深入。加快建立营商环境评价机制,做好杭州、衢州国家营商环境试评价工作,以评价促进营商环境优化。(七)全力培育高素质国际化人才队伍。“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关键要有高素质的国际化人才。各地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人才为王”的观念,建立健全引才用才制度,怎样有利于集聚人才就怎样办,怎样有利于发挥人才作用就怎样做,加快打造人才生态最优省。坚持培育国际化人才和引进外国人才两手抓,既立足浙江,加强本土人才国际化能力建设;更面向全球,创新海外引才方式,努力在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金融、法律、会计等专业中介人才上取得重大突破。在引进海外人才这件大事上,我们决不能缩手缩脚、斤斤计较,应该有大手笔、大格局,既要舍得下本钱、引得进,更要放得开手脚、用得好。完善国际化人才创业创新服务体系,高标准建设“千人计划”产业园和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将我省打造成为全球人才追逐梦想、实现梦想的理想创业地。优化国际化人才管理服务,消除人才国际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强国际教育、国际医疗、国际社区建设,将我省打造成为全球人才创造美好生活、享受美好生活的理想居住地。当前浙江正加快“两个高水平”建设,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国际化人才,也将拿出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大的力度广聚海内外英才,我们诚挚欢迎海内外人才来浙江工作、创业、生活,乐见大家在浙江实现人生梦想。 以上七个方面,是新时代我省对外开放的重点工作,是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四梁八柱”,必须持之以恒抓实抓好。 三、聚力实施“十大举措”,以更大的力度把新时代对外开放推向纵深  为更好推动对外开放各项工作的落实,根据关于对外开放的最新讲话精神,省委、省政府决定推出以下10项新的对外开放重大举措。 第一,大手笔谋划推进自贸试验区2.0版。浙江自贸试验区是我省最大的开放试验平台,成立一年多来,我们积极探索,123项试点任务已经完成了60项。我们要对标国内先进,奋起直追,加快创造条件,尽快完成自贸试验区1.0版的全部试点任务。在此基础上,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的要求,谋划推进2.0版,重点抓好两件事:一是抓紧争取新赋权,重点争取压缩油品贸易领域负面清单等政策,建设有影响力的国际油品交易中心;借鉴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建设经验,争取医疗旅游领域开放更大先行先试权,建设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二是抓紧谋划并争取片区优化,跳出舟山,在开放程度高、体制创新活跃、战略带动意义强的区域设置新的片区,形成省内“一区多片”布局,充分调动各地积极性,大幅提升自贸试验区国际竞争力,努力把“最大试验田”的效能发挥到最大。 第二,先人一步打造以数字贸易为标志的新型贸易中心。在全国网信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建设“21世纪数字丝绸之路”。我省数字经济发展全国领先,理应为建设“21世纪数字丝绸之路”作出开拓性贡献。重点包括:争取设立中国(义乌)跨境电商综试区,形成与杭州、宁波综试区的联动和互补优势,合力建设全球电子商务核心功能区和“21世纪数字丝绸之路”战略门户;鼓励和支持阿里巴巴以市场化方式推进电子世界贸易平台全球化布局,推动平台秘书处落户杭州,建设杭州电子世界贸易平台实验区;高质量办好全球金融科技创新博览大会,充分挖掘大会衍生价值,加快建设杭州全球金融科技中心;进一步打响世界互联网大会品牌,深化乌镇互联网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办好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支持杭州申办“21世纪数字丝绸之路”国际峰会,为我国参与全球数字经济治理提供支撑。 第三,下大力气把杭州大江东、宁波杭州湾新区打造成为标志性、战略性改革开放大平台。要发挥杭州大江东作为大湾区核心区和高端制造业集聚区的优势,从全省战略层面做好顶层设计,系统考虑解决交通、土地等瓶颈制约问题的办法,系统集成跨境电商、综合保税、临空经济等先行先试做法,努力在创新贸易和投资方式、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上率先突破,在掌握高端制造和数字经济核心技术上走在前列,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范例。宁波要积极推动杭州湾新区提升发展,省级部门要积极给予大力支持。 第四,以更大创新力度建设高质量外资集聚先行区和境外并购回归产业园。在嘉兴、湖州率先建设高质量外资集聚先行区,创新完善招引高质量外资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举措,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为全省利用高质量外资创造先行经验。在绍兴、台州等地先行建设境外并购回归产业园,在产业基金引导、研发创新支持等方面出台更加精准有力的政策措施,推进高质量境外并购项目回归发展。 第五,对标世界一流水平打造宁波舟山国际枢纽港和“义新欧”班列统一品牌。宁波舟山港要在港口智能化、现代航运服务发展、综合环境优化上下功夫,对标新加坡港、上海港实施新一轮降费提效行动,进一步降低通关时间和通关费用,加快建成运输效率最高、服务质量最优的国际强港。整合力量、握指成拳,组建“义新欧”物流联盟,把“义新欧”班列打造成全省统一的中欧班列品牌,推动物流通道和贸易通道双拓宽,到2020年双向开行每天1列,力争全年1000列,成为我国运营效益最好、市场化程度最高、竞争力最强的中欧班列。第六,加快培育进口商品“世界超市”。把握我国主动扩大进口的机遇,积极承接上海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溢出效应,重点打造若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进口商品展销平台:杭州发挥电商之都优势,建设进口商品展销中心和特色街区;宁波依托中国—中东欧投资贸易博览会,建设以中东欧为特色的进口商品展销平台;温州举办国际时尚产品博览会,建设浙南闽北赣东进口商品集散中心;义乌发挥小商品之都、“义新欧”班列等优势,建设大型进口商品展销区和特色馆;舟山依托中澳国际产业园、国家级远洋渔业基地,建设国际农产品贸易中心。第七,充分发挥世界浙商作用、打造各具特色的“华商之窗”。浙商因改革开放而兴,也必将在新时代改革开放中走向辉煌。在对外开放新征程中,浙商理应有新作为,也必定有大作为。希望广大浙商弘扬新时代浙商精神,开辟“创业创新闯天下、合心合力强浙江”的新境界。为更好动员天下浙商、带动全球华商,积极参与我省“两个高水平”建设的火热实践,我们将鼓励支持各地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华商之窗”,支持温州建设世界华商综合发展试验区、金华建设中非文化合作交流示范区、衢州推进与南南合作促进会合作项目建设、丽水建设浙江(青田)华侨经济文化试验区、义乌建设捷克小镇,引导华商回归发展,依托华商开展国际精准合作,促进浙江经济与浙江人经济联动发展。第八,精心打造一批国际人文交流平台。支持浙江大学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建设国内一流的“一带一路”智库,支持义乌引进一流高校设立“一带一路”学院,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开展人才培训、留学生培养,开展前瞻性、战略性政策研究,在建设“智力丝绸之路”上发挥更大作用。将遂昌与莎士比亚故乡斯特拉夫德市的友好合作推向深入,共建汤显祖—莎士比亚戏曲小镇,定期举办汤显祖—莎士比亚文化节,打造地方参与国际人文交流合作的样板。 第九,下决心在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创新上实现新突破。坚持问题导向,在各方反映比较多、方向看得比较准的三个方面率先突破:一是各类开放开发平台整合有新突破,加强省级层面规划统筹,按照“一个平台一个主体一套班子”的原则,以最高层级平台为核心,对区域范围内的各类开发区、产业集聚区、工业园区等进行实质性整合。二是服务业扩大开放有新突破,支持杭州、宁波争取国家级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率先落实金融、医疗、教育等国家已经明确的服务业开放举措。三是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有新突破,重新组建省知识产权局,实行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加强知识产权海外维权援助,维护好企业知识产权权益。第十,实施新的富有竞争力的对外开放政策。我们研究制定了“1+1+5”的对外开放政策体系,第一个“1”为省委、省政府《关于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意见》,这是我省对外开放的纲领性文件;第二个“1”为《打造“一带一路”枢纽行动计划》,这是我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任务书和施工图;“5”就是促进外资增长、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推进工业和信息化全球精准合作、提升人才国际化水平、加强境外安全保障等5个配套政策。这些政策含金量很高,省委、省政府是下了大决心的,各地各部门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统筹财税、用地、用海、金融、产业、科技、人才、出入境管理等方面政策资源,创新支持方式,加强政策协同,切实提高政策绩效。只有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才能收获别样的风景。以上新的对外开放重大举措,是我们宣示开放的重大信号、庆祝开放的实际行动、部署开放的重点措施。各地各部门要以改革创新精神,把对外开放工作放在突出位置,主要领导要扑下身子亲自抓,重大开放平台建设亲自联系,重大外资项目亲自招引,重大开放体制创新亲自谋划,重大开放活动亲自参加,推动对外开放的各项重大举措一一落地见效,向改革开放40周年、“八八战略”实施15周年献礼! 同志们,只有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才能走在前列、勇立潮头。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红船精神,秉持浙江精神,以奋斗者、排头兵的气概书写同世界交融发展的美好画卷,以奋发有为的姿态走向世界、开辟未来! 高举改革大旗 扛起改革担当 当好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排头兵——在全省全面深化改革大会上的讲话车俊2018年1月2日同志们: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强调,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我们要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省委决定在新年上班第一天召开全省全面深化改革大会,就是要向全省上下释放一个强烈的信号:我们要在新的起点上,动员全省广大干部群众高举改革大旗、扛起改革担当,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改革部署,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动重点领域改革,当好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排头兵,为奋力推进“两个高水平”建设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40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新篇章。40年来,浙江率先推进市场取向改革,形成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相得益彰的先发性优势;较早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建立扶持欠发达地区政策体系,形成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着力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形成统筹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发展格局。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同志率领十一届省委制定实施“八八战略”,历届省委一以贯之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各领域体制机制改革,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有力制度保障。通过这一系列改革,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极大地解放和增强了社会活力,成功实现了从资源小省到经济大省的历史性跨越,成功实现了由基本温饱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从1978年到2016年,我省生产总值由124亿元增长到4.73万亿元,年均增长12.5%,是同期全国经济增长的1.3倍,是同期全球经济增长的4.4倍,我省经济总量、居民收入等主要指标大幅跃升并稳居全国前列。5年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隆重召开,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制度设计,向全党发出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员令。5年来,我们在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的指引下,蹄疾步稳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全省机场整合、欠发达县集体摘帽、杭州互联网法院等亮点纷呈,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河长制、特色小镇、“四张清单一张网”、“城市数据大脑”等做法和经验向全国推广。特别是我们大力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加快建设“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政务环境最优、群众和企业获得感最强”的省份,百姓纷纷点赞,企业普遍叫好,党中央、国务院充分肯定,中央深改办明确要求向全国推广。在此基础上,全面撬动各领域改革,浙江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全社会发展活力和创新活力显著增强。40年的浙江发展史,就是一部可歌可泣的改革史;40年的浙江发展路,就是一条波澜壮阔的改革路。回顾40年特别是5年来的生动实践,我们深切体会到,浙江发展之所以有现在这样的大好局面,关键在改革;浙江未来要实现“两个高水平”的奋斗目标,关键还在改革。没有改革就没有浙江的今天,也就没有浙江的明天。我们深切体会到,浙江改革之所以能够势如破竹、走在前列,根本在先进理论的正确指引;浙江要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阔步前进。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唯有改革开路、负冀前行。浙江是改革开放先行地,过去先行,现在和将来也要先行;浙江是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的重要萌发地,更要成为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的忠实践行地。亲自擘画的“八八战略”,第一条就指向深化改革。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确定的“四个强省”工作导向,第一个就是改革强省。我们要全面贯彻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大力弘扬红船精神和浙江精神,牢固树立改革强省的鲜明导向,高举改革大旗、扛起改革担当,以干在实处的改革举措、走在前列的改革成效,勇立新时代的改革潮头。——高举改革大旗、扛起改革担当,必须始终坚持“三个不能变”,牢牢把握改革正确方向,奋力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实践推向前进。指出:“坚定改革方向,继续统筹推进各领域各方面改革,最为关键的是,无论改什么、改到哪一步,坚持党对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不能变,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不能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不能变。”这“三个不能变”,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遵循,对此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旗帜鲜明、头脑清醒,始终保持坚如磐石的改革定力和一往无前的改革姿态。要坚持和加强党对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根本利益。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之所以能够取得重大突破,根本就在于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站在新的起点推进改革,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全省各地各部门在谋划改革工作时,要统筹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的改革任务和党的十八大以来作出的改革部署,纳入总盘子一体推进,投入更多力量狠抓落实。对党中央作出的改革部署、通过的改革方案,对中央放在我省的各项改革试点,不论有多大困难,都要坚定不移抓好落实,来不得半点含糊。这要作为一条根本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要肩负起向世界展示中国道路、中国方案无尽魅力的重要使命。道路是党的生命。我们的改革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改革,既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更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随着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推进,我们的制度必将越来越成熟,我们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我们就是要有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真正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浙江是沿海发达省份,是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各方面都非常关注。这些年来,我省深入实施“八八战略”,针对先发早发的问题,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形成了许多理论成果、制度成果和实践成果,发挥了重要的探路者作用。现在,历史的接力棒传到了我们手中,我们这一棒的任务就是要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加快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努力在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走在前列,为全国面上改革提供浙江素材、作出浙江贡献,向世界展示中国道路、中国方案的无尽魅力。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改革改什么、怎么改、成效如何,要由群众说了算,老百姓说好才是真的好。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全部改革之中,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各地各部门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适应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深入分析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在本地本部门有哪些具体的表现,认真查找体制机制上的症结在哪里,抓住老百姓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多推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改革项目,真正做到改在民生的关键处,改到人民的心坎上。只要是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顽瘴痼疾,只要是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体制弊端,我们就要坚决地改、坚决地破;只要是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和做法,只要是有利于增加人民群众获得感的政策和举措,我们就要大胆地试、大胆地立。——高举改革大旗、扛起改革担当,必须紧紧扭住“最多跑一次”改革这个“牛鼻子”,进一步深化认识、丰富内涵、拓展外延、提升质量,坚定不移推动这项改革向纵深发展。2016年,我到基层调研时,一些群众和企业反映,希望在审批制度改革、“四张清单一张网”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使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一件事最多跑一次就能办成。当时,有的同志觉得这个要求过高,不可能实现,一旦提出就没有了回旋余地。为此,我们进行反复酝酿、深入研究,最后决定人民有诉求、难度再大也要向前推进。我们必须有这样的担当!在2016年12月召开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我们毅然提出要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一年来,全省上下众志成城、合力攻坚,推动改革从理念化为实践、由承诺成为现实、把不可能变为可能,使人民群众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大家普遍反映,这项改革抓得准、抓得实,现在到政府办事省心、省时、省力,政务服务和发展环境更好了。最新的权威调查显示,“最多跑一次”实现率达到87.9%、满意率达到94.7%。实践充分证明,本来以为办不成的事,只要符合中央精神、符合人民意愿,只要方向对、决心大,只要上下同欲、齐心协力,就一定可以办成。只要办了对人民有益的事,人民就会真心拥护。“最多跑一次”改革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效,是全省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在实践中,我们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经验:一是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站在群众的视角思考改革,用群众的语言设定改革目标,以群众的感受确立改革标准,将改革成效的评判权交给群众,让群众成为改革的监督者、推动者、受益者。二是忠实践行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弘扬红船精神,秉持浙江精神,敢为人先、大胆探索,勇于担当、攻坚破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和态度,把党中央倡导的改革精神、作出的改革部署、明确的改革要求落到实处。三是深刻把握改革规律,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相统一,坚持规则引领、标准先行,科学做好顶层设计,大胆鼓励基层创新,及时指导、及时总结、及时推广,形成上下呼应、左右联动、全面开花的整体格局。四是坚持重点突破、带动全局,把“最多跑一次”改革蕴含的理念、方法、作风体现到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中去,发挥撬动作用、引发聚变效应,激发全社会发展活力、创新活力。五是大力发扬钉钉子精神,一以贯之、持续深入推进政府自身改革,咬定目标不放松、不达目标不罢休,每个节点、每个环节盯着抓、反复抓,步步为营、久久为功,直到抓出成效。六是坚持一把手抓改革,党政主要负责人亲自抓、带头干,各级各部门自我求变、主动协同,人大、政协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加强监督检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改革的强大合力。这六条经验,也是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动重点领域改革的重要指导原则。最近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进一步扩大改革的覆盖面、深化改革的实践成果、更好发挥这项改革的撬动效应,最大限度地释放制度红利?这些都是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努力方向。全省各级各部门要把思想和精力聚焦到这项改革上来,进一步提高认识水平、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擦亮浙江改革的“金字招牌”。认识要再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是省委、省政府顺应新时代发展要求、探索创新“八八战略”实践载体的重大举措,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回应人民群众期盼的实际行动,是我省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的战略抓手。这项改革,对政府来说是一场深刻的自我革命,是牵一发动全身的标志性、关联性、引领性改革;对人民来说是整体受益的普惠式改革,是一项使群众获得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的改革。“最多跑一次”改革虽然已经破题,但要赢得最后的胜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最多跑一次”改革也仍然在路上。各地各部门要站到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来思考和推进这项改革,坚决摒弃“最多跑一次”纯粹是方便群众和企业办事的简单认识,坚决摒弃接近大功告成、可以喘口气歇歇脚的懈怠意识,坚决摒弃这项改革无法再深化拓展的消极态度,切实增强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做到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内涵要再丰富。“最多跑一次”改革由群众的需求引发,从优化审批流程切入,目的是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促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不仅是一项具体的改革举措,更是一场从理念、制度到作风的全方位深层次变革。随着这项改革的持续推进,其基本内涵也要不断深化,贯穿到政府依法履职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从办事服务看,“最多跑一次”就是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理一件事情,在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受理条件时,从受理申请到形成办理结果全过程只需一次上门或零上门;从咨询投诉看,就是建设统一政务咨询投诉举报平台,实行“统一接收、按责转办、限时办结、统一督办、评价反馈”工作机制,一个号码响应群众诉求;从执法监管看,就是减少多头执法、重复检查,形成“部门联合、随机抽查、按标监管”的“一次到位机制”,做到服务零距离、监管不扰民。外延要再拓展。群众和企业办事涉及到哪里,“最多跑一次”改革就要延伸覆盖到哪里,改革的效应就要体现到哪里。今年,要重点在三个方向拓展外延:一是在事项上拓展,全面覆盖所有行政权力事项;二是在层级上拓展,全面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四个平台”建设,全面推行村(社区)代办制,实现省市县乡村五级“最多跑一次”改革全覆盖;三是在机构上拓展,向涉政中介机构、各类公共服务机构延伸,提高全社会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改革就是要为群众排忧解难,群众办什么事烦,就把什么列入改革的范围;群众办什么事难,就把什么纳入必须解决的范畴。这是拓展“最多跑一次”改革外延的核心要义,必须加大力度集中攻坚克难,努力取得更大实质性突破。要瞄准焦点,在深化“一窗受理、集成服务”这一改革主入口上持续加力,大力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向行政服务中心集中进驻,推进各条线业务系统与“一窗受理”平台全面对接,加强浙江政务服务网建设,构建网上网下融合的政务服务体系。要打通堵点,在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上持续加力,推动信息系统全面整合和公共数据共享开放,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或不跑腿,发挥我省移动支付、移动商务全国领先优势,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移动办”,全面提升“一网通办”水平,支持杭州等城市争创“移动办事之城”,打造移动办事最方便省份。要突破难点,在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最多跑一次”改革上持续加力,加快推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和“标准地”制度,持续优化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2.0版,努力实现竣工验收前“最多跑一次”。要聚焦热点,在商事制度改革上持续加力,全面推行“证照分离”、“多证合一”、“证照联办”,加快推进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激发大众创业活力。质量要再提升。“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真谛是实实在在、细化量化,“一次”就是“一次”,来不得半点虚的。我们必须重质量、见效果、常态化。群众是通过“窗口”来认识和感受“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窗口”建得好不好,“前台”人员素质高不高,直接关系到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要大力提高一线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增强网络界面友好性,提升窗口服务水平;各级媒体、办事指南、咨询平台也是面对群众的“窗口”,要用群众语言开展宣传、提供指引,让群众一看就明白、一来就会办。“最多跑一次”底线是“一”、要害在“减”。要减事项,能整合归并的整合归并、能联动办理的联动办理,让不需要跑腿的事项全部不用跑。要减次数,能少则少,变“跑多次”为“跑一次”、变“跑一次”为“不跑腿”,变“现场办”为“网上办”、变“网上办”为“移动办”,在“干部跑、代办跑”代替“群众跑”的基础上,加快减少“干部跑、代办跑”的次数。要减材料,能简则简,只要是政府部门出具的材料,只要是企业和群众已经提供过的材料,原则上都通过政府内部数据共享获取,不再要求企业和群众另行提供,努力实现更多事项“一证办理”。要减时间,能快则快,办理期限能压缩的进一步压缩,不断提高办事效率,让企业和群众用最短时间办成事。标准化制度化是“最多跑一次”改革形成长效机制、发挥长效作用的重要保证。要结合深化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建立全省统一的标准化办事事项和办事指南,以标准化引领权力运行方式变革;加紧梳理和修改完善与改革不相适应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政策文件,强化改革的法治保障;认真总结经验,及时复制推广,加快把“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实践成果转化为制度性成果。——高举改革大旗、扛起改革担当,必须充分发挥“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牵引作用,以此撬动各领域改革,不断提高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最多跑一次”是现代管理服务的先进理念、科学方法和优良作风,不仅对政府自身改革管用,而且普遍适用于各领域改革。这项改革的核心是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通过打造“有为政府”推进建设“有效市场”;基点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通过便民惠民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本质是构建透明规范高效的权力运行机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如果把全面深化改革看成一个系统工程,那么“最多跑一次”改革就是撬动这个系统工程的杠杆和支点。必须在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同时,在“撬”字上狠下功夫,统筹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不断放大“最多跑一次”改革对全面深化改革的牵引作用。要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动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重点是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最多跑一次”改革以创新政府服务方式来打造最佳营商环境,通过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全面激发市场活力,我们要把这种思路和做法体现到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中去,以动力变革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国有经济优、民营经济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省的一大优势,必须进一步完善产权制度,不断巩固和发展这个优势。近年来,我省大手笔组建海港集团、交投集团、机场集团等,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下一步要紧紧围绕省委重大决策部署,聚焦制约我省发展的突出短板,聚焦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等重大建设,聚焦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发展,以国有资本投资营运公司为平台,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战略性、专业化重组,优化布局、整合资源,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不断把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民营经济是浙江经济的铁柱钢梁,民营经济兴则浙江兴,民营经济强则浙江强。推动民营经济实现新飞跃,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存量改造提升,重点是深化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实施小微企业提质行动和凤凰行动、小巨人培育行动,加快建设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扶持建设一批高质量小微企业园;一手抓增量引进培育,重点是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双倍增”计划,加快在以数字经济为标志的新经济领域培育形成一大批独角兽公司,在先进制造业领域打造一大批隐形冠军和单打冠军。尤其需要强调的是,必须加大民营企业产权保护力度,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弘扬新时代浙商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必须积极稳妥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引导促进生产要素从低质低效领域向优质高效领域集中。在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中,政府必须当好制度的供给者。政府制定规则、标准,要以公平、公开、公正为基本导向,以不抬高市场成本、社会成本为限,以不取代市场规则、扭曲市场配置为限,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提供基础制度支撑。在具体操作上,省级层面主要是制定面向市县的规则、标准,引导资源要素在市县之间优化配置;市县层面主要是制定面向企业和项目的规则、标准,引导资源要素在企业和项目之间优化配置。正是按照这样的思路,我们在工业领域推出了“亩均论英雄”改革,不但促进了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而且推动了新动能的培育发展;在项目领域推出了“标准地”改革,推行“区域能评+区块能耗标准”、“区域环评+环境标准”,不但有利于土地等要素的优化配置,更为投资项目审批实现“最多跑一次”奠定了基础;在生态建设领域推出了主要污染物排放财政收费、绿色发展财政奖补机制等制度,不但有利于环境容量的优化配置,更为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提供了原创素材。要继续坚持标准引领、规则先行,制定实施节能节地节水、环境、技术、质量、安全等市场准入标准,建立健全资本、技术、土地、能耗、环境容量等主要资源要素配置规则,全面提升劳动效率、资本效率、土地效率、资源效率、环境效率和科技贡献率。同时,要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市化战略,深化城乡融合发展、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各类要素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自由流动、优化配置;要统筹考虑优化国内要素配置和提升国际优质要素配置能力,坚持以“一带一路”为统领,深入推进自贸试验区和电子世界贸易平台建设,积极申报自由贸易港,加快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要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动公共服务体制改革。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省人民,我们要把这种理念和机制运用到社会体制、文化体制等改革中去,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使人民群众真正看到实效、得到实惠。各地各部门要紧紧围绕“八个更”来思考问题、谋划改革,从老百姓最期盼的“关键小事”改起,全面推进教育、文化、卫生、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公共安全等各领域改革。比如,省委提出要以超常规举措实施高等教育强省战略,这个超常规“超”在哪里?高等教育强省怎么“强”起来?具体来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如何提高,普高和职高分流比例如何放宽,省内优质高教资源如何放大,国内外一流大学如何引进,等等。有关部门要对标教育现代化的要求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具体的政策意见和改革举措,在省级层面能解决的要抓紧解决,属于国家部委权限的要积极争取。比如,如何进一步深化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真正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如何提供更多的优质养老服务,解除老百姓养老的后顾之忧;如何落实“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完善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快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更好满足老百姓的住房需求等,有关部门都要抓紧研究,拿出实实在在的改革措施。比如,近年来我们在农村建起了文化礼堂,在城市建起了文化公园,在社区建起了文化家园,如何建立运行维护管理长效机制,让这些公共文化设施“门常开、人常来、活动常在”,还需要想更多的办法。再比如,今年是“枫桥经验”55周年,如何进一步创新发展“枫桥经验”,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在基层治理上探索更有效的方式方法,是大家要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要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动权力运行机制改革。权力是一把双刃剑,正确行使权力可以造福人民,滥用权力必然祸害国家和人民。“最多跑一次”改革是权力运行方式的革命,在减权限权的基础上,实行权力运行后台化管理,实现规范权力、制约权力、监督权力,我们要把这种创举和模式贯穿到民主法制和党的建设领域的改革中去,切实扎紧权力的制度笼子。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必须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切实加强政协民主监督,完善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体制机制,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浙江。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权为民所用的根本保证,要坚持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党的建设各个方面,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来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增强党员干部的执政本领、锤炼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特别是要驰而不息正风肃纪、反腐倡廉,建立健全监督体系,继续深化监察体制改革,真正用制度管住权力任性,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保持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高举改革大旗、扛起改革担当,必须弘扬伟大的改革精神,牢记改革永远在路上,始终保持永不满足、永不懈怠的改革劲头。**同志说过:“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子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历史是发展的,历史也是公正的,历史从来都眷顾那些与时偕行的奋进者、直面挑战的勇敢者、善作善成的实干者。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40年的历程,但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保持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那么一股子劲头。改革要有一股闯劲。浙江是革命红船起航的地方,红船精神首要的一条就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这些年来,我们正是凭着一股闯劲,敢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敢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情,干成了许多大事业,闯出了一片新天地。实践表明,只要敢闯敢冒,就能抢占先机,就能无中生有,没有资源可以整合资源,没有市场可以创造市场。随着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我们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开始领跑,有越来越多的“无人区”等着我们留下第一个脚印。面对这样的新形势,大家有没有敢喝“头口水”的胆气?有没有“狭路相逢勇者胜”的锐气?有没有“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硬气?我们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大力发扬敢闯敢冒的精神,用实际行动作出响亮的回答,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改革业绩。改革要有一股拼劲。改革路上并不总是布满鲜花和掌声,往往伴随许多荆棘和质疑。什么是改革者?改革者就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不惜拎着“乌纱帽”为民干事的人。经过40年的改革,“帕累托最优”式改革越来越少,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牢记,我们的职权是人民赋予的,我们的使命就是为人民谋幸福。所以,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利弊权衡的重大关头要敢于决断,在深化改革的关键时刻要豁得出去,切不可在患得患失中错失改革机遇。这是衡量一个领导干部党性强不强、敢不敢拼的试金石。改革要有一股干劲。40年来,浙江的改革是干出来的,不是喊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前段时间,就新华社一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值得警惕》的文章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纠正“四风”不能止步。文章反映的情况,我省个别地方和部门的改革工作中也不同程度存在。比如,抓改革实招少、效果差,用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抓改革坐而论道,不重实效重包装,把精力放在“材料美化”上,搞“文字上的改革”;抓改革习惯于造“花瓶”、搞“噱头”。出现这些现象,根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用轰轰烈烈的形式代替了扎扎实实的落实,用光鲜亮丽的外表掩盖了矛盾和问题。对此,各地各部门都要引起重视,摆摆表现,找找差距,抓好整改。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转变作风,不仅要当好改革的组织者,更要当好改革的施工队,不仅要当好改革的促进派,更要当好改革的实干家,说到做到、立言立行,实实在在解决问题,一步一步往前推,真正做到干在一线、改到实处。改革要有一股韧劲。改革就像煎中药,只有到了一定火候才有药效。近些年来,各级各部门部署了许多改革任务,出台了一系列改革举措,但很多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持之以恒抓下去,确保真正见效。这两年,省、市、县、乡四级都在集中换届,一大批新鲜血液充实到各级领导班子中去。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新任一把手务必发扬钉钉子精神,接力探索、接续奋斗,把既定的改革部署进行到底。对一些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改革举措,必须坚持坚持再坚持、深化深化再深化,步步为营、久久为功,决不能“新官不理旧账”、“另起炉灶翻烧饼”。——高举改革大旗、扛起改革担当,必须明确责任完善机制,全省上下围绕一个目标拧成一股力量,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地见效。改革争在朝夕,落实难在方寸。越是任务重、困难大,越要知难而进、迎难而上;越到攻坚期、深水区,越要加强党的领导、凝聚各方力量。今天会上印发了《中共浙江省委关于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动重点领域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请大家认真研究讨论提出意见建议。文件稿中提出了许多重大改革举措,涉及各地各个部门,下发后各地各部门必须根据职责分工认真抓好落实。要压紧压实各级党委和部门主要领导的主体责任。俗话说:“一棵大树抓住根儿,带动树叶和树枝儿;一团大绳先找头,捆在一起牵着走”。改革中的这个“根”和“头”,就是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只要各级领导干部是真心实意而不是敷衍塞责地抓改革,就没有攻不下的“山头”,就没有蹚不过的“险滩”。要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在改革中的示范引领、以上率下作用,理清责任链条,落实主体责任,层层传导压力,打通关节、疏通堵点、激活全盘。部门主要领导要亲自负责改革的统筹协调、方案制订、工作推进和督促落实,对改革的每个过程、每个环节都要亲自过问。地方党委书记作为本地区改革的第一责任人,要有一副改革的铁肩膀,切实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亲力亲为抓改革,扑下身子抓落实,多谋实招硬招、多出管用的招,挑起一方改革的重任。要完善试点推广机制。试点是改革的金种子。改革越向纵深推进,越需要试点的先行探索。前段时间,省委改革办对我省改革试点作了全面梳理,省级及以上重大改革试点共164项,其中党中央和国务院批复的有21项,省委、省政府及两办批复的有21项,国家部委批复的有101项,省级部门批复的有21项。对这些试点,省委改革办、各改革专项小组要实施分层分类统筹管理,扎实做好试点复制推广工作,成熟一项、推广一项,每年推出一批“国字号”改革试点落地见效的实践样本,每年提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重大改革试点清单,每年总结一批富有浙江特色的改革试点示范案例。试点的目的是为了复制推广,不能为试点而试点。要牢牢把握“试验探索、复制推广、深化运用”三个关键环节,解决谁来许可、谁来推进、谁来评估、谁来推广的问题,加快推进改革试点“盆景”变“风景”。改革只有进行时,但试点必须有完成时,不能“只摸石头不过河”,更不能“墙内开花墙外香”。要用好改革督察“利器”。督察是抓落实的重要手段,改革推进到哪里、督察就要跟进到哪里。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成立以来,召开19次会议,审议了65项改革方案。立了军令状,就要看结果。对省委确定的改革任务和改革方案,要完善督察台账,盯住不放,时时跟踪,每项改革都要有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书,都要有硬任务、硬指标、硬考核,跑表计时,到点验收,对账销号,切实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督察要盯责任主体,抓“关键少数”,敷衍塞责、推诿扯皮、屡推不动的,要严肃问责追责,确保政令畅通。要搞好督察工作统筹,把督察与考评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运用年度改革考核、第三方评估等手段,形成工作合力,切实打通改革落地“最后一公里”。要完善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大胆探索、宽容改革失误,是省委一贯的做法和要求。2016年8月,我们在全国率先制定出台完善改革创新容错免责机制的政策文件,许多地方和单位也制定出台了实施办法。总的看,我省广大干部抓改革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是好的,但也有一些同志有思想顾虑,认为“不干不出错、越干错越多”、“为了不出事、宁愿不干事”,结果导致“懒政、怠政、为官不为”。出现这种现象,既有主观认识上的问题,也有容错纠错机制不健全的因素。在去年市县领导班子集中换届和省直机关届末考察时,省委支持保护了一些为改革担风险的干部,公正评价了一批因改革遭非议的干部,提拔重用了一批改革实绩突出的干部。今年省委将选择一批容错纠错的典型案例进行宣传。在改革这个问题上,省委的态度是鲜明的,就是要为担当者担当,为改革者鼓劲。各地各部门都要突出实干担当导向,坚持“三个区分开来”,推进容错纠错要求具体化制度化,将容错纠错机制嵌入改革工作部署,容改革之失、解干事之忧、释担当之虑,充分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一句话,允许改革有失误、但决不允许不改革,只要符合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精神、有利于改革创新和事业发展、按程序进行决策、没有谋取私利,大家就放手去干,省委坚决给你们撑腰。同志们,改革是浙江的富民之源、强省之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动各领域改革的画卷已经铺展。开弓没有回头箭。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决贯彻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高举改革大旗、扛起改革担当,知危图安、尽职尽责,敢为人先、锐意进取,当好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排头兵,以优异成绩向改革开放40周年献礼! 在第四届世界浙商大会上的致辞2017年11月29日车俊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大家上午好!今天的杭州国际博览中心,群贤毕至、高朋满座。2000多位浙商代表、国际友人和各界贵宾从五湖四海汇集到这里,参加第四届世界浙商大会。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浙江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和5590万浙江人民,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通过你们,向海内外广大浙商致以诚挚的问候!时间是最伟大的书写者。首届世界浙商大会召开7年来,广大浙商牢记的谆谆教导,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创业创新闯天下、合心合力强浙江”的号召,不断演绎辉煌的商业传奇,生动谱写动人的反哺故事,积极投身伟大的复兴梦想,以一个又一个的骄人业绩迎接新时代的到来!新时代再聚首,我们一起重温浙商砥砺前行的铿锵脚步。敢为天下先、勇当弄潮儿,是浙江发展最生动的写照,也是浙商最鲜明的特质。这些年来,广大浙商奋发进取、追求卓越,群体越来越大,省内有100多万家法人企业、300多万户个体企业,省外有30多万家法人企业、200万户个体企业,海外有10多万家各类企业;知名度和影响力越来越强,涌现出阿里巴巴、万向、娃哈哈、吉利、海康威视等一批国际知名企业,在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占120席,连续19年保持全国第一;对社会的贡献率也越来越高,省内的民营经济贡献了全省60%以上的税收、70%以上的地区生产总值、80%以上的外贸出口、90%以上的就业岗位。我们完全可以自豪地说,浙商已成为当今中国最著名、最活跃的商人群体之一,无愧为名扬天下的商帮。新时代再聚首,我们一起感悟浙商不忘初心的精神力量。浙商是一个伟大群体,浙商精神是一种伟大力量。这些年来,广大浙商依靠勤劳的双手,吃别人吃不了的苦,干别人干不了的活,把各种不可能变为可能,书写了许多奇迹。从鸡毛换糖到机器换人,从代工贴牌到自主研发,从前店后坊到全球配置资源,从浙江制造到浙江创造,浙商始终不忘初心、开拓进取,挺立在创新创业的潮头。浙商走过的路,凝聚着几代浙商的艰辛探索,昭示着浙商火山般的能量和常青不衰的生命力,成为中国企业向产业链高端攀升、向国际一流进军的杰出代表。新时代再聚首,我们一起回味浙商回报桑梓的浓浓情谊。乡情乡愁是家国情怀的重要体现。这些年来,浙商走遍千山万水,但不管走多远、走到哪里,最魂牵梦绕的地方还是祖国、就是家乡。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人一物,都寄托着浙商忘不了的亲情与友情,印刻着浙商磨不去的足迹与青春,承载着浙商剪不断的思念与牵挂。广大浙商富而思进、富而思源、富而思报,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踊跃做公益事业,支持和参与家乡建设发展,用实际行动释放着心中的家国情。据统计,我省累计回归浙商资本1.2万亿元,相当于去年全省GDP的26%,约占七年来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9%。实践充分证明,浙商是浙江最珍贵、最有潜力的战略资源,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作出了居功至伟的贡献。在此,我要郑重地向广大浙商说一声:谢谢你们!各位浙商代表,各位来宾!新时代标注新方位,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当前,浙江全省上下正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南湖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和省委十四届二次全会作出的决策部署,围绕“富强浙江、法治浙江、文化浙江、平安浙江、美丽浙江、清廉浙江”的具体目标,突出“改革强省、创新强省、开放强省、人才强省”的工作导向,加快“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水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正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动各领域改革,坚决打破各种束缚发展的“坛坛罐罐”,再创浙江体制机制新优势,奋力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我们正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推进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大湾区”“大通道”“大花园”“大都市”建设,奋力开启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征程;我们正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主动对接服务长三角一体化、东西部扶贫协作等战略,奋力开启扩大对外开放的新征程;我们正以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为落脚点,实施富民惠民安民行动计划,建设平安中国示范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低收入百姓增收、污染防治的攻坚战,奋力开启创造美好生活的新征程,努力高水平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浙江篇章。我们完全可以自信地说,新时代的浙江,发展机遇多、发展空间大、发展前景好。广大浙商创新创业恰逢其时、正当其势,大有可为、大有作为。各位浙商代表,各位来宾!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广大浙商要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主动融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征程,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树立新的全局观资源观生态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聚力拥抱新时代、扬帆起航再出发。希望广大浙商在振兴实体经济上再出发。实体经济是浙商发展壮大的根基所在、命脉所在。广大浙商要坚持以实业为本、以实业为先、以实业为重,胸怀做百年企业的梦想,弘扬工匠精神,专注追求品质,推进以质取胜,特别是要坚定不移做强做精制造业,不心浮气躁,不投机取巧,努力当好实体经济转型发展的领跑者。希望广大浙商在强化创新驱动上再出发。创新能力是一个企业兴旺发达的决定性因素。广大浙商要以“十年磨一剑”的定力全面推进改革创新,注重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注重培育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注重加大科技研发投入,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当好创新驱动发展的先行者。希望广大浙商在共享发展上再出发。企业越发展,承担的社会责任也越大。广大浙商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努力寻求企业发展和社会责任的最大公约数,画出社会价值最大同心圆。特别是要利用自身优势,多宣传推介家乡,多帮助家乡引进项目和资金,多为家乡兴办公益事业,努力当好义利并重、富而思报的践行者。希望广大浙商在弘扬新时代浙商精神上再出发。新时代浙商精神与“红船精神”、浙江精神一脉相承,是浙商永远的魂。广大浙商要传承好发扬好浙商优良传统,大力弘扬坚忍不拔的创业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兴业报国的担当精神、开放大气的合作精神、诚信守法的法治精神、追求卓越的奋斗精神,努力当好引领社会风气的示范者。特别是新生代浙商要传承好发扬好老一代浙商优良传统,尽快挑起大梁,接好事业班、精神班、责任班,努力成为开拓创新的企业接班人。各位浙商代表,各位来宾!浙江省委、省政府历来重视浙商、尊重浙商,对浙商高看一眼、厚爱三分。我们将继续秉持亲商、安商、富商的理念,积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努力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企业获得感最强的省份,做到工作到位、政策到位、服务到位、关爱到位,让广大浙商投资放心、创业安心、发展顺心,共同高水平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浙江篇章。浙商朋友们!世界是你们的舞台,浙江是你们永远的家园。无论你们的企业做得大还是小,无论你们的事业是兴旺发达还是暂时遇到困难,无论你们是在省内还是省外,无论你们是在国内还是国外,无论你们是今天现场参会的还是在世界各地辛勤打拼的,无论你们是驰骋商界多年的老将还是刚刚创业的新锐,家乡人民都始终牵挂着你们,都会一如既往、不遗余力地支持你们,也都真诚欢迎你们常回家看看!最后,祝第四届世界浙商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大力弘扬“红船精神” 奋力走在新时代前列2017年11月14日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车俊一、“红船精神”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凝结着治国理政的智慧和经验,具有超越时空的恒久价值和旺盛生命力。“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党的先进性之源,是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精神。2005年6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同志在《光明日报》发表署名文章,首次提出“红船精神”,并概括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深刻阐述了“红船精神”的丰富内涵、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精准标注了中国革命精神的源头坐标,使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更加完整,这充分展现了同志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远见卓识和历史担当。秀水泱泱、红船依旧,时代变迁、精神永恒。伴随着我们党96年的光辉历程,“红船精神”感召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也必将在新时代不断丰富内涵、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为我们党永远年轻提供更加丰厚的精神滋养。二、浙江省委一直高度重视传承和弘扬“红船精神”,推动全省党员干部自觉把“红船精神”融入血脉、化作基因,不断从中汲取真理的力量、创新的力量、实干的力量、道德的力量。红船起航于浙江,这是浙江的光荣,也是推动浙江发展的精神力量所在。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大力弘扬“红船精神”。今年6月19日,省党代会闭幕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新一届省委常委就集体到南湖瞻仰红船,重温入党誓词,并在南湖革命纪念馆召开第一次省委常委会议,研究制定了省委常委会加强自身建设的意见。在南湖发表重要讲话后,省委连夜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在省委十四届二次全会上作出专门部署,召开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专题研究,把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和南湖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不断凝聚起劈波斩浪、奋勇前进的磅礴力量。我们自觉把弘扬“红船精神”化作忠诚核心、维护核心、看齐核心的实际行动,传承好对党绝对忠诚的红色基因,坚决维护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我们切实把弘扬“红船精神”化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水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坚定不移沿着指引的路子走下去,认真续写“八八战略”这篇大文章,突出改革强省、创新强省、开放强省、人才强省的工作导向,努力当好学懂弄通、深学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排头兵。我们着力把弘扬“红船精神”化作改革创新的坚毅决心,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不断激发全省干部群众敢为人先的魄力和创业创新的活力,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出发,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动各领域改革,再创浙江体制机制新优势。我们努力把弘扬“红船精神”化作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责任使命,把实干作为座右铭,发扬理性担当、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以钉钉子精神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落细、成风化俗,全面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三、浙江作为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一定当好“红船精神”的忠实守护者、坚定传承者和自觉践行者。在南湖重要讲话中强调,要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浙江省委认真贯彻的指示要求,主动担起新时代大力弘扬“红船精神”的政治责任和光荣使命,专门研究出台《关于进一步弘扬“红船精神” 提升南湖革命教育基地功能的意见》,着力深化“红船精神”理论研究,着力推进“红船精神”弘扬传播,着力发挥南湖革命教育基地在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中的重要作用。在阵地建设方面,我们正在抓紧筹建“红船精神”展示厅,筹划建设建党纪念广场,继续开展看一次展览、听一次党课、学一次党章、观一次专题片、瞻仰一次红船、重温一次入党誓词的“六个一”党性教育活动,进一步打造革命精神高地。在理论研究方面,我们已经建立红船精神研究中心,形成了一批研究成果,编写了“红船精神”党员干部读本,并面向海外翻译出版了“红船精神”著作。在此基础上,将进一步建立常态性理论研讨机制,筹建“红船精神”研究院,努力打造“红船精神”研究高地。在干部教育培训方面,我们正在组建浙江红船干部学院,推动南湖红船成为全国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思想教育的重要场所。在宣传传播方面,我们正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组织“七个一”红船系列文艺精品创作,建设网上“红船精神”展示馆,高水平打造以南湖红船为中心的一批红色旅游线路,推动“红船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将“最多跑一次”改革进行到底中共浙江省委书记 车俊2017-10-17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内涵。浙江省遵循“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的要求,于去年12月率先提出实施“最多跑一次”改革。这是在浙江工作时倡导的机关效能建设、政府自身改革的再推进再深化,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放管服”改革、优化发展环境、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大举措。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下定决心将“最多跑一次”改革进行到底,努力做到“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一、“最多跑一次”改革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浙江探索“最多跑一次”,是指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理一件事情,在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受理条件时,从受理申请到形成办理结果全过程只需一次上门或零上门。“最多跑一次”改革是一场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是一场从理念、制度到作风的全方位深层次变革,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彰显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价值取向。“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根本理念和目标就是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强调,要“多推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改革”。这些年,我们一以贯之、与时俱进地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在减权放权和方便群众办事上取得明显成效。但是,群众反映“办事慢、办事繁、办事难”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存在,为了办成一件事情往往需要到有关部门跑多次,不仅耗时费力,而且闹心费神。“最多跑一次”改革应群众需求而生、为解决问题而变,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从与群众生产生活关系最紧密的领域和事项做起,在群众反映最强烈、最渴望解决、最难办的事情上突破,努力做到群众到政府办事“最多跑一次是常态、跑多次是例外”,以实际行动增强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这是“最多跑一次”改革最鲜明的导向,也是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核心内涵就是以群众感受为标准倒逼深化政府自身改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强调,要转变政府职能,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最多跑一次”改革坚持换位思考,从群众的视角思考政府改革,用群众的语言设定改革目标,以群众的感受确立改革标准,努力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政务环境最优、群众和企业获得感最强”的省份。这项改革的评判权在群众手中,坚持“让实践来检验、让基层来评判、让群众来打分”,变自我评价为群众评价,变群众观望为群众参与,让群众成为改革的监督者、评判者、推动者。实践证明,群众感受的“小变化”造就了政府运行的“大变革”。从“跑多次”到“最多跑一次”的变化不是简单量变,其带来的是政府职能的深刻转变、权力运行方式的深刻变革和“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深化运用。这是“最多跑一次”改革最鲜明的特征,也是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的重要动力。“最多跑一次”改革彰显的作风就是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明确指出,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最多跑一次”改革既是一场制度变革,也是密切联系群众的精神洗礼、作风锤炼过程。这项改革变“群众跑”为“干部跑”,把麻烦留给干部、把方便让给群众,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满意指数”。各级各部门的负责同志纷纷以普通群众身份到窗口体验办事过程,现场解决问题,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全省上下机关干部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办,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普遍好评。我们深刻体会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就是我们干部从政的成就感,只要我们真心为群众服务,群众就会真心拥护我们。这是“最多跑一次”改革最鲜明的成效,也是我们抓改革工作的切身体会。二、以创新和实干精神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说到做到“最多跑一次”是浙江省委、省政府向全省人民作出的承诺。在今年全国人大浙江代表团开放日活动中,香港记者问“最多跑一次”能否做到,我明确回答“浙江有条件实现、有能力实现,而且一定要实现”。既然作出了承诺,就必须说到做到。我们牢记“凡是为民造福的事一定要千方百计办好”的嘱托,唱响创新和实干的最强音,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把“最多跑一次”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站在群众角度界定“一件事情”,分批梳理公布“最多跑一次”事项。传统的行政审批以不同部门相互分割的“事项”为标准,群众眼中的“一件事情”往往由一个或多个部门的多个“事项”构成。在“最多跑一次”改革中,我们以群众眼中的“一件事情”为标准整合归并相关事项,推进一件事情全流程最多跑一次。截至7月底,省级部门“最多跑一次”事项889项,占同级全部事项的93%;设区市本级平均845项,占81%;县(市、区)平均732项,占90%。根据去年的统计数,省市县三级“最多跑一次”事项办件量占全部年办件量的90%以上。大力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推动群众办事从“找部门”到“找政府”转变。政府部门职能分工过细、各自为战、办公场所分散,是造成一件事跑多次的重要原因。我们运用倡导的系统集成方法,以“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为主抓手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加强市、县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推进承担审批和服务职能的处科股向行政服务中心集中,将原来按部门职能分设的窗口整合为投资项目审批、商事登记、不动产交易登记、医保社保、公安服务等综合窗口,全面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的政务服务新模式,使群众只需进行政服务中心“一个门”、到综合窗口“一个窗”就能把“一件事”办成。积极推进“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向基层延伸,加强乡镇(街道)便民服务平台和村(社区)代办点建设,推行“乡镇(街道)、村(社区)前台综合受理,县级后台分类办理,乡镇(街道)、村(社区)统一窗口出件”的服务模式,努力实现政务服务“就近能办、同城通办、异地可办”。聚焦重点难点攻坚克难,在群众最渴望解决、最难办的事情上寻找突破。“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关键,在于什么事难办就办什么事。面对难啃的“硬骨头”,关键是要有决心和担当。我们大力推进不动产交易登记改革,成功实现交易备案、税款征缴、不动产登记全业务全过程“最多跑一次”。持续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在全省范围推行20个领域“证照联办”、12个事项“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推动企业“一照一码走天下”。特别是针对企业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这个难度最大的矛盾焦点,我们充分调研并制定了具体改革方案,推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完善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实施“区域能评、环评+区块能耗、环境标准”和“多评合一、多审合一、多测合一”,推进涉政审批中介改革,推广“一口受理、在线咨询、网上办理、代办服务、快递送达”办理模式,到2017年底前要实现企业投资项目开工前审批“最多跑一次”。推进网上网下融合,更多依靠网络让群众“不用跑”。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是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关键技术支撑。我们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以数据共享推动业务协同,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甚至不跑腿。制定《浙江省公共数据和电子政务管理办法》,确立电子签名、电子证照等法律效力,确保网上办事于法有据。依托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的浙江政务服务网,推进权力事项集中进驻、网上服务集中提供、政务信息集中公开、数据资源集中共享,做到“一网通办”。建成“12345”统一政务咨询投诉举报平台,完善办事咨询服务体系,统一处理群众投诉举报。“信息孤岛”是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必须打通的堵点。我们多次研究部署,下大力气推进各级各部门信息系统互联、基础数据库建设和公共数据共享,推动“一次录入、大家共用”和“一个数据用到底”。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以更有效的“管”促进更大的“放”和更优的“服”。转变“重审批、轻监管、弱服务”的传统管理模式,从“严进宽管”转向“宽进严管”,是“最多跑一次”改革的题中之义。我们提出“服务零距离、监管不扰民”,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向事中事后监管延伸。联动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在进一步精简事前审批的同时,探索智慧监管、审慎监管,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推动行政处罚等监管信息全面纳入信用体系,构建“事前管标准、事中管达标、事后管信用”的监管体系。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四个平台”建设,推进综合执法、市场监管力量下沉,打造“多员合一、一员多用”的全科网格,不断提升基层一线的事中事后监管能力。注重标准化和法治化,在改革实践中形成更多制度性成果。“最多跑一次”改革不做数量文章、形式文章、短期文章,要见质量、重效果、常态化,形成不可逆的改革成果。我们把标准化作为基础工作和长效机制,以“减层级、减事项、减材料、减环节”为抓手,制定省级标准《政务办事“最多跑一次”工作规范》,构建规范的办事事项和办事指南。认真总结推广实践中的好做法,并上升为制度性成果巩固下来,提升改革的制度化水平。针对实践中遇到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问题,积极向国家有关部门反映,同时按照法定权限、法定程序进行清理、修改和完善。在桐庐县开展“最多跑一次”改革与法规规章衔接的绿色通道试点,为改革攻坚克难提供法治支撑。三、用“最多跑一次”改革增创浙江改革发展新优势浙江发展首要的优势在体制机制,关键的举措在深化改革。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旗帜鲜明地提出,要更高地举起改革大旗,突出改革强省工作导向,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动各方面各领域改革。当前,“最多跑一次”改革已经在诸多方面取得重大实质性突破,显现出牵一发动全身、一子落满盘活的示范带动效应,引领形成了浙江改革发展的新优势。“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地见效,改出了经济转型升级的加速度。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需要有效的市场,也需要有为的政府。“最多跑一次”改革以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着力点,致力于把该管的事管住管好,把该放的权放开放到位,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共同作用,降低了各类市场主体的负担特别是制度性交易成本,让企业和个人可以集中精力去发展经济、创造财富;降低了就业创业的市场准入门槛,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活力,促进传统动能修复和新动能培育;缩短了供需匹配的时滞,增强了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为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打开了通道。今年上半年全省生产总值增长8%,1—8月财政总收入增长14.7%,实体经济全面振兴,企业家信心指数连续四个季度上扬,高新技术、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均在10%以上,新设企业数增长24%,民间投资占投资总额的比重达到57.9%。“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动“放管服”改革先人一步,改出了现代政府治理的新维度。“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的基础上完成关键一跃,实现了减权限权治权和优化服务的有机统一。这项改革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做到审批更简、监管更强、服务更优;引发权力运行方式变革,使权力运行从处科股的“小循环”变成部门内部的“中循环”、跨部门的“大循环”,明显提高了机关效能;引发政府治理的技术变革,使互联网、大数据与政务服务紧密结合起来,加快迈向“数据政府”“智慧政府”;还将进一步引发政府组织结构变革,理顺部门职责关系,对深化机构改革提供有益的基层探索。“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动发展环境持续优化,改出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最多跑一次”改革把做好优化服务的“乘法”放在突出位置,着力为群众办事提供“店小二”式服务、创造一流环境。市场准入领域改革深入推进,进一步降低准入门槛、规范市场秩序,营造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大力气解决企业投资项目审批等难啃的“硬骨头”,加快营造与国际接轨的投资环境;政务服务能网上办理的就网上办理,必须现场办理的减次数、减时间,营造了便民高效的政务环境;一大批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大大减少了群众办事的奔波之苦和心情之烦,营造了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在人大、政协开展的调研督察、民主监督中,广大群众普遍认为“最多跑一次”改革抓得准、抓得实,抓到了群众的所需所盼,抓到了老百姓心坎上。根据特定对象电话回访2万份问卷调查,群众对“最多跑一次”改革成效满意率达到95.7%,“最多跑一次”实现率达到82.6%;根据5691名办事群众面对面调查,群众对这项改革的满意率达到96.2%;根据网民意见抽样调查,持正面态度的网民占90.9%,88%网民表示“到政府办事比以前更加方便”。“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动党风廉政建设,改出了“清廉浙江”建设的新高度。“最多跑一次”改革以“治权”为重中之重,着力健全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扎紧了制度的笼子。特别是通过全面整合和优化审批流程,推动政务服务标准化、法治化,强化了群众参与、群众评价、群众监督,推动了政务公开,使权力运行变得更加规范有序、公平透明。这有助于管住权力的“任性”,革除与审批发证相关联的寻租权力和不当利益,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铲除滋生腐败的寻租空间。“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正处在破冰期,但已初步显现了成效。我们将站在更高起点上谋划和推进改革,坚决推动“最多跑一次”从承诺变为现实、由理念化为制度。以此为牵引,全力抓好国家级重大改革试点落地见效,谋划实施一批群众最期盼、发展最急需的重大改革举措,努力在加强最优制度供给、营造最佳营商环境、释放最大改革红利上“更进一步、更快一步”,以“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决心和气魄,开创浙江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局面。 浙江省委书记车俊: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2017年8月18日“八八战略”是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篇布局的大手笔、亲自开篇破题的大文章,是引领浙江发展的总纲领、推进浙江各项工作的总方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浙江的具体化。这些年来,历任省委带领全省人民坚定不移地实施和续写“八八战略”,日益彰显出“八八战略”的理论价值和实践力量,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实践取得丰硕的成果。2002年到2016年,浙江省地区生产总值从8004亿元增加到46485亿元,年均增长10.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16978元增加到83538元,年均增长9.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1716元增加到47237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4940元增加到22866元,年均增长分别为8.1%和8.0%。今年上半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4万亿元、增长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2%和8.7%左右。 “八八战略”引领浙江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实现“腾笼换鸟、凤凰涅槃” “八八战略”的核心要义就是,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注重扬长避短、取长补短,高度重视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我们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确处理规模与质量、速度与效益、增长与转型、生产与生态等关系,坚决打破拖累转型升级的“坛坛罐罐”,坚定不移打好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大力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培育发展新动能,全面振兴实体经济。特别是把产业创新作为转型升级的主战场,做大做强信息、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文化等八大万亿级产业,推进三次产业结构实现了从“二三一”到“三二一”的历史性跨越。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特征的“三新”经济占GDP的1/5以上,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2/5以上。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打开科技和经济转移转化的通道。2016年,全省财政科技支出增长7.3%,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1130亿元左右,相当于GDP的2.43%。 “八八战略”引领浙江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争创体制机制新优势 “八八战略”把改革开放作为推动发展的制胜法宝,高度重视推进浙江的改革开放。我们全力推动国家级重大改革试点落地见效,扎实推进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等建设。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深化“四张清单一张网”,特别是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突破口撬动各领域全面改革,努力在提供最优制度供给上胜人一筹,在营造最佳发展环境上先人一拍,在最大程度释放改革红利上快人一步。持续提升浙商创业活力,不断鼓励民营企业做大做强,浙江平均11个人中就有一个老板,平均30个人拥有一家企业。据全国工商联公布的2016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名单,浙江占134席,连续18年居全国首位。圆满完成G20杭州峰会服务保障工作,成功承办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主动参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推动“义新欧”国际班列常态化运行,高水平构筑义甬舟开放大通道,推动浙商回归、激活民资、对接央企、引进外资齐头并进,努力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集聚更多的发展资源。 “八八战略”引领浙江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持续提升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 “八八战略”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高度重视提高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和均衡性。我们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市化,加快提升杭州、宁波、温州和金华—义乌四大都市区能级,大力推动嘉善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积极开展中心镇培育工程和小城市培育试点,大力培育建设特色小镇。2016年,全省城市化率达到67%。深入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保护利用历史文化村落,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深入实施“山海协作”等工程,加快山区和海岛地区经济发展,全面消除家庭人均年收入4600元以下贫困现象,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缩小至2.07∶1。坚持把全省财政支出增量的2/3以上用于民生,每年着重抓好十个方面民生实事,扎实推进高水平紧密型医联体、县域医联体等多种形式医联体建设,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建设农村文化礼堂、农家书屋。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以高速公路为依托的“四小时公路交通圈”,建设以高铁、机场为骨架的“一小时交通圈”,进一步把浙江独特的区位优势转化为开放优势、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 “八八战略”引领浙江增强软实力,着力优化发展环境 “八八战略”把软实力作为发展的重要保障,高度重视加强软环境建设。我们全面深化法治浙江建设,在新的起点上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等工作,推动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全面深化平安浙江建设,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016年,群众安全感满意率为96.43%,浙江被认为是最具安全感、最和谐的省份之一。扎实推进文化浙江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红船精神、浙江精神,深化“最美浙江人”主题宣传活动,认真抓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中小学育人工作,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扎实推进美丽浙江建设,坚定不移地照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路子走下去,持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进一步打开“绿富美”的通道。 “八八战略”引领浙江全面从严治党,有力维护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 “八八战略”致力于巩固党执政的基础,高度重视提高从严管党治党的能力和水平。我们始终把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高质量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严格落实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党内监督要求,高标准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打好“上下管育爱”干部工作系列组合拳,创新实施县(市、区)委书记工作交流会制度,推动全省党员干部把实干作为座右铭,大力整治“为官不为”、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形成并推广了农村基层党建二十条经验,坚持“整乡推进、整县提升”,认真谋划实施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三年行动计划,全力推进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深化纪检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实现了巡视全覆盖、省市县三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纪检监察机构全覆盖、对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坚持“零容忍”惩治腐败,形成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 “八八战略”是管方向、管全局、管长远的大战略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按照赋予浙江“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的要求,在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指引下,推动“八八战略”在新的发展中更显生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实践更加生动。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认真学习贯彻“7·26”重要讲话精神,按照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的部署,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突出改革强省、创新强省、开放强省、人才强省的工作导向,加快建设富强浙江、法治浙江、文化浙江、平安浙江、美丽浙江、清廉浙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水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弘扬红船精神,“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优异的工作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不忘初心 勇担使命中共浙江省委书记 车俊 2017-06-21刚刚闭幕的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四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十四届省委和纪委。十四届省委受命于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率领全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受命于我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水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受命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的重要节点,承载着全省386万党员、5590万人民的重托。我们脚下的是一片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土地,是一片活力四射、孕育奇迹的土地,是一片充满希望、成就梦想的土地。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有着爱国爱党的光荣传统,有着敢为人先的奋斗基因,有着干在实处的优秀品格。我们要牢记在心,浙江是中国革命红船的起航地。96年前,我们党在嘉兴南湖的红船上诞生。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红船精神”作为中国革命精神之源,始终激励着我们党走在时代的前列,勇当舵手、引领航向,劈波斩浪、踔厉风发,夺取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个又一个胜利。我们要牢记在心,浙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浙江人既有山的韧劲,又有海的胸襟,“一有雨露就发芽,一有阳光就灿烂”。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率先进行市场取向的改革,创造了无数个“全国第一”,实现了由资源小省到经济大省的历史性跨越,在中国改革开放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们要牢记在心,浙江是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萌发地。在浙江工作期间,先后提出了“八八战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等重要思想,作出了建设平安浙江、法治浙江、文化大省等重要部署。在浙江,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就是贯彻落实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具体行动,就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生动实践。今天,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传递到了我们的手上。我们必须不忘初心、勇担使命,在历届省委打下的坚实基础上,推动浙江改革发展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努力交出一份无愧于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全省人民的答卷。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担负起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巩固党执政根基的政治使命。确保我们党始终成为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每一级党组织、每一名党员的政治责任。我们都是党的领导干部,必须始终对党充满感情,与党同心同德,带头爱党、言党、忧党、为党,真正把对党忠诚、为党负责铸入灵魂、融入血脉、浸入骨髓。维护党的团结统一,首先就要维护核心、维护党中央的权威。这些年我省改革发展所取得的成就,都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都是亲自关怀关心的结果。新一届省委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觉悟,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维护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维护核心,维护党中央的权威,不是看表态有多快、调门有多高、话说得有多漂亮,而是看行动上有没有做到位,工作中有没有落实到位。我们干一切工作,都必须从政治上去把握、从大局上去考量,凡是中央确定的战略决策,都要主动承接、积极参与;凡是有利于全国大局的工作,都要毫不迟疑地做、坚持不懈地抓。特别是,下半年我们党将召开十九大。我们要把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作为重大政治责任,更加扎实地做好经济工作、意识形态工作、社会稳定工作,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努力营造喜迎十九大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只要全省20万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全省386万名党员都成为党的旗帜,那我们党在浙江就拥有了坚实的政治基础、群众基础。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抓党建是最大政绩”的意识,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作风来谋划和推进基层党建工作,通过抓党建抓出更好的生产力、更强的战斗力,进一步夯实党在浙江的执政根基。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担负起实现“两个高水平”奋斗目标的历史使命。这次省党代会确定的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水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是对浙江提出的“更进一步、更快一步”要求的具体化,既体现了浙江与全国“两个一百年”历史进程同步,也体现了浙江在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上“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在未来五年的伟大征程中,我们不仅是见证者、亲历者,更是推动者、创造者。 实现“两个高水平”,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八八战略”不是管一地一域的,不是管五年十年的,而是管方向、管全局、管长远的。我们必须把“八八战略”作为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和总纲领、总方略,一以贯之地传承好、实践好,在坚持中发展,在继承中创新,在思想上不断丰富新的内涵,在实践中不断创造新的经验,在成效上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使之日益彰显出耀眼的理论光芒和巨大的实践力量。实现“两个高水平”,具体目标就是要建设富强浙江、法治浙江、文化浙江、平安浙江、美丽浙江、清廉浙江。这“六个浙江”,既有连续性,又有创新性,相关的工作我们多年来一直都在抓,而且抓得比较好。法治浙江、平安浙江和美丽浙江已经进行多年,在新形势下必须抓出新的业绩;富强浙江、文化浙江、清廉浙江是第一次提出,新目标更要干出新气象。这“六个浙江”,共同构建起我省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六根擎天大柱。建设好“六个浙江”,实现“两个高水平”也就水到渠成了。我们要牢固树立系统思维、辩证思维、战略思维、底线思维,学会“转盘子”“弹钢琴”,既突出重点、又整体推进,既全面协调、又施治有序,确保“六个浙江”良性互动、相得益彰。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担负起为浙江发展闯关、为全国改革探路的时代使命。发展是第一要务。当前,浙江的发展已经到了爬坡过坎、闯关夺隘的关键阶段。摆在我们面前的,不仅仅是发展的速度和数量问题,更是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问题、动能和结构问题。我们追求的发展,应该是既能给政府带来税收,也能给企业赢得利润,又能给群众增加收入;既能展示高品质的浙江制造,也能展示独树一帜的浙江创造;既能为当代人带来金山银山,也能给子孙后代留下绿水青山;既能让城市繁华气派、具有强劲的辐射力,也能让农村美丽富庶、留得住乡愁。要实现这样的发展,关键靠改革、靠开放、靠创新、靠人才。浙江是吃“改革饭”发展起来的,没有改革,就没有浙江的今天,更没有浙江的明天。现在,中央交给了浙江许多改革试点任务,我们自己也从实际出发全面铺开了“最多跑一次”等重大改革。我们要有“不改革就落后、慢改革也落后”的危机感、紧迫感,把进度摆出来,把节奏紧起来,把重点突出来,奔着问题去,瞄着堵点破,努力在提供最优制度供给上胜人一筹,在营造最佳发展环境上先人一拍,在最大程度释放改革红利上快人一步,尽早取得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成果。特别是要把“最多跑一次”改革的金字招牌亮出来,当作“牛鼻子”盯着抓、反复抓,不求数量求质量,不求比例求实效,努力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甚至不跑腿”,并以此为牵引带动各领域改革的全面深化。浙江是对外开放的前沿,处于“一带”和“一路”有机衔接的交汇地带,也处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相互融合的交汇地带。我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具有战略交汇、天下浙商、第一大港、货畅四海、电子商务、平台集成、体制先发、文化底蕴等优势。我们要用足用好这些优势,以“一带一路”统领新一轮对外开放,持续放大G20杭州峰会的后续效应,借梯登高、借船出海,进一步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提升全球配置资源能力,全力打造国际港航物流枢纽、国际贸易枢纽、国际产能合作枢纽、国际新金融服务枢纽、国际人文科教交流枢纽,为我省新一轮高水平发展注入强劲的开放动力。浙江既是创业的乐土,也是创新的沃土,创新已经成为浙江的一种风尚、一种精神、一种力量。要让创新的源泉更加喷涌,要让创新的花朵更加绚丽,市场的“无形之手”就必须进一步放活,政府的“有形之手”也必须更加给力。我们要吹响创新的集结号,把产业创新作为主战场,下好政策的棋、搭好要素的台、念好服务的经,努力把浙江建设成创新高地。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发展最关键的要素,也是浙江最重要的资源。浙江尊重人才,浙江渴求人才,浙江呼唤人才,浙江更能成就人才。我们张开双臂、敞开怀抱,欢迎天下英才来浙江创业、来浙江发展、来浙江圆梦。全省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求贤若渴、爱才如命、惜才如金、唯才是用,栽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为各类人才提供更加贴心、周到、入微的服务,让更多的优秀人才在浙江脱颖而出,让更多的千里马在浙江大地上自由驰骋。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担负起为浙江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生活的执政使命。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高水平谱写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浙江篇章,说到底,也就是为了让浙江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浙江各地群众的日子越过越滋润、生活越来越红火。与此同时,人民群众对更加美好的生活越来越向往,对高水平全面小康有着越来越高的期待。群众希望自己的钱袋子鼓鼓的,希望政府的办事效率高高的,希望教育、医疗、文化、科技等公共服务棒棒的,希望生活的环境美美的,也希望吃得更放心、行得更顺心、住得更舒心、生活得更开心。群众的这些期盼,就是我们的努力方向。我们要把人民摆在心中最高位置,充分关切群众诉求,精准发力、持续发力,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扎扎实实办好民生实事,认认真真干好“关键小事”,真正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与“两个高水平”相匹配。我们宁可政府过紧日子,也要让群众过上好日子,舍得在民生上花钱,花好用在民生上的钱,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改革的主体,是发展的主体,也是治理的主体。离开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我们的工作就会步履维艰、甚至一事无成。我们要始终牢记自己是人民的一员,要把人民群众作为最大的靠山,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调动人民群众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特别是做任何决策、干任何工作,都要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积极争取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大家无论是处在什么岗位、担任什么职务,都要走好群众路线、践行群众观点、做好群众工作,“身入”基层,“心贴”群众,努力做党群干群亲如一家、血浓于水的表率。担负好这四大使命,需要我们自身的能力、素质、水平有与时俱进的大提升。我们要自觉对照提出的好干部标准,认真改造主观世界,诚心接受监督帮助,努力成为政治能力、个人修养、工作水平都过硬的高素质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用这一当代中国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多向老同志学习,多向基层干部群众学习,多向身边的同志学习,从他们身上不断汲取智慧和力量。开党代会的时候,群众主要是听我们讲了什么、打算怎么干;党代会之后,群众主要是看我们做了什么、说过的话有没有做到。我们要当实干家,脚踏实地、埋头苦干,重实际、办实事、求实效,不搞短期行为,不做表面文章,聚精会神、心无旁骛地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兑现好对群众的庄严承诺。清正廉洁是领导干部为官从政的底线,在这个问题上必须万无一失,否则一失万无。我们能走上今天这样的重要岗位,是个人长期努力的结果,更是组织的培养和群众的信任。我们一定要心怀感恩、心存敬畏,严格遵守《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依法用权、正确用权、干净用权,教育管理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要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抓好班子、带好队伍,人人承担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共同营造政治生态上的绿水青山。新的事业召唤着我们、新的使命考验着我们。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带领全省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为实现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开创浙江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弘扬“红船精神”,与浙江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车俊就任省委书记时的讲话2017年4月27日我坚决拥护中央的决定。今天,我感觉到,从夏宝龙同志手上接过的接力棒是沉甸甸的,我一定坚决按照和党中央的要求,更加努力地为浙江人民服务,把浙江的事情办得更好,让党中央放心、让全省人民满意。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历届省委带领全省人民上下同欲、砥砺奋进,实现了从资源小省向经济大省的历史性跨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近年来,省委始终坚持以在浙江工作时提出的“八八战略”为总纲,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各项工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以夏宝龙同志为班长的省委,准确把握浙江所处的历史方位,精准判断经济走势,创造性地打出了“五水共治”、“三改一拆”、“浙商回归”等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改革发展稳定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我来浙江工作后,虚心学习,全心投入,恪尽职守,狠抓落实,不敢有一丝懈怠。无论是在经济研判的会场,还是在山体滑坡的现场,无论是服务保障G20,还是推进政府自身改革,无论是谋划实施重大项目,还是破解具体民生问题,我始终坚持三个原则:是否符合和党中央的要求?是否有利于浙江长远发展?是否有利于增加浙江百姓福祉?来到浙江工作的300个日日夜夜,让我越来越坚定地认为:浙江生态优良、经济活跃、社会稳定、政治清明、百姓富裕,是一片创业创新的热土,是一个能干事、能干成事的好地方。我已经爱上浙江、融入浙江,我愿意扎根浙江,与浙江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如今,浙江全省上下正按照“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新要求,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上昂首前行。我时刻牢记,和党中央的要求,就是我们的努力方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将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历届省委打下的坚实基础上,紧紧依靠省委班子和全省广大干部群众,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改革创新、真抓实干,一张蓝图绘到底,保持各项工作的连续性,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以钉钉子的精神,建设浙江、服务百姓、尽我所能、鞠躬尽瘁。一是对党绝对忠诚,自觉维护核心。始终与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切实增强“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与看齐意识,不折不扣落实总书记和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确保中央政令畅通,确保浙江各项工作服从服务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二是全面深化改革,亲力亲为狠抓落实。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坚持问题导向,站在全局高度,亲力亲为抓改革、扑下身子抓落实、敢于担当破难题,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以改革催生浙江经济社会新活力,以改革再创浙江体制机制新优势,以改革优化浙江发展软环境。三是强化创新、扩大开放,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继续打好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扩大民营经济优势,壮大新经济培育新动能,提升传统产业做强实体经济。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大力推进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等重大战略的实施,以更开放的胸怀、更优的平台和更好的环境吸引全球人才来浙江创业创新。四是聚焦民生改善,切实提高群众的获得感。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标准化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领域加大投入,在民生实事上不遗余力,在环境治理上不留死角,在平安建设上不留空白,切实提高老百姓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五是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确保干部队伍强、政治生态优。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论新思想新战略以及视察浙江时的重要指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认真贯彻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和党内监督《条例》,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坚定理想信念,狠抓反腐倡廉和作风建设,选好干部、带好队伍,使广大浙江干部更加讲政治、守规矩、敢担当、重实绩、有能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营造政通人和的发展环境。中央决定我担任省委书记,这是和党中央对我的信任和重托,也是浙江广大干部群众对我的关爱和厚望,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任务艰巨。我将带领省委一班人,团结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几套班子,以“八八战略”为总纲,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积极探索浙江经济“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新路径,推进浙江经济高质量均衡化发展,努力率先实现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同时,我将继续虚心向老同志学习,向广大干部群众学习,不断提高履职能力,心系百姓解难题,勤政为民不懈怠。我将严以律己,坚持民主集中制,带头遵守党纪党规,做到清正廉洁、以身作则、踏实干事。请大家给予我更多的支持与监督。在我的办公室书柜上,摆放着一张单人照片,这是我刚来浙江工作,第一次到嘉兴调研时在南湖的红船前拍的。每天我走进办公室,看到这张照片,就会提醒自己:浙江嘉兴南湖,是中国革命红船的起航地,我不能忘记共产党人的初心,不能忘记宝贵的“红船精神”。早在2005年,习总书记就说过:红船精神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我始终坚信,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浙江广大干部群众一定能够从“红船精神”中不断汲取思想力量,更好地扛起时代重任,众志成城,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努力率先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当前,希望全省各级干部尤其是今天与会的同志,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决定上来,带领全省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凝心聚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根据既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实落实再落实,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胜利召开,确保浙江各项工作始终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 加强审计工作 服务改革发展——车俊同志在2017年全省审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要点(2017年1月22日)过去的一年,全省审计机关围绕中心工作、服务大局,按照“发展、改革、法治、反腐”的工作主线,依法履职尽责,突出审计重点,创新方式方法,强化整改落实,在全国审计系统率先以政策跟踪审计统揽审计项目计划,在跟踪政策落实、维护经济安全、促进民生改善、规范权力运行、推进反腐倡廉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审计各项工作在全国名列前茅,有力地保障了全省改革发展大局。去年,对浙江提出了“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新要求。习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也曾对全省审计工作提出了“以审计精神立身、以创新规范立业、以自身建设立信”的殷切期望。在新的历史发展方位,浙江践行新使命、落实新要求,实现转型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审计工作必须要走在全国前列,更好地履行监督保障职责,当好改革促进派。今年全省审计工作总的要紧紧围绕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促发展、促改革、促安全、促绩效”目标,践行审计新理念、推进审计全覆盖、提升成果运用水平、深化审计体制改革,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保障。一、践行审计新理念,准确把握新时期审计工作的新定位新要求审计监督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改革发展、制衡公权力的重要途径,是全面从严治党、打造浙江铁军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审计工作,相继作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审计工作的新定位新要求,赋予了审计机关维护经济秩序、保障发展、推动改革、推进法治、促进廉政、强化问责等重要职责,为做好我省审计工作指明了方向。**总理强调,审计法不仅审计机关要执行,其他部门单位也要执行,接受审计是各部门各单位应该履行的法律义务;有关方面要全力支持配合审计工作,依法自觉,主动接受审计监督,切实落实整改责任。当前,关键要从三方面准确把握审计工作的新内涵:一是从审计范围来看,审计工作已由对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审计,扩展到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全覆盖式审计。二是从审计职能来看,审计不仅是对各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公共资金进行审计监督,履行经济监督职能;还要重点对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国家和省重大政策措施情况进行审计监督,发挥政策保障功能。三是从审计作用来看,审计不仅要揭露重大违纪违法、重大损失浪费、重大风险隐患、重大履职尽责不到位等问题,更要在促进深化改革、推进法治建设、提高政府绩效等方面发挥作用。换言之,审计工作虽然面对的是数字,但数字反映的却是方针政策,承载的是责任,影响的是决策。各地、各部门要站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重视审计工作,放在浙江改革发展的大局中重视审计工作。新时期,审计要当好公共资源的“守护者”,当好反腐倡廉的生力军,还要当好改革的促进派,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全省树立鼓励改革创新、担当有为的鲜明导向提供审计支持。要按照习总书记“审慎区分无意过失与明知故犯、工作失误与失职渎职、探索实践与以权谋私”的“三个区分”的要求,坚持依法审计、鼓励创新,客观作出结论和处理。全省各级审计部门要与时俱进,切实转变观念,既不能简单地以新规定去衡量老问题,也不能用旧制度衡量新事物,既要让审计监督有力度,更要让审计保障有“温度”,充分发挥审计作为国家利益“捍卫者”、经济发展“安全员”、公共资金“守护者”、权力运行“紧箍咒”、反腐败“利剑”和深化改革“催化剂”的作用。二、按照全覆盖的要求,以审计监督推动改革发展任务落地见效去年,我省以重大政策跟踪审计为龙头,扎实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明确了今年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应当说我省的改革发展任务十分繁重,迫切需要发挥政策效应和财政资金“撬动力”来对冲经济下行、保障改善民生,也亟待审计发挥监督保障作用。要持续在五个方面加大力度:一是要持续推动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政策跟踪审计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审计机关的一项新职能。近年来,国务院连续开展三次大督查和多次专项督查,大督查中发现的不少问题是靠审计前期提供的线索。去年,我省在重大政策跟踪审计中,发现了财政资金盘活进度慢、政府部门间信息共享不顺畅、重大建设项目推进缓慢等问题。各级审计机关要主动履行好这项新职责,做到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推进到哪里,审计就跟进到哪里,当好政策落实的“督查员”。今年要重点围绕“三去一降一补”“拆治归”等转型升级组合拳,以及振兴实体经济、修复传统动能、发展壮大新动能、扩大有效投资等重大决策部署,在政策执行、政策实施效果等关键环节进行跟踪审计,及时发现和纠正“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禁不止、有令不行”等行为,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发挥效用。二是要持续推动改革落地生根。当前,我省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关口。我省深化改革的推进路径,就是按照“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最多跑一次”的理念和目标,倒逼“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加大政府自身改革力度,并以此带动国企、财税、金融、教育、卫生等经济社会各领域改革。现在,我省一些改革举措还没有完全落到实处。改革争在朝夕,落实难在方寸。全省审计机关要找准制约和阻碍改革推进的原因,提出建议,在顶层设计、破除改革障碍等方面为省委、省政府当好参谋助手。三是要持续发挥揭示防范风险功能。审计是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免疫系统”,要不断增强风险揭示和防范能力,坚决守住风险底线。从我省来看,伴随经济下行、产业转型,一些潜在的金融风险不断显现,“两链”风险加大,政府性债务居高不下。近年来,审计当中也发现一些市县政府性债务负担较重、贷款资金投向不符合要求等问题。特别是近年来,我省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较快增长,债务风险不容忽视。要通过审计来推动“阳光举债”,对不该举债、无序举债的,审计发现后要及时反映,揭示风险隐患,提高政府性债务的透明度。同时,各级审计机关要会同金融监管部门重点关注银行信贷“脱实向虚”、企业资金链和担保链、互联网金融等薄弱环节,推动完善风险防控机制,更好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四是要持续推动民生改善。近年来,我省不断加大民生投入,全省财政支出增量的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民生。但从审计结果来看,民生投入中的“跑冒滴漏”、民生政策执行中的“打折偏离”等问题仍较突出。民生资金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社会各界十分关注,迫切需要发挥审计“守护者”作用。各地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标准化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加大对扶贫、社保、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低保、公共文化和保障性安居工程等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领域的审计,在补齐民生短板、推动惠民政策落地中让老百姓有更多获得感。此外,要在去年湖州、开化试点的基础上,今年继续选择若干试点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推动绿色发展、践行“两山”理论。五是要持续促进反腐倡廉。审计部门专业优势明显,要发挥反腐败“利剑”的作用,敢于“亮剑”、善于“亮剑”,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要按照党政同责、同责同审的要求,聚焦重点领域、重点资金、重点项目、重点单位,加大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监督,严肃揭露和查处重大违纪违法行为,打破权力寻租空间,推动建立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三、以问题整改为突破口,进一步提升审计成果运用水平近年来,我省审计机关的成果运用水平不断提高,促进解决了一批“老大难”问题,推动破除了不少体制机制性障碍,审计查出问题整改率、审计移送事项成案率、审计成果运用转化率均有了较大提升。特别是去年,省政府还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了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专题召开审计整改工作会议,整改工作迈上新台阶。中央有关文件和《浙江省审计条例》均对完善审计成果运用机制提出了具体要求,在问题整改、成果利用、追责问责、结果公开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去年12月,省人大审议通过了《浙江省预算审查监督条例》,扩充了人大监督、审计监督内容,特别是对加强审计整改、强化审计成果运用等方面作出了新规定。从我省来看,审计整改不到位、机制不健全、问责不严格、成果运用不深入等情况依然存在,一些领导干部对审计整改不够重视,一些部门对审计成果利用不够积极。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把审计整改责任担起来,把成果运用机制建起来,进一步提升审计成果运用水平。第一,审计整改要狠抓落实。习总书记指出,“抓整改要动真碰硬、攻坚克难,上下协力、加强联动,持续用劲、步步为营,不达目的不罢休。”推动审计整改落实,不单单是审计部门或被审计单位的事情,而是要形成一个纵向跨越不同层级、横向涉及相关单位的联动机制,形成整改合力。审计整改要确保做到“三个坚决不放过”,即责任不落实的坚决不放过、问题不解决的坚决不放过、整改不到位的坚决不放过,确保审计整改取得实效。审计部门要跟踪督促整改,严格执行问题整改“挂销号”制度。被审计单位要制定整改任务清单,主动落实整改:简单问题要立审立改,复杂问题要明确路线图、时间表,限期整改到位;历史遗留的“老大难”问题,要提供改进方案并及时向本级政府或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相关单位要积极配合整改,问题整改工作要纳入督查督办事项。第二,审计成果要充分利用。这是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关键。各地、各部门要不断探索审计成果运用的方式和路径,建立健全审计与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公安、检察以及其他相关主管单位的工作协调机制,把审计结果及整改情况作为领导干部考核、任免、奖惩的重要依据,作为单位预算拨付、物资采购、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依据,让成果运用的机制更加科学。对审计反映的典型性、普遍性、政策性问题,及时研究,完善制度。第三,重大问题要严肃问责。审计监督要发挥震慑力,必须要强化责任追究、严肃问责,尤其是对具体人员的问责。只有做到审出问题坚决查处,没有例外,才能达到“问责一人,警醒一片”的效果。各级政府要对审计发现的重大违法违纪违规问题,依法作出处理,追究责任;对规定期限内整改不到位的,要与被审计单位主要责任人进行约谈;对拒绝、拖延或者虚假整改的,要采取通报批评、停职检查、责令辞职、罢免等问责措施。今年,省政府将适时出台审计整改问责办法,切实增强审计整改工作的严肃性。第四,审计结果要及时公开。公开是为了更好地接受社会监督。近年来,我省不断加大审计结果公开力度,有力地推动了问题整改落实,但仍存在各地公开冷热不均的问题。审计机关要依法依规公告审计结果,督促指导被审计单位公告整改结果;被审计单位要依法向社会公告整改结果,对未整改到位的问题,要公告原因和下一步整改措施;各级政府要支持审计机关加大审计结果、整改情况、移送办结案件处理情况等的通报和公告力度。四、积极稳妥推进人财物管理改革试点工作,着力打造浙江审计铁军开展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管理改革,目的就是更好地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作为全国7个试点省之一,去年我省改革试点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取得了不错成效。可以说,改革试点的顶层设计和路径方法已经明确,关键是抓好落实。下一步,我省要继续按照审计署的部署,积极稳妥推进改革试点各项工作,确保圆满完成党中央、国务院交办的这一政治任务,为今年全国全面推广人财物管理改革提供“浙江样本”。一要切实加强领导,提升凝聚力。这次人财物管理改革不是其他系统垂直管理改革的简单复制,而是在地方审计机关双重管理体制的框架下,加强上级党委和审计机关对下一级审计机关的领导和管理。各地、各部门必须要认清“三个没有变”,即地方审计机关实行双重管理的体制没有变,审计机关是同级政府组成部门的属性没有变,审计机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方针没有变,积极支持配合改革;全省审计机关要形成“一盘棋”,拧成“一股绳”,提升凝聚力。各级党委、政府是改革试点工作的责任主体,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要亲自过问、亲自部署、亲自推进,把改革试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解决改革中碰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改革中遇到的重大情况,要及时报告省委、省政府。二要抓紧组织实施,提升执行力。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我省实施方案确定的各项任务,细化分工、厘清职责、明确时限,确保各项改革措施不折不扣落实到位。特别是,组织、编办、财政、人力社保等部门要在领导干部管理、机构编制和人员管理、经费和资产管理等方面,对政策的配套、完善给予全力的支持配合并加强工作指导,增强改革推进的整体合力。省审计厅要加强协调,对试点经验要及时总结完善。三要打造审计铁军,提升战斗力。审计事业的发展,人财物管理的改革,重点是“人”。去年省委十三届十次全会也提出,要努力打造绝对忠诚、干事担当、干净自律、充满活力的干部队伍,打造一支勇立潮头的浙江铁军。各级审计机关要按照省委从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要求,以人财物改革试点为契机,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优、纪律严的审计铁军,更好地服务全省审计事业发展。要做到参谋有道,树立大局意识,进一步提高把握宏观政策的能力、科学分析和客观评价的能力,及时为党委政府提供有理有据的审计报告和有价值的决策参考。要做到服务有方,坚持监督与服务并重,通过审计,督促和帮助被审计单位纠正问题、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提高效益,主动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要做到创新有为,站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在审计理念、体制机制、技术方法等方面开拓创新,推动审计工作迈上新台阶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网络征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好党课网提供浙江省委书记车俊公开讲话文章汇编材料汇编模板供会员免费下载,作品格式为DOC。更多精彩领导讲话素材,尽在好党课网。
标签:浙江省委书记车俊公开讲话文章汇编,材料汇编,材料汇编,公文范例,领导述职报告,机关公文写作
本网站所有作品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
  • 编号 11531205
  • 大小 238.808KB
  • 页数 共273页
  • 软件 Word 查看教程

+收藏好党课网

节省您50%的设计时间

好党课网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权利。对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政治图案不享有权利,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的示例展示,禁止商用。另外您必须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方式,禁止以任何形式歪曲、篡改。

工 作 日:09:00-18:00

客服电话:4001600191
好党课网VIP
全站资源终身免费下载
立即加入

好党课网提示

知道了

工作日:09:00-18:00

400-1600-191

工作日:09:00-18:00

Ctrl+D
收藏好党课网

内容建议

联系方式(选填)

提交
微信登录 QQ登录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好党课网-专注高效办公

举报作品

该作品违反相关法律规范
侵权/盗版问题

请详细描述并提供原作品链接

其他原因

请详细描述举报原因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