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工作有关方案意见领导讲话经验交流体会文章资料【图片、文字、动画均可编辑】

首页 > WORD文档 > 领导讲话 > 人才工作有关方案意见领导讲话经验交流体会文章资料.DOCX 【图片、文字、动画均可编辑】
人才工作有关方案意见领导讲话经验交流体会文章资料 人才工作有关方案意见领导讲话经验交流体会文章资料 人才工作有关方案意见领导讲话经验交流体会文章资料

人才工作相关材料汇编目 录一、方案意见 关于开展全市“人才队伍建设年”年活动的实施方案...3 企事业单位“人才回引计划”实施意见 17回引农村优秀外出人才到村任职实施方案 24引进事业单位高层次及急需紧缺人才工作方案 29“双招双引”工作实施方案 38二、领导讲话人才工作会议讲话 1 46人才工作会议讲话 2 54人才工作会议讲话 3 65人才工作会议讲话 4 78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讲话 88三、经验交流聚焦脱贫攻坚大局 探索贫困地区人才开发新路径 92以“人才兴医、人才强卫”战略为抓手 不断推进人才增 量提质 96 化危为机 云端引才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活力 99 实施人才强市战略 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02用好人才第一资源 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06系统谋划 梯次推进 奋力实现年轻干部工作高质量..110 青蓝相继 携手共进 搭建年轻公务员成长平台 114拧紧选育用链条 锻造优秀年轻干部队伍 118四、体会文章 运用辩证思维做好人才工作 122培厚人才成长沃土 126下好人才“先手棋” 130让人才在基层有更多获得感 133小城市要做好凝聚人才大文章 135 关于开展全市 “人才队伍建设年”年活动的实施方案方案 人才队伍建设年 人才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人才工作的部署要 求,以更加解放的思想、突破常规的举措,集中时间和力量抓 紧抓实人才队伍建设,重点推进、难点突破,市委决定,将 20XX 年确定为全市人才队伍建设年。制定此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 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领 会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落实全国组织 部长会议、省委人才工作专题会议、全省组织部长会议部署要 求,紧紧围绕农业富民、工业强市、城市提档、开放兴市“四 大战略”,强化党管人才原则和机制建设,强化人才服务理念, 坚持以需求为导向,聚焦“扩大人才增量、服务人才存量”, 积极留住用好人才,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以解决人才工作中的 难点、热点问题为着力点,采取项目化、工程化的方式,制定 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扎扎实实抓 几件实事,实实在在解决几个突出问题。坚持大处着眼、小处 着手,把阶段性工作与长期性任务结合起来,在保证全年工作 任务落实的基础上,不断健全完善人才工作的长效机制,充分 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动力,吸纳留住用好各方面人才,为推 动和保障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二、主要目标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用好各类现有人才, 培养储备未来发展需要人才,精准引进各类急需紧缺人才;统 筹抓好党政人才、农村实用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 术人才、高技能人才、社会工作人才等六支人才队伍建设;突 出抓好重大人才政策配套完善和重点人才制度机制改革,着力 实现重点工作有新进展、难点工作有新突破、创新工作有新成 效,全市各类人才总量持续增加、结构逐步优化、质量明显提 升、作用显著发挥、发展环境更加优化,全市人才队伍整体素 质和人才贡献率得到进一步提升。三、重点任务及推进措施在“人才队伍建设年”活动中,主要通过“五个牵动”, 推进“五个强化”。(一)以夯实基础为牵动,强化顶层设计、统筹部署 1.开展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调研 坚持问题导向,对全市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进行全面深入调研,在总结近年来人才工作好做法好经验的基础上,重点了解 掌握全市六支人才队伍建设,等情况;查摆剖析引才难、留才 难、创新人才偏少等问题及深层次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 建议。2.建立人才信息库研究制定《全市人才实名制台账管理办法》,分级分类细 化人才标准,准确采集人才基础信息。建立健全六支人才队伍, 市级重点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和后备带头人,在外优秀企业家、 科技英才、学子信息库。对各类人才信息库实行系统精准的动 态管理,及时更新维护。充分发挥人才信息库作用,对引进、 流出、需缺人才等情况实时进行综合分析研判。3.建立完善企事业单位需缺人才目录和引才程序研究制定《企事业单位需缺人才专业目录申报及审核办 法》,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突出精准、实用原则,做好供 需对接,动态调整《市属事业单位需缺人才专业目录》,硕士研 究生以上学历人才,专业可适当放宽。征集发布《重点企业需 缺人才专业目录》。根据全市编制使用和需缺岗位情况,编制 年度事业单位引才用编计划,规范事业单位人才引进程序。4.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才工作的意见》按照省委将要出台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意 见》,完善人才配套措施,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人才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强化党管人才原则和政策的执行落 实,加强人才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工作科学化 规范化水平。 5.召开全市人才工作会议全省人才工作会议召开后,及时筹备召开全市人才工作会 议,对标对表抓好中央、省委、市委关于人才工作部署要求的 贯彻落实,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人才工作作出安排部署。(二)以拓宽渠道为牵动,强化人才引进、招贤纳士 6.“招商式”引才 整合各方面力量,组建专业化人才招录队伍,结合参加全省面向重点高校开展的“人才周”活动,分赴全国华中、华北、 华东、华南、西北、东北、西南地区的“双一流”高校,深入 开展人才政策进“百校”,书记、市长、组织部长等市领导进 校园宣讲,校园招聘等活动,宣传人才政策,介绍需缺岗位, 千方百计、想方设法招录省委选调生,招聘企事业单位需缺人 才。7.“打捆式”引才搭建网上和现场招聘平台,统筹开展 1-2 次全市企事业单 位人才招聘、引进工作。统一发布公告,有分有合地组织报名、 笔试、面试、考核等环节的工作,发挥规模效应,降低招聘、 引才成本,增强工作实效。8.“对接式”引才完善用好全市 7 家大学生创业社区,以推动清华大学学生 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为重点,深入推进市校合作。依托企事业单 位,建设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就业创业基地、高校科研平台 延伸基地、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基地、红色教育和国情教育基地、 人才智库基地、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高校干部人才锻炼基地、 高校农产品供应基地、高校优质生源基地、市级大学生实习实 训后勤保障中心等大学生见习、就业、创业平台载体和基地建 设。推进市职教集团等我市院校,与企业和经济组织直接对接 服务,送政策、送岗位、送项目、送资金进校园,吸引更多大 学毕业生。9.“乡情式”引才继续推进“金凤还巢”计划,加强优秀企业家、科技英才、 学子的常态化沟通联系,实行重点高校在读大学生、在职教师 联系卡制度。组织开展“高端人才论坛”活动,邀请科研院所、 大专院校专家学者、高端管理人才回家乡考察、讲学,开展技 术服务,提供高层次指导、咨询。10.“候鸟式”引才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使用弹性,管理软性,服 务个性”的原则,拓宽引才引智视野,以政策、项目、情感为 纽带,柔性引进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人才(团队),帮助企业 解决重大技术难题,与全国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合作,遴选全 日制硕士研究生及以上人才到县(市)区或市直部门挂职,遴 选高层次科技、管理人才到有具体需求的企业柔性挂职,带动 技术、智力、管理、信息等要素向我市流动。(三)以分类培养为牵动,强化素质提升、有序流动 11.抓好党政人才培养深入落实省委组织部“一把手”政治能力提升计划、“党 政领导班子成员政治能力训练和政治实践历练计划”“干部专 业化能力提升计划”, 抓好党政人才素质提升, 认真落实《2018-2022 年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和 20XX 年干部教育培训工 作计划,围绕全市重点工作任务,举办推进市域经济振兴发展 专题培训、文旅融合专题培训、扶贫系统干部专题培训、年轻 干部集中调训等培训班,分级分类抓好党政干部培训。加强省 委选调生培养,建立选调生成长档案、指定专人担任导师、及 时选派到基层历练、跟踪考核、择优使用,完善选拔培养长效 机制,每年开展不少于 10 天的新任职选调生集中培训,将试 用期满的选调生纳入优秀年轻干部储备库。在职数限额内,根 据工作需要,优先兑现职务职级待遇,特别优秀的,可破格提 拔使用。12.抓好乡村振兴实用人才培养通过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组织开展农技专家下基 层、科技下乡等活动,着力培养一批“土专家”“田秀才”型 的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优秀农村实用人才 2500 人以上,打造现代农业科技园 30 个,遴选推广农民群众急需、优质绿色高效技术 20 项。13.抓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开展网上培训 100 课时、 现场专题培训 2 期,培训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200 人以上。组织 骨干企业负责人赴先进地区考察学习,开展经贸交流,着力吸 引一批企业紧缺的技术领军、高端管理人才入驻我市,抓好后 备人才培养储备。14.抓好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开展“驻校教研”“送教下乡”活动,推进“十百千”名 师培养工程。持续推进名医培养工程,确立市级首批临床重点 专科 20 个,强化 20 个重点领军人才梯队建设。围绕发展重点 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养一批急需紧缺创新人才(团队), 加强青年科技创新、新文创产业等人才培养。实施科技特派员 制度,选派 150 人以上科技特派员,实现科技特派员对全市乡 镇创新创业和技术服务全覆盖。15.抓好高技能人才培养落实《省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1 年》, 壮大制造技能人才群体。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指导督促企业开 展职工培训,将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培训纳入政府培训补贴范围。 推行校企合作培养制度,落实企业新型学徒制,推行“订单式 培训”“委托式培养”,依托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 作室等为企业培养专业对口技能人才,全年培训高技能人才 800 人以上。16.抓好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建立社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通过内部调剂、公开招考等 方式,逐步加强社工管理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以“五社联动”(社区党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联动、社区居委会和社会组织联 动、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联动、社区志愿者和社会组织人 员联动、社区居民和社区志愿者联动)为契机,在全市乡镇(街 道)、社区(村屯)、事业单位、民办社工服务机构中开发设 置专业社工岗位,加大社会工作人才培训力度,鼓励多方资金 投入,依托争取到的上级社工项目,组织开展社工考前培训 50 人、60 课时,对取得社会工作师和助理社会工作师资质的兑现 专项补贴。17.积极创新基层人才选拔培养模式落实省委组织部将要出台的关于鼓励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 和基层一线流动的实施方案,推动人才有序合理流动。选派优 秀年轻干部双向挂职锻炼。从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选拔 乡镇党政正职,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选调生、乡镇事业编制 人员中考录乡镇公务员、选拔乡镇领导干部。通过事业单位公 开招聘,选拔优秀网格员进入乡镇(街道)事业编制。积极推 进村党支部书记公开选拔工作,探索“社会化招聘+本土推优+ 大学生实践”的村党组织带头人职业化建设模式,选优配强村 级组织带头人队伍。增设社工员岗位,降低社工准入门槛,落 实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机制,促进基层社会工作从业人员逐 步持证上岗。探索实施人才编制“周转池”,开展省委选调生 和事业单位引进人才“市管局用”、卫生领域人才“县管乡用”、 乡村教师“县管校聘”的有效做法,鼓励引导人才援边助边, 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四)以搭建平台为牵动,强化创新驱动、创业支撑 18.推进创新平台建设 继续推进国家级高新区、国家级火炬计划农机特色产业基地及省级重点实验室、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 省级科学家工作室等创新平台建设,打造我市高层次人才集聚 高地,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全年申报高新技术企业 20 户、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 70 户,申报省级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创新中心等省级研发平台 5 个,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到 50 户。 19.推进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 加大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的战略合作,支持服务企事业单位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理工 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中国农科院、中科院长春分院等高校、 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柔性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和科研团 队,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促进成果转化。落实高新 技术企业双倍增三年培育计划,深化孵化器、众创空间建设。20.推进重点项目平台建设围绕服务重点产业、特色产业,实行“项目+人才”合作发 展模式,进一步整合优化人才计划、资金,择优支持优秀人才 创新创业,对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项目, 持续关注指导,给予政策支持,推动人才与经济发展、产业发 展深度融合。21.推进服务平台建设利用市政府闲置楼宇场地,建设人才产业园。结合我市产 业项目和人才发展需求,设置高端人才引进、企业引智服务、 人力资源服务、人才政策服务、人才流动开发、创业创新孵化、 科技成果展示、信息资源共享交流、生活保障服务等功能专区, 为各类企业和人才提供产业链、要素链、信息链、政策链全链 条服务,用工招聘、技能提升、职称评审等全流程代办服务和 产业项目对接、科研成果转化、人才培养、选拔、开发、利用 等全要素支持,形成人才资源、产业项目集聚效应,最大限度 释放人才产业资源创新创造活力。(五)以落靠政策为牵动,强化政治引领、激励保障22、落实年轻干部培养选拔政策要求深入落实《2019—2023 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 和省委贯彻意见》以及全省组织部长会议关于年轻干部配备要 求。加大年轻干部选配力度,今年年底前,县级党政班子中 40 岁左右的干部达到相应层级领导班子成员总数的六分之一, 2021 年 12 月底达到五分之一;2021 年年底换届时,40 岁左右 县(市)区党政正职配备数量达到相应层级党政正职总数的八 分之一;今年年底前,市直部门领导班子中 40 岁以下的年轻干 部,配备比例不低于相应层级领导班子成员总数 5%,市直部门 35 岁左右内设机构正职,配备比例不低于内设机构正职总数的 15%。积极开展市直单位与县(市)区干部双向挂职工作,从全 市选派 40 名优秀年经干部进行挂职锻炼,其中,从市直单位选拔 20 名年轻干部“下挂”到城区、乡镇(街道)锻炼,从县(市)区选派 20 名干部“上挂”到重点行业领域、承担重大项 目、重点工作的市直有关单位锻炼。23.开展人才政策落实情况自查督查对人才政策落实情况开展一次全面自查和督查。加大《关 于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若干政策的意见》,市直事业单位 补充工作人员,一般要采取人才引进或公开招聘方式”等有关 人才政策的落实力度。推动落实援企稳岗、大学毕业生见习补 贴、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和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领导小组各成 员单位要及时跟进完善、细化配套政策措施。24.评选表彰优秀人才建立人才荣誉制度,大力宣传表彰奖励为经济社会发展做 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开展第八批市级有突出贡献专业技术 人才(市级专家)、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农村致富领头 人等各类优秀人才评选活动,打造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优秀 人才群体。25.探索实施多元化、多维度人才评价激励办法。从规范职位分类和职业标准入手,建立各类人才评价指标 体系。科学设定社会贡献度等指标权重,将人才支持与企业贡 献挂钩,按照企业当年实缴税金情况,确定相应人才支持指标。 探索事业单位人才评价、激励和约束机制,试点开展差额事业 单位分配制度改革,以制度创新激励人才更好地发挥作用。积 极研究事业单位临时聘用人员的编制待遇等问题,制定具体措 施和办法,把现有人才留住用好。26.大力推进人才公寓建设研究制定《人才住房保障实施办法(试行)》和《人才公 寓使用管理办法(试行)》。积极利用保障房等资源,完成 150 套以上人才公寓建设任务,为引进的人才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27.完善联系专家人才制度组织各级党政领导与专家人才、专业技术人员和选调生结 对子,开展点对点联络服务,定期听取专家人才的意见建议, 及时了解掌握、有效解决专家人才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 难和问题。28.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 采取多种方式,组织广大专家人才深入学习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建立 青年人才定期开展国情省情市情研修机制。注重从基层一线专 家人才中推荐“两代表一委员”人选,加强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四、组织保障(一)强化组织领导“人才队伍建设年”活动是落实中央、省委、市委人才工 作部署要求的重要载体,是今年全市组织工作项目化管理的重 点项目。各级党委(党组)要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思 想,落实“一把手”抓“第一资源”责任制,把抓好人才工作 作为践行“两个维护”的具体体现,以“人才队伍建设年”活 动为契机,加大探索实践力度,完善人才管理、评价、激励、 服务机制,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各级组织部门要担负起牵 头抓总、督办落实职责,建强机构、配强力量,在推动培养、 引进和用好人才中积极作为。将人才工作作为全市“两强四双” 组织考评体系、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的重要内容,实行人才工 作年度述职评议制度,制定分级分类考核评估办法,强化正向 激励和结果运用,切实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 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用人单位主动参与的工作格局。(二)实行项目推进要对标中央、省委、市委要求,以目标倒逼进度、时间倒 逼成效,工程化、项目化推进落实。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各成 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按照部门职能和各 自分工,细化目标任务和推进措施,确定时间表、路线图,实 行台账式管理、挂图作战。各县(市)区、市直各单位要结合 实际研究制定“人才队伍建设年”活动的具体实施办法,抓好 推进落实。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做好统筹协调、综合 汇总和督办落实工作,全面了解掌握活动进展情况,及时跟进 分析研判,总结经验做法,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活动有 序推进。(三)营造浓厚氛围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平台,通过开辟专栏等形式,多角度广 泛宣传“人才队伍建设年”活动的进展情况,好做法好经验, 各类优秀人才的先进事迹和重大成果,宣传解读我市人才政策, 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 会环境。 企事业单位“人才回引计划” 实施意见意见 人才回引 人才为吸引高素质专业化人才回归,蓄智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 发展,决定实施全市企事业单位“人才回引计划”。现制定如 下实施意见:一、引进对象和资格条件(一)引进对象在市以外工作的机关事业单位在编在职人员和企业正式职 工。主要包括下列人员:1、籍贯或原户籍人员;2、配偶、父母(含岳父母、公婆,下同)常住户口人员;3、入选市级(含,下同)以上人才工程项目人才以及获得 市级首席技师、省级技术能手等以上称号的高技能人才。统筹吸纳各地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对不属于上述范围的其 他人才,按市人才引进有关规定办理。(二)资格条件1、学历一般为普通高校全日制研究生或“双一流”高校、 原“211” “985”高校全日制本科生。下列情形可放宽至普通 高校(不含独立学院、中外合作办学)全日制本科生:(1)金 融、环保、规划、统计、儒学、信息技术等相关专业毕业生或 具有 3 年以上相关专业工作经历的人员;(2)具有相应副高级 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3)到事业单位工作的入选市级 以上人才工程项目人才或获得市级首席技师、省级技术能手等 以上称号的高技能人才;(4)到乡镇(街道)或省财政困难县、 直管县单位工作的人员;(5)企业自愿接收的人员。对到企业工作的入选市级以上人才工程项目人才或获得市 级首席技师、省级技术能手等以上称号的高技能人才,不作学 历要求。2、年龄一般不超过 40 周岁。其中,解决夫妻两地分居或 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具有相应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人员、 入选市级以上人才工程项目人才以及获得市级首席技师、省级 技术能手等以上称号的高技能人才可放宽至 45 周岁。3、历年年度考核均为“称职(合格)”及以上,无违纪违 法及其他不良记录。有任职和最低服务年限要求的,应符合相 关政策规定。4、安排到学校或医疗机构的,应具有相应的教师资格证或 相关从业资格证。5、具有适应岗位的身体条件。6、符合拟任岗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对特别优秀、我市紧缺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可按我市人才引进“一事一议”有关规定,进一步放宽学历、年龄等条件。 凡与学校、医院领导班子成员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 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或者近姻亲关系的,不得安排到该学校、医 院管理岗位;与其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其主管部门领导班子 成员存在上述关系的,不得安排到该单位;与国有企业领导班 子成员存在上述关系的,不得安排到该国有企业中层及以上管 理岗位或者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审计、财务等岗位。二、安排原则(一)对等对口原则按拟引进人才工作单位行政层级、单位性质等,对等安排 到市、县、乡级对口单位,原则上按事业单位(财政拨款、财 政补贴、经费自理)→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同向或顺向流动, 严格控制逆向流动。根据发布的紧缺急需岗位党政人才需求, 也可安排到相应行政岗位。(二)就近就便原则安排地原则上为其原户籍所在地或其配偶、父母工作生活 常住地。(三)人岗相适原则对拟引进人才进行全面考察,突出政治标准,坚持德才兼 备,做到专业匹配、人事相宜。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具有相应正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 入选市级以上人才工程项目人才以及获得市级首席技师、省级 技术能手等以上称号的高技能人才,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 三、审批权限和引进程序(一)审批权限安排到市直党群系统事业单位、政府系统事业单位、国有 企业工作的,分别由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国资委研究审 批;到民营企业工作的,由市人社局协调推荐;到县、乡企事 业单位工作的,由县(市、区)参照市直研究审批。(二)引进程序1、信息发布。通过市县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国资 监管机构网站或政府网站发布“人才回引计划”公告,并在有 关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报道。2、个人申请。填写《市企事业单位“人才回引计划”申请 表》,将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在编在职证明等材料生 成电子文档,通过邮件方式一并报送。邮件名称统一为“(姓 名)-人才回引”。3、资格初审。即报即审,根据职责分工,由市组织、人社、 国资部门对申请人资格条件进行初审,并就安排意愿进行沟通。 拟安排到县(市、区)的,将《申请表》转县(市、区)组织、 人社、国资部门受理。4、推荐单位。根据申请受理情况,由市县组织、人社、国 资部门向单位推荐,一般每季度集中推荐 1 次,也可根据实际 随时推荐。对口单位没有编制空缺的,可根据本人专业、工作 经历等情况推荐到相关单位。 有接收回引人才意向的单位,可主动向组织、人社、国资 部门提出人员需求;符合条件人员,也可根据安排原则自行联 系接收单位。5、考察体检。引才单位或主管部门要制定考察方案,对拟 引进人才进行全面深入考察,重点考察思想政治表现、道德品 质、业务能力和工作实绩等,严把综合素质关。根据岗位特点 和实际需要,考察环节可设置专业测试、技能操作、试讲等内 容。要按照《关于进一步从严管理干部档案的意见》要求,对 其档案进行严格审核,重点审核是否依法合规进入机关和国有 企事业单位、“三龄两历一身份”等内容,同时还应考察是否 有任职回避情形。参照公务员录用体检标准,组织拟引进人才 在县级以上综合医院进行体检。考察、体检工作由引才单位主 管部门组织实施。6、调动入职。考察、体检合格的,按照审批权限和相关程 序办理人员调配手续。引进人才在服务期不少于 5 年,其中县、乡引进人才在引才单位服务期不少于 3 年。四、支持政策(一)岗位管理对事业单位引进的正科级领导职务人员,保留原职级待遇 不变,工作 6 个月后视具体情况再作职务安排;对其他人员, 按原任职务、职级安排工作岗位,没有相应岗位空缺的,保留 原待遇不变,待相应岗位空缺时,直接研究任用;专业技术岗 位没有空缺的,首次聘用时可不受单位专业技术岗位数额限制 聘在相应岗位。对企业引进的人员,一般作对等安排,享受同 等人员待遇。(二)资金补助符合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强化新 旧动能转换人才支撑的实施意见》规定条件的,可享受财政最 高 20 万元购房补贴和最高 15 万元的引才补贴。到国有企业工 作,3 年内获得考核“优秀”3 次、2 次、1 次的,由引才企业 分别按照财政购房补贴标准的 100%、50%、20%给予额外购房补 贴,并享受该企业人才引进的其他政策;不符合财政补贴条件, 但属于引才企业紧缺急需专业目录的,以及入选市级以上人才 工程项目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由企业参照同层次人才财政 补贴标准给予同等补贴。(三)随迁随调引进人才配偶具有普通高校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经 考察体检合格,可根据其单位性质、个人身份等,本着就近对 口原则,协调安排到企事业单位工作;配偶具有普通高校全日 制专科学历的,自行联系接收单位,有关部门优先办理相关手 续。对符合文件规定条件的高层次人才,其子女在全市范围内 就读中小学的,根据本人意愿协调安排。五、保障措施实施企事业单位“人才回引计划”,是新形势下加强我市 人才队伍建设的创新举措,各级各部门单位要转变思想,主动 担当,密切配合,抓好落实。机构编制部门要将“人才回引计 划”纳入用编进人计划予以保障,组织、人社、国资部门牵头 组织实施,各用人单位及主管部门要自觉服从安排。各有关部 门、单位要严格标准条件,严肃工作纪律,认真审核把关,确 保人才回引工作规范有序。对把关不严、徇私舞弊的,依法依 规严肃处理;对弄虚作假、欺骗组织的引进人员,取消安排资 格,并通报反馈原工作单位。 回引农村优秀外出人才到村任职实施方案方案 农村优秀外出人才 人才为充分发挥农村优秀人才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村 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根据《20XX 年回引农村优秀外出人才 助推乡村振兴实施方案》有关精神,结合实际,特制定本实施 方案。ー、回引计划及岗位设置面向社会回引 6 名镇籍农村优秀外出人才任村村“两委” 干部或村办企业负责人。具体职务根据村的缺岗情况和人选素质特长安排,一般按 照回原籍的原则到户籍所在村任职,特殊情况下也可根据工作 需要,适当调剂个别优秀同志到异村任职。二、报名条件(一)报名人员应具备下列条件1.具有镇户籍;2.年龄为 40 周岁以下,全日制大专及以上学历、专业不限(特别优秀外出人才,如创业致富能人、优秀党员干部、外出 务工经商人员、复员退役军人等优秀人才,可适当放宽至 45 周 岁以下,函授大专学历); 3.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4.具有良好的品行;5.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6.具有符合岗位要求的工作能力和其他条件;7.同等条件下中共党员优先。(二)有下列情形者,不接受报名1.散布违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言论,公开发表违背 中央决定的言论,参与非法组织和非法活动,制造、传播政治 谣言、丑化党和国家形象的言论的;2.有组织煽动群体性事件、组织人员或参与违反《信访条 例》行为的;3.有涉黑涉恶涉乱背景的,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 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被判处刑罚的;4.有违反《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相关规定行为的;5.曾被有关单位依照人口与计划生育有关规定作出处理决 定,从该处理决定作出之日起未满 5 年的;6.尚未解除纪律处分或者正在接受纪律审查的人员、涉嫌 违法犯罪正在接受调查的人员;7.现任村(社区)“两委”干部及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8.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不得应聘的情形。三、报名办法(一)报名时间:20XX 年 7 月 6 日至 7 月 15 日 (二)报名方式:报考人员只能选择报考户籍所在地的镇, 符合条件的同志直接到镇党委基层党建工作办公室报名(可委 托报名)。(三)报考人员须诚信报名。对报考人员进行初步资格审 查,凡提供虚假报名申请材料的,一经查实,一律取消回引资 格,资格审查将贯穿选拔工作的始终。四、回引方法和程序(一)面试根据报考情况,组织符合条件的农村优秀人才统一参加面 试。面试采取结构化面试的方式进行。面试满分为 100 分,面试成绩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最低分数线 60 分。面试结束后,根 据面试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一般按 1∶2 的比例确定考察人选。(二)考察组织考察组对拟录用人员进行考察。对考察不合格的,取 消录用人员资格,从面试成绩中高分到低分依次递补。(三)研究根据面试成绩和考察情况,召开党委议集体研究讨论,按 1:1 的比例研究决定拟录用人选。并将拟用人选报市委组织部审 核把关。(四)体检市委组织部审核通过后,组织拟录用人选进行体检。体检 参照事业单位招录等体检科目,确定其是否具有正常履行职责 的身体条件,体检费用由拟录用人选个人承担。若出现拟录用 人选体检不合格的,则从考察人选中依次递补。(五)公示任职镇拟录用人选确定后,经市委组织部同意,在拟录用人选 所在镇、村进行公示,公示期为 5 个工作日。公示期满,对没 有问题或反映问题不影响回引的,报市委组织部备案;对反映问 题查实有据并影响回引的,取消回引资格。因考生自愿放弃或 在公示过程中发现影响回引的,不再递补。五、待遇及相关政策(一)生活补贴由基本报酬和岗位补贴两部分组成,担任 村后备干部、村“两委”委员、村办企业负责人的,每月基本 报酬 3500 元(含个人社保五险),担任党组织书记或村委会主任的,每人每月增加岗位补贴 500 元。基本报酬由市级财政负 担,镇级财政负责承担单位部分社保五险和岗位补贴,社保缴 纳基数按照应发生活补贴标准 3500 元或 4000 元计算。工作期间,享受农村星级“两委”奖励补贴,每人每月最高 750 元(具 体金额依照个人所在村星级“两委”评定结果为准)。并从聘 用合同签订之日起计算任职年限,享受“两委”干部离任生活 补贴待遇。(二)镇政府与正式人选签订聘任合同,明确双方聘用关 系,回乡人才为特设岗位人员,属非公务员或事业单位人员身 份。自签订聘任合同之日起算,聘期 5 年。 (三)对该类聘用人员进行重点培养,定期组织开展业务 培训,并建立个人档案,工作表现优秀的培养发展为村“两委” 带头人。六、其他相关事项(一)任职期间,由镇党委、政府负责日常管理,每年度 由镇党委进行一次年度考核和评议,考核结果报市委组织部备 案。不胜任工作的,经镇党委研究报市委组织部备案审查后, 依照聘用合同有关规定予以解职。(二)本方案及本方案报未尽事宜由镇党委基层党建工作 办公室负责解释,报考事宜可咨询镇党委基层党建工作办公室。 引进事业单位高层次及急需紧缺人才工作方 案方案 高层次及急需紧缺人才 人才聚焦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为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 壮大人才队伍,改善人才结构,提升人才层次,加快我县经济 社会跨越发展,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事业单位新 增人员公开招聘暂行办法》《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操作办法(试 行)》和《公开引进专业人才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经县委、 县政府研究同意,决定面向社会公开引进事业单位高层次及急 需紧缺人才 29 名。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组织领导人才引进工作由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县委人 才办牵头,县人社局、县教育局、县卫健局分别按照本方案具 体组织实施。二、引进原则人才引进工作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坚持民主、公开、竞 争、择优的原则,实行公开条件,公开岗位,公开报名,公开 考试,公开聘用,公开监督,并严格按照编制计划、发布公告、 报名及资格审查、考试、体检、考察、公示、聘用的程序进行。 三、引进计划本次计划公开引进事业单位高层次及急需紧缺人才 29 名,其中:综合类 6 名,教育类 19 名,卫生类 4 名。具体职位详见(附 件)《20XX 年公开引进事业单位高层次及急需紧缺人才职位一览 表》。四、引进对象及条件(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热爱祖国,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品行。(二)具有国家承认的学历,并具备拟报考职位要求的学 历及其他资格条件。(三)年龄在 18 周岁以上(2002 年 7 月 1 日及以前出生),35 周岁及以下(1985 年 7 月 1 日及以后出生);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学位或者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年龄放宽到 40周岁(1980 年 7 月 1 日及以后出生);具有博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 学位或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年龄放宽到 45 周岁(1975 年 7 月 1 日及以后出生)。(四)具有正常履行岗位职责的身体条件;(五)具有报考职位所需的其他资格条件。(六)凡有下列情形之一,不得报名: 1.不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在重大政治问题上不能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的;2.尚未解除党纪、政纪处分或正在接受党纪、政纪处分人 员;3.曾被开除公职的,或曾在机关(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事业单位工作被辞退未满五年的; 4.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含正在服刑期间的),有违法违纪嫌疑正在接受审查的;5.20XX 年应届毕业生定向到具体单位的定向生和委培生; 截止报名时仍在岗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 划”人员(含参加 20XX 年度计划已签约的); 6.截止 20XX 年 7 月 1 日,我县机关(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事业单位在职在编人员及辞职未满 6 个月的; 7.经人民法院决定纳入的失信被执行人;8.应聘人员在以往考试过程中,有违纪违规行为,被记入 诚信档案库,未过记录期限的;9.在读非应届毕业的全日制在校生或现役军人;10.其他按法律、法规规定不得聘用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11.其他不得招聘(引进)的情形。五、引进程序及办法本次引进按发布信息、报名及资格审查、考试(面试)、体检、考察、公示、审批聘用等程序进行。相关信息在县人民政 府网上公布。(一)报名及资格审查 1.报名方式:实行现场报名及资格审查。2.报名时间:20XX 年 7 月 16 日至 7 月 17 日。3.报名地点: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一楼就业服务大厅。4.提供资料:现场报名时需持毕业证(20XX 年应届毕业生持 就业推荐表)、学位证、身份证、相应资格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具研究生学历报考教育类职位的,须提供与研究生学历专业方 向基本一致的本科毕业证原件及复印件,硕士研究生或教育部 直属六所师范院校的公费师范本科毕业生,报名时如实填写。《县引进事业单位高层次及急需紧缺人才报名表》,每人只能 填报一个岗位,并提供近期同底 1 寸免冠证件照 3 张。5.其他所需材料: (1)县外在职人员持所在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和当地同级组织人社部门同意报考证明。 (2)委托他人报名的,需持本人签名的委托书及受托人身份证复印件。按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关要求,报名考生应提前 14 天申领“健康码”和“通信大数据行程卡”(近 14 天的活动轨迹), 并填写个人承诺书和健康状况排查登记表,报名当天持“健康 码”为绿码和“通信大数据行程卡”,且经现场测量体温低于 37.3℃,并无干咳等异常症状的,方可进入报名现场参与报名。6.报名交费:报名资料初审合格,持《县引进事业单位高层 次及急需紧缺人才报名表》到“收费处”登记,缴纳 100 元考 试考务费后,才视为报名成功。(二)考试1.考试由“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实施。根据 职位报名情况,考试采取笔试、面试评审等方式进行,成绩实 行百分制。若同一职位报名人数大于 30 人(不含 30 人)以上的, 采取先笔试,依据该职位参考人员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按 拟引进职位数 5:1 的比例确定进入面试人员。若同一职位报考 人员笔试成绩排名末位并列的一并确定为进入面试人员。若同 一职位报名人数未超过 30 人(含 30 人)的,只实行面试评审。2.笔试成绩不计入总成绩,面试成绩即为总成绩。3.考试成绩按四舍五入方法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有效数字。 面试结束后考生须在成绩登记表签字确认本人考试成绩。待面 试结束后统一在县人民政府网进行公示。4.设置考试合格分数线为 60 分,低于 60 分的,取消进入 下一环节资格。考试具体方式、时间及地点另行通知。(三)签订就业意向协议从考试总成绩达到 60 分及以上的考生中,依据拟引进对应职位计划数,按考试成绩从高到低按 1:1 的比例确定签订就业 协议人员(末位并列的一并列入)。确定为签订就业意向协议人员系应届毕业生的,签订《全 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三方协议由应聘人员本人 提供);系往届毕业生的,签订《聘用意向协议书》。 (四)体检体检工作程序、项目及标准参照省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 准有关规定执行。体检医院由县人社局指定县级及以上综合性 医院,体检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并作出体检结论,其它医疗机构 所作做出的结论、鉴定一律不予认可。体检费用由考生自理。 放弃体检或体检不合格的,取消进入下一环节资格,空缺职位 不予递补。(五)考察体检合格人员确定为考察对象,由“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 组”统一组织,各用人单位及其主管理部门具体开展考察工作。 考察内容、标准、程序和方法参照《省公务员录用考察工作细 则(试行)》的有关规定执行。采取查阅档案、走访、座谈、与 被考察对象交流等方式,主要了解被考察对象政治素质、学历 成绩、现实表现、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等情况。考察工作小组须对考察对象的报考资格进行复审。资格复 审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对考生的毕业证、学位证、有效居民身份 证(含有效临时居民身份证)以及招聘职位所需相应资格材料的 原件进行审查。考察工作小组须对考生是否符合报名条件形成 结论,并在报名表资格复审栏签字盖章。在考察中发现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即取消聘用资格: 1.不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在重大政治问题上不能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的; 2.有严重的违法违纪行为或被司法机关确定为犯罪嫌疑人;3.不能按时提供考察依据及相关资料的;4.报名时提供虚假证明和材料;5.不符合招聘对象、报考条件及招聘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6.法律、法规规定不得聘用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7.经“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研究确定不能聘用的。(六)审批聘用1.经考察合格的考生须在 20XX 年 9 月 30 日前将个人档案、 毕业证、学位证、身份证等资料原件及复印件交县人力资源和 社会保障局考试指导中心审核(验原件,收复印件)符合拟引进 条件,经主管部门和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合格,报县政 府常务会、县委常委会审定后,由县委人才办统一公示,公示 结束无影响其引进问题的考生,报铜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局批 复后,由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办理相关聘用手续。2.引进人员应与聘用单位签订《事业单位聘用合同书》, 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聘用合同经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鉴 证后生效,实行一年试用期,试用期满经考核合格后正式聘用。 试用期考核不合格的,由用人单位按相关程序解除聘用关系。3.聘用人员在我县的最低服务年限不得少于五年(含试用 期),服务期限从签订聘用合同之日起计算。 4.凡因体检、考察等环节不合格或自动放弃所产生的缺额 一律不予递补。六、福利待遇(一)凡公开引进高层次及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属事业单位 编制人员,其工资、住房公积金、住房增量补贴和社会保险等 福利待遇按本县事业单位人员同职级标准执行;(二)凡试用期(1 年)满,考核合格,按照《县人才引进管 理办法》,兑现优惠政策即:1.博士、正高职称及以上奖励安家补助费 20 万元(分三次兑现,试用期满经考核合格后,第一年兑现 10 万元,第三年兑现 5 万元,第五年兑现 5 万元),服务满五年后,自次月起,县财政按每人每月 2000 元标准发放生活津贴; 2.硕士研究生并具有副高职称、享受省级以上政府津贴的专家每人奖励安家补助费 10 万元(分三次兑现,试用期满考核合格后,第一年兑现 5 万元,第三年兑现 3 万元,第五年兑现 2万元),服务满五年后,自次月起,县财政按每人每月 1000 元 标准发放生活津贴;3.硕士研究生、以及教育部直属师范公费全日制本科毕业 生奖励安家补助费 6 万元(分三次兑现,试用期满考核合格后,第一年兑现 2 万元,第三年兑现 2 万元,第五年兑现 2 万元),服务满五年后,自次月起,县财政按每人每月 500 元标准发放 生活津贴; 凡引进的上述三类人员可享受住房一套(61 平方米,两室一 厅一厨一卫),所安置住房在 5 年内享有使用权,服务满 5 年后 在县内无住房的,可按当时市场价购买该保障房。(三)凡公开引进的高层次及急需紧缺人员,其配偶子女 可在用人单位所在地落户居住,除法律法规规定外,免收一切 费用;(四)凡公开引进的高层次及急需紧缺人员,其配偶、子 女有正式工作的,可随调随迁;未成年子女入学,可在本县内优 先择校,由教育主管部门负责落实。七、纪律监督本次引进工作严格按照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进 行,接受纪检监察机关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公开引进实行回避 制度,坚决杜绝弄虚作假,徇私舞弊,以权谋私等违纪违规行 为。招聘(引进)中出现违纪违规行为的,按《事业单位公开招 聘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如考生违反公 开引进规定和纪律的,视其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批评教育,取 消面试资格,不予聘用或取消聘用处理;对违纪的相关工作人员 给予纪律处分。 “双招双引”工作实施方案方案 双招双引 人才为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双招双引” 等一系列部署要求,进一步聚焦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为 全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坚实保障,结合我区实际,现 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 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双招双引”等一系列 部署要求,坚持走在前列目标定位,以产业招商为重点,以人 才引进、院校合作为支撑,以资本基金为支持,以优化营商环 境为保障,强化机制创新和督导推进,进一步提升产业招商、 园区招商和专业化招商水平,为建设生态、开放、活力、精致 的现代化高品质城区贡献力量。二、明确招引方向,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一)明确招引方向对接上级考核导向和全区重点产业发展方向,明确招引项 目的标准要求,确定以下重点招引方向,包括总投资过 5000 万 元的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和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达到市级以 上认定标准的高端技术人才(团队)、人才平台载体、科研院 所合作及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市级以上总部机构及分支机构; 企业上市募集调回资金和招财引税等;投资来源要求必须区外 投资,重点是市外、省外(含境外)投资,对总投资过亿元的 省外投资项目,其到位资金按 1.5 倍计算;对总投资过 500 万美元的境外投资项目,其到位资金按 2 倍计算。(二)压实招商责任调整理顺区招商工作委员会,负责全区招商工作的组织领 导、统筹规划和决策推进。各级各部门要把“双招双引”工作 作为“一把手”工程,持续用力,紧抓不放。1、区级领导班子成员要带头开展“双招双引”,对分管领 域招商项目全面负责,年内每人至少引进 1 个总投资过 10 亿元或 2 个总投资过 2 亿元的重点产业项目;完成年度到位资金 2 亿元。2、每个街道、开发区(管理区)年内至少引进 3 个符合重 点招商方向并达到投资标准要求的项目,并以市级考核为导向, 下达招商引资到位区外资金任务指标。3、主要经济关联部门年内至少引进 2 个符合重点招商方向并达到投资标准要求的项目;完成年度到位资金 1 亿元。其它区直部门、单位年内至少引进 1 个符合重点招商方向并达到投资标准要求的项目;年内完成到位资金 5000 万元。 4、区直部门和街道、开发区(管理区)同时承担招才引智 任务。三、健全“三项机制”,营造双招双引浓厚氛围 一是项目促进流程再造机制 强化项目落地导向,在评估论证、专班推进、高效决策、协同推进等方面实施流程再造,实现项目快决策、快推进、快 落地;建立重点招商项目清单,明确责任单位,定时间、定进 度,全面推进项目洽谈、签约、开工建设、资金到位、竣工投 产。加强区级层面、区街之间、区直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凝 聚合力,共促项目落地。二是项目攻坚常态化机制坚持实施“五个一”推进机制,坚定不移推进“双招双引” 项目攻坚行动,比落地、促开工,盯住目标、久久为功,全力 提升落地率和资金到位率。利用招商项目进度管理平台等智慧 化手段,实现对重点项目即时调度、即时统计、即时通报,实 施时间倒逼、直报领导,推动重点项目快落地、快见效。三是完善市区一体化招商机制加强与市驻外招商小组、市十强产业专班联系,共享招商 信息,共同开展招商活动,统筹利用好市区政策和资源。对大 片区开发、重点招引项目尤其是重点片区的项目,积极与市投 资促进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市直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对 接,创新市区政策联动和部门互动,形成招商工作合力。四、实施“五个提升”,打造“双招双引”新高地 一是提升园区(片区)招商强化各类园区、片区招商主战场地位,在创新要素资源、 产出效益等方面,对标国内一流园区,坚持产城融合、产才融 合、产金结合,突出智能制造产业园等高端园区招商,打造高 质量发展示范区和引领区。鼓励国有平台公司通过项目合作、 参股、与第三方合作等方式开展专业园区运营招商,发挥优势 引进外部优势资源。坚持一园区一特色,突出高端装备制造、 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项目的 引进,提升“十强”产业招商质量。二是提升产业招商充分发挥重点产业牵头部门作用,加强对产业细分领域研 究,找准找实目标招引企业,全力聚焦产业链招商关键环节, 引进落地创新型、基地型、补链型、终端型大项目、好项目落 户潍城。加强与现代海洋投资、信毅资本等基金公司合作,做 大产业投资基金等,创新招商办法,导入新业态、独角兽、瞪 羚企业、成长型企业,形成新业态集聚化。学习“供应商本地 化”的招商经验,支持重点龙头企业延伸链条建设产业园区, 协同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和项目。三是提升重点区域招商围绕京津、长三角、珠三角、成都、武汉、香港以及欧美、 日韩等重点区域,瞄准央企、世界 500 强、中国 500 强、高 端科研院所、资本投资机构、独角兽企业等进行重点招引,同 时突出对接北京、上海等地疏解项目招商,全面承接先进地区 产业、金融、人才、服务外包转移。开展“一月一城市、一月 一主题”集中招商活动,定向拜访与推介签约紧密结合,确保 活动期间取得实效。加大外资引进力度,注重发挥欧美、日韩 等各类资源渠道,搭建国际化合作平台,实现利用外资新突破。四是提升招商模式突出资本招商,紧盯国家产业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 和资金投向,积极争取各级财政、政策性资金、基金和金融机 构支持。通过基金运作,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智能制造、信息技 术、高端装备、医养健康等新兴产业领域。节会招商方面,突 出风筝会、产业博览会等重要节会的主场招商功能,强化宣传 推介和项目对接引进,擦亮节会招商品牌;以商招商方面,建 立健全区直部门与重点企业、园区招商挂钩联动机制,鼓励龙 头企业通过领办创办产业园区、参股、股权收购等方式,引入 外部资本打造产业集群。抓好盈利能力和景气指数较差企业的 二次招商,通过并购等灵活形式盘活企业资源,实现零增地招 商。加强与商会、协会、智库、投资中介机构的合作,实施招 商合伙人行动计划,可根据需求聘请知名企业、咨询机构、知 名人士作为我区招商引智大使,着力构建市场化的协议招引、 代理招引、委托招引。加强潍坊籍在外知名人士的联系对 接。通过直接设立或与异地创新孵化中心合作形式,借助外力 外智提升产业水平和效益。 五是提升重大项目落地效率紧紧抓住总投资过 10 亿元、20 亿元、50 亿元以上的大项 目及世界 500 强、中国 500 强项目和高端院所,全力推进项目 落地建设达效。目前加快综合型、功能型、区域型企业总部或 分支机构落户,力争总部项目招商有新突破。五、强化“三项支撑”,优化营商环境 一是优化各项激励扶持政策 突出政策导向,进一步完善区招商发展激励政策和招才引智政策。配合相关部门,站在企业角度,全面梳理现有政策, 用足用活相关政策规定,让企业看得懂、做得通、好落实。坚 持政策普惠与“一事一议”相结合,优化重点产业项目招商专 项政策,适当降低乡村振兴、医疗康养类项目政策支持门槛, 为产业项目集聚做好支持。二是突破资源保障实行资金、土地、政策等资源随着项目走,围绕制约项目 落地的土地、环境容量、资金等“卡脖子”问题,完善政策措 施,强化内部挖潜,梳理摸清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和可利用厂 房、楼宇资源,对外发布招商。对重大招引项目,密切跟踪, 靠上服务,积极争取列入上级重点项目盘子,争取上级政府土 地、基金、地方债等各项支持。三是强化服务保障围绕推进重点招商项目,完善区级领导包靠制度,推行“拿 地即开工”,“一次办好”,形成“重点项目不过旬,重大项 目不过月”的快速协调机制。探索建立“招商服务大使”工作 机制,选择专业人员组成“服务大使”,为重点招商项目提供 政策咨询、考察、选址、洽谈等协调推进等服务,以良好服务 优化发展环境。大力实施一线工作法,开展企业和重点专家人 才大走访、大调研,建立与企业家联系“直通车”,及时为企 业送政策、解难题、送信息、问需求,实现以商招商、以才引 资、以企引企。加大全区招商队伍培训力度,全面提升招商队 伍能力素质,打造一支懂产业、懂政策、会谈判、熟悉资源和 要素需求的专业化招商队伍。六、加强调度,进一步严格考核奖惩(一)强化考核导向提升“双招双引”工作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中的 比重,对全区双招双引目标计划完成情况严格考核,直接考核 各街道、开发区(管理区)以及区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各 街道、开发区(管理区)主要考核新签约项目、立项项目、开 工(开业)项目、到位资金和招才引智情况;对区直部门主要 考核新引进合同项目、到位资金及招才引智情况。坚持“双招 双引”工作与评先树优、干部使用紧密结合,对双招双引成效 突出排在前 3 位的街道、开发区(管理区)和前 5 位的区直部 门确定为先进单位进行表彰,并在优秀等次比例、职级晋升、 提拔重用等方面给予倾斜。 (二)强化经费保障区财政部门要安排境内外重点招商工作专项经费,并结合 工作实际制定商务接待管理办法。对完成招商指导性目标任务 并且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区直部门、单位落实招商经费 10 万元,对引进重大招商项目或超额完成招商任务的单位,可“一 事一议”给予经费追加。对“双招双引”排在前三位的街道、 开发区(管理区)在财政资金、土地指标安排上给予倾斜。(三)加强督查问责把“双招双引”工作作为区委、区政府督查的重要内容, 区里成立“双招双引”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招商推进落实 情况实行每周一调度,每月一通报,年终考核。对工作被动应 付、要素保障不力、工作弄虚作假的单位和个人,按照有关规 定严肃问责。对排在后 2 位的街道、开发区(管理区)和完不 成双招双引任务目标的部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年底区委、 区政府主要领导将进行约谈。 人才工作会议讲话 1讲话 人才总的来看,近年来,区委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坚持人 才优先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人才引进的政策和文件,实施了高 层次人才引进、大学生和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等重点人才项目, 深化了拓展与名校名院、地企共建的人才合作交流,紧扣产业 发展集聚培养使用人才,实现了战略储备、能力提升与事业发 展的精准对接。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在座各位的辛勤工作是分 不开的,与我区各类人才的艰苦奋斗是紧密相连的。在此,我 代表区委、区政府向在座各位,并通过你们向全区各级各类人 才致以亲切问候!对广大人才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 表示衷心感谢!下面,我就进一步加强我区人才队伍建设讲三点意见。一、深刻把握形势任务,切实增强建设区域人才高地的紧 迫感和责任感(一)充分认识人才的战略地位和关键作用人才资源是吸引资本、带来项目、激发活力的关键因素。 中山先生曾发自肺腑地说:“治国经邦,人才为急。”人才作 为高级生产要素,对社会的综合推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 国内外发展经验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美国把人才 列为比美元、军事更加重要的国家核心战略。日本推出放宽外 国人签证、居住限制以及降低永住资格申请门槛的政策,专门 吸引急需的专业人才、高层次人才和高收入人才。从全省来看, 为了赢得雄厚的人才资源,赢得竞争优势和创新动能,各地在 人才工作上纷纷发力、你追我赶。比如,出台了“人才 36 条” 重大政策,实施“千英百团”计划助力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 新兴产业发展,公开招录引进全日制博士担任县处级领导干部。 可见,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谁能够培养、集聚、用好人才, 谁就能抓住竞争的主动权、发展的制高点。我区要想在这场竞 争中占一席之地必须进一步加快步伐。(二)充分认识我区人才工作面临的不足与挑战从我区情况来看,虽然近年来人才工作有了较大的突破, 但与先进发达地区相比,与周边兄弟区县相比,与转型跨越的 要求相比,我们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与不足。主要表现为:一是 人才总量还相对偏少。全区现有各级各类人才不足全市的 1/20, 属于“人才资源小区”。二是人才结构还不够优化。专业技术 人才只占 30%,硕士研究生仅占 1.2%;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领军 型人才、创新型科技人才明显不足,成为制约转型跨越发展的 主要瓶颈。三是人才载体平台建设相对滞后,缺少高层次科研 机构,人才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人才引进与流失并存。我 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区在人才工作上的严峻态势,以战略的眼 光、创新的思维,更加积极主动地做好人才工作。(三)充分认识我区人才工作的战略机遇与自身优势随着“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深入实施,西部地 区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 放格局正在形成,我区正在由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 技进步、劳动者素质、管理创新转变,由黑色高碳发展向绿色 低碳转变,由采掘文明向“智”造文明转变。这些战略开发不 仅仅只是有利于区域发展,更有利于发现、培养人才。要充分 利用以上战略机遇来引才、聚才。除区域战略优势外,我区自 身特点也有着长足的进步。目前,我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机 械装备制造、钒钛材料、康复康养器具、新型节能环保等新兴 产业已初步显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特别是随着生态环境的持 续改善,阳光康养、生态旅游的环境优势将更加突出,发展前 景十分广阔。加之,我区人才政策不断完善,人才重视程度越 来越高,人才利用率相继提升,人才与区域发展愈加融合。因 此,我们要坚定信心,勇于担当,顺势而为,围绕建成“产业 兴盛、城市繁荣、环境优美、民生殷实”的现代幸福美丽城区 的奋斗目标,加快推进人才工作创新发展,为区委、区政府的 决策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二、把握人才工作关键,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海纳百川“引人才”要放宽视野、主动出击、大力实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 域的人才引进战略。用实施“三大产业集群”巨大发展潜力和 “四大为民工程”的美好前景,吸引人才、感召人才、集聚人 才。一要围绕转型升级抓引进抢抓我市加快建设“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和全国 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的机遇,以产业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 围绕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大课题和重大工程, 特别是机械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型能源、钒钛材料、阳光 康养旅游、现代物流等领域,面向全国广揽一批专业技能人才、 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加快集聚一批能够推动重点产业提升、 带动新兴产业发展的创新团队,形成以高层次人才引领转型发 展的良好态势。二要着眼技术合作抓引进以发展和提升我区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新兴产业核心竞 争力为目标,从科技合作、技术入股、知识产权等方面入手, 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提升我区的科技创新 能力。三是要立足创新创业抓引进采取技术引进、项目引进、课题引进等形式,吸引更多掌 握关键技术、拥有自主创新成果的高层次人才入驻,促进项目 建设和人才引进良性互动。(二)不拘一格,竞相发展,多措并举“育人才” 人才既要靠引进,更要靠培养。引进高层次人才、领军人 才、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对我区来讲十分迫切,但培育一支 总量大、素质高的本土人才队伍,也同样重要。一是要依托基本教育“育”人才牢固树立大教育理念,把高等院校、科院院所、职业学校 作为实用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通过系统培训、专业培训,采 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加快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 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 者等六支人才队伍建设中创新型、技术型、实用型人才的培养 和使用。二是要围绕企业和项目“育”人才企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脊梁,企业中经营管理人才、高技 术、高技能人才缺乏是我区人才工作的短板,也是制约经济发 展的突出瓶颈。要按照高端引领、重点培养的思路,依托现有 企业人才规模,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深入实施工业优势产业 人才培养工程和特色农业人才培养工程,努力打造一批立足本 土、具有战略眼光、富有开拓精神的优秀企业家和农业拔尖人 才,使其成为引领转型发展的领头雁、脱贫致富的带头人。要 结合“项目推进年”工作的开展,在项目引进中发现人才,在 项目推进中检验人才,在项目推进中考察人才,在项目达效中 选用人才。三是要立足实践锻炼“育”人才 根据各类人才的不同特点,引导他们向乡镇、农村、企业、 社区流动,向急难险重工作一线流动,让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 第一线磨炼意志、增长才干。要认真总结我区上挂、下派、到 企业挂职等跨行业、跨条块、跨领域多途径、多渠道培养锻炼 干部的举措和办法,统筹推进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和社工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各类人才比学赶 超、创新争优,为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可靠的人才保证。(三)创新机制,搭建平台,优化环境“聚人才”培养、引进人才很重要,留住、用好人才更关键。要因地 制宜,制定出既能适应当地发展战略,又能促进人才发挥效力 的人才政策,做到人能尽其才、才能尽其用。一是要破除论资排辈的观念把品质、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 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在人才精力最旺盛、创造力最 强的时候让他们在重要岗位上挑大梁、唱主角。要突出抓好优 秀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建立完善干部选拔任用考评激励机制, 推动人才在锻炼中成长,在成长中创优。二是要打破体制机制束缚突出问题导向,建立更加灵活的人才管理体制,突破人才 身份限制,激发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创造活力。要尊重人才成 长规律和创新规律,支持和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在履行本单位岗 位职责、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到与本单位业务领域相近企 业、科研机构、高校、社会组织等兼职,或者利用与本人从事 专业相关的项目在职创办企业。三是要抓好载体建设以产业重构为核心,把握工业园区被授牌“康养器具产业 园”,成为我省唯一专业康复辅助器具制造园这一优势,加快 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的合作成立分中心的步伐,打造康复辅 助器具生产基地,同时积极推进专家服务示范基地、教育系统 工作室、2 个科技孵化载体建设、“众创服务中心”建设,切实 为现有重点行业领域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四是要着力优化社会环境加强对人才的关心关怀,完善区领导联系突出人才制度, 不断完善高层次人才在居住、医疗、社保、税务、职称申报等 方面的服务保障,使他们安心工作、专心创业。大力宣传人才 政策和先进典型,营造尚贤重才的良好氛围,让各类人才工作 有干头、事业有奔头、待遇有想头、生活有靠头。三、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努力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关键是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各 级部门要深化“一把手”抓“第一资源”责任,将人才工作纳 入党建述职的重要内容,加强对优秀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 纳。组织部门要牵头抓总,重点抓好全局性问题调研、跨部门 工作协调,及时解决人才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人力资源和社会 保障部门要在制定人才政策、构建人才服务体系、培育和发展 人才资源市场等方面发挥作用。承担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 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社会工作 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职能部门要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相互配 合、统筹推进全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和各 类社会组织要积极发挥育人、引才、用才的牵线搭桥作用,努 力形成全社会齐心协力、协调一致做好人才工作的良好格局。同志们!人才是强区之基,转型之要、竞争之本。我们要 抓住机遇、大胆探索、主动作为,坚定不移落实人才强区的战 略,让更多的优秀人才扎根、奉献,开创出因人才而蓬勃发展, 人才因发展而充分发挥才干的良好局面。 人才工作会议讲话 2讲话 人才今天召开全市人才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 总书记关于人才发展的重要论述,总结交流我市人才工作,安 排部署我市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等工作。刚才,会议对近年 来我市人才工作进行了认真总结,并对下一步工作作了具体的 安排部署,讲得很全面很具体,有很强的针对性,我完全同意, 希望各级各部门认真领会,结合实际,抓好落实。下面,我就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人才工作,讲几点 意见:一、深化思想认识,切实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责任感“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 记在许多重要会议、重要场合就人才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 深刻指出了人才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特殊重要性,深刻阐明 了推进人才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重大意义上, 强调,人才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办好中国的 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 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 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必须建设规模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在目标任务上,强调,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不 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提 高全球配置人才资源能力;在体制机制上,强调, 要加大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落实工作力度,充分发挥市场在 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着力破除 体制机制障碍,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使 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在核心要求上,总书 记强调,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大兴识 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做好团结引领服务工作,真诚关心人才、 爱护人才、成就人才,激励广大人才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 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聪明才智。这些重 要论述和重要讲话,为我们做好新形势下的人才工作,指明了 正确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把思 想认识统一到关于人才工作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 求上来,准确把握精神实质,深刻理解丰富内涵,坚决抓好贯 彻落实,推动全市人才事业创新发展。近年来,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我市高度重视人才工作, 不断强化领导、健全机制、加大投入、创新平台,实现了人才 总量、素质、贡献率大幅提升,全市人才工作良好格局已经形 成,人才引进培养的政策体系初步建立,人才工作领导体制逐 步健全,人才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 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与周边地市相比, 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比,无论是在人才的引进和使用上、人 才队伍的数量和质量上,还是在人才工作的机制和环境上,都 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人才总量不够、结构不优人才总量占总人口的比例依然低于发达地区水平,虽是人 口大市,却不是人才大市。全市各类人才总量约占总人口的 6.07%,大大低于全省 9.3%、全国 10.5%的平均水平。二是高层次人才和重点产业、重点领域人才十分短缺尤其是复合型人才、拔尖人才、领军人才严重不足,全市 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环保工程、城 市规划等专业人才极为缺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社会发 展。三是平台建设比较薄弱自身的科研院所数量较少,产业集聚区的工程实验室、企 业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平台还不能满足企业创新发 展的需求,缺乏吸引人才创新创造的平台。四是在推动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充分发挥人才作用发展过程中与人才结合不够,项目的引进和人才的引进没 有很好统筹起来,存在重项目引进轻人才引进的现象。五是人才发展体制机制还不完善人才管理体制不顺、权责不清,用人主体自主权落实不到 位,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和评价激励机制不够完善,人才流动还 存在不少障碍,有的政策没有得到很好落实。这些都需要我们 在今后工作中认真研究,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竞 争更多的表现为人才竞争,发展优势更多的表现为人才优势。 实施“一六六一”跨越发展思路要求,建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 打造枢纽经济试验区、城乡统筹发展承载区、创新驱动引领区、 转型升级示范区、开放发展先行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 需要强大的人才支撑,需要我们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优 势,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完善全链条育才、 全视角引才、全方位用才的发展体系,最大限度解放和增强人 才活力。尤其要看到,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 人才驱动。我们要深刻认识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做好 人才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着眼建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推动又 好又快跨越发展,以制度环境、政策环境的优化激活人才这一 池春水,以人才优势赢得竞争、赢得未来。二、强化改革创新,全面提升人才发展水平做好新形势下的人才工作,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聚 焦人才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着力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 和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发挥人才作用,加快构建具有特色 和更具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 在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上下更大功夫,全面提升人 才发展水平。 (一)要以活力迸发的机制引才用才用好用活人才,关键在体制机制。只有实施更加积极更加 灵活的人才政策,打破制约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枷锁”,向 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才能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迸发。 要坚持问题导向,围绕贯彻落实《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 改革加快人才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结合我市实际,重点解 决好人才管理中行政化、“官本位”的问题,人才评价中唯学 历、唯职称、唯论文的问题,科研成果转化难、收益难的问题, 人才流动不畅的问题,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坚决破除不合 时宜、束缚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观念、做法和体制。要创新 人才激励机制。坚持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改革取向,遵循人才 成长规律和人才资源开发规律,进一步完善以业绩为核心、以 贡献为标尺、以体现人才价值为根本、以维护人才权益为基础 的分配激励机制,形成人人争当人才、人人争做贡献的浓厚社 会氛围。要创新人才投入机制。加大财政对人才工作的投入, 特别是对创新创业人才开发和引进高层次人才的专项投入,优 先保证人才发展重大工程项目和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引进 的需要。对于人才建设,各级政府要善于投入、舍得投入。要 设立人才培养、引进和奖励的专项资金,确保教育、科技、人 才支出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要充分发挥企 业和社会组织在科技、人才投入上的主体作用,支持它们建立 人才发展基金,提高企业职工培训经费提取比例。要统筹协调 各类人才经费的使用,加强监管,切实提高投入效益。要创新 人才评价机制。根据德才兼备的要求,从规范职位分类和职业 标准入手,建立以业绩为依据,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 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克服人才评价中重资历、学历, 轻能力、业绩的倾向。要创新人才流动机制。人才的合理流动 有利于人才的成长,有利于充分发挥人才的潜能,有利于事业 发展的大局。要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畅通各 类人才之间的流动渠道,引导人才向重点产业集聚、向经济建 设一线集聚、向基层和困难企业集聚,让优秀人才各展其能、 实现价值。(二)要以筑巢引凤的办法养才育才只有种好梧桐树,才能引来金凤凰。我们要着眼优化人才 资源配置,不断加强人才工作平台建设,比如,各县(区)产 业集聚区在搞好其他服务的同时,要尽快设立主导产业研发平 台,从而为广大人才搭建舞台。一方面,要配置好本地资源, 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各类人才有用武之地;另一方面,要加强 人才工作对外开放,完善柔性引才引智机制,放眼全省乃至全 国,开展与省内外高校合作,用好博士服务团、科技副县长等 渠道,引进更多更适用的人才,力争引进的人才既为我所有也 为我所用,即使不为我所有也要为我所用。要围绕全市经济社 会发展的重大部署、重点任务和中心工作,有针对性地培养人 才、引进人才,促进人才资源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要 紧紧围绕我市正在着力打造的纺织服装、食品加工、装备制造 三大主导产业发展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紧紧围绕我市由传统 农业大市向国家区域中心城市转型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紧紧 围绕产业集聚区晋位升级、保障改善民生、满足广大群众日益 提升的公共服务期盼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不断提高人才工作 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立足长远,重点扶持, 跟踪培养,加强教育引导,鼓励探索创新,紧密结合省、市关 于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要求,从各自的职能和发展需 要出发,研究提出并积极实施切合发展的人才工程项目,进一 步为培养人才搭建有效平台。要积极构建全链条人才发展体系, 着眼贯通优生优育、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 育、继续教育、道德教育、就业创业、高端引领的人才发展全 链条,推动人的全面发展。要着眼于我市人口大市实际,持续 加强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深入推进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和职 教攻坚工程,着力培养造就一批“大国工匠”和“金蓝领”。 尤其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注重在实践中锻炼人、培养 人,根据各类人才的不同特点,引导他们向农村、向企业、向 社区、向基层流动,真正让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第一线磨炼意 志、陶冶情操、提升境界、增长才干。(三)要以海纳百川的胸怀留才聚才指出,一个国家、一个地方,没有聚天下英 才而用之的眼光和胸襟,是很难快速发展起来的。良好的人才 环境,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对内产生凝聚力、创造力和推 动力,对外具有影响力、竞争力和吸引力。留住人才不仅仅是 钱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想办法让各类人才有干事创业的条件、 无各种后顾之忧的困扰、搭建好的舞台,不能让英雄无用武之 地。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牢固树立人才优先发展理念,从政策扶 持、优化服务、舆论宣传等方面,努力营造人才发展的良好环 境。要认真贯彻落实我市《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推 进人才兴商战略的实施意见》提出的相关举措,同时抓紧出台 有效管用的人才引进培养配套措施,确保这些政策措施充分发 挥效应。要注重防止“重抢才、轻用才”的倾向,既要有“三 顾茅庐”的执着,又要有“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包容,充分信 任、放手使用引进人才,着力解决好人事关系、社会保障、住 房安居、配偶就业、子女教育等现实问题,全方位提升人才服 务保障水平。要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 务水平,使各类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 在工作上要多支持,帮助他们掌握更多信息,争取项目资金, 落实工作经费;在生活上要多照顾,竭尽全力为他们解决各种 实际问题,多办实事、好事,着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 与人才工作的社会风尚,推动形成为科技专家喝彩、向优秀人 才致敬的浓厚氛围,从而为广大人才营造安心舒心的工作环境。(四)要以“高精尖缺”的导向纳才强才目前,我市人才资源分布不均、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较为突 出。因此,我们一定要在努力扩大总量、提高质量、盘活存量 的基础上,坚持走出去、请进来,不拘一格为我所用。培养和 引进一名高层次人才,就可以盘活一个单位、带动一个产业、 造福一方百姓,高层次人才对于推动一个城市实现跨越发展至 关重要。要突出“高精尖缺”导向,瞄准重点产业、重点领域 和优势学科,坚持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产业发展相统一,重 点围绕我市城市建设、装备制造、现代物流、新能源、战略性 新兴产业等重大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培养引进一批懂项目、 懂管理、懂技术、懂经营的高层次人才。同时,具有超前战略 思维的优秀企业家短缺也是我市人才工作的一个短板,也是制 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只有保持企业家队伍的青山不老,才有经 济发展的绿水长流。要把企业家和优秀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放在更加重要位置来谋划,按照市场经济导向,打破行业、系 统壁垒,积极引导各类人才主动投身经济建设的热潮中,鼓励 支持杰出经营管理人才闯市场、创大业,使其成为推动发展的 领跑者。要围绕建立“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结合落实 领导干部服务企业五项制度,在帮助企业引进人才、创新创业 上多想办法、多谋良策,促进企业加快发展。要统筹抓好各类 人才培养,推进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农村实用技术人才、 社会工作人才等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形成一个门类齐全、梯次 合理、素质优良、新老衔接、充分适应建设需要的宏大人才队 伍,塑造发展人才优势。 三、加强党的领导,为人才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保证人才事业是宏大的事业,人才工作是系统工程,涵盖领域 广、参与主体多,政治性、政策性都很强,必须加强和改进党 的领导,为人才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支撑。(一)要坚持党管人才党管人才是人才工作的根本原则,也是中国特色人才制度 优势的集中体现。各级党委要把人才工作摆在全局工作更加突 出的位置,发挥党委在人才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定期听取 人才工作专项汇报。特别是在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过程 中,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把党管人才原则贯穿于改革 的全过程和各环节。要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 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用人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社会 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形成统分结合、上下联动、协 调高效、整体推进的人才工作运行机制。(二)要加强引领服务各级党委要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 联系群众优势,把握好各方面人才的思想实际和工作特点,做 好各类人才的团结引领服务工作,研究制定进一步加强党委联 系服务专家工作办法。领导干部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慧眼 识才、爱才惜才,带头加强同广大专家的联系,充分听取他们 的意见建议,善于同各方面人才交朋友,做到政治上信任、工 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为他们发挥聪明才智创造良好条件、 搭建广阔舞台。(三)要落实改革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人才发展改革摆到全面深化改革的大 盘子中来统筹推进,及时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逐级压实责 任,层层抓好落实。各级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作用, 加强宏观指导、科学决策、统筹协调和督促落实。有关部门要 积极配合、主动作为,该转的职能要尽快转,该放的权力要放 到位,扎实推进改革任务落实。要加强督促检查,做好改革落 实情况的跟踪检查,对推进不力、效果不好的要严肃问责追责。(四)要营造良好氛围加强宣传舆论引导,大力宣传中央和省、市制定的人才工 作文件的政策要求,宣传我市人才工作的成效探索,宣传我市 涌现出来的优秀人才,在全社会大兴重才育才爱才聚才之风, 努力营造尊重人才、见贤思齐的社会环境,公开平等、竞争择 优的政策环境,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环境。同志们,时代呼唤人才,发展需要人才,环境造就人才。 建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实现又好又快跨越发展的宏伟蓝图, 为人才事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难得的机遇。让我们紧密 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认真贯彻落实中央 和省委各项决策部署,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奋力开创人才工 作新局面! 人才工作会议讲话 3讲话 人才市委研究决定,召开今天的全市人才工作会议。主要任务 是:贯彻落实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中央、 省委关于人才工作的决策部署,表彰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 贡献的优秀人才,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人才工作。 这次会议规格高、规模大、范围广,充分表明了市委、市政府 对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彰显了市委、市政府做好人才工作的 信心和决心。刚才,我们观看了视频宣传片,6 位优秀人才代表作了交流 发言,讲的都很好,希望同志们向他们学习。同时,会议还对 入选“省重大人才工程”“青年拔尖人才”“三晋英才”支持 计划的优秀人才代表和入选市委联系的专家代表进行了隆重表 彰。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今天受到表彰的各界英才, 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辛勤工作在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的专 业技术人员、技能劳动者以及广大人才工作者,致以亲切慰问 和崇高敬意!下面,我就做好新时代全市人才工作,讲五方面意见。一、人才是第一资源,我们尊重人才、珍惜人才、爱护人 才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优势是最有潜力、最可依靠的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就人才工作 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指出了人才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 的特殊重要性,深刻阐明了推进人才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 实践问题。在重大意义上,强调,办好中国的事 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在目标任务上, 总书记强调,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在体制机制上,总 书记强调,要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在核心要求上,强调,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特 别是党的十九大,把人才强国战略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的七大战略之一,把人才摆在事关民族振兴、国际竞争的战略 位置,与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直接联系起来,赋予了人才工作 新的战略定位,为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牢固树立人才 是第一资源理念,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始终把尊重人才、 关注人才、支持人才、服务人才作为高质量转型发展的“重头 戏”,全市人才工作呈现出良好发展局面。围绕营造重才兴才 的良好氛围,我们严格落实党管人才原则,调整充实人才工作 领导小组,加强工作力量配备,从市委常委做起,推动形成齐 抓共管、协调推进的人才工作新格局;市委、市政府连续两年 与博士人才、与教师工作者、与民营企业家、与在外学子、与 学生代表,座谈交流、联络感情、倾听需求、畅叙发展,持续 释放了关心人才、关注人才、支持人才的强烈信号。围绕树立 敬才爱才的鲜明导向,市委提出,只要你有梦想,我们就会为 你插上腾飞的翅膀。累计发放各类资金 1536 万元,全市人才总 量达到 31.8 万人,入选国家“国家重大人才工程”3 人,省“省 重大人才工程”8 人,“青年拔尖人才”2 人,“三晋英才”支 持计划 319 人,市委联系专家 179 人。我们与企业深度合作,深耕光机电产业,引人才、搭平台、强保障,致力满足 3-5 万 名工程师工作生活,强势推动新城建设迈上“快车道”。我们 对高层次人才贴心服务,一事一议、柔性引才,只要你肯为发 展出力,我们承诺给予不低于其他城市的政策待遇。围绕构建 引才留才的政策体系,我们连续出台《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 改革实施意见》《市级领导干部服务高层次人才制度》《推动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内生动力的意见(试行)》《关于深化 户籍制度改革助力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实施办法(试行)》,以 及最近印发的《关于激励高层次人才助力高质量转型发展的若 干意见(试行)》和《吸引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实施办法(试 行)》等政策文件,构建起了人才工作的六大政策支撑。去年 以来,全市共引进硕士以上毕业生 500 多名,其中“985”“211”“双一流”院校硕士 56 名,招才引智效应初步显现。 在尽力为全市各类人才做好服务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与周边地市相比,与经济社会发 展需求相比,无论是在人才引进使用的数量和质量上,还是在 人才工作的机制和环境上,我们仍有明显差距。主要表现为: 一是人才总量不够、结构不优。每万人拥有人才量为 985 人, 分别比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少 274 人、106 人。初、中、高专业 技术人员比例为 58:40:2,初、中、高、技师人才比例为 24.3: 62.9:12.7:0.1”。二是高层次人才和重点产业、重点领域人才 紧缺。具有博士学历的约占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 0.1%,硕士研 究生约占 0.5%。复合型人才、拔尖人才、领军人才严重不足, 非煤产业中的创新型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尤其是事关我市长 远发展的煤层气、光机电、装备制造、煤化工等方面的高精尖 人才缺乏,严重制约了我市的高质量转型发展。三是平台建设 薄弱。绝大多数非煤企业没有研发机构,产业集聚区的工程实 验室、企业技术研究中心等建设滞后,缺乏集聚人才创新创造 的载体,难以形成高层次人才聚集的硬件和产业支撑。四是人 才发展体制机制滞后。人才管理体制不顺、权责不清,用人主 体自主权落实不到位,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和评价激励机制还不 够完善,人才流动仍存在不少障碍,有的政策没有得到很好落 实。可以说,目前我市一方面人才底子很薄,另一方面人才创 新环境不优,对人才的吸引力、集聚力,以及保障力仍有很大 欠缺。我们是个小城市,但小城市有大梦想,小城市有大期盼, 小城市更有大气魄。虽然我们的工作还有不足,基础还很薄弱, 对人才的吸引力还有欠缺,但我们对人才的渴求和呼唤,对人 才的重视和关怀,为人才干事创业提供的平台与机遇都是前所 未有的。我们愿与各行各业优秀人才风雨同舟、携手同行,愿 为大家干事创业、实现梦想搭建舞台,愿用百分之百的付出, 与大家共创美好未来。二、高质量大势已定,我们呼唤人才、渴望人才、亟需人才人才的成长离不开发展的需要和事业的平台。市委七届四次全会以来,市委市政府把“解放思想、凝聚共识、先行先试”, 作为推动新时代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根本遵循,攻坚克难、狠抓 落实,在不断开创“两转”新局面的同时,也为各类人才的发 展成长提供了难得的舞台。我们从解放思想入手,全市上下深刻认识到:发展最大的 问题是改革开放不够,根本原因是思想解放不够。要彻底摆脱 煤炭依赖,跟上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步伐,缩短同全国发达地 区的差距,出路在改革开放,关键在解放思想!我们坚持“大 家想、大家说、大家干”,借势“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 论,推动全市上下解放思想、转变思路,用新理念推动新发展, 用新标尺检验新成效,推动我市解放思想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 发展态势不断向好,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全社会精神面貌焕然 一新,通过不断解放思想,为高质量转型发展奠定了强大的思 想基础。 在解放思想的基础上,全市人民在发展方位、发展定位和 发展路径上形成共识一是发展方位上达成共识一小时经济圈内,我们周边有 3000 多万人口,2000 万的城 市人口,2.1 万亿元的 GDP。处理好“山上”和“山下”的关系, 把握住能源、教育、康养、文化、生态、精密制造六个比较优 势,既是发展机遇,也是大家干事创业、放飞梦想的重要突破 口。二是发展定位上达成共识我们既要抓住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个主要矛盾,更要抓住 “不充分”这个矛盾的主要方面。下最大气力补齐“不充分” 的短板,以充分发展促成平衡发展。我们的目标定位是:到 2022 年,成为转型综改示范区的先行区、能源革命排头兵的领跑者、 对外开放新高地的桥头堡,现代化经济体系初步形成,转型发 展取得突破性进展。三是发展路径上达成共识我们提出要举全市之力,集全市资源,主攻“先行区、领 跑者、桥头堡”三大目标,打赢“精准脱贫、污染防治、化解 风险”三大攻坚,补齐“交通、民生、开发区”三大短板,干 好“老城改造、新区建设、乡村振兴”三件大事,守好“安全 生产、社会稳控、反腐倡廉”三条底线。并在此基础上,逐步 明确了产业转型的具体思路和举措,形成了“两只翅膀腾飞, 三足鼎立支撑,城市两翼发展”的高质量转型发展格局。“两 只翅膀”是以光机电为核心的制造业和煤层气;“三足鼎立” 是铸造业、煤化工和全域旅游;“城市两翼”是老城改造和新 城建设。在解放思想、凝聚共识的基础上,市委以壮士断腕的决心 和勇气先行先试、善想善试明确规定:“凡法律没有禁止的,一律允许先行先试;凡 别的地方用过的政策,拿来就用,无需请示和报告。”“只要 忠诚干净,清单内如有试错,个人不负责任,由组织负责。” 陆续出台了市级“3+5”产业政策体系,农林文旅康融合发展、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盘活农村集体土地资源、人才引进等相关 政策,推动落实了城际公交、市域公交、环保网格化管理、点 状供地双平衡、信用互助机制、造气岛等一系列先行先试举措。 先行先试,试出了自信,试出了胆略,试出了出路,更激发出 了全市上下磅礴的发展力量。各位朋友、同志们,9490 平方公里的土地,蕴藏着宝贵财 富,孕育着磅礴力量,充满着无限生机,敞开着宽广胸怀,展 现出难得机遇。我们坚信,前景可期,值得大家信赖;我们坚 信,大家才华横溢,定能马到成功。我们真诚希望各类人才都 能找到梦想与现实的结合点,找到实现人生抱负的突破口,与 我们共谋发展、共创辉煌、共赢未来。三、打造天下英才向往的地方,我们以最大的诚意吸引人 才、集聚人才、留住人才人才是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我 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迫切,也拿出了以往任何时候都没有的 “大手笔”。最近出台的《关于激励高层次人才助力高质量转 型发展的若干意见(试行)》和《吸引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实 施办法(试行)》两个文件,就是今后我市引才、聚才、留才 的总纲领。概括讲有三大特点:一是人才政策覆盖面更广既重视各类高层次人才,又重视大学毕业生以及各种技能 型、实用型人才。一方面,坚持放眼全省、全国乃至世界,紧 盯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先进技术和管理团队,建立招 才引智人才库。另一方面,坚持深化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 培训机构的人才培养合作,以提高创新能力和应用开发能力为 重点,大力培养引进企业和项目需要的创新型实用人才。二是引才办法更加灵活坚持全职引才与柔性引才相结合,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探索采取技术入股、有偿咨询、聘请顾问、兼职挂职、定期服 务、课题招标、技术合作开发等多种灵活方式,想方设法以人 才的“智高点”抢占产业“制高点”。对帮助我市解决重大技 术难题,取得重大科技成果的,经用人单位申请,市委市政府 可按照“一事一议”的方式给予特殊奖励,进一步打开了人才 引进的“绿色通道”。 三是政策含金量更高参考了先进地区城市的引才政策,充分考虑了人才对户口、 住房、教育、资金、激励等方面的需求,与之前的政策比,政 策优惠力度更大。比如,全日制博士、硕士在我市落户并与我 市企业签订三年以上劳动合同,五年内在我市首次购房的,分 别给予 30 万元、10 万元购房补贴。比如,博士、硕士或具有高 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团队)来我市创新创业,使用金融机 构贷款的,30 万元以内可享受最长 5 年政府全额贴息,300 万 元以内可享受最长 3 年贷款利率 50%的政府贴息。比如,经公开 程序全职引进我市事业单位工作的博士、硕士,三年内可按每 月 3000 元、1000 元标准享受额外生活补贴。比如,大学毕业生 在我市首次创办企业,正常经营一年以上的,给予一次性 5000元创业补贴;创业项目运营良好且带动 3 人以上就业的,择优给予 5 万元创业资助;运营三年后评估前景较好的,再给予 50 万元重点支持,等等。这些政策,每一条都是实实在在的真金 白银支持。我们就是要用最大的诚意、最优的政策、最好的环境,吸 引人才、培养人才、集聚人才、用好人才,打造区域人才高地 和人才强市。四、提出六点希望,各类人才要各尽所能、各展所长、尽 显风采无论是引进的人才,还是我们的本土人才,希望都能在高 质量转型发展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优势,与我们一 起成长、共同进步。一是当好创新的先锋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各类人才发挥各自的专业特长,在 自己的领域、自己的行业内,争做创新先锋。特别鼓励大家积 极投身“两只翅膀腾飞,三足鼎立支撑,城市两翼发展”的高 质量转型发展实践,把专业思维和发展需求结合起来,推动专 业素养尽快变成研究成果,研究成果尽快转化为产品,互促共 进,实现共赢。二是当好决策的智库人才往往流动在改革发展的最前沿、第一线,对政策的好 坏非常敏感。市委市政府希望各类人才能够围绕全市重大的战 略性问题,从专业的角度,积极提出你们的意见和建议,为市 委市政府作决策提供智力支持。三是当好育才的先生作为各行各业的领军人才,希望大家不仅自己成为佼佼者, 同时也能做好传帮带工作,在学校里带研究生和本科生,在医 院里把师徒制和学位制结合起来,在专业研究领域既当老板、 又当导师,这样人才才能形成梯次源源不断涌现。我们真心希 望,用好一个人才,带好一个团队,带动一个项目,影响一个 事业。四是当好引才的红娘 希望大家充分发挥人才的资源优势,通过自己的平台,把 自己的老师、自己的朋友、自己的团队、自己的学生,介绍给 我们,以才引才,帮助解决问题、推动发展。五是当好修身的模范三人行必有我师。希望人才的到来,不仅仅是带来专业上 的成果,还要带动形成一种终生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不断提高 自身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带动我们的团队、家人,从而影 响一大片人,在全社会营造爱学、善学、勤学的良好氛围。六是当好忠诚的表率各类人才都是在各自行业领域有一定影响力的人。大家的 政治态度,往往能够影响周围很多人。希望大家能够始终牢记,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政治 保证。要时刻树牢“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做到“两 个维护”,始终听党话、跟党走,以实际行动来回报党、回报 社会、回报人民。五、加强党的领导,不断提升人才工作水平,做到人尽其 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一要坚持党管人才各级党委要把人才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压紧压实“一 把手”责任,坚持“一把手”抓“第一资源”,亲自抓、具体 抓,抓部署、抓落实。要正确把握人才事业发展方向,建立完 善人才工作目标责任体系,形成科学有效的人才工作决策机制、 协调机制和落实机制。要像抓经济发展那样抓人才发展,像抓 生态环境那样抓人才环境,推动党的各项人才方针政策落地生 根、取得实效。二要强化引领服务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引导各界人才与 党同心同德、爱国报国。各级领导干部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慧眼识才、真心爱才,带头加强同各类人才的联系,充分听取 他们的意见建议,善于同各方面人才交朋友,做到政治上信任、 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要充分调动和激发各方面的积极性 和活力,努力形成人才辈出、群星灿烂的生动局面。三要凝聚工作合力进一步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 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各级党委牵头 抓总,把方向、定政策、促改革、抓落实。人才工作领导小组 重点抓好前瞻性问题调研、综合性政策论证、跨部门工作统筹。 组织部门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宏观指导、组织协调和督促检 查。各成员单位要树牢“一盘棋”思想,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 用和独特优势,抓好本领域、本系统、本行业人才队伍建设, 形成上下联动、协作高效、整体推进的强大合力。四要保障人才投入要加大财政对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的专项投 入,优先保证人才发展重大工程项目和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 养引进的需要。要坚持政府和社会力量投入并重,探索鼓励各 类社会组织设立人才发展、资助、定向培养基金等,以多元化 人才投入体系,保障多元化人才发展,构建多元化人才工作格 局。同志们,希望全市上下以此次会议为新起点,倍加爱才惜 才,狠抓政策落实,推动我市人才工作进入全面优化、重装出 发的新阶段;希望广大英才积极投身建设“先行区、领跑者、 桥头堡”的伟大实践,放飞人生梦想、勇于追求卓越,为推动 新时代高质量转型发展取得新成果,贡献更大的力量! 人才工作会议讲话 4讲话 人才开人才工作会议是大家的心愿,而且都想早开、抢开。召 开这次会议,就是要通过这种场面,释放出一种强烈的信号, 人才是强市之基、转型之要、竞争之本、活力之源。强化人才 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真正地聚英才,得其心、汇其智、尽 其才。各类人才聚集的越多,我们的事就会办得越好,发展就 会越快。表彰人才就是与人才为善,是对头的事、大得人心的 事。今天表彰的都是全市有突出贡献的拔尖人才,是全市各类 人才的优秀代表,也是推动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宝贵财富。 我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向受表彰的同志们表 示衷心的祝贺!向长期辛勤工作在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的专业技 术人员、技能劳动者致以亲切慰问和崇高敬意!借这个机会,讲几点意见,与大家交流。 一、推动发展必须依靠人才引擎 第一,事业需要人才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优势是最有潜力、 最可依靠的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始终把人才强国战略、 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主题主线,已构成我国现 代化建设的主要战略体系,而人才战略是“三大战略”的支撑 和关键。毛zx曾讲过:“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可宝贵 的。在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造出 来。”建国以来,我们在人才方面做了一系列安排部署,都很 给力,都得到了人民的称赞。比如大家熟悉的钱学森,钱学森 当年回国时,美国的阻力非常大,周恩来总理亲自安排部署钱 学森回国事宜。美国国防部海军次长金贝尔通知司法部:“决 不能放走钱学森,无论在哪里,他都抵得上五个师。”钱学森 回国后,毛zx接见他,紧握住他的双手说:“听说美国人把 你当成五个师呢,我看呀,你比五个师的力量大多啦!”从钱学 森的身上,可以体现出我们党对人才的重视。那个时候尊重人 才,不是靠开会的,不是靠讲话的,而是靠实实在在地做,是 非常有效的。那时候全国并没有大范围地表彰人才,没有每年 都评科技成果奖,但做的一些事情是实实在在的。为什么说它 是 实 实在 在 的 呢 ? 主 席 和总 理 都 上 心的 事 , 怎么 可 能 办 不 好?1977 年,我们国家百废待兴,一方面人才匮乏,一方面人 才没有得到重用。**同志第三次复出,自告奋勇要求抓科 技、抓教育,这是他的首选。1978 年,他在全国科学大会上的 诚恳表白,“我愿意当大家的后勤部长”,令科技工作者弹泪 动容、倍感振奋,人们欢呼,科学的春天到来了。所以,党和 国家领导人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和风范,我们照着学、跟 着做就行了。第二,时势需要人才知识就是力量,人才就是未来。想必大家看过电影《天下 无贼》,对葛优的那句经典台词印象深刻,“21 世纪什么最贵? 人才!”编剧把这些理念写到作品中,都是有思考、有意味的。 美国经济学家罗默在“新增长理论”中指出,知识和人力资本 不仅能自身形成递增的效益,而且使资本和劳动等要素投入也 产生递增效益,从而最终推动经济的长期增长。我们整天讲稳 增长,稳增长要抓什么,根本和要害是什么?通过对这些理念的 学习,将会对我们正在做的事有一个更加明白的认识,把它抓 得更对头。发达地区的发展实践充分证明,谁拥有了人才优势, 谁就拥有了发展和竞争的主动权。人才在选择城市的时候,也 是很挑剔的,不适宜发展的地方,他们不会作为首选的。咱们 能不能用这种理念,关键是要把握优势,把优势用足用好。人 才创造的是核心技术,花钱可以买来产品,但买不来核心技术, 靠买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我们不能总是用别人的昨天来装扮 自己的明天,更不能永远跟在别人的后面亦步亦趋。一个人才 引领一项科技创新,可以催生一个产业,带动一方发展,影响 乃至改变世界。李四光创立地质力学,提出陆相成油理论,让 任何人见了中国人都不能小看,让黑土地上涌出滚滚石油,中 国摘掉“贫油国”的帽子;袁隆平发明杂交水稻,解决十几亿人 的吃饭问题,演绎了“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的神话。在互联网+ 时代、大数据时代,人才的作用更加突显,可以说,离开人才 各项事业寸步难行。第三,转型需要人才没有足够的人才支撑,一切设想、一切目标,都不靠谱、 都无法实现。说转型需要人才的时候,对我们的人才“家底”, 大家都要有一本账。“家底”一翻,我们就应该知道我们开会 的初衷是什么,为什么要下力气抓人才?目前的人才底子,我们 觉得很乏力,和同类地级市我们没法比。所以,这个形势大家 要有清醒地认识。孙中山先生讲:治国经邦,人才为急。大家 要深刻认识到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以强烈的责任感 和事业心做好人才工作。二、人才工作必须把握三个关键 第一,发现人才,培养人才 **同志说过:善于发现人才,团结人才,使用人才,是领导者成熟的主要标志之一。今天在座的除了受表彰的以外, 还有很多领导同志,要牢记这段话。一是懂人才懂人才,就是要明白“人往高处走”这个道理,这是朴素 的不能再朴素的道理。人才都想往高处走,我们就是要“帮人 往高处走”。“帮人往高处走”的这个“高处”就是干事成才 的好环境、创新创业的好平台,哪里的机制活、环境优,哪里 “渡人的梯”就搭得好,因为人才都是冲着事业来的。农业社 会,战略资源是土地,谁的地多,日子就过得好。工业社会, 战略资源是机器。蒸汽机的发明,使英国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 家,在世界独占鳌头了那么多年。现在知识经济时代,战略资 源是人的聪明智慧,这点大家体会很深。改革开放以后,随着 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的经济、中国人的购买力,让西方 世界对中国日益关注,但我们的“战略资源”还跟不上经济的 发展。我们在中学都学过一篇古文,王安石的《伤仲永》,方 仲永是个神童,但是方仲永的父亲是个没有眼光的人,他当时 没有让方仲永好好地学习,把他一步一步培养成人才,他利用 神童这种效应,拉着儿子整天去挣钱,最终神童沦落成普通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在抓人才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懂人才。二是识人才**总理曾经有一句话说:“人才不是评出来的,是靠 实践、成果检验出来的。”我们评审突出贡献拔尖人才,一定 要克服人才管理中的“官本位、行政化”倾向,从“谁是人才 由领导定”的惯性思维和模式中跳出来。这次在评选的过程中, 很注重科研成果。有多少科研成果能变成钱,才是生产力。我 们是要抓现钱的,这一点大家一定要牢牢把握好。一定要注重 实用性,关键在“用”,不能用的不要引。在这方面不要盲目, 需要哪方面的人才,一定要心里有数,再有的放矢地去做。这 样我们引入的人才就会管用。三是育人才 育人才是一个很费神的事情。人才都是特质人,特性都很 强。别说个性了,已经是个性之上的个性了。育人才的时候, 就要包容人才。就要尊重差异、尊重个性,不能拿要求干部的 标准来要求人才。还要包容人才的一些“毛病”。这些“毛病” 在纪律和法律范围之内的,都要包容。所以,在育人才的过程 中,一定要把包容人才作为很重要的事情来做。第二,引进人才,留住人才一个高端人才就是一个项目、一个产业、一方市场。“招 才引智”比“招商引资”更具战略意义。一要靠政策机制引进人才人才总是先看政策、比政策,只要外边都能得到,人才就 会在第一时间流失、走人。我们找感觉,人才也找感觉,人才 除了找感觉之外,人才都有自尊,都要被社会承认。做这些事, 都不要讲大话,具体的事例能说明一切,不看文件怎么写,更 看你是怎么做的。比如,以前在国外,留学生见面会相互询问 “什么时候毕业” “找到工作没有” “买的房子在哪”?如果 你说“要回国了”,对方惊奇之余,肯定会觉得是在国外混不 下去了。而现在,留学生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你怎么还 没回国呀?”美国人到浦东,看到的全是美国培养出来的人。过 去孩子出国留学大家都羡慕,现在没有经过高考到国外去留学, 是要打问号、打折的。因为中国高考是很硬的,虽然大家对高 考有这样那样的看法,但都明白“一本线”不是随随便便就能 过的。所以我们也在探讨如何建立选人用人的“一本线”。政 策不仅是要出台,关键是怎么做,自己做还不行,很多要靠各 种方法“猎取”得到,猎头公司就是抓人才的一个有力抓手, 他知道人才到哪去找,哪里的人才最适合。要在这方面有作为, 把这个打造成比较优势。市场经济,政府不能总是做领导,要 学会放下,主动放下。计划经济时代,企业和政府绝对是领导 和被领导关系。企业和政府的关系,准确的描述就是亲密的合 作伙伴关系,但是这个亲密程度要有规有矩,不能勾肩搭背, 该给企业做的,我们要做到位,而且要做得很过硬。二要靠优化环境留住人才同志指出:“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环境不好, 则人才散、事业衰。”我们做的一切,都要记住这一告诫,让 “近者悦、远者来”。在这方面,不能犯急,更不能“招来女 婿气走儿”,这都是得不偿失的。要认真梳理,找到我们缺的、 需要的、对路管用的人才。在这方面,不能盲目,不能拼数字, 一定要讲实用。我们在这方面应该有底气,好环境引来高端人 才、留住高端人才。三要靠产业发展聚集人才“人才找业”是固定模式,人才是要干事的、干大事的, 没有干事创业的平台,你花再多钱,给再多福利,都留不住人。 对人才来说,事业才是最大的福利,只有事业能留人、产业能 留人。所以,产业的兴起、产业的培育,为人才提供各类舞台, 使人才有用武之地,这是我们在抓人才工作的过程中始终都不 能偏离的,要认真思考、认真做。通过事业来凝聚人才。第三,用好人才,爱护人才用人才是大智慧,爱人才是大胸怀。坚持人才“以用为本”, 是转型发展的需要,也是人才自身发展的需要。人才工作的核 心就是要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展的机制,把人才用好用活, 为我所用。一要搭建广阔舞台把人才在合适的时间,放在合适的岗位,使人尽其才。把 人才用好,关键在知人善任。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信任,意想不 到的信任才是大突破。解放战争的时候,从西柏坡发出的 408 封电报,几乎每封都有一句话,“如遇特急情况,请某某、某 某全权酌定”。对比一下,60 年前蒋介石谁都不放心,飞来飞 去,安插亲信,在那盯着,不是盯事,而是盯人。这样哪能把 事办好,人人自危,谁都不信谁,都没人干事了。我们干人才 工作,也要从中汲取经验。需用的人才就要予以信任,并给位 子,位子“合身”也很重要。位子不“合身”,对人才来讲, 小则屈才,大则误事。要求贤若渴,还得为人才提供各方面的 服务。**同志当年都能那么做,我们今天还有啥做不到的 事情?二要尊重关爱人才**当“后勤部长”的时候讲过,“一定要在党内造成 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倡导独立思考、追求真理、 宽容失败。这些抓人才工作的基本理念,大家一定要记住。这 样才能把人才紧紧的团结在党的周围,作为组织的重要资源, 为我们的事业发展所用。没有独立思考、追求真理、宽容失败, 恐怕吸引不到人才。“以实绩论英雄,靠贡献拿报酬,凭本事 坐位置”,这是别人的好做法,我们要把对头管用的拿来用、 用好用足就行了。这次机构改革中,总工程师、总会计师、总 统计师、总审计师、总经济师等岗位,把党组成员都去掉了, 什么意思呢?这些人才不能光在党内找,还要跑到党外去找,这 是从机制上做了保障。没有专业人员把关、运作,有时候是要 犯错的,不懂技术、净说外行话,是干不好事的,轻则犯错、 重则犯罪。关爱人才,也要有一定的投入,就是给“位子”、 奖“票子”、发“牌子”。三、做强人才必须形成强大合力党管人才是建设人才强市的根本保证。党政军民学,东西 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在中国体制下,党一上手,就是最 强手,办不成的事能办成,办得成的事能更好。所以要在党管 人才上下大功夫。要坚持“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着重强 调一下三个“一把手”,即党委、政府、组织部门三个“一把 手”齐抓人才“第一资源”。党委“一把手”抓战略、抓规划, 把人才工作摆到转型发展全局中的优先位置去谋划、去推动;政 府“一把手”抓投入、抓保障,确保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 激励等各项资金落实到位,确保人才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组织部 门“一把手”抓协调、抓落实,切实履行好牵头抓总的职责, 增加工作合力。三个“一把手”齐抓共管“第一资源”的工作 格局,要尽快形成,分工明确,有序推进。只要“一把手”重 视,以上率下亲自抓,就没有落不实的事情。干部、组织、人才是新时期组织工作的“三驾马车”。谈 到组织工作,大家把焦点都放在干部上。其实。组织工作的“三 驾马车”,就是我们平时讲的最多的基层党建、干部工作这两 个,这是我们的看家本领、强项。研究世界政党组织的人有这 样一个体会,中国共产党的组织系统最严格、最严密,最管用、 最有效。从开始闹革命的时候我们就懂得“加强纪律性,革命 无不胜”。新时期以后,人才工作也是组织工作的重头戏,由 于有了人才工作,才使得原本和组织部门从不打交道的部门, 开始和组织部门紧密合作了,人才开始向往组织部了,有人才 的向往、党员的向往、干部的向往,组织部才可以更好地发挥 自己的独特作用。组织部的干部要通过努力学习、刻苦实践来 使自己成为管党员的党员,管干部的干部、管人才的人才,才 能充分发挥组织部作为“党员之家”“干部之家”“人才之家” 的作用。讲这些的目的就是,只要全市上下都重视人才、聚力抓人 才,就会打造成人才高地。只有成为人才高地,转型发展大业 才会早日实现。 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讲话讲话 人才近年来,全市人才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具体表现 在三个方面:一是出台《人才新政七条》,产生了积极效应, 得到了省委领导的高度肯定。二是围绕做好两篇文章集聚了人 才。通过多渠道、多方式引进了一批高层次和紧缺专业人才, 培养了一批本土人才。总的来看,全市人才工作有招数、有措 施、有成效,值得充分肯定。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高素质专业化 人才短缺甚至匮乏。康养方面的专业人才不多,金融类人才难 找,管理型人才、经济类人才不足,有的干部能力不强,不会 干事、不能干事, “推一下,动一下”“工作永远在路上”的 现象比较突出,延误了发展良机。二是人才结构不合理。党政 干部人才在年龄、知识、专业结构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三 是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 在吸引人才、招揽人才的政策上,与 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缺乏竞争优势,需要增强政策级 差效应;在干事创业的环境上,还要进一步鲜明选人用人导向, 不转观念就换位置,不转作风就调岗位,不提能力就摘帽子。当前,国与国、地方与地方之间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 争。党的十九大把人才强国战略列为决胜全面小康的七大战略 之一,把人才摆在事关民族振兴、国际竞争的战略位置,与我 们党的初心和使命直接联系起来,赋予了人才工作新的战略定 位。我们要自觉把人才工作放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去审视,放在 更好地服务“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 高度去谋划,放在更好地落实省委“一二三四”战略谋划、市 委“一二三四”工作思路中去推进和抓好落实。第一是“招”,即招揽人才一方面,要分领域、分层次开展宣传解读,宣传好、落实 好《人才新政七条》,增强在市內外的知晓率、影响力,充分 发挥其招才引智作用;抓好政策落地和跟踪评估,发挥好引领 带动效应;实施差异化引才策略,注重把握区域经济发展形势 下的人才流向,充分发挥我市的比较优势,重点面向东北、西 北等地区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招才引智。另一方面,要加强 事业招人力度,善于筑巢引凤,既筑好温暖的“巢穴”,又提 供干事的平台,让人才能够大展其能;加大对已引进优秀人才 的宣传力度,大力宣传他们干事创业的典型事迹,发挥好他们 的示范、引领和带动效应;强化服务保障,为人才提供个性化、 精细化服务,解决好住房、子女入学、家属就业、医疗待遇等 方面的后顾之忧。第二是“借”,即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要破除“大山意识”“峡谷意识”,不断提升干部人才工 作的对外开放水平。去年,我们在借才引智方面走出了坚实的 一步,今年要继续作为重点来抓,进一步推进与名校、名院、 名企和发达地区的合作,结合“五个一工程”建设、五个“康 养+”产业发展,对接争取中科院局级、处级干部和高端人才到 我市挂职,选派干部到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上级单位、大型企业 学习锻炼、提升能力,积极推进与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 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北大学等高校的人才交流合作,不 断扩大“朋友圈”,大力引进先进理念、高端技术和优秀人才。第三是“培”,即培养现有人才招人才、借人才的数量有限,更重要的是抓好对现有人才 的培养,持续推动转变观念、转变作风、提升能力。要坚持缺 什么补什么,加大“走出去、请进来”的培养力度。 “走出去” 方面,市委、市政府将组织党政代表团到先进地区考察学习, 各县(区)也要行动起来。同时,要积极把有发展前途的干部 和人才送到北大、清华、上海交大等高校进行培训,探索开展 委托培养。“请进来”方面,要积极邀请国内外优秀学者、知 名专家和企业家来攀开展访问、交流、培训。要抓好优势工业 人才、 “大地飘香”现代农业人才、 “情满金沙”康养产业 人才等重点人才工程实施,大力培养“高精尖缺”人才,统筹 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让人才在学中培养,在干中提升,造 就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第四是“用”,即让人才各尽其能 对人才要用其长、避其短,让有文字功底的去搞文字工作、 会协调事的去搞统筹协调、有点子有思想的去搞策划、懂群众 工作的去做群众工作。要营造好“用”的环境,让想干事、能 干事、干成事的受激励和重用,对不作为、慢作为的坚决调整, 对乱作为的坚决处理。要用当其时,尊重人才成长规律,优化 人才结构,继续建好科技研发、创新创业孵化、专家服务基层 等平台,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华提供广阔舞台。要加大人才服务 基层和脱贫攻坚力度,鼓励和引导人才到基层一线和贫困地区 创新创业,为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打造一支留得住、能战斗、 带不走的人才队伍。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着力解决 人才管理中行政化、 “官本位”等问题,向用人主体放权、为 人才松绑。要认真贯彻中办、国办最近印发的《关于分类推进 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改进唯学历、唯职称、唯论 文等评价方式,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各有侧重的人才评价机制,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建立人才功勋奖励制度,让有真 才实学、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实现“名利双收”。同志们,人才聚则事业兴。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 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 务实高效地抓好人才工作,聚 天下英才而用之,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为建 设美丽繁荣和谐新城市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聚焦脱贫攻坚大局 探索贫困地区人才开发新路径交流发言 人才近年来,我们认真学习贯彻关于人才工作重 要论述,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决策部署,围绕实施“三大 发展战略”、推进“两个跨越”,紧扣脱贫攻坚大局,坚持人 才工作向中心聚焦、向大局聚力,推进人才工作创新突破,探 索出贫困地区人才开发新路径。一、规模集聚各类优秀人才,着力打造人才“洼地” 立足贫困地区实际,构建比较优势,千方百计招贤纳才。 一是做优政策招才 坚持优秀人才特殊对待,对刚性引进人才给予一次性 8 万元至 200 万元安家补助和每月 400 元至 1 万元工作补助,对柔性引进人才给予每年 1 万元至 20 万元生活补助;在全省率先建 立引才专项编制,科研院所、高新企业引才带编进入,名校博 士、“海归”人才可直接挂任或调任副县级领导职务。二是拓宽渠道引才主动出去“引”,引进清华、北大等高校 20 名专家领建新 型智库、17 名博士主研特色产业;定期集中“考”,面向全国 招考硕士以上人才 479 名;柔性合作“请”,坚持不求我有、 但求我用,先后引进 18 名两院院士、310 名专家、29 个科研团 队来广引领创新;乡情召唤“归”,回引 2.7 万名优秀人才返 乡创业、回家发展。三是建强平台聚才建立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联盟等创新平台 57 个,人才创新基地、孵化园区等创业平台 96 个,院士(专家)工作站、科技服务中心等智力服务平台 29 个,人才公寓千余套,为各层次 人才搭建多样化创新平台和阶梯式成长空间。二、大力实施人才扶贫工程,充分释放人才“红利”贫困地区引进人才不容易,我们聚焦经济建设“三大主战 场”等重点领域排兵布阵,用其所学,用其所长,人尽其才。一是在脱贫攻坚中挑重任实施千名人才下基层扶贫工程,分领域分区域组建扶贫小 团队,到脱贫攻坚一线常态开展医教帮扶、科技指导等。搭建 科技人才服务平台和“乡土人才超市”,“订单式”开展科技 扶贫,鼓励科技人才到农村开展成果转化。调配优秀人才担任 县乡领导干部、村第一书记,交任务、压担子,确保带富一方 百姓。二是在项目投资中显身手实施项目扶贫人才引领工程,采取“外聘院士专家+本地专 业人才+创新型企业家”模式,组建新型智库,为项目投资献策 把脉;统筹调配市直机关干部人才,组建 30 个重大项目包装团 队、招商引资团队、协调监管团队,全程服务项目建设。三是在产业发展中当领军实施特色产业人才支撑工程,围绕我市五大特色优势工业 产业、“6+1”农业特色产业和全域旅游发展,开展“千名人才 服务千家企业”活动,支持“致富能手”“行业明星”“电商 精英”等实用人才落户园区创办实体,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增 强扶贫“造血”功能。三、全面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构筑人才吸附“磁场”贫困地区硬环境先天不优,唯有营造良好软环境,方可留 住人才。一是靠激励机制留持续开展创新人才、科技拔尖人才、学术和技术带头人评 选活动,给予一次性 10 万元至 30 万元奖励和管理期内每月 500 元政府津贴;对离岗创业的科技人才保留人事关系;对脱贫攻 坚一线专业技术人才具备聘任资格而未聘用的,可享受相应经 济待遇;对选派到一线工作实绩突出的人才,提拔重用,让作 出贡献的人才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 荣誉感。二是用真情实感留定期走访联系高层次人才、定期组织青年人才交友联谊、 邀请优秀专家人才休假疗养、实施高层次人才高级研修计划, 切实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增强扎根贫困地区的归属感和主人翁 意识。三是以优质服务留制定优秀人才服务管理办法和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办法, 在平台搭建、政策激励、服务保障等方面建立“绿色通道”, 在配偶调动、子女入学等方面提供“个性化”“保姆式”服务, 切实让人才感受温暖和阳光。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本次会议精神,坚持把人才工作 作为“一把手”工程,全面创新改革驱动转型发展,为推动我 市从整体连片贫困到同步全面小康跨越提供强力支撑。 以“人才兴医、人才强卫”战略为抓手 不断推进人才增量提质交流发言 人才近年来,市卫生健康人才工作坚持以名医工程为引领,大 力实施“人才兴医、人才强卫”战略,不断推进人才增量提质, 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坚持政治引领,落实党组主体责任按照市委决策部署要求,委党组认真履行党管人才的政治 责任,牢固树立“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理念,聚焦“引 育用留”全链条人才生态,细化落实《人才发展规划》和年度 目标任务,将人才工作纳入直属单位党建述职的重要内容,明 确责任清单,真抓实做、持续发力,力促人才总量质量全面提 升,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特别是疫情 发生以来,全市医务人员为守护疫情防控“北大门”提供了专 业人才支撑!二是用好用活政策,海纳百川引才聚才用好刚性政策引才,积极采取公开选调和公开招聘(考试 招聘、考核招聘)等方式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专业 人才等编内人员,医疗机构还通过自主招聘补充员额管理人员, 组织市县医疗机构参加引才宣讲活动、省内外高校组织的双选 会等招才引智活动 20 多场次,发布岗位 200 多个,引进高层次人才 80 余人,签订意向协议书 200 余份。用活柔性政策聚才, 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柔性引才引智,吸引一批专家团 队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服务。三是强化科教兴卫,多措并举育才强才创新“1+X”培训教育模式,依托市级规范化培训主阵地, 采取外派学习、在职教育、继续教育、全科转岗等方式,大规 模培养卫生技术人才。落实对口支援“传帮带”工程,与开展 支医和巡回义诊活动有机结合,有效帮带基层专业能力大提升。 开展战略合作,落实战略合作协议,推进与名校名院在人才培 养、培训等方面的合作。四是创新体制机制,优化环境留才用才搭建平台用好人才,立足区域医疗中心、区域精神卫生中 心和全省十大中医区域医疗中心辐射带动优势,着力优化医疗 卫生资源配置,让高层次领军人才及团队有用武之地。实施名 医引领工程,落实“英才工程”,牵头组织评选第三届“名医” 50 名、优秀乡镇卫生院院长 20 名、优秀乡村医生 100 名,以“名 医工作室”助推重点专学科建设。扩容高层次人才储备库,完 善医疗卫生人才专家数据库 500 余人。创新人才激励机制,推 行公立医院员额管理,稳妥推进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扎实 推进全市医疗卫生领域人才评价工作,实行分层分级领导联系 优秀人才和专家制度,搭建好服务平台留住优秀人才。 化危为机 云端引才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活力交流发言 人才今年以来,我区创新做实云端聚引人才工作,全区引进院 士专家团队 2 个、国家级领军人才 13 人,落地海内外高层次人才项目 43 个,投入各类人才资金 1.29 亿元,人才工作在争先 创优行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我们的做法主要是:一、强化“云支撑”,下好人才集聚“先手棋” 一是区委重视 常委会把人才招引作为重要议题专门研究,成立“云招聘”领导小组,区委书记“云端”代言人才工作,向海内外推介“人 才品牌”,诚邀各路英才创业创新创未来。二是组建专班抽调 230 名机关干部组建海外引才团、跨省招工队、就业专列号等 6 个专班,“点对点”落实人才招引举措,探索形成 “三包责任”“三单服务”等有效做法。三是完善机制实施《加强疫情防控期间人才招引工作的八条意见》,推 行“云上”设摊招工、“线下”包车接返等“招工八法”,为 2105 家企业解决用工 31076 名,有力推动企业复工复产。 二、组织“云招聘”,打好人才招引“主动仗” 一是聚焦主导产业 围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两大“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开展项目引才工作,上半年全区共签约重大项目 60 个,其中一个“云签约”项目,国科生物医药产业园就带来高层次人才 20 多名。二是瞄准供需两端持续深化“三驻三服务”,442 名驻企服务员深入摸排用人 需求,借助人才网,发布 315 家企业 9808 个岗位需求;发挥校企联盟和引才基地的纽带作用,聘请引才大使 15 名,“云”上宣讲人才政策,累计收到各类人才简历 8530 份,储备高层次人才 203 名。三是创新方式方法为人才和企业提供“跑零次”服务,52 件人才事项实现“掌 上办”。实施高层次人才项目云路演、云答辩,意向引进人才 项目 147 个。推出“一校一码”云选才平台,举办 10 多场线上 招聘会、153 场次线上专场推介和人才项目洽谈会。三、推行“云签约”,形成人才落地“组合拳” 一是“不见面”签约 通过“键对键”洽谈、“屏对屏”会商,架起链接人才、企业的“云桥梁”。总投资 30 亿的半导体产业平台项目通过“云 签约”成功落地,另签约海外引才工作站 3 家、高校引才基地 2 家。二是“不见面”揭榜组织参加“揭榜挂帅”关键核心技术需求发布,首批 10 个揭榜项目中已有 7 个项目完成揭榜签约,如由中科院半导体所 光电子国家重点实验室揭榜并签约。三是“不见面”接才在“解封”第一时间,组织参加全国首趟“专列”,接回 304 人。经“云”上对接联系,开出首趟“人才大巴”,专车为防控物资生产“战略兵工厂”接回老员工 53 名,还为它从各地新招引员工 207 名。这让企业老总倍感信心,感到复工扩产、 为打赢防控战作更大贡献有了基础和支撑。 实施人才强市战略 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交流发言 人才市委认真贯彻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大 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围绕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引进培 育了一批高层次和紧缺急需人才,为全市各项事业“提档升级、 争创一流”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一、多管齐下,完善人才引育机制一是完善政策吸引人才制定实施了《加强重点领域人才工作十项措施》,完善了 高层次和紧缺急需人才认定办法等配套措施,提高了人才政策 的竞争力和吸引力。设立了 100 个市直事业单位人才专项编制,建设 1300 余套人才公寓,设立 2 亿元人才创新创业投资基金,每年安排 1 亿元人才经费,对人才引进、平台建设、成果转化 等提供支持。二是工程引领培育人才积极支持本土人才申报国家、自治区各类人才评选项目, 全市现有“千人计划”专家 20 名、“万人计划”专家 4 名,“草原英才”专家 204 名、团队 90 个、基地 14 个。同时,构建了 “领航校长、卓越教师”“名医人才”等人才培育工程体系, 共评选出“英才”个人 481 名、团队 97 个、示范点 23 个,评选出各领域优秀人才 429 名。三是优化服务留住人才制定了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实施意见,市委常委直接联系服 务 25 名专家。对建国初期为建设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 18 名老 专家进行了集中宣传报道,营造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浓厚 氛围。推动建设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通过市场化运作,为人 才培训、咨询等提供集中服务。为“英才”发放高层次人才服 务卡,在项目申报、子女入学等方面开通绿色通道,让各类人 才在细微处感受 XX 的城市温度。二、筑巢引凤,搭建创新创业平台一是搭建产学合作平台先后与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科院等国内 50 多所知名高 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建成稀土研发中心、北大创新研 究院、浙江大学工研院、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研究院等 15 家产学研用合作机构,成建制引进 300 多名专家学者来包实施合作项目 200 余项,联合培养本地硕博 214 人。 二是搭建柔性引才平台 注重采取“柔性引进、刚性培养”的人才引育模式,建成院士专家工作站 43 家,柔性引进院士 47 名、团队专家 363 人,实施关键性技术开发等项目 195 项,培养本土人才 532 人。通 过举办“稀土论坛”、开展“千人计划”“海外博士”等活动, 吸引各类高端人才来包开展项目对接、学术研讨、创新创业。三是搭建科技研发平台围绕主导产业,积极支持企事业单位创建各类研发平台, 建成国家级、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发 中心 97 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9 家,汇聚专家人才 300 余名,组织实施科研项目 90 余项。 三、强化统筹,形成齐抓共管合力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理顺了 市人才工作协调小组运行机制,加大对各成员单位统筹协调和 调度指导力度,对重点政策落实、重大工程实施等进行跟踪督 办。二是强化责任落实建立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将人才工作纳入党委(党组) 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综合考评 的重要内容。对人才工作重点任务实行项目化、清单化管理, 定期召开推进会、调度会,了解掌握工作推进和责任落实情况。三是建立联动机制形成了组织部门统筹协调、人事编制等职能部门密切配合、 用人主体具体实施的工作机制,组织旗县区和市直有关部门共 同开展了千名专家服务基层活动,启动了高层次和紧缺急需人 才集中引进工作。建立了地企联动引才机制,每年牵头组织包 钢、一机等企业赴清华、北大等知名院校招聘优秀毕业生,先 后引进博士 77 人、硕士 719 人,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生力量。 用好人才第一资源 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交流发言 人才近年来,区委、政府认真学习贯彻关于人才 工作的重要论述,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大力实施“人才强 区”战略,持续加大招才引智力度,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 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做到“三个注重”,不断壮大人才队伍 一是注重引才,扩大总量 制定《鼓励企业引进人才暂行办法》《创业孵化基地认定和奖补办法》等人才政策,每年单列 100 万元工作经费,对人才引进、创业孵化、成果转化等提供支持,提供 105 套公寓保 障人才住房。以纳入市级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试点为契机,启 动人才经济工程,大力吸引高层次和紧缺急需人才到我区创业 兴业。实施“鸿雁计划”,着力抓好在外人才联络工作,与 209名高层次人才建立联系。近年来,共引进院士 2 人、博士 42 人、硕士 380 人。二是注重培育,优化存量实施项目带动,通过建立“人才项目库”,培育精品人才 项目 72 个,支持各类人才申报国家、自治区人才项目,现有国 家“万人计划”1 人,院士工作站 2 个,自治区高层次人才基地 4 个,“草原英才”团队 12 个,“草原英才”10 人,市级以上人才项目 32 个,累计争取“草原英才”资金 560 万元,落实配套资金 780 万元,高层次人才增加到 1510 人。实施“教师青蓝 工程”“名师工作室”“国医堂”、农技人员“阳光工程”等 人才培育工程,培树市级优秀人才培带人 68 名、市级重点产业人才培带人 40 名。目前全区入库人才已达 5.1 万人,占全区总 人口的 11%。三是注重服务,激发能量召开科技创新暨人才建设工作大会,对全区 5 个人才工作 先进单位、6 个高层次人才团队、12 个科技创新先进企业进行 表彰,聘任 10 名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为科技顾问,向海归医药博士团队提供研发资金 1000 万元,形成了爱才重才的良好环境。 建立高层次人才服务绿色通道,强化政治引领,制定了《党委 联系服务专家实施意见》,定期开展走访慰问和座谈等活动, 了解人才工作生活实际情况,倾听意见和建议。提供就医保健、 子女入学、项目申报等便捷高效的优质服务,力争通过点点滴 滴、实实在在的情感交流,提高人才归属感,营造较好的留才 环境。近年来,累计为各类人才解决问题 1700 余件。抓好“三个平台”,充分发挥人才作用一是抓好产学合作平台 与中科院、农科院、北京大学、天津大学等 20 多家科研院所和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建成 10 个产学研合作机构,以合作方式柔性引进 110 名专家学者参与到新产品研发,激发了全区科技企业创新创造活力,共获得各项专利 568 项。 二是抓好创业孵化平台 围绕人才创业孵化培育,建设创业孵化基地、纺织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创业基地等 6 个孵化平台,打造 1 个国家级创业孵化基地,众人合创、云计算等 2 个国家级众创空间,促进 36 支高层次人才团队实现创新创业,培育中蒙药等国家级高新技 术企业 13 家。三是抓好科技研发平台围绕主导产业,重点支持高层次人才团队创建各类研发平 台,打造自治区级创新平台 32 个,创建 2 个自治区级创新战略联盟,建成新型科技研发机构 2 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6 家,中蒙药研发、医药化工等自治区重点实验室 2 个,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 2 个,汇聚专家人才 120 名,组织实施科研项目 45 项,有效推动了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获批创建。突出“三个强化”,全力保障人才发展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 每季度召开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人才工作。将人才工作列 入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综合考评 的重要内容。实体运行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挥牵头抓 总作用,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对重大项目实施、重点政策落实 进行跟踪督办。二是强化责任分工制定《进一步加强党管人才工作实施意见》《深化人才发 展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方案》,将工作责任分解到 20 个部门、5个园区和 13 个镇街,做到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促进了工作 落实。三是强化齐抓共管充分调动各成员单位积极性,进一步优化整合工作力量, 理顺管理体制,建立起了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区人才工作领导 小组办公室统筹协调,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物流园区、绿色食 品产业园区、保税物流中心、云计算中心 5 大园区和教育、卫计 2 个系统 7 家人才工作站密切配合的“一室七站”工作, 形成了运转协调、沟通顺畅、配合紧密的良好局面。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区人才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 们清醒地看到距离上级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人才工作的制约 性瓶颈还没有完全打开,人才集聚效应还未完全释放。我们将 以此会议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牢固树立人才第一 资源的理念,推动我区人才工作再上新水平。 系统谋划 梯次推进 奋力实现年轻干部工作高质量交流发言 人才近年来,我市围绕换届要求,聚焦年轻干部“选育管用” 全链条机制,坚持在萌芽期发现、成长期培养、成熟期使用、 成就期重用,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当下有活力、发展有潜力、未 来有竞争力的年轻干部队伍。坚持眼光向前,建好“蓄水池”培养选拔年轻干部是一个系统工程,发现储备是基础和前 提,关键在于健全机制、常抓不懈。一是分析研判机制统筹近期需求和长远需要,制定出台《关于实施中青年干 部成长“五年计划”的意见》《年轻干部“青优”集训营工作 方案》《年轻干部“青苗工程”实施方案》等文件,综合运用 整体研判、个体研判和专项研判,定期对年轻干部现状、配备 目标、个性化培养措施进行分析,科学谋划年轻干部工作阶段 目标、具体任务和培养路径。二是发现储备机制市乡联动实施全域储备,更多地把好苗子“选”出来,注 重将省选调生、党政青年人才纳入视野,刚入职就明确培养导 师。每年底开展“阳光评议”考察了解乡镇(街道)、机关部 门班子运转情况,重点掌握一批 85 后、90 后年轻干部名单,分 层次、分领域建立年轻干部储备库。三是动态管理机制从严把关,好中选优,优进劣出,做到既综合比选排队, 又允许破格插队,更果断淘汰出队,择优确定 25 名 85 后副科 职干部进入第一层次重点培养,60 名 90 后中层干部进入第二层 次跟踪培养,先后补充 100 名年轻干部进入第三层次提级培养, 始终保持“一池活水”。坚持脚步向下,练好“千里马”年轻干部是选出来的,更是干出来的、练出来的,要做到 “墩苗不拔苗、催长不催熟”。一是平台梯次锤炼深入开展“争先进位创优”大讨论活动,开设“一线实干 讲习所”,推动年轻干部既筑牢政治忠诚,又提升实操本领。 量身定制、纵向贯通“淬火计划”“青春驿站”“靶向行动” 三个平台,对优秀年轻干部分类施策、精准滴灌。二是一线常态历练坚持把基层一线作为培养年轻干部的主阵地和主赛场,有 计划地安排到“三重一线”摔打磨练,先后选派 3 批 63 名市乡 机关年轻干部到园区挂职,30 名“青春驿站”培养对象到基层 墩苗,30 名年轻干部到招商引资、脱贫攻坚一线锻炼。 三是吃劲岗位淬炼 对有发展潜力、培养潜质的年轻干部,遵循成长规律,开展递进式培养和完整周期历练,循序渐进、逐步加压,推动年 轻干部多经历“风吹浪打”、多捧“烫手山芋”,在攻坚克难 中磨出“金刚钻”。近年来,先后选拔 4 名 85 后年轻干部到乡 镇担任党政正职、6 名 85 后年轻干部到机关综合部门担任副职。坚持肩膀向上,用好“实干家”信任是对年轻干部的最好激励,使用是对年轻干部的最好 培养。一是突出服务大局按照泰州市委“一高两强三突出”部署要求,紧扣 XX 市委 “抓项目、优生态,超千亿、创高地”目标定位,聚焦“产业 转型、城乡转型、治理转型”三大转型,建强三支队伍,精准 配备懂经济、懂规划、懂项目、懂金融的优秀年轻干部,看准 一个培养一个,成熟一个使用一个,增强人岗匹配度,达到人 事双赢。二是突出用当其时对敢担当善作为的优秀年轻干部,加大培养锻炼力度,打 破隐性台阶,坚持刀用其锋,力求在干部成长成熟的最佳时期, 为其提供更加宽广的舞台,最大限度地调动激发潜能。三是突出实干导向 凭实绩论英雄,注重提拔使用在基层一线实干担当的优秀 年轻干部,树好“风向标”。近年来 XX 市提拔的 85 后副科职 干部大多具有基层一线工作经历。目前,XX 市共配备 80 后乡镇 党委书记 6 名、乡镇长 6 名,85 后正科职干部 4 名、副科职干部 32 名,90 后正科职干部 1 名、副科职干部 3 名。 青蓝相继 携手共进 搭建年轻公务员成长平台交流发言 人才近年来,我区探索实施年轻公务员“青蓝行动”培养工程, 采取师徒抱团结对的模式,筛选政治素养好、理论水平高、工 作成绩优的骨干,组成“导师团”,在政策理论、业务技能、 调查分析、能力实践等方面给予帮带指导,实现科学化管理、 精准化培养,帮助年轻公务员成长成才,着力建设一支充满激 情、富于创造、勇于担当的年轻干部队伍。帮带培养“分层级”结合不同招录批次年轻公务员的成长需求,分级优化导师 团队结构。“聘任制”职业导师给每位新录用公务员指定一名思想觉悟高、业务能力强、 工作经验丰富的职业导师,聘任期一年,对新录用公务员进行 有目的、有重点、一对一的职业训练,帮助新录用公务员尽快 转变角色,提高工作效能。“老带新”抱团结对筛选往届优秀学员组成“导师团”,每位导师帮带 3-4 位 试用期满公务员,以老带新,以新促老,通过政策理论领学、 业务指导促学、调查分析研学等方式,推进年轻公务员携手成 长。“1+N”分类帮带结合年轻公务员中综合管理、行政执法和区级机关、镇街 基层等不同类别,从区管干部师资库中抽调导师,通过观摩实 践、交流互动、体验教学等分类帮带形式,帮助年轻公务员快 速掌握工作方法、吸收成功经验。专题学习“有干货”定期举办基本功学堂,以基本行为规范、职业素养和领导 素质为重点,提高年轻公务员整体水平。课前学员自主预习课前一周内,根据本期基本功学堂主题内容,区委组织部 通过班级 QQ 群分享相关学习资料及专题课件,学员自主预习。 课前一天,班级内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分享预习心得。课上导师集中领学“导师团”结合本年度培训主题与学员实际情况,研究商 定“基本功学堂”授课主题、内容及形式,举办专题讲座,并 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经验分享,帮助学员们在学习交流中优化知 识结构,增强业务能力。课后效果检验测试采取现场问答、随堂测验、模拟考试、心得交流等评估方 式,了解培训预期目标的实现程度,为后期培训计划、培训项 目的制定与实施等提供借鉴。实践锻炼“多维度”结合各项中心工作,搭建一线实践锻炼平台,进一步增强 年轻公务员的为民意识,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全员参与“大走访大落实”新风行动学员们在“导师团”的指导建议下,根据自身特长及岗位 特点,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分别加入“党员关爱”、文体志愿、 法律援助等 14 支志愿服务分队。全程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通过摸清家底、整合资源,构建“1+8+N”实践矩阵,探索 制订需求、资源、服务“三张清单”,解决群众需求和资源供 给不对称的矛盾,有效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全力投身疫情防控工作主动加入党员“突击队”、年轻干部一线专项服务“突击 队”、机关干部进小区等志愿队伍,开展企业复工复产、物资 配送保障、困难家庭帮扶等服务,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贡献青春力量。结果运用“刚性化”实行由 XX 区委组织部、帮带导师以及各届班委共同参与的 联动考评机制,让学员参训更主动,学习更有效。日常表现实时考核 主要包括集中活动出勤分、学习任务完成分、综合评价印 象分等,区委组织部根据所有学员的实际表现予以打分;帮带 导师对学员参加帮带活动的效果进行考核,量化成分值。综合评价计入年底总分根据基本功学堂、成长论坛、在线学习等内容,通过能力 展示、成果比选、现场笔试等方式,组织期中与期末基本素养 考试。结合日常考核结果和基本素养考试成绩,按照 60%和 40% 的比例进行分值计算。培训结果作为激励依据参照全年总分,征求学员所在单位与帮带导师意见,确定 年度优秀学员,并作为年度考核和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培养 期满对两次及以上考核优秀的年轻公务员,向所在单位提出优 先晋升职务的建议。 拧紧选育用链条 锻造优秀年轻干部队伍交流发言 人才“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近年来,市发展改革委认真 贯彻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大力发现培养选拔 年轻干部的新精神新要求,从服务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 局出发,不断健全机制、拧紧链条,着力锻造优秀年轻干部队 伍。找准短板抓源头市发展改革委是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综合部门,需要一支 综合素质高、业务水平强、协调能力好的干部队伍。委党组把 培养选拔年轻干部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从源头抓起,健全工 作链条。 引入好种子。根据委机关人才需求、专业需求实际, 主动与组织部、人社局等单位对接,在招考公务员、选聘党政 青年人才和基层遴选时,招录合适人选,注入新鲜“血液”。 近年来,先后引进了 15 名学历高、有专业背景的年轻干部,其中,省委选调生 5 名,党政青年人才 1 名;硕士研究生 7 名, 博士 1 名。 储备好苗子。对委机关年轻干部充分“摸底”,从 个性特质、专业特长、培养方向等维度,进行分析研判,并研 究每个人的成长路径。在此基础上,建立优秀年轻干部储备库, 确定 80 后正科职储备人选 6 名,85 后副科职储备人选 10 名,专业人才储备人选 5 名。结成好对子。年轻干部培养选拔既需 要“一把手”自己抓,更需要班子成员一起抓。市发展改革委 进行了制度化设计,领导班子成员每人挂钩联系 1 名年轻干部,每季度谈心谈话 1 次,每年帮带 2 项以上重点工作,年底对干 部现实表现、成长情况作出鉴定,始终把年轻干部培养选拔抓 在手上。优化路径精准培为了让年轻干部尽快挑起大梁,尽早成为中坚力量,市发 展改革委坚持“人在事上磨”的理念,充分利用各种机会,为 年轻干部成长搭建平台。多渠道提升依托“专家型中层干部训练营”、新录用公务员初任培训、 “年轻公务员成长计划”等培训渠道提升年轻干部综合素质。 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的原则,与清华、复旦、 浙大等高校合作,举办“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及高质量发展、 现代服务业发展能力提升等专题培训,有针对性地提升年轻干 部专业化水平。多岗位磨练加大交流轮岗力度,通过不断地交任务、压担子,提升年 轻干部综合能力。根据中心工作需要,开展集中性轮岗交流, 打破部门、身份和处室的限制,将年轻干部安排到重要处室、 核心处室进行磨练。多通道历练坚持把年轻干部放到改革发展、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疫 情防控攻坚战最前沿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先后 选派 5 名年轻干部到国家发改委挂职,5 名干部开展对口支援, 6 名干部到招商一线,1 名 85 后副科职到医药高新区街道“墩 苗”,1 名选调生到基层锻炼。今年疫情防控期间,又抽调了 36 名年轻干部奔赴战“疫”前线,参与物资保障等工作,让年 轻干部在实践实干中经受考验。加强统筹科学用培养年轻干部,关键在“用”。市发展改革委克服岗位职 数限制等实际困难,创造条件让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解放思想大胆用平时有岗位空缺的,优先补充年轻干部,对表现突出、相 对成熟的优秀年轻干部,坚持打破隐性台阶,大胆使用。2019 年 3 月,新提拔中层干部 9 名;20XX 年 5 月,新提拔副科职干部 8 名,其中 85 后年轻干部 6 名,90 后 2 名。抓住机遇迅速用抓住机构改革定岗机遇,12 名 35 岁以下年轻干部安排到新 的工作岗位,原粮食局 2 名年轻正科职干部,直接任业务处室 正职。 盘活资源巧妙用职务与职级并行实施后,为破解年轻干部“有为无位”难 题,市发展改革委深度分析全委职位现状,通过盘活干部资源, 空出职位,下一批次干部调整将优先考虑优秀年轻干部。目前, 市发展改革委有 80 后正科职 2 名、二级主任科员 3 名,85 后副科职级干部 10 名,其中 90 后 4 名,年轻干部梯队基本成形。 运用辩证思维做好人才工作体会文章 人才近年来各地坚持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不断营造 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氛围,但一些地方人才工作也存在不 够协调、不够均衡、不够全面、不够合理等问题。应自觉运用 辩证思维,把握人才工作规律,以实际问题的解决促进人才工 作发展。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优化工作机制一些地方人才工作还存在机制障碍,党委政府协调、统筹、 保障不力,用人单位和市场、社会等方面积极性调动不力,人 才工作难以形成合力。鉴于此,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党委、政府 的主导作用。进一步理顺党委组织部门和政府职能部门的关系, 充分发挥党委人才办的综合协调作用,避免人才工作“政出多 门”。推动区域人才合作,加强人员、政策、资金和项目对接, 避免无序竞争、各自为政。强化资金保障,改变目前只算“大 账”的做法,将人才工作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充分发挥政 府人才资金的杠杆效应。另一方面,要充分调动用人单位、市 场和社会等方面的积极性。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破解用人主体 的畏难情绪和淡漠心理,变“让我做人才工作”为“我要做人 才工作”。充分调动市场力量,通过成立科技银行、建立“银 政合作”机制、设立创业投资引导资金等形式,为人才创业提 供资金支持。积极引导社会参与,激发创业成功人士的“反哺 心理”,以天使投资、创业辅导等形式支持人才创新创业。处理好存量和增量的关系,均衡力量摆布一些地方的人才工作,既存在增量不足问题,也存在存量 不活问题。要坚持引进和培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方面, 要打造人才引进品牌工程。随着人才竞争的加剧,一些地方引 才工作逐渐“内收”,变成本地人才荣誉评审,不仅难以扩大 人才增量,甚至引发区域间引才“内耗”。应进一步强化人才 引进的外向性,扩大视野、提高标准,积极加入海外人才的争 夺。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适度降低年龄、 学历、职称等申报门槛,打破身份壁垒,遴选一批本地优秀人 才进行重点支持,激发他们的创新创业活力,切实避免“引来 女婿气走儿子”的问题。同时,针对一些人才“落地”后缺乏 认同感、归属感,少数人才“恃才而骄”的问题,要有意识地 加强人才的思想教育,让他们更好融入本地、融入社会,更加 专注于创新创业。处理好创新与创业的关系,找准工作定位从地方人才工作实践来看,有的对创新支持不够,致使创 业成为无源之水;有的对创业支持不够,致使创新难以开花结 果。要坚持创新创业同步支持,使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一方面,要不遗余力地支持人才创新。按照“下放处置权、扩 大收益权、探索所有权”的思路,创新高校职务科技成果管理 制度,使高校成为创新资源的集中地,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源 头。综合运用创新成果的发现与推介、股权激励、建设成果转 化应用平台等措施,在全社会形成乐于创新、易于创新的良好 氛围。另一方面,将支持人才创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促进 企业孵化器提档升级,为人才提供更加全面、更加优惠、更有 针对性的服务,使之逐步具备企业“加速器”的功能。加强对 大学生创业群体的“点对点”支持,在资金筹集、市场运作、 团队建设等方面提供指导帮助,使创新产品“做得出来”,也 “卖得出去”。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改进方式方法人才工作不能光靠一腔热情,也要讲究方式方法。既避免 违背公平公正的社会准则,也要遵从效率效益的市场规则。一 方面,更加突出公平性。对人才的支持不应区分体制内外、层 次高低,对于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等各 类人才,都要从政策层面给予统一支持,确保人才队伍机会公 平、结构合理、基座扎实。另一方面,要兼顾效率性。注意形 成人才政策的“叠加效应”,将职能部门的资金和资源聚焦在 优质项目上,避免战线过长、“撒胡椒面”。同时也要注意到, “不恰当的激励会损害科学研究”,要实施人才奖励和支持资 金精细化管理、市场化运作,探索资金分段发放,强化资金使 用的中期评估和人才项目的验收,培养人才与资金提供方的“契 约意识”,努力实现“每一分钱的投入都发挥效益”。 培厚人才成长沃土体会文章 人才指出,要加强人才投入,优化人才政策,营 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构建有效的引才用才机制。这 些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引才聚才用才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我们将以新一轮人才新政为统揽,创新实施军民融合创业“聚 变计划”、科技领军创业“涌泉计划”、产业尖端创新“卓越 计划”,启动海外引才“博揽工程”、科技人才“破茧工程”、 英才服务“暖心工程”,厚植人才沃土,实现人才精准供给。加快构建人才制度体系人才竞争归根到底是政策制度的竞争,必须保证人才政策 的理性,防止政策的冲动,系统考量人才制度体系建设,不断 扩大比较优势和吸引力。科学确立目标体系人才工作不能“跟风”“凑热闹”,更不能“打肿脸充胖 子”,必须坚持需求导向、产业导向、目标导向,在摸清“家 底”基础上,量体裁衣制定人才发展目标规划,着力构建递进 式、全链条的人才发展目标体系,不断扩大地区人才“比较优 势”,在重点领域、重点产业形成若干人才高地。 不断完善政策体系紧跟时代步伐,把握人才发展规律,着眼引进与培育并重、 刚性引进与柔性引进兼容、特惠支持与普惠支持并行、政策保 障与服务保障同行,构建人才成长全生命周期支持体系。统筹健全工作体系着力解决人才工作单打独斗、上热中温下冷等问题,推行 市县人才一体化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 性作用,通过握指发力构建高质高效的人才工作运行机制。大力集聚高精尖缺人才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企业跨 越发展的“核引擎”,要围绕推进人才市场化,建立具有国际 水准、区域竞争力的人才招揽集聚平台,紧盯地方重大产业项 目、国家和省重大科研项目等人才需求,分类引进、精准嵌入。围绕“国家使命”抓引进聚焦“一带一路”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军民融合等 使命任务,引进和支持一批国家、省级“千人计划”“万人计 划”专家精英,招揽和培育一批国际国内顶尖创业团队、产业 领军人才、国际化人才等,不断提升人才质量和人才发展水平。围绕“竞争实力”抓引进突出电子信息、互联网经济、先进制造业等高端产业和产 业高端,引进和支持一批能够解决重大产业核心技术问题、推 动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或发展未来先导产业、抢占新兴 市场的高层次人才,用高端人才占领产业高端,促进人才和产 业竞争力双提升,让人才成为链接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的“连 接器”。围绕“引凤归巢”抓引进打好人才感情牌、乡情牌,建立本地籍贯高精尖缺人才台 账,构建领导联系、企业对接、常态沟通的人才回引机制,通 过“物质吸引+感情牵系”,放大人才吸引的叠加效应,让更多 “金凤凰”飞回来。匠心打造人才工作生态人才发展环境越好,人才工作生态越优,创业创新氛围就 越浓。要在拓宽融资渠道、加强安居保障、加大采购扶持、优 化就医就学、降低居留落户门槛等人才关心关注的各个方面, 以更加立体的框架构建人才服务保障体系。构建政治引领格局健全党委常委会“定期议才”制度,建立市县(园区)联 动服务人才协调例会制度和人才荣誉体系,实行党委(党组) 主要负责人带头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加强对人才工作政治引领 和政治吸纳,不断完善党管人才领导方式和工作格局。打造多元服务模式探索“智慧人才平台”,逐步实现人才服务“全程电子化”; 推行“人才服务银行”模式,拓宽人才金融服务渠道;实行人 才服务“绿卡”制度,分层分类向引进人才提供人才公寓、安 家补贴和购房公积金优惠政策,整体提升教育、医疗、住房、 金融等要素保障水平。营造礼敬人才氛围定期开展对优秀专家、团队宣传表彰,选树技能人才带头 人、企业工匠等模范典型,加大宣传,带动全社会形成厚待人 才、激励人才、服务人才的良好氛围。 下好人才“先手棋”体会文章 人才强调,要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大项 目、重大平台,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文章做好。长三角生态 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是党中央着眼世界竞争格局、国 家发展全局、区域合作大局,谋划部署的重大战略。高质量推 进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建设,离不开各类人才的积极参与。要 优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补齐人才发展环境短板,念好“谋” “选”“聚”“留”四字经,下好人才这一“先手棋”。科学布局,以若渴之心“谋”才牢牢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 推动规划先行,系统谋划“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推动人才 发展治理体系现代化。制定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人才高地建设 方案,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推动三地职称互认互准,探索人才 引进、人才评价、人才服务标准化。完善“双招双引”和人才 科技创新协同机制,发布示范区人才发展指数和人才需求目录。 开展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在产学研合作、成果转化等方面 改革创新,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制定更为灵 活的柔性引才模式,鼓励事业单位高端人才创业创新,探索共 建科研载体,联合开展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区域创 新共同体。突出重点,以伯乐之眼“选”才实施更加积极、开放的引才政策,加大高端人才引育力度。 探索布点设立域外孵化器,发挥好企业、投资机构、中介组织 作用,拓展引才。做好未来“人才库”建设,重视青年人 才的引进,让城市拥有更多活力。加强校地合作,实施“硕博 倍增”计划,设立高校人才工作站,大力引进一批高校毕业生 参与示范区建设中。同时,注重技能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农村实用人才等队伍的提升,以人才、科技等创新资源推动示 范区内新兴产业崛起。搭建载体,以筑巢之策“聚”才集中资源加快建设高能级产业平台,推动长三角人才创新 园建设。开展人才“蓄水池”工程,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校、 科研院所合作,谋划推进建设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国内高水平 大学校区、研究生培养基地或专业学院。推动大型科学仪器设 施、质量技术基础设施等公共科技创新资源的共享使用,实现 示范区内“科技创新券”通用通兑。强化国际交流平台培育力 度,举办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专业论坛,不断提高示范区知 名度。优化服务,以生态之质“留”才做人才工作,既是抓生产力,也是抓生产关系。探索实施 人才创新创业全周期服务“一件事”改革,实现增“人数”与 得“人心”有机统一。推动“拨改投”改革,建立人才项目遴 选、评审、投资、退出以及绩效评价与监督管理等一整套工作 机制。推进“投、贷、券、保”等金融工具多管齐下,探索“人 才创业险”等风险补偿制度,支持人才创新创业。加强党政领 导与高端人才“一对一”联系服务,加强人才政治引领和政治 吸纳。建立健全“一把手”抓人才工作专项述职评议和领办重 点人才项目制度。瞄准问题需求“关键靶心”,办好人才服务 “关键小事”,着力打造最优人才生态。 让人才在基层有更多获得感体会文章 人才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等基层人才缺乏、 “求贤若渴”,但因经济发展落后等原因,在综合竞争力上与 发达地区存在差距,想要成功“引得凤凰来”,关键要切实提 升人才在基层的获得感。当好“娘家人”,做到“宾至如归”尽管下沉基层一线的人才思想上都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但 基层各单位也要增强服务意识,努力为人才排忧解难。组织部 门尤其要当好“娘家人”,通过建立信息库、配置服务专员等 方式为人才答疑解惑、排忧解难,解决后顾之忧,让人才在基 层感受到“宾至如归”,愿意牢牢扎根在祖国最需要他们的地 方。当好“设计师”,实现“量体裁衣”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难免遇上“水土不 服”。如何根据本地的地域文化、社会习俗和经济结构等实际 情况,最大限度发挥人才的优势和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基层 各单位既要清楚了解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和潜在优 势,又要准确把握人才的成长经历、专业特长,将两者有机结 合起来,为他们在基层持续发展、充分实现自身价值提供必要 条件。如创新人才体制机制,按需为人才精准提供政策、资金 和团队支持,建立实训场、孵化园等创新创业基地,搭建团队 合作、沟通交流的平台,为人才发挥专业特长提供有利条件, 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避免人才“空有一腔抱负”“有 劲没处使”。当好“亲友团”,持续“呐喊助威”人才到基层工作后难免遇上各种烦心事,进而出现情绪上 的波动,甚至产生打退堂鼓的想法。基层各单位要用真情架起 与人才沟通的“连心桥”,畅通交流的“快速路”,及时消除 负面情绪,为人才加油鼓劲,激发其干事创业的热情。通过走 访联系、解决困难,把各类优秀人才感召、团结、汇聚在党的 周围,达到思想凝聚、情感认同的效果。要传递榜样带来的正 能量,树好典型、讲好故事,提升整个社会对基层人才的认同 感、尊重感,使他们在经济上有甜头、事业上有奔头,为基层 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小城市要做好凝聚人才大文章体会文章 人才近年来,先进地区纷纷出台人才“新政”,开出各种优惠 条件,千方百计引进人才,“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与此同 时,大城市的频繁出手,让小城市的人才工作陷入尴尬境地: 人才招引难度增大,费力招来了,过不了多久又“飞走”了。“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在加快转型升级、注重高质量 发展的新时代,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将发挥更为突出的决定性作 用。在各类竞争中,人才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 但是小城市资源明显比不上大城市,如果仿效大城市用高薪留 人,财政又负担不起。小城市如何留住人才?笔者认为,小城 市要通过搭建平台、加强帮扶和真情服务等方式,持续优化人 才环境,补好短板,打好基础,做到既“留人”更“留心”。搭建平台承载人才梦。栽下梧桐树,才能引来金凤凰。人才集聚需要平台,人才 发展更加需要平台。小城市要积极推动现有平台提档升级,建 设一批有影响力和带动力的高端研发平台、科技转化平台,为 创新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要不断深化创业孵化基地和众 创空间建设,着力完善配套服务,强化孵化功能,为创业人才 提供快捷高效、功能完备的入驻服务。要整合各类资源,举办 承办各类赛事,推动人才在竞争和挑战中早日成才。加强帮扶提高成才率。人才的茁壮成长,需要我们不断加强帮扶,提升帮扶实效。 小城市要将人才专项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及时兑现人才奖补资 金,并不断加强对人才的资金扶持,为留住人才提供资金保障。 要鼓励商业银行为人才企业提供科技信贷、知识产权和股权质 押等金融服务,解决人才融资难问题,调动人才创新创业的积 极性主动性。探索实施创业投融资风险补偿机制,对人才创办 企业所发生的投资损失,财政按一定比例给予补偿,营造鼓励 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真情服务留住人才心。日益激烈的人才争夺战对人才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真心 实意为人才提供优质服务是一剂拴心留人、爱才聚才的良方。 小城市要大力推行党政领导联系人才制度,建立健全人才慰问、 评选表彰等各项关怀激励制度,让人才感受到社会尊重的荣誉 感和实现价值的成就感。要为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务,在落 户、住房、医疗、配偶就业、子女就学等多方面开辟“绿色通 道”,让人才有用武之地、无后顾之忧。要重视打造人才交流 平台,定期举办人才联谊会活动,进一步提升人才的归属感、 获得感。免责声明:图文来源征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好党课网提供人才工作有关方案意见领导讲话经验交流体会文章资料模板供会员免费下载,作品格式为DOC。更多精彩领导讲话素材,尽在好党课网。
标签:人才工作有关方案意见、领导讲话、经验交流、体会文章资料,人才工作,素材资料
本网站所有作品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
  • 编号 11523922
  • 大小 199.989KB
  • 页数 共136页
  • 软件 Word 查看教程

+收藏好党课网

节省您50%的设计时间

好党课网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权利。对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政治图案不享有权利,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的示例展示,禁止商用。另外您必须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方式,禁止以任何形式歪曲、篡改。

工 作 日:09:00-18:00

客服电话:4001600191
好党课网VIP
全站资源终身免费下载
立即加入

好党课网提示

知道了

工作日:09:00-18:00

400-1600-191

工作日:09:00-18:00

Ctrl+D
收藏好党课网

内容建议

联系方式(选填)

提交
微信登录 QQ登录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好党课网-专注高效办公

举报作品

该作品违反相关法律规范
侵权/盗版问题

请详细描述并提供原作品链接

其他原因

请详细描述举报原因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