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和战斗堡垒,是党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更是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要求的关键一环。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关系到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关系到党在农村基层执政地位的巩固,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能否实现。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如何正确把握和认识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现状和问题,深入探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路,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是目前面临的新任务和新要求。一、**县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主要做法**县下辖14个乡镇,188个行政村,943个自然屯。总人口35万,其中农业人口23万。党员19109名,其中农村党员12915名(农民党员7199名),占全县党员总数的67.5%(46.4%);农村基层党组织356个,占全县基层党组织总数的44.9%。近年来,我县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委组织部的精心指导下,坚持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以基层组织建设“落实年”“提升年”“深化年”为抓手,狠抓责任落实,突出工作重点,抓实活动载体,补齐党建短板,全县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1、从严管党治党落到实处。我县高度重视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有力抓手,以“三会一课”为主要形式,由县委书记带头坚持参加双重组织生活,在所在党支部和联系点村讲党课,定期到基层开展调研,并带动全县各基层党组织定期召开组织生活,开展“党员活动日”活动,经常性开展政治学习和教育,力争做到全覆盖、常态化、有实效,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我县始终坚持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不动摇,围绕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谋划实施了县委书记党建项目――村级党组织“堡垒提升”工程。围绕后进村整顿工作,确定县级党员领导干部挂点帮扶。建立县级领导包乡镇责任制度,由县委书记带头深入到包保乡镇、联系点村,检查指导村级组织阵地建设、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及党支部规范化示范点建设。在县级领导示范带动下,全县各级领导干部沉下去在一线了解民意、服务群众,形成了县委书记带头抓、其他县级领导结合分工具体抓、乡镇党委书记全力抓、各部门配合抓的齐抓共管格局,推进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责任落实。2、基层党组织工作规范化运行。我县出台了《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聚集解决突出问题推动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县基层组织建设的实施方案》“1+7”文件,明确党组织要按照“组织健全、制度规范、档案完备、管理民主、作用突出”20字方针规范化运行。为规范村干部的执政行为,在村级党组织中全面推行“四议一审两公开”,并印制了“四议一审两公开”制度、程序及相关文件选编,下发到村干部和小组长手中。提出了党务“九必议”、村务“十必议”,并让村干部严格执行民主决策程序和步骤,真正做到按章理事。3、村干部队伍和党员队伍素质不断提升。一是选优配强村班子。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严格执行“两推一选”和“公推直选”办法,明确“六选十二不选”资格条件,充分发扬民主,把一大批群众认可度高、“双带”能力强的致富带头人选拔到村干部岗位上。在2016年村“两委”换届选举中,共选举产生村“两委”成员1265名,其中村“两委”交叉任职246名;致富带头人512名;大专以上学历的208名。二是加强教育学习。针对农村党员干部的实际,我县把村干部教育培训纳入干部培训整体计划,每年由县委组织部牵头,重点围绕经济发展形势、党的惠农政策、群众工作能力提升等主要内容,采取县委领导专题辅导、专家教授授课、优秀村干部现身说法、拉练参观学习等形式,对村干部进行集中培训。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采取党委委员、包村干部入村讲党课,远程教育选学,致富典型、专业大户经验交流等方式,重点提高党员的党性意识和致富技能。组织全县188名村党组织书记分三批次到丹东大梨树村考察学习,深入学习毛丰美“干”字精神,拓宽工作视野,增强发展信心。三是严格党员发展。注重从不同领域发展党员,严格新党员教育培训和审批备案,规范党员档案管理,深入开展民主评议活动,把好党员入口关。四是注重后备干部培养。从2004年开始,我县在13年的时间里始终把“三向培养”工程作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有力抓手,不断加以深化。全县“三向培养”对象稳定在1880名左右。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严格准入条件和选拔程序,对纳入组织视野的人选需要经过访察发现、民主推荐、审核公示、上报备案等主要步骤。在培养过程中,建立了初级培养、持续培养、推优培养的梯次培养机制。每年县财政都列支30万作为资金扶持,各乡镇也列支10万至30万不等资金作为无息贷款,扶持做大做强产业。4、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一是依托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发挥作用。我县把开展为民服务全程代理作为建设服务型党组织的重要抓手,为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在原有的县行政审批中心、14个乡镇便民服务大厅、188个村代办点的基础上,对工作进行了拓展和延伸,把为民服务触角延伸到全县943个屯、组,组织村组干部、党员担任专兼职代办员,形成了县乡村屯“四级代办”便民体系。将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事全部纳入代办范畴,让群众在家门口把事办成,变“干部动嘴、群众跑腿”为“群众动嘴、干部跑腿”,每年代办事项近3万余件,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达到95%以上。二是依托产业党组织发挥作用。我县打破原有以地域条块设置党组织的模式,通过向专业合作社下派党建工作指导员,举办合作社负责人培训班,选树典型带动,实行动态管理等措施,对符合组建条件的,按照“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或“党支部+企业+协会+农户”的运作模式,由党员“能人”牵头成立党组织。抚顺市第一家产业党支部――**县红河谷中药材产业党支部,按照“抓党建、夯基础,谋产业、促发展”的工作思路,通过加强自身建设,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并开展“三比三看”活动(即比技术,看谁种养效率高;比规模,看谁带动能力强;比奉献,看谁扶助人员多”),共带动本乡村民发展中药材2万余亩,预计2018年产值将达到1.2亿元。目前,**县已成立40家产业党支部,吸纳会员2000余户,带动群众3万余人,发展特色种植业6万余亩,养殖肉鸡、林蛙、肉牛3000万只(头),发展食用菌800万箱(段),年效益可达4亿余元。三是依托党代表联络工作发挥作用。全县188个村和11个社区建立了“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开展党代表接待日活动。县领导党代表带头到挂钩村工作室开展座谈、接待群众活动,全县各级党代表到工作室接待群众500多人次,收集意见建议136条,办实事131件。5、党建活动稳固开展。一是加强组织阵地建设。我县集中力量利用三年时间,累计投入8000余万元,对全县188个村级组织活动阵地进行了达标升级,其中新建59个,扩建57个,改造72个,新增建筑面积25097?O,改善建筑面积24911?O;新建文化广场144个,广场面积达137600?O。二是依托阵地开展服务。组织乡镇、县直各部门将服务职能下沉到村,并选派讲师团、服务队逐村开展法律知识、实用技术、科普讲座等培训2200场次,参与群众达10万余人次。三是加大党建活动经费投入。我县把基层党建工作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每年为村级党组织按时下拨党建工作经费共376万元。按时足额发放离任村干部定期生活补助。建立村、社区干部基本报酬正常增长机制,村干部工资基本达到了上年人均收入的2倍;将每名社区干部的月报酬在2013年的基础上调增700元,达到了1800元,增加社区办公经费由2万元到3.5万元。二、村级党组织存在的主要问题1、部分村班子“车头”作用不明显,凝心聚力能力差。一是部分村干部年龄偏大,素质偏低。2016年村“两委”换届后,村干部年龄在35岁以下的77人,仅占全县村干部总数的7.5%,55岁以上的282人,占全县村干部总数的27.5%;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的521人,占全县村干部总数的50.8%。很大一部分村干部思想比较保守,不善于学习,缺乏办事创业的进取心和主动性,存在“等政策、靠上级、怨群众”的消极情绪。二是部分村干部工作能力较弱。部分村干部自身工作能力偏弱,难以代表先进生产力要求,更无法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特别是个别后进村,村班子软弱、涣散,村干部队伍青黄不接,村里工作长期不见起色。三是部分村“两委”分工界线模糊。一些村书记热衷于抓日常村务,对党务工作不重视,认为党务是虚的,抓经济才是实的,缺乏“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四是部分村民主决策不力。个别村工作理念、工作方式方法仍停留在过去的层次上,穿新鞋走老路,工作方法简单,普遍存在着“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新办法不会用”的困惑,工作打不开局面。2、部分村集体经济基础仍然薄弱。一是部分村集体资源资产少。部分村由于历史原因,将村集体所有的山林、土地全部发包,有的村甚至将城镇化改造、高速公路征占的补偿款也全部分给村民,村级集体经济没有积累甚至负债运行,即便村干部有心发展项目壮大集体经济,也苦于没有资金、土地,“有心无力”,严重制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二是部分村刚性支出较大,村级债务过高。部分村由于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各类创建配套资金投入、垫交税费任务等,村级集体经济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尽管我们采取多种方式化解村级债务,但是由于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村级债务化解成效并不明显。目前,全县188个行政村中,有141个村有负债,其中负债在100万元以上的村有10个,村均负债额达36.77万元,村级债务较高,严重制约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三是部分村干部发展观念滞后。有的村干部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认识不到位、思想不重视,过分依赖上级有关政策补助,缺乏内在发展动力;一些村干部存在小富即安、“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保守思想,发展观念滞后,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的思路不多;一些村干部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方面想有所作为,但面对资金、土地等实际问题时信心不足,“不敢为”,往往半途而废。四是收入渠道单一,对财政依赖较大。多数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渠道单一,多数城中村、周边村以土地出让、房屋出租为主要收入来源,一些偏远乡村则依靠上级补贴或小流域发包、收取林地使用费为主。部分村依靠上级财政转移支付补助维持运转,缺乏多元化收入渠道。2016年,我县188个村集体经济收入总额为5303万元,其中财政等有关部门的补助资金高达3569万元,占总收入的67.3%。3、部分农村党组织党员队伍结构不合理。一是部分村党员结构有待优化。据调查,全县农村党员队伍普遍存在老龄化明显、文化层次不高的现象。目前,全县农村党员中,35岁以下的占19.62%,35至60岁的占52.18%,60岁以上的占28.2%,党员队伍呈现出老龄化格局;全县农村党员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仅占11.53%,高中至中专学历的占10.1%;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占农村党员总数78.37%,文化知识掌握不够,学习能力不强,致富带富能力不足。二是党员在组织观念上存在很大差别。多数老党员党性观念强,工作积极性高,但能力偏弱。部分新党员文化水平相对较高,但组织纪律性差,有的不认真参加学习、不参加组织生活。三是部分村后备力量不足。部分群众向党组织靠拢的积极性不高,个别村党支部入党积极分子很少,导致党员后备来源趋于断层,特别是青年党员的来源更是缺乏。4、个别村党组织软弱涣散,监督管理制度落实不力。一是“三会一课”坚持的不好。个别村党组织不重视党员的学习,不善于组织党员活动,即使活动也缺乏针对性。二是服务意识差。有的村干部群众不好找;有的村活动场所关门,事情不好办;有的村服务群众不到位,有事帮不上;有的村发展思路不清、办法不多,干部看摊守业思想严重;有的执行党的政策不坚决,工作不过硬;有的号召力差,群众不愿跟,村党组织执行太“软”。三是监督管理制度落实不力。虽能按照“四议一审两公开”制度去落实,但村公开不及时、不全面、不详细、不深入。有的乡镇农村会计服务中心人员素质不高,工作把关不严,有的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不了、不想监督,成为“稻草人”。三、对策与思考
好党课网提供2021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模板供会员免费下载,作品格式为doc。更多精彩公文范文素材,尽在好党课网。
标签: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
标签: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
本网站所有作品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
- 编号 11789142
- 大小 30.5 KB
- 软件 Word 查看教程
按+收藏好党课网
节省您50%的设计时间
好党课网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权利。对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政治图案不享有权利,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的示例展示,禁止商用。另外您必须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方式,禁止以任何形式歪曲、篡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