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好新时代“四下基层”之路>>> 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 <<<
前言导读“四下基层”工作制度源起宁德,兴于福建,推向全国。35年过去了,其所蕴含的精神内涵、所体现的价值追求,经过历史和实践的检验,愈发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是我们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践行宗旨为民造福的重要抓手。
前言导读35年前,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大力倡导和践行领导干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把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作风生动地体现到工作实践中。35年后,闽东地区面貌和人民群众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变的是对“四下基层”工作制度的坚持和传承,让这一优良传统不断发扬光大,历久弥新。国之大者,在乎民也。当年,习近平同志带头下基层宣讲、调研、接访、办公,带头沉下身到最偏远、最困难的地方,踏遍了闽东的山山水水,留下了许多动人佳话。“四下基层”,下的是基层,抵达的是民心;走下去的是党员干部,聚上来的是对策办法,夯实在的是发展根基。前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蔡奇在陕西省宁陕县调研时强调,扎实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要把“四下基层”作为重要抓手。“四下基层”,是我们党坚持人民至上的生动写照,也是广大党员干部为民造福的力量源泉。走好新时代“四下基层”之路,我们就会与人民群众离得更近、贴得更紧、走得更亲。
目 录
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 PART ONE
群众的思想最鲜活、语言最生动。深入群众,就来到了智慧的大课堂、语言的大课堂,我们的文件、讲话、文章就可以有的放矢,体现群众意愿,让群众愿意看、看得懂,愿意听、听得进。 ——习近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奇迹,让中华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使中华民族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
毛泽东曾在《反对党八股》中旗帜鲜明地说:“什么是宣传家?不但教员是宣传家,新闻记者是宣传家,文艺作者是宣传家,我们的一切工作干部也都是宣传家。”党的十九大后第一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各级领导干部同样提出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亲力亲为,既要做实干家,又要做宣传家,带头宣讲。”时光回溯35年,1988年的宁德还是全国18个连片贫困地区之一,有名的“老、少、边、岛、穷”。当年6月,习近平同志出任宁德地委书记。到任3个月,他就走遍9个县,后来又跑遍绝大部分乡镇,带头宣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习近平总是说老百姓听得懂的话,问老百姓最关切的问题。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
一是要有带领大家脱贫致富的理想,首先要勇于带领大家摆脱贫困; 二是不能多吃多占,不仅群众的东西不能多吃多占,集体的东西也不能多吃多占; 三是遇事多与群众商量,处事要一碗水端平。”他讲得既中肯又实在,大家听了不住地点头。 “四下基层”中,“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是第一条,是增强党的群众基础、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必要条件。有一次,他在一个村里调研,对当地干部讲:“当好村干部,要做好几件事: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
近年来,宁德市通过创新“四个一”做法,即创建“理论宣讲轻骑兵”“学习大军”等一批特色学习载体,开展“习爷爷在宁德的故事”进校园等一批特色活动,举办“三库+碳库”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研讨会等一批理论研讨活动,打造寿宁下党“学习小镇”等一批新思想教育基地,用大白话讲大道理,多平台、多层面为群众解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感悟思想伟力和真理力量,受到了基层党员干部群众的欢迎。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
实践要求让好声音“声声入耳”,让为民事“事事入心”,多用现场素材、群众语言,把“基本原理”转变成“常识道理”,讲好“家常话”、讲浓“百姓味”、讲出“时代性”,才能让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
调查研究下基层 PART TWO
大兴调查研究,提高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科学谋划工作、解决实际问题、抓好工作落实能力。 ——习近平调查研究下基层
化“脚力”为“能力”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指出:“我们一切工作,基层最重要。”“基层是第一线,也是前线,也是火线。”初到宁德担任地委书记,习近平没有急于回答是否烧“三把火”,而是带着问题走出办公室,到基层去寻找思路。在一个县一个县调研“摸家底”的基础上,他写出了《弱鸟如何先飞——闽东九县调查随感》一文,提出“弱鸟先飞、滴水穿石”“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等一系列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为闽东人民找到了一条摆脱贫困的新路。习近平下基层从来不是走马观花,而是注意体察民情。调查研究下基层
他常讲,下基层要会看“三面”:1田面、人面和市面。田面,就是要看田间地头有什么庄稼,庄稼长得怎么样;2人面,就是要看群众的精神面貌,如果面黄肌瘦,就说明生活条件不好;3市面,就是要看集市交易是否活跃、物价高不高,等等。调查研究下基层
进群众家里,他不光围绕生活问题问长问短,还要揭开锅盖子,看看老百姓平时到底吃些什么。2000年7月2日,烈日当空,一天中最热的时候,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来到福州市棚户区连片的苍霞社区,走进一幢低矮的二层木屋。蒸笼一样的木板房里,他详细询问一家人的生活情况,待了足足半个小时。“大家知道为什么要选在这个时候来棚户区调研吗?就是想让大家亲身体验百姓疾苦,加快棚改步伐。”从木板房里出来,习近平道出此行的初衷。调查研究下基层
这次调研后不久,苍霞棚屋区改造工程正式拉开帷幕,曾经的“纸褙福州城”,逐渐蝶变为“有福之州”。“既要到工作局面好和先进的地方去总结经验,又要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去研究问题,特别是要多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多到工作做得差的地方去,既要听群众的顺耳话,也要听群众的逆耳言。”听实话、察实情、收实效,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调查研究下基层始终如一的要求。调查研究下基层
实践要求走出去、沉下去,直奔问题去、对着问题改,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才能化“脚力”为“能力”,找到破解难题的实招硬招,使调查研究的过程真正成为加深对党的创新理论领悟的过程,成为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过程,成为推动事业发展的过程。调查研究下基层
信访接待下基层 PART THREE
下访接待群众是考验领导干部能力和水平的大考场,来访群众是考官,信访案件是考题,群众满意是答案。 ——习近平信访接待下基层
变“坐诊”为“出诊”在当天晚上的总结会议上,习近平明确提出:“领导干部要主动到基层接访群众,在信访中倾听人民的呼声、了解人民的愿望,把群众的声音作为改进工作和作风的营养品。”很快,领导干部下基层接待群众来访制度被确定下来。每月20日,宁德各个县市领导都要亲自接待群众来访,解决群众问题。干部们把这一天叫作“公仆日”,老百姓则把这一天称作“连心日”,觉得这一天像过节或赶墟(指农村集市)的日子一样。在宁德,习近平经常对党员干部强调:“我们工作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不仅要对上面负责,而且要对群众负责,为人民做主。古时候的贤明县官尚且还有击鼓升堂、为民伸冤的,而我们却成天忙于开会,很少主动去抓这个事,这是不应该的。”1988年12月,在习近平的倡导下,宁德首次“地、县领导接待群众来访日”活动在霞浦县举办。身为地委书记的习近平亲自参加了这次活动,同102名来访群众面对面对话,受理各种问题86件,其中有12件当场答复解决,其余的要求相关部门在一个月内处理完毕。信访接待下基层
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仍坚持领导干部下访制度,推动形成了以“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深入基层,联系群众,真下真访民情,实心实意办事”为主要内容的“浦江经验”。浦江逐步建立起常态化信访接待机制:每月15日是县领导下沉联系乡镇、接待群众来访的固定日。从2003年开始此外,浦江县还实行周末开门接访制度,每周末,县“四套班子”主要负责同志等轮流到县社会治理中心开门接访。从乡镇党委书记开始算起,20年间,浦江县政协主席张建顺调整了多个岗位,但有一项工作始终未变——常态化接待群众。20年的接待群众工作,让我感受到领导干部做工作有时要有‘流动商贩’的心态,到人多的地方去,到困难多的地方去,进而密切和群众的联系,熟悉掌握社情民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张建顺的“接访心得”。2015年,浦江县在浙江省率先提出了“简单信访马上办、一般信访及时办、网上信访实时办、疑难信访监督办”的快速办理初次信访机制,以此提高每一件初次信访的办理质量和效率,及时有效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从宁德到浦江再到全国,如今,常态化下访接访制度,正在推动全国党员干部观念和作风大转变。信访接待下基层
实践要求要有“坐诊”的责任感,做到“有信必复,有访必答”,把“脉”号准、把“方”开好;还要有“出诊”的主动性,放下架子、深入群众,“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让人民的心声大胆说出口,让解决的办法真正落得实,唯如此,群众工作才算做到了家。信访接待下基层
现场办公下基层 PART FOUR
各级领导干部要心里装着困难群众,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满腔热情为困难群众办事。 ——习近平现场办公下基层
从“会场”到“现场”1990年5月,福建省委决定调习近平到福州市任市委书记,由陈增光接任宁德地委书记。以往离任领导交接都是在办公室,一杯清茶,几粒糖果,搞个“话别会”。可5月4日青年节这一天,习近平却决定:“我们地委班子交接也搞个创新吧,今天不在办公室交接,到基层去!”于是,从5月4日早晨开始,连续两天,宁德地委班子一行人冒着春雨接连跑了几家企业、几个村镇。每到一处,习近平都带着大家一起听汇报、见群众,安排下一步工作。后来,这个从“会场”搬到“现场”、以“清茶、叙话”方式“交接在基层”的故事被传为佳话,成为领导干部践行“四下基层”制度的典范。现场办公下基层
能在“现场”就不在“会场”,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提倡和践行的工作方式。在宁德工作期间,他跋山涉水,“三进下党”访贫问苦、现场办公,让下党走上了蝶变之路。下党地处闽浙两省交界地带,1988年1月建乡,是当时福建省唯一无公路、无自来水、无照明电、无财政收入、无办公场所的省级特困乡。1989年6月,在与宁德地委贫困乡党委书记座谈时,习近平当场和在会上提出“对贫困地区上级要关心、要扶贫”意见的下党乡党委书记杨奕周约定,一定要去下党一趟。现场办公下基层
不仅倡导“现场办公下基层”,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还要求各级干部“马上就办”,讲求工作实效、提高办事效率,少讲空话、狠抓落实。如今,这一工作作风不仅在八闽大地蔚然成风,而且穿越时空,成为新时代党员干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行动指南。现场办公下基层
实践要求群众在哪里,我们工作的聚焦点就要在哪里;问题在什么地方,我们工作的现场就应该在什么地方。从“会场”到“现场”,抓“做功”不抓“唱功”,难点、堵点才能彻底打通,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才能随之而来。现场办公下基层
结语到基层,接的是地气,解决的是民生,赢得的是民心。“四下基层”,既回答了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根本问题,也蕴含着新时代新征程上树牢群众观点的重要方法论,具有超越时空的真理价值。党员干部只有多到基层去、到现场去、到矛盾和问题集中的地方去,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才能更好地把问题解决在一线、把矛盾化解在一线、把工作落实到一线。这是我们党继往开来的新课题,也是对党员干部责任担当的新考验。
走好新时代“四下基层”之路>>> 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 <<<
标签: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PPT大气简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主题党课下载
- 编号 12261959
- 大小 15.3 MB
- 页数 共31页
- 软件 PowerPoint/WPS 查看教程
按+收藏好党课网
节省您50%的设计时间
此作品是由好党课网签约设计师设计上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请勿作他用。人物肖像,字体及音频如需商用需第三方额外授权;
好党课网尊重知识产权,如知识产权权利人认为平台内容涉嫌侵权,可通过邮件:1329633930@qq.com提出书面通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对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政治图案不享有权利,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的示例展示,禁止商用。另外您必须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方式,禁止以任何形式歪曲、篡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