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准确把握“忠诚、干净、担当”的实践要求忠诚、干净、担当,内含着正确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内含着高尚精神境界、道德操守,内含着强烈责任意识、进取精神,是党员干部理应具备的人格、品格、风格。忠诚、干净、担当,三者相辅相成、有机统一。忠诚是为政之魂,干净是立身之本,担当是成事之要,三者犹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共同铸就着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范,共同诠释着党员干部的政治本色,共同支撑着党的事业的健康发展。一、忠诚是共产党人的价值底色,做到对党忠诚,必须严以修身、做人要实天下至德,莫大于忠。自古以来,“忠”被看作是最重要的道德规范,体现了对人的精神、文化价值的敬重,体现了道德价值的无上崇高地位。“忠、孝、仁、爱、信、义、和、平”被称为“八德”,“忠”列“八德”之首。“忠”不仅被看作是个人的“修身之要”,而且被定为“天下之纪纲”“义理之所归”。早在《尚书》《左传》等典籍中,就有“忠德之正”的思想。孔子的主要思想被概括为“忠恕而已”。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评价一个政治人物的好坏,常常看一个“忠”字,忠臣名垂青史,奸臣遗臭万年。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岳母刺字“精忠报国”,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都是广为传颂、脍炙人口的佳话,成为立德、立言、立功的楷模。忠诚是考量一个人道德的基本要求,是一种品质、一种责任、更是一种美德,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网络上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他()牺牲生命,()出卖组织。”60后说应填“宁可…也不…”,70后说应填“害怕…所以…”,80后说应填“与其…不如…”,90后说应填“宁可…也要…”。看到00后填,他白白牺牲生命,忘了出卖组织。虽然是一则笑话,但也可以折射出:忠诚作为一种宝贵的品质,近些年似乎越来越稀少,越来越珍贵。对于我们党员干部来说,对党忠诚就是最根本的政治品质,是党性的基本要求。党章中明确规定,共产党员要“对党忠诚老实”;入党誓词中也镌刻着:对党忠诚,永不叛党。党员干部如果丧失了对党的忠诚,就丧失了作为共产党员的最起码的资格。那么,忠诚从哪里来呢?我想,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讲信仰,筑牢理想信念“总开关”。对党忠诚,首先要忠诚党的信仰。共产党人的命脉和灵魂是什么?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如果一名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滑坡,不信马列信上帝,说什么对共产党有感情,对上帝也有感情;如果一名党员干部在党不忧党、在党不为党,对那些有损党的利益的言行熟视无睹、听之任之,甚至自己也做出一些有损党的利益的事情来;如果一个党员干部不信组织信个人,把对党的忠诚变成对关系网的依附;如果一个党员干部把对党忠诚作为向组织交换的筹码,个人欲望得不到满足时就牢骚满腹,甚至贪赃枉法、腐化堕落;如果一个党员干部在危机关头、重大考验面前,动摇、妥协、变节,那么“忠诚”二字从何谈起呢?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崇高信仰始终是我们党的强大精神支柱”,“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总书记一再告诫全党,信仰缺失是一个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一些党员干部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眼界就宽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胜利和顺境时不骄傲不急躁,在困难和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经受住各种风险和困难考验,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关于信仰,我想和大家讲几个实例。第一个是关于陈望道先生的故事。陈望道是我国著名教育家、语言学家,早年赴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回国后曾任复旦大学校长,翻译了中国第一篇《共产党宣言》。那是1920年春天的一个夜晚,陈望道在简陋的屋子里专心致志地翻译《共产党宣言》,母亲给他送去粽子和红糖,过了一会儿,母亲在屋外喊:“红糖够不够,要不要我再给你添一些?”儿子应声答道:“够甜,够甜的了!”谁知,当母亲进来收拾碗筷时,却发现儿子嘴边满是墨汁,红糖却一点儿没动。原来,陈望道竟然是蘸着墨汁吃掉粽子的!我想这就是信仰的味道、信仰的力量。所以,有人说,信仰的味道是甜的。正是这种无以言表的精神之甘、信仰之甜,无数革命先辈才心甘情愿地为着信仰吃百般苦、受千般罪。宋庆龄在写给美国同学的信中说:“孙中山好几次告诉我说……他下了决心,认为中国农民的生活不该长此困苦下去。中国的儿童应该有鞋穿,有米饭吃。就为这个理想,他献出了他40年的生命。”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也出现了很多信仰坚定的榜样。比如: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同志“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以对人民的无限忠诚铸就了精神上的永恒;草鞋书记杨善洲,“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用自己的生命为大凉山百姓留下了一片绿野。还有新时期的吴天祥同志。吴天祥同志从部队复员后到地方工作,经过多个岗位,官至副厅级。作为全国道德模范,他50多次义务献血,4次跳进长江救人,几十年任劳任怨,从来没有变过,分析其中原因,他求什么?最终只能一条,有信仰。现在70多岁的老人,还承担着信访工作、群众工作,不厌其烦。他就像一个牧师布道一样,不计报酬不计回报,受到人民群众的爱戴。从反面来看,如果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信仰迷失、理想缺失,往往容易会身败名裂、身陷囫囵。比如:原四川省委副书记李春城,他仕途一度受挫,不是理想信念支撑自己,而是迷信大师,说你要修一套阴宅,会保你今后飞黄腾达、仕途顺畅。一个省的副书记、党的高级干部,似乎也是人文积淀也比较厚,但他听信大师的,让企业出资200万给大师,这就是贿款。如此荒唐,但就是在一个党的高级领导干部身上发生了,最后送上法律的审判台。分析个中原因,还是理想信念出了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精神上‘补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经常补、不断补。”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安身立命的主心骨,作为修身立业的压舱石。要坚持思想建党这个传家宝,注重理论素养这个必修课,从思想深处解决好信仰信念问题。我们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践行“三严三实”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更好地补精神之“钙”,固思想之元,守为政之本,做到真学真懂、入脑入心、触及灵魂,自觉转化为人生信条和行为自觉,不断强化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二是讲纪律,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守纪律、讲规矩作为成就大业的基石,自古以来就受到重视。比如:曹操贵为丞相,是实际上的“皇上”,仍讲规矩、守纪律。割发代首的故事传颂于民间,今人可能不理解,“割”个“发”,岂能“代首”?殊不知,在古代,“身之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割发是大逆不道,动古人一根“毫毛”,就相当于杀了他的头。曹操割发代首体现了他政治家的智慧,因为严守纪律、讲规矩,才能在官渡之战中,打败实力数倍于己的对手,成为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无独有偶,曹操的老对手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典故更是世代流传。作为刘备三顾茅庐、委以丞相重任的诸葛亮,一生勤谨,蜀汉的大权掌握在他一人之手,马谡是他一手培养出来的,也是他的心腹高参之一。作为街亭战役的总指挥,马谡的官职也是诸葛亮亲手任命的。然而,当马谡失街亭后,诸葛亮并没有因马谡是“自己人”而为之开脱,同时自贬三级,承担领导责任。讲纪律、守规矩,不拉山头、不结团伙,是诸葛亮之所以能辅助刘备三分天下有其一的重要原因。我们党是最守纪律、讲规矩的党,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我们党是把党章作为总章程、总规矩来遵循的,我们党把遵守党的纪律作为刚性约束,全党必须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永远忠诚于党组织。革命战争年代,我们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纪律约束党和党领导下的军队——“一切行动听指挥”,这是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纪律,使军队高度集中统一,凝聚了党和军队的战斗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保护了群众的利益,得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真诚的拥护;“一切缴获要归公”,体现了党领导下的军队团结一致、没有山头、不搞团伙利益的纪律。新时期,我们党涌现出了雷锋精神,这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纪律的体现;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是党员干部执政为民、一心一意为群众谋福祉纪律的体现;三次援藏的干部孔繁森,是只要党和人民需要,就坚决服从纪律的体现……就是靠着纪律和规矩,我们党带领人民群众建立新中国,发展新中国,使我们的国家不断走向繁荣富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这是党中央从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深沉的使命忧患感、顽强的意志品质对全党同志提出的要求。守纪律、讲规矩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是对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度的重要检验。衡量一个党员干部合不合格,严守纪律和规矩是一条重要标准。从党的十八大以来落马的“老虎”“苍蝇”来看,哪一个不是从不守规矩的一小步,逐渐滑向贪腐深渊的;哪一个不是视纪律规矩为“稻草人”,肆无忌惮胡作非为的;哪一个不是阳奉阴违,守着规矩不干事,抛开规矩就乱来的!周永康、令计划、苏荣,他们一方面是经济问题,更重要的是拉帮结派、团团伙伙,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上出了大问题。只有懂得并且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规矩,个人才能不触雷、不踩线,党才能更有凝聚力、战斗力。XX区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争做讲纪律守规矩的表率。首先,要牢记自己党员的身份,做到真正的心中有党,这是守纪律的要求,更是讲规矩的具体表现。近年来,网络上出现的爆粗口、说雷语事件,很值得我们深入反思。郑州市规划局主管信访工作的副局长“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的雷语反问;毕福剑用侮辱性语言取笑人民领袖不雅视频风波,还有河南一女民警在电话里骂老百姓“傻了吧唧”“三脚砸不出来个屁”事件;这几天,“任性的领导讲话”视频在又网上热传,太原古交市客运办主任任长春在会议讲话中大爆粗口:“国家规定是狗屁”“我说谁是腐败就谁是腐败”“谁要工资谁滚蛋”,等等。语言是思想的外衣,爆粗口、说雷语或许都有彼时彼地偶然因素的影响,但是背后折射出的却是宗旨意识的淡漠、纪律规矩意识的缺失等问题。党员干部只有真正做到心中有党,才能自觉用党员的标准规范自己,用党的纪律约束自己,才能明了哪些事不能做,哪些话不能说;哪些该这样做,哪些该那样做;哪些要请示,哪些要报告,才能真正做到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其次,要带头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当政治上的清醒人、明白人、局中人。遵守党纪党规没有选择项,也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没有人可以搞特殊、当例外。党员干部必须牢固树立纪律、规矩意识,始终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要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与党同心同德,决不允许阳奉阴违、自行其是。要严格遵守组织纪律、服从组织决定,决不能在执行上级决策部署时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决不能目无组织,自由散漫,不服从组织决定;决不能不讲党性原则,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大家要注意:对党忠诚不是抽象而是具体的,具体到对党组织所有的纪律、规矩都要不折不扣、老老实实地执行,没有什么可以隐瞒的。比如:如果重要决策、重要事项不请示,如果个人和家庭的重要事项不报告,这样的干部哪里还谈得上对党忠诚?又怎么值得党组织信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诚信,作为共产党的干部,更要带头讲诚信,做到光明磊落、行为有矩、诚实做人,该请示的必须请示,该报告的必须报告。三是讲忠实,立志做好“老实人”。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是共产党员最基本的要求。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一个革命者,是不是忠于党、忠于人民,就是看他是不是老实,是不是实事求是。”杨善洲同志说过:“无论是做事还是做人,总得有个标准,有个原则。要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党员干部只有做人上老老实实,工作上求真务实,才能不负组织重托,党和人民的事业才能生机勃勃、兴旺发达。做老实人,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踏实干事、不事张扬,甘于奉献、不怕吃亏。在这方面,“办事不吭声”的张思德同志,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一生三过草地,三次负伤。当了七年班长,又改当战士。对此,他毫无怨言,在平凡的岗位上,恪尽职守,勤奋敬业,在不声不响中袒露出一个普通士兵那灵魂的高尚——纯净而不服浅,憨厚连着忠实。在一次带领战士执行烧炭任务时,即将挖成的窑洞突然塌方,他奋力把战友推出去,自己却被埋在窑洞,牺牲时年仅29岁。毛泽东同志参加了他的追悼会,亲笔题写了“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的挽词,并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演讲,高度评价了张思德思想境界和革命精神。周恩来同志曾经说过:“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最老实的人,因为只有老实人才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考验。”党员干部要成为“老实人”,既要具有普遍人性的良知,更要不断锤炼党性。要有良好的情操。具备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具备立党为公的觉悟、情操和为真理而献身的精神,认认真真按规律办事,不做形式主义的事情,不做违背原则的事情。党员干部要以“身正”“言规”“行不逾矩”作为身份标识,敢言慎言,敢为慎为,敢于批评“歪风邪气”,也敢接受“逆耳忠言”,做到胸襟坦荡、公道正派。要有独立的人格。具有健全完善的人格魅力,坚守共产党员的人格尊严。思想务实、生活朴实、作风扎实,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甘于奉献,老老实实做人。不妄自尊大,不妄自菲薄,不趋炎附势,不仗势压人。胸怀坦荡,不徇私情,淡泊名利,对上不争名,对同级不争权,对下不争利。在维护党和人民根本利益上,敢作敢为,敢于斗争,勇于牺牲。要抵抗得住诱惑,对丰厚的利、妩媚的色、华丽的衣、可口的食增强“免疫力”,做到不该拿的不拿、不该去的不去、不该办的不办。需要区分的是,党员干部要做的是“老实人”而非“老好人”。老实人讲真理,老好人讲面子;老实人坚持实事求是,老好人信奉实用主义;老实人积极进取、奋发有为,老好人庸庸无能、碌碌无为;老实人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加强团结,老好人则是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
好党课网提供2021“三基”工作的总结模板供会员免费下载,作品格式为doc。更多精彩总结素材,尽在好党课网。
标签:“三基”工作的总结
标签:“三基”工作的总结
本网站所有作品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
- 编号 11807402
- 大小 17.3 KB
- 软件 Word 查看教程
按+收藏好党课网
节省您50%的设计时间
好党课网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权利。对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政治图案不享有权利,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的示例展示,禁止商用。另外您必须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方式,禁止以任何形式歪曲、篡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