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引领生态文明发展范式转型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必须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推动生态文明发展范式转型。
第一节全球生态危机呼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第二节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模式第三节发展范式转型的中国生态文明实践探索第四节促进生态文明发展范式转型的实践指向
全球生态危机呼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第一部分
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与工业革命兴起,经济全球化推动工业文明发展范式普及,促进社会生产力水平飞跃式提升,人类物质需求得到极大丰富满足。然而,在以资本无限增殖与利润最大化为核心的工业文明发展范式下,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相互交织影响,导致人与自然间冲突不断加剧,逐渐演变为席卷全球的生态危机。 气候变化、环境污染与生物多样性丧失是当前人类面临的三大环境问题。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评估报告已向人类发出红色警告,全球气温将会在2030年上升超过1.5℃。全球温升一旦突破1.5℃阈值,会触发多个气候风险临界点。《柳叶刀》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全球每年约有900万人死于环境污染,相当于全球死亡人数的六分之一。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研究报告显示,世界上估计有800万种动植物,其中有100万种濒临灭绝。在过去50年里,野生脊椎动物的数量平均减少了68%,许多野生昆虫物种的数量减少了一半以上。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但在资本逻辑大行其道的认知框架下,生态系统对人类生存繁衍的重要价值易被忽视。自然被看作取之不竭的宝库,被无休止地攫取,人类美好的生活环境遭到破坏,甚至达到了不可修复的程度,间接或直接地制约社会整体福祉的提升。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对于社会发展而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1,其他都是后面的0。生态危机并非无法扭转的自然规律,而是人与自然关系在认知与实践上异化的表现,人类是造成生态危机的罪魁祸首,也能够在应对生态危机方面掌握一定主动权。未来,必须在认识与实践层面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将生态环境保护转变为自觉行动,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解”。
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模式第二部分
20世纪中叶以来,原本在工业化先发国家局部偶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在全球蔓延开来,造成地球生态系统自净能力显著下降,引发社会对于生态环境问题的反思。20世纪中后期,伴随着《寂静的春天》《增长的极限》《我们共同的未来》等经典著述的出版,可持续发展问题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标志着人类对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认识实现了重要飞跃。 1972年联合国召开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在1992年里约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从1992年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大会到2012年的“里约+20”峰会,再到2015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签署《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际社会为解决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问题持续进行着不懈努力。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发布的《与自然和平相处》报告指出,人类应当改变与自然的关系,学会与自然和平相处,以确保可持续的未来。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在现代科技的加持下,生态系统被无限切割为工业化大生产所需的生产要素,人类对自然界的攫取和破坏速度已经远超过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生态系统整体性遭到破坏,人与自然矛盾激化,新陈代谢断裂显现并加剧,致使生态危机不断深化。生态危机表象下的新陈代谢断裂的解决,要着力于经济、政治和社会制度等根源性变革,唯有如此才能寻求有效解决方案。
发展范式转型的中国生态文明实践探索第三部分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全球性生态危机以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迫切需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引领生态文明发展范式转型,取得一系列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成果。
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体现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缓解了工业文明发展范式下对人与自然矛盾关系认知的困扰,揭示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能够相互促进的关系,为改善人与自然关系、修复生态创伤提供了理论指导。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将生态文明写入宪法、党章、国家发展战略。发挥公有制的制度优势,实施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并通过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制度,促进环保主体责任下沉,为生态文明发展范式转型提供重要制度保障。
创新性地践行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方略,并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着力于缩小新陈代谢断裂,从根源上突破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相互冲突的困境。中国具备推动工业文明发展范式向生态文明发展范式转型的制度优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生态文明发展范式转型指明目标愿景,同时生态文明发展范式转型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与应对生态危机的根本途径。
促进生态文明发展范式转型的实践指向第四部分
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开启的生态文明发展范式,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目标的实现提供了现实指向和科学指引。既要修复已经存在的新陈代谢断裂,也要减缓甚至遏制新陈代谢断裂的扩大速度,应继续着力于绿色发展方式转型、环境污染治理、生态系统保护修复、能源动力系统迭代等工作,促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良性互动。
第一,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发展范式绿色转型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有机统一。全面实施节约战略,着力推动产业、能源等结构调整。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以及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培育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二,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守住自然生态的安全边界。 把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主攻方向,进一步强化源头治理和协同治理,以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经济绿色低碳转型腾出容量。以更大力度、更深层次、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以更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第三,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 人与自然是休戚与共的生命共同体。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出发,守牢生态环境底线,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让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加快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
第四,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积极引领全球气候治理进程。 统筹处理好发展与减排、短期与长期、整体与局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全国一盘棋部署下,积极稳妥分批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出发,落实全球发展倡议,积极推进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引领全球碳中和进程。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引领生态文明发展范式转型
标签:2023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引领生态文明发展范式转型PPT党政风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党课党建课件
- 编号 12248700
- 大小 37.0 MB
- 页数 共20页
- 软件 PowerPoint/WPS 查看教程
按+收藏好党课网
节省您50%的设计时间
此作品是由好党课网签约设计师设计上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请勿作他用。人物肖像,字体及音频如需商用需第三方额外授权;
好党课网尊重知识产权,如知识产权权利人认为平台内容涉嫌侵权,可通过邮件:1329633930@qq.com提出书面通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对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政治图案不享有权利,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的示例展示,禁止商用。另外您必须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方式,禁止以任何形式歪曲、篡改。